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急千金要方校釋
- (唐)孫思邈著 李景榮等校釋
- 4771字
- 2019-12-10 19:10:36
月水不通第二方三十一首
桃仁湯
治婦人月水不通方。
桃仁 樸消 牡丹皮 射干 土瓜根 黃芩 各三兩 芍藥 大黃 柴胡 各四兩 牛膝 桂心 各二兩 水蛭 虻蟲 各七十枚
上十三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

干姜丸 ①
① 干姜丸 《千金翼方》卷五?婦人求子無柴胡大黃,有前胡干地黃。
治婦人寒熱羸瘦,酸削 ②怠惰,胸中支滿,肩背脊重痛,腹里堅滿積聚,或痛不可忍,引腰小腹痛,四肢煩疼,手足厥逆寒至肘膝,或煩懣,手足虛熱,意欲投水中,百節(jié)盡痛,心下常苦懸痛,時寒時熱,惡心,涎唾喜出,每愛咸酸甜苦之物,身體或如雞皮,月經(jīng)不通,大小便苦難,食不生肌。
② 酸削 “削”原作“消”,據(jù)本卷?赤白帶下崩中漏下?灸法正文改。“酸削”,酸痛。《周禮?天官?疾醫(yī)》:“春時有痟首疾。”鄭玄注:“痟,酸削也。”賈公彥疏:“言痟者,謂頭痛之外,別有酸削之痛。”
干姜 芎
茯苓 消石 杏仁 水蛭 虻蟲 桃仁 蠐螬
蟲 各一兩 柴胡 芍藥 人參 大黃 蜀椒 當歸 各二兩


上十六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空心飲下三丸,不知,加至十丸。 《千金翼》以療婦人瘕結脅肋下疾。
干漆湯
治月水不通,小腹堅痛不得近方。
干漆 萎蕤 芍藥 細辛 甘草 附子 各一兩 當歸 桂心 芒消 黃芩 各二兩 大黃 三兩 吳茱萸 一升
上十二味
咀,以清酒一斗浸一宿,煮取三升,去滓,納消烊盡。分為三服,相去如一炊頃。

芒消湯
治月經(jīng)不通方。
芒消 丹砂 末 當歸 芍藥 土瓜根 水蛭 各二兩 大黃 三兩 桃仁 一升
上八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納丹砂芒消,分為三服。

治月經(jīng)不通,心腹絞痛欲死,通血止痛方
當歸 大黃 芍藥 各三兩 吳茱萸 干地黃 干姜 芎
虻蟲 水蛭 各二兩 細辛 甘草 桂心 各一兩 梔子 十四枚 桃仁 一升

上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分為五服。一本有牛膝麻子仁各三兩。

桃仁湯
治月經(jīng)不通方。
桃仁 一升 當歸 土瓜根 大黃 水蛭 虻蟲 芒消 各二兩 牛膝 麻子仁 桂心 各三兩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半,去滓,納消令烊,分為三服。 《肘后》無當歸麻子仁, 用牡丹射干黃芩芍藥柴胡各三兩, 為十三味。 《千金翼》無虻蟲。

前胡牡丹湯
治婦人盛實,有熱在腹,月經(jīng)瘀閉不通,及勞熱熱病后,或因月經(jīng)來,得熱不通方。
前胡 牡丹 玄參 桃仁 黃芩 射干 旋復花 栝樓根 甘草 各二兩 芍藥 茯苓 大黃 枳實 各三兩
上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干地黃當歸丸
治月水不通,或一月再來,或隔月不至,或多或少,或淋瀝不斷,或來而腰腹刺痛不可忍,四體噓吸不欲食,心腹堅痛,有青黃黑色水下,或如清水,不欲行動,舉體沉重,惟思眠臥,欲食酸物,虛乏黃瘦方。
干地黃 三兩 當歸 甘草 各一兩半 牛膝 芍藥 干姜 澤蘭 人參 牡丹 各一兩六銖 丹參 蜀椒 白芷 黃芩 桑耳 ① 桂心 各一兩
蟲 四十枚 芎
一兩十八銖 桃仁 二兩 水蛭 虻蟲 各七十枚 蒲黃 二合


① 桑耳 藥名,為寄生于桑樹上的木耳。性味甘平,主治腸風痔血,衄血崩漏,帶下,婦人心腹痛等。
上二十一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下十五丸,漸加至三十丸,以知為度。 一本無。
牡丹丸
治婦人女子諸病后,月經(jīng)閉絕不通,及從小來不通,并新產后瘀血不消,服諸湯利血后,余疢 ①未平,宜服之,取平復方。
① 疢(chèn 趁) 疾病。《金匱要略》卷之上?臟腑經(jīng)各先后病脈證:“千般疢難,不越三條。”
牡丹 三兩 芍藥 玄參 桃仁 當歸 桂心 各二兩 虻蟲 水蛭 各五十枚 蠐螬 二十枚 瞿麥 芎
海藻 各一兩

