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聰甫醫案精華
- 李肇夷 黃立中 何清湖
- 606字
- 2019-12-06 11:20:36
四、忌冰敷的問題
我完全同意這種說法。因為中醫治療,是從整體觀念出發的,病理生理的改變是不均衡的,要收到“補偏救弊”的效果,使得整個機體矛盾對立狀態的發展獲得統一,就必須設法恢復其“陰平陽秘”的安定局面。如果大腦遭受病毒的嚴重損害,體溫集中升高,所謂“熱盛于中,四末反寒”的現象,我們就應該設法導致高溫放散于體表之外,以減低內部的高溫壓力。例如,中醫外治單方,用水和黃泥敷臍法,治小兒暑月感受溫邪發高熱,臥兒于地,敷上水和黃泥于胸腹部或涂兩足心,能使體溫下降,以協助醫療。一位同志曾問我,用冰袋冷敷,你們不同意,為什么用水和黃泥冷敷,不是一個道理嗎?我的回答是:冰囊用零度以下的冷敷在頭額上,體表毛細血管極度收縮,內部血管極度擴張,高溫集中,腦內膨脹,內臟熱毒不得分解,這就違反了病理生理自然療能的規律,因此病勢不但不會減輕,而且更加嚴重起來。水和黃泥療法的特點是:第一,不是零度以下的強刺激,皮內血管不致急劇收縮,病人比較能耐受;第二,水和黃泥敷上胸腹部大有吸熱的作用,促使體內各部的熱流匯聚于冷敷處,以降低內部高溫的壓力,并且有吸熱的作用,因而是有療效的。這就是二者不同之點。今后,應在中西醫合作的原則上,吸取其經驗,進一步研究改進,更好地為醫療保健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綜上所述,僅就個人體會到在中醫治療“乙腦”的問題中,提出幾點看法。有學術經驗的中醫臨床家,理解必定更全面、更深刻。 (1956年《中醫雜志》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