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論脾胃病的用藥法則

一、升脾陽與降陰火的辯證關系
脾受胃稟、行津液以灌溉臟腑、經絡,在于脾胃中陽氣的升浮,陽升則陰自降。
東垣在《脾胃論》論“脾胃虛弱隨時為病隨病制方”一文中說明“火與元氣不兩立”,升脾陽與降陰火的辯證關系,如說,脾胃虛弱,長夏天氣盛熱損傷元氣,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精神不足,兩腳痿軟,口不知味,早晚寒厥等,是元氣不足的病變,法當升陽;但又表現為目中溜火,小便頻數,大便秘結,兩脅急縮疼痛,臍下周圍如繩束,甚則如刀刺痛,時嘔噦,胸中悶塞,舌強頭痛,日高之后,復身熱如火,自汗尤甚的陰火上乘癥狀,治法又當降陰火,用黃芪人參湯??梢钥闯?,在升陽氣的前提下注意降陰火的問題。因為脾胃中元氣不足,則陰火得有上乘之勢。反之元氣充足,則陰火下安其位。由此可知,上乘陽位的“壯火”是“食氣”的,下安其位的“少火”是“生氣”的。“火與元氣不兩立”,是指“食氣”的“壯火”,而不是生養元氣的“少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城县| 宜昌市| 醴陵市| 通城县| 汾西县| 洛阳市| 南溪县| 金秀| 东光县| 衡水市| 平顺县| 瑞安市| 北京市| 瑞金市| 淄博市| 宜良县| 文昌市| 丘北县| 钦州市| 驻马店市| 定南县| 肇州县| 湘潭市| 平顶山市| 利津县| 盐城市| 平定县| 天全县| 五华县| 卫辉市| 安徽省| 湟源县| 铜梁县| 涡阳县| 留坝县| 克什克腾旗| 宁南县| 集贤县| 蕉岭县| 岫岩| 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