上十二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血盛者,作散服方寸匕,腹中當轉如沸,血自化成水去。如小便赤少,除桂心,用地膚子一兩。
黃芩牡丹湯
治女人從小至大月經(jīng)未嘗來,顏色萎黃,氣力衰少,飲食無味方。
黃芩 牡丹 桃仁 瞿麥 芎
各二兩 芍藥 枳實 射干 海藻 大黃 各三兩 虻蟲 七十枚 水蛭 五十枚 蠐螬 十枚

上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服兩劑后,灸乳下一寸黑圓際各五十壯。

治月經(jīng)不通方
取葶藶一升為末,蜜丸如彈子大,綿裹,納陰中入三寸,每丸一宿易之,有汁出止。
干漆丸
治月經(jīng)不通,百療不瘥方。
干漆 土爪根 射干 芍藥 各一兩半 牡丹 牛膝 黃芩 桂心 吳茱萸 大黃 柴胡 各一兩六銖 桃仁 鱉甲 各二兩
蟲 蠐螬 各四十枚 水蛭 虻蟲 各七十枚 大麻仁 四合 亂發(fā) 雞子大二枚 菴
子 二合


上二十味為末,以蜜和為丸。每日酒下十五丸,梧子大,漸加至三十丸,日三。仍用后浸酒服前丸藥。
浸酒方
大麻子 三升 菴
子 二升 桃仁 一升 灶屋炱煤 ① 四兩 土瓜根 射干 各六兩 牛膝 八兩 桂心 四兩

① 炱(tái 抬)煤 煙氣凝積而成的黑灰。《玉篇?火部》:“炱,炱煤煙塵也。”
上八味
咀,以清酒三斗,絹袋盛藥浸五宿,以一盞下前丸藥,甚良。或單服之,亦好。

當歸丸
治女人臍下癥結,刺痛如蟲所嚙,及如錐刀所刺,或赤白帶下,十二疾,腰背疼痛,月水或在月前或在月后。
當歸 葶藶 附子 吳茱萸 大黃 各二兩 黃芩 桂心 干姜 牡丹 芎
各一兩半

細辛 秦椒 柴胡 厚樸 各一兩六銖 牡蒙 一方無 甘草 各一兩 虻蟲 水蛭 各五十枚
上十八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空心酒下十五丸,日再。有胎勿服之。
鱉甲丸
治女人小腹中積聚,大如七八寸盤面,上下周流,痛不可忍,手足苦冷,咳噫腥臭,兩脅熱如火炙,玉門冷如風吹,經(jīng)水不通,或在月前或在月后服之,三十日便瘥,有孕。此是河內太守魏夫人方。
鱉甲 桂心 各一兩半 蜂房 半兩 玄參 蜀椒 細辛 人參 苦參 丹參 沙參 吳茱萸 各十八銖
蟲 水蛭 干姜 牡丹 附子 皂莢 當歸 芍藥 甘草 防葵 各一兩 蠐螬 二十枚 虻蟲 大黃 各一兩六銖

上二十四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下七丸,日三,稍加之,以知為度。
又方 治婦人因產后虛冷,堅結積在腹內,月經(jīng)往來不時,苦腹脹滿,繞臍下痛引腰背,手足煩,或冷熱,心悶不欲食。
鱉甲 一兩半 干姜 赤石脂 丹參 禹余糧 當歸 白芷 一方用術 干地黃 各一兩六銖
代赭 甘草 鹿茸 烏賊骨 僵蠶 各十八銖 桂心 細辛蜀椒 附子 各一兩
上十七味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空心酒下五丸,加至十丸。
禹余糧丸
治婦人產后積冷堅癖方。
禹余糧 烏賊骨 ① 吳茱萸 桂心 蜀椒 各二兩半 當歸 白術 細辛 干地黃 人參 芍藥 芎
前胡 各一兩六銖 干姜 三兩 礬石 六銖 白薇 紫菀 黃芩 各十八銖
蟲 一兩


① 烏賊骨 孫本作“烏頭”。
上十九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空心酒若飲下二十丸,日二,不知則加之。
牡蒙丸
治婦人產后十二癥病,帶下無子,皆是冷風寒氣,或產后未滿百日,胞絡惡血未盡,便利于懸圊上及久坐,濕寒入胞里,結在小腹,牢痛為之積聚,小如雞子,大者如拳,按之跳手隱隱然,或如蟲嚙,或如針刺,氣時搶心,兩脅支滿,不能食,飲食不消化,上下通流,或守胃脘,痛連玉門背膊,嘔逆,短氣,汗出,少腹苦寒,胞中瘡 ②,咳引陰痛,小便自出,子門不正,令人無子,腰胯疼痛,四肢沉重淫躍 ③,一身盡腫,乍來乍去,大便不利,小便淋瀝,或月經(jīng)不通,或下如腐肉青黃赤白黑等,如豆汁,夢想不祥方。 亦名紫蓋丸。
② 胞中瘡 “瘡”原作“創(chuàng)”,據(jù)孫本改。按“創(chuàng)”,通“瘡”。《正字通?刀部》:“創(chuàng),又瘍也。通作瘡”。“胞中瘡”,謂胞宮中潰爛生瘡。
③ 淫躍 游走跳動貌。為“淫淫躍躍”之簡辭。《漢書?揚雄傳上》顏師古注:“淫淫,往來貌。”《戰(zhàn)國策?秦策四》注:“躍躍,跳走也。”此喻肌肉之往來跳動感。
牡蒙 厚樸 消石 前胡 干姜
蟲 牡丹 蜀椒 黃芩 桔梗 茯苓 細辛 葶藶 人參 芎
吳茱萸 桂心 各十八銖 大黃 二兩半 附子 一兩六銖 當歸 半兩


