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山慈菇
一些肺癌患者時有咳嗽,白痰很多并且很黏稠,痰一般容易咳出來,還有些患者總是覺得胸口憋悶,感到呼吸都很費力,這些都是“痰濕”重的表現,這類患者還常常伴有肚子脹,胃口差,稍微活動一下就覺得很累,人沒有精神,大便稀,舌頭發白,邊緣有牙齒壓出的痕跡,舌苔白等脾胃虛弱的表現,這在中醫上可歸結為“脾虛痰濕證”。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意思是如果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就容易產生“痰濕”,手術、放療、化療作為西醫治療肺癌的主要手段,都會損傷脾胃功能,從而產生和加重“痰濕”的癥狀。山慈菇具有很好的化痰作用,根據患者體質,適當配伍健脾益胃的中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咳嗽痰多等癥狀。
山慈菇(shan ci gu)又名毛慈菇、茅慈菇、冰球子、泥賓子等。甘、微辛,涼。歸肝、脾經。山慈菇有很好的化痰作用,此外,還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作用。
山慈菇的抗癌成分可用于治療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惡性淋巴瘤等多種癌癥,尤其適用于屬于“脾虛痰濕證”的患者。其治療肺癌,常與紫菀、款冬花、紫蘇子、枇杷葉等化痰止咳平喘藥同用,同時適當配伍太子參、炒白術、茯苓、薏苡仁等健脾藥,可以明顯減輕患者咳嗽痰多,胸悶氣急的癥狀。如果患者的身體較壯實,生活大部分能夠自理,復查腫瘤指標持續上升或者CT表現為疾病進展,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澤漆、地龍、龍葵、菝葜、白花蛇舌草等2~3味抗肺癌中藥共同使用,以盡快遏制癌細胞的增長。
山慈菇性涼,能夠清熱解毒,因此也可用于痰黃黏稠的患者,常配伍使用大貝母、瓜蔞、竹茹等,可以增強清化熱痰的功效;對于痰白稀薄的患者,宜配伍使用半夏、白芥子等溫性的中藥溫化寒痰。山慈菇還可以配伍延胡索、丹參、郁金等幫助緩解癌癥引起的疼痛。由于山慈菇還具有消散腫塊的功效,因此對于瘀血凝結阻滯型的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等也尤為適宜。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山慈菇具有:細胞毒作用、抗腫瘤轉移、抗腫瘤血管的生成等抗癌藥理作用。
山慈菇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或制成浸劑;也可研末外敷。
注意點:
由于山慈菇抗癌祛邪的力量較強,正氣虛弱,體質較差的患者最好不要使用。山慈菇中有一類品種叫做“光慈菇”,其含有秋水仙堿等多種生物堿,這些生物堿是抗癌的有效物質。但由于它的毒性較強,過量可引起中毒,久服可引起胃腸道不適、多發性神經炎、白細胞減少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大劑量可引起死亡。并非《中國藥典》指定的正品,因此建議患者在正規中藥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