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學齡前兒童與中小學生的飲食營養需求

針對不同年齡段少年兒童科學調配膳食,保證膳食平衡,不僅對孩子生長發育尤為重要,也為孩子全面均衡發育奠定了基礎。
1.學齡前兒童的膳食如何安排
學齡前兒童與青少年的進餐量,飯菜種類,烹飪方法和營養成分比例都有所區別。保證學齡前兒童對天然食物的需求非常重要,要做到蛋白質供應充足,維生素和礦物質(如鈣)豐富,熱量供應適宜。日常食物要保證食物來源多樣化,應包括谷物、米、面等主食,以及水果蔬菜、菌類、藻類、魚類、肉類、禽類等副食的供給。
3~6歲的兒童面條、餃子都可以吃,除了米面等主食,還要有足夠的新鮮水果和蔬菜,以保證生物活性物質的供應。每日安排進食5次,除了早、中、晚三頓脂肪量低的正餐外,上午10點和下午3點還需提供一頓水果。家長要引導兒童拒絕“洋快餐”,以免其成癮性導致孩子形成不良的飲食習慣,危害健康。
2.如何安排好小學生的日常膳食
6~12歲的兒童,進食量約為成年人的一半,從9歲起女孩和男孩需要的能量與營養素就存在差異。體重63公斤、從事輕體力勞動的成年男子,每天需要熱能2600千卡;而體重22公斤的7歲男性小學生,每天需要提供的熱量達1800千卡。脂肪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供給足量含“必需脂肪酸”的油脂,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但也要避免脂肪過多誘發肥胖。小學生生長發育速度快,對鈣、鐵和維生素的需要量大,所以要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如芝麻醬、蠶豆、豆粥、酸奶等;還要讓孩子多曬太陽,以促進鈣的吸收;補鐵最好采用食補,堅持每天吃幾粒紅棗,膳食中也可搭配牛肉、豬肝、畜禽血等;由于維生素的來源主要是蔬菜水果,要培養孩子愛食蔬菜水果的好習慣,挑食、偏食的壞習慣都不可取。
3.青春發育期孩子的生理特點
10~20歲的青春期,是孩子性成熟階段。這個階段決定了孩子的體格、體質、心理和智力。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包括身體形態,生理、生化、內分泌和行為的改變。
①內分泌變化與性器官發育:
青春期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每個時期大約2~4年。早期以體格生長速度加快為主;中期則以性器官發育和第二性征出現為主,即女孩月經初潮來臨,男孩首次遺精。在青春發育晚期,孩子的性腺發育成熟,第二性征達到成人指標,長骨骺也逐漸閉合,體格生長漸趨停止。最終,導致男女學生在體格和身體功能方面的差異。
②形態發育特點:
青春期孩子身高、體重、肩寬、骨盆均快速發育,女孩9~10歲時發育較快,男孩14~16歲時發育較快。此階段身高突增,孩子上下肢的增長速度比脊柱要快,體重增長時間長、幅度大,皮下脂肪和肌肉也加速發育,使女青年體格豐滿,而男青年體格健壯。
③智力和心理發育:
此階段孩子大腦皮層功能發育迅速,13~14歲時腦電波就會出現飛躍,大腦功能日趨成熟。神經反射、感覺、記憶,思維能力等都不斷擴大與深化。
4.中學生的膳食營養需求與建議
中學時代是人生的黃金時代。這個階段學習任務繁重,腦力和體力活動頻繁,是掌握科學知識和增強體質的關鍵階段。所以,膳食平衡、合理營養特別重要,要讓孩子攝入足夠的五谷雜糧、新鮮蔬菜水果,堅持 “雜 食者美食也,廣食者營養也”的傳統膳食原則。12~18歲的青少年正在長身體,這個階段一般飯量都增大,俗話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其膳食能量供應可稍高于成年人,菜肴花樣品種要經常變換,多吃新鮮食物。要保證食物品種多樣化,做到主副食搭配、粗細搭配、葷素搭配。
5.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要從娃娃抓起
研究證實,在兒童期就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潛在的危險因素。美國對不同年齡意外身亡者的解剖發現,在兩歲兒童的血管內壁就發現了脂肪紋,6個月齡死亡幼兒的尸檢則發現已出現動脈黃斑。對嬰幼兒而言,血膽固醇達到160~170毫克/100毫升就是危險的信號。美國對6~16歲孩子的體檢資料分析發現,約10%~20%的孩子,血膽固醇水平已達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朝鮮戰爭時期,有人對年齡在20歲左右的美、朝陣亡士兵進行尸檢,結果驚訝地發現,兩者的動脈硬化程度竟然有很大差別。大約有77%的美軍士兵存在動脈粥樣硬化。究其原因,就在于自幼膳食失衡,給美國士兵體內埋下了“定時炸彈”,使其患心血管病和高血壓的隱患大大增加。
(見彩圖3.正常血管與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
彩圖3 正常血管與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
6.正確對待少年兒童貧血
貧血主要是以缺鐵性貧血、即因缺鐵引起的以血紅蛋白低下為特征的疾病。由于血液攜氧能力下降,孩子面色萎黃、身體消瘦,精神萎靡,生長發育受阻,智力減退,學習效率下降。貧血還會使孩子抵抗力降低,抗感染能力減弱,增加對傳染病的易感性。
①食療能有效改善兒童貧血:
預防和治療輕度缺鐵性貧血可以采用食療的方法,比如適量補充些動物肝臟、鴨血,雞血、花生、大棗、紅豆、肉、魚、莧菜、櫻桃、胡蘿卜等富含鐵和維生素A的食物。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研究發現,幼兒維生素A缺乏和貧血有協同出現的趨勢,即隨著維生素A水平的降低,貧血患病率增高。原因在于,維生素A能改善機體對鐵的吸收、運轉和分布,促進造血功能;當維生素A缺乏時,運鐵蛋白合成受限,引起骨髓缺鐵,使造血能力下降。因此,維生素A與鐵協同,能更有效地改善兒童營養狀況和貧血。維生素A缺乏在我國呈中度流行,無明顯臨床表現,但介于正常和維生素A缺乏之間的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高達30%~40%。這一改善兒童貧血的新方法已被國家公共營養改善項目采納。
②要慎重對待鐵強化食品:
市場上有多種鐵強化食品,在購買時一定要注意使用的是什么強化劑。千萬不要用“依他鐵”即乙二胺四乙酸鈉鐵(NaFeEDTA)作為補鐵劑,這個化合物的一部分即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一種很強的螯合劑,它的化學結構就像螃蟹的2個大鉗子,可以把體內的鈣,鎂,鐵,鋅等二價離子鰲合并排出體外,造成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孩子吃了“依他鐵”會發育遲緩,不長個子。同時,過量補鐵還會造成體內鐵負荷過度,破壞隔室封閉,產生自由基,對健康造成傷害。
1993~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WHO)曾三次對NaFeEDTA的安全性進行評估。特別強調了13歲以下兒童不能食用這種添加劑,我國有關部門也已禁止在保健品中添加乙二胺四乙酸鈉鐵(NaFeEDTA)。但遺憾的是,市場上仍有把乙二胺四乙酸鈉鐵添加到面粉、醬油、餅干,甚至嬰兒配方奶粉和補鐵制劑中的情況,因此,在為孩子選用食品時一定要認真閱讀標簽。
7.讓孩子吃出一頭秀發
中醫理論認為“ 血之余在發”,頭發的主要成分是含巰基氨基酸的蛋白質,想讓孩子擁有健康的頭發,保持膳食平衡極為重要。因此日常膳食中搭配魚類、瘦豬肉、牛奶、乳制品及豆制品非常重要,他們可提供頭發健康生長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
①維生素A:
促進頭發生長需要維生素A。它有維持上皮組織正常功能和結構的功效,所以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萵筍葉、杏仁、核桃仁、芒果,動物肝臟、魚蝦及蛋類等食品孩子要常吃。
②B族維生素:
B族維生素可促進頭皮新陳代謝。日常要常吃菠菜、番茄、香菇、扁豆等豆類、小麥、黑米、小米等谷物與花生等。富含維生素E的核桃仁、橄欖油、玉米、麥芽、豌豆、芝麻、葵花籽,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毛發生長。
③黑色食品:
鐵、鋅、銅等微量元素參與組織細胞和毛發中黑色素的代謝,缺乏則容易使頭發變白。黑色食品富含上述微量元素,可經常吃些黑豆、黑米、黑木耳、黑棗、黑芝麻、烏骨雞等。
④富含ω-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食品:
美國營養學家指出:“ω-3系列不飽和脂肪酸是保持頭皮健康的必需成分”,“ω-3脂肪酸缺乏會導致頭皮干燥,頭發暗淡無光澤?!笨山o孩子常吃些富含ω-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和高質量蛋白質、維生素B 12和鐵的鮭魚和海魚。每日食用1~2湯匙富含ω-3脂肪酸的亞麻籽,也同樣有效。
⑤深色蔬菜:
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以在合成毛囊分泌的油脂方面發揮作用,被稱為天然護發素。菠菜、綠花椰菜、萵苣等綠色蔬菜以及胡蘿卜、番茄等深色蔬菜都是很好的選擇。
⑥蕓豆和扁豆:
不僅能提供促進頭發生長的蛋白質,也富含微量元素鐵、鋅及生物素,這些物質缺乏會導致頭發脆弱易斷。
⑦堅果:
堅果中富含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鋅、銅,這些是保持頭皮健康的重要物質,核桃、腰果,山胡桃、杏仁富含鋅,鋅缺乏會使頭發分叉和脫落。
⑧禽蛋:
蛋類是優秀的蛋白質來源,所含生物素和維生素B 12對秀發都是必需的營養素。
⑨胡蘿卜:
胡蘿卜是維生素A的前體,可促進頭皮健康,這是頭發光澤的必需條件。給孩子做蔬菜沙拉或炒菜時,搭配胡蘿卜就是明智之舉。
⑩蚌類:
中醫認為蚌類有壯陽作用,其護發功能不可忽視,這兩種作用都基于蚌類富含微量元素鋅。
溫馨提示
保護頭發還要忌食辛辣食品,如蔥、蒜、 韭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同時要忌 油膩與食性燥熱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 焙烤食品等,也要忌食高糖和高脂肪食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城| 双城市| 正镶白旗| 岢岚县| 常山县| 永寿县| 新野县| 霍山县| 贵南县| 永昌县| 抚顺县| 杭州市| 神农架林区| 会宁县| 盐源县| 屏东县| 齐齐哈尔市| 剑川县| 丹寨县| 江西省| 手机| 手游| 曲水县| 洛南县| 崇义县| 五常市| 巴中市| 张家口市| 洪洞县| 广饶县| 茂名市| 晴隆县| 临夏市| 繁峙县| 自治县| 嘉善县| 平陆县| 和林格尔县| 闸北区| 天长市| 沂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