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兒童早期發展系列教材之七:促進心理行為發育適宜技術作者名: 戴耀華 王惠梅本章字數: 946字更新時間: 2019-12-06 11:46:20
四、 好奇心的發展
1. 探索和發現
隨著身體的發育,兒童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大,探索周圍的能力也逐漸增強。他們會自己去拿玩具、用玩具敲桌子、用手抓著或用嘴叼著物體;也可以同時用幾個感官探察環境,如一邊擺弄玩具一邊嘴里發著聲音。他們開始研究、探索新事物和新現象(如伸手去摸雨水),被打斷時還會表現出不滿。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新的挑戰,家長要給他們提供新的玩具、書籍、體驗等,培養孩子新的興趣,但也得注意不要一次給孩子太多的玩具和活動。一方面技能的重復是進行新的學習的基礎,孩子需要不斷重復之前的活動;另一方面,一次給孩子太多的玩具也不利于保持孩子的注意力。
2. 概念的發展和記憶
在記憶方面,兒童能夠記住自己喜歡物品的位置,也能夠記住前一天玩過的游戲或玩具。會尋找不在視野范圍內的物體、當自己渴望的物體被藏起來時會堅持尋找。兒童對事物因果及永久性的理解也逐漸增強:①對即時的因果效應有基本的認識,如開關或者按按鈕可以使玩具發聲。②在吃東西和做簡單游戲的過程中理解“還要”的意思:當孩子被問到是否需要更多的餅干時給予恰當的回應。對表示時間的詞如“之前”“之后”有所理解:“在我們出門之前,我們要把衣服穿上”。③玩些簡單的嵌套或堆積玩具,如把3~4個杯子套起來或把3~4個木塊堆起來。④他們開始探索空間關系:試圖把身體放入盒子里面或者鉆進隧道里面。還會根據形狀、顏色、大小對幾個物體進行分類,如可以找出兩三個形狀、顏色相似的玩具。給孩子寬松的成長環境,當家長和孩子進行各種快樂的親子活動時,兒童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促進。
3. 解決問題、象征性思維和創造性表達
這一年齡段的兒童喜歡模仿,想象力逐漸萌發并會做角色扮演,如假裝給爸爸媽媽打電話等。他們在做事之前會進行思考:如從一大堆物體中選擇玩具、書籍或娃娃;經常喜歡把東西從容器中拿出、放入。他們能夠集中注意力并不分心,表現為能夠在小朋友旁邊專心地玩自己的。他們開始探索藝術性的表達:可以用蠟筆涂鴉、用手做標記、玩橡皮泥等,還喜歡不同節奏的、類型的音樂。對于孩子來說,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音樂:家長可以經常給孩子唱歌,和孩子一起聽音樂、隨音樂起舞,也可以用鍋碗瓢盆自己制造出音樂。

模仿游戲
兒童在相應月齡出現以下任何一條預警征象時(表1-2),應及時就診。
表1-2 8~18月齡預警征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