上二十味為末,蜜和,更搗萬杵,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三丸,日三。不知,則加之至五六丸。下赤白青黃物如魚子者,病根出矣。
治月經(jīng)不通,結成癥瘕如石,腹大骨立 ①,宜此破血下癥方
① 骨立 謂人極消瘦。《列子?仲尼》:“子貢茫然自失,歸家淫思,七日不寢不食,以至骨立。”
大黃 消石 各六兩 巴豆 蜀椒 各一兩 代赭 柴胡 熬變色水蛭 丹參 ② 熬令紫色
② 丹參 孫本作“丹砂”。
土瓜根 各三兩 干漆 芎
干姜 虻蟲 茯苓 各二兩

上十四味為末,巴豆別研,蜜和,丸如梧子。空心酒服二丸,未知加至五丸,日再服。 《千金翼》無柴胡水蛭丹參土瓜根。
大虻蟲丸
治月經(jīng)不通六七年,或腫滿氣逆,腹脹瘕痛,宜服此,數(shù)有神驗方。
虻蟲 四百枚 蠐螬 一升 干地黃 牡丹 干漆 芍藥 牛膝 土瓜根 桂心 各四兩
吳茱萸 桃仁 黃芩 牡蒙 各三兩 茯苓 海藻 各五兩 水蛭 三百枚 芒消 一兩 人參 一兩半 葶藶 五合
上十九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下七丸,不知加之,日三服。 《千金翼》無芒消人參。
桂心酒
治月經(jīng)不通結成癥瘕方。
桂心 牡丹 芍藥 牛膝 干漆 土瓜根 牡蒙 各四兩 吳 茱萸 一升 大黃 三兩 黃芩 干姜 各二兩 虻蟲 二百枚
蟲 蠐螬 水蛭 各七十枚 亂發(fā)灰 細辛 各一兩 僵蠶 五十枚 大麻仁 灶突墨 三升 干地黃 六兩 虎杖根 鱉甲 各五兩 菴
子 二升


上二十四味
咀,以酒四斗分兩甕,浸之七日并一甕盛,攪令調,還分作兩甕。初服二合,日二,加至三四合。

虎杖煎
治腹內積聚,虛脹雷鳴,四肢沉重,月經(jīng)不通,亦治丈夫病方。取高地虎杖根,細剉二斛,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大斗半,去滓,澄濾令凈,取好淳酒五升和煎,令如餳。每服一合,消息為度,不知則加之。
又方 治月經(jīng)閉不通,結瘕,腹大如甕,短氣欲死方。
虎杖根 百斤,去頭去土,曝干,切 土瓜根 牛膝 各取汁二斗
上三味
咀,以水一斛浸虎杖根一宿,明旦煎取二斗,納土瓜牛膝汁,攪令調勻,煎令如餳。每以酒服一合,日再夜一,宿血當下。若病去,止服。

桃仁煎
治帶下,經(jīng)閉不通方。
桃仁 虻蟲 各一升 樸消 五兩 大黃 六兩
上四味為末,別治桃仁,以醇苦酒四升納銅鐺中,炭火煎取二升,下大黃桃仁虻蟲等,攪勿住手,當欲可丸,下樸消,更攪勿住手,良久出之,可丸乃止。取一丸如雞子黃投酒中,預一宿勿食服之,至晡時下如大豆汁,或如雞肝凝血蝦蟆子,或如膏,此是病下也。
治月經(jīng)不通,臍下堅結,大如杯升,發(fā)熱往來,下痢羸瘦,此為氣瘕 一作血瘕,若生肉癥,不可為也,療之之方
生地黃 三十斤, 取汁 干漆 一斤, 為末
上二味以漆末納地黃汁中,微火煎令可丸。每服酒下如梧子大三丸,不知加之,常以食后服。
治月經(jīng)不通甚極閉塞方
牛膝 一斤 麻子 三升, 蒸 土瓜根 三兩 桃仁 二升
上四味
咀,以好酒一斗五升浸五宿。一服五合,漸加至一升,日三,能多益佳。

治產后風冷,留血不去停結,月水閉塞方
桃仁 麻子仁 各二升 菴
子 一升

上三味
咀,以好酒三斗浸五宿,每服五合,日三,稍加至一升。

五京丸
治婦人腹中積聚,九痛七害,及腰中冷引小腹,害食,得冷便下方。
干姜 蜀椒 ① 各三兩 附子 一兩 吳茱萸 一升 當歸 狼毒 黃芩 牡蠣 各二兩
① 蜀椒 《千金翼方》卷五?婦人積聚無此藥,