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聰甫醫案精華
- 李肇夷 黃立中 何清湖
- 379字
- 2019-12-06 11:20:33
十二、辨勞倦與中熱
天氣暑熱特甚,長途跋涉,或田間勞動,體質薄弱,食少,勞倦過度,胃氣不足,因而發生暴病,肌膚壯熱如燔,煩躁悶亂,惡熱大渴,一身疼痛。開始發病,同陽明中熱之白虎湯證相似。如果誤用白虎湯,必促使病情逆轉,因為只看到熱渴現象,沒有察知實質是脾胃大虛,元氣不足,口鼻中氣短而似喘,至日晡時,陽明氣旺,熱癥少減,假如外傷中熱有余之證,相反,到日晡時熱勢更張,煩躁譫語,大渴引飲,目赤便結等癥相應發生。這是內傷勞倦所不能出現的癥狀。
綜上所述“內外傷辨”,在陰證陽證的總綱領下,列舉以上的辨證問題,是臨床醫學最基本的法則。掌握一般的理、法、方、藥,首先要明辨內傷同外傷的關系,不足同有余的關系,陰證同陽證的關系,元氣同陰火的關系。這些關系,既是對立,又是統一。在病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又互相轉化,說明辨證論治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1978年《新中醫》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