前言
醫案,又稱診籍、脈案、方案、病案,是醫師治療疾病時辨證、立法、處方用藥的連續記錄。中醫醫案是中醫臨床實踐最真實的記錄,是中醫學術傳承的重要載體,是承載醫理的寶貴資源,是醫師在臨證實踐中學術思想的體現,同時也是獲得醫學新知的重要線索,是中醫學術理論不斷升華發展的源泉。正如近代先哲章太炎先生所指出:“中醫之成績,醫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經驗心得,醫案最有線索可尋,循此鉆研,事半功倍。”因此,整理研究醫案對于提高中醫臨床療效和促進中醫學術理論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與歷史意義。
近年來,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高度重視湖湘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之傳承,高度重視湖湘中醫文化建設工作,將之作為湖南中醫發展的重點和創新點之一。鑒于醫案研究是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經驗傳承研究的基礎,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積極籌措經費,將“湖湘當代名醫醫案精華”列為2011年的重大專項課題,旨在更好地總結當代湖湘名醫的臨證經驗,挖掘湖湘名醫學術精華,推介湖湘名醫風采,鑄造湖湘中醫文化品牌,以促進湖湘中醫藥之大發展。《劉炳凡醫案精華》即是該重大專項課題的子課題之一。
劉炳凡研究員系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學術顧問,研究員,首屆中醫碩士研究生導師,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第一批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全國中醫學會第一、二屆理事。曾多次榮獲國家和省、地(市)衛生系統優秀黨員、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稱號,為湖南省首屆白求恩獎章獲得者。劉老從事中醫科研、臨床、教學70年,其治學嚴謹,學問博大精深,在中醫界有口皆碑,為“湖湘中醫五老”之一。其主要學術思想是:①提出了“治病必須治人”的中醫學整體治療原則。“治病必須治人”思想的提出,是劉炳凡研究員對中醫學術的貢獻,是對“疾病-人體-自然-社會”矛盾運動中以人為核心的高度概括。②創立了“柔劑養陽”的治療法則。劉老在臨床上,凡見機體功能低下,陽虛之證,采用“柔劑養陽”的方法,平正之中累起沉疴。③形成了在臟腑辨證中首重脾胃的診療體系。劉老認為脾胃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增強脾胃,有預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凡病用藥勿攻伐太過,必須時時考慮脾胃能否勝藥。劉老在學術上提出的這些創見,具有普遍的理論指導意義和臨床實用價值。
我有幸于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侍診于劉老左右兩年余,親聆劉老教誨,劉老言傳身教,讓我耳濡目染,受益匪淺。劉老在診療過程中“精”于專業、“誠”于品德的大醫風范,體現在他對待病人和藹可親、拒收財禮、仁愛寬懷的醫德醫風,對待后學旁征博引、誨人不倦、平易近人的治學典范,對待疾病博采眾長、辨證精準、方藥獨到的精湛醫術,都讓我等后學深感敬佩,成為我們做人做事做學問效仿的楷模,那段彌足珍貴的歲月至今仍讓我難以忘懷。此次對《劉炳凡醫案精華》進行篩選、掃描、整理、提煉與分類歸納,我即是懷著對劉老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完成這項工作的。
劉光憲研究員系劉老的學術繼承人,長期從事名老中醫經驗繼承工作,在對劉老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的繼承方面,頗多建樹,先后出版了《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劉炳凡》、《劉炳凡臨證秘訣》、《劉炳凡醫論醫案》等專著,尤其是《劉炳凡醫論醫案》一書,可謂集劉老學術思想及臨證醫論醫案之大成。其中醫案部分為搜集劉老歷年積累的臨床素材,實事求是撰成而作,全書寓醫理于臨床,匯經驗于實踐,啟人神智。本書的撰寫以劉老醫案為主體,反映了劉老診療疾病過程中理法方藥的系統、精準與獨到,無疑具有較好的學術與文獻價值。
本書分為兩大版塊,其一是“名醫傳記”,包括“醫家小傳”和“學術思想”,“醫家小傳”真實描述了劉老學醫行醫歷程、工作經歷、精神品德、獲得榮譽等;“學術思想”高度概括劉老的學術思想精華。其二是“醫案精選”,其中“早期醫案精選”中的67個醫案均選自劉老20世紀三四十年代親自整理的醫案手稿《醫案鱗爪》(見文前掃描圖片),這些醫案包含了病者、病證、舌、脈、診斷、治法、處方、效果等詳細內容。在整理過程中,基于中藥藥名規范化的原則,我們在力求忠實于劉老手跡原貌的基礎上,對其中部分不規范中藥名則加括號以補充規范藥名,如“北辛(北細辛)”、“上桂(肉桂)”、“北味(北五味子)”等;“晚期醫案精選”中的50個醫案則是在劉老晚年隨診筆錄的基礎上進行整理的,在整理中我們對部分不規范藥名已徑改為規范用名,如“棗皮”改為“山茱萸”,“苡米”改為“薏苡仁”等,并對每個醫案或脈案加以按語解析。書后附有“驗方選萃”及“劉炳凡研究員年表”。“驗方選萃”精選劉老總結多年臨床經驗自行創制的9個驗方,每個驗方均介紹其組成、功效、用法、方解、加減、注意事項及方歌。“劉炳凡研究員年表”,以時間為線索,詳細記錄劉老一生中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做出的偉大貢獻及獲得的眾多榮譽。
本書旨在通過總結劉炳凡研究員臨床實踐的醫案記錄,比較全面、真實地體現劉老“治病必須治人、治人必須重視脾胃”的學術思想及其對臨床內科各系統與皮膚、婦、兒、骨傷、五官、腫瘤等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方法與臨證經驗,以期啟發后學者主動探索新知,積極思維,努力學習效仿,為培養造就新一代名醫提供有益借鑒。這些來自于劉老臨床的鮮活的、原汁原味的診療驗案,對于廣大臨床乃至醫教研工作者,應該會有所裨益。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的大力支持,還得到了劉老學術繼承人劉光憲研究員的大力支持,他不吝提供劉老大量的原始醫案資料,還為本書撥冗作序,并對全書審稿把關,敬致謝忱!課題組全體成員亦付出了辛勤的勞動與汗水,在此一并致謝!
蔡鐵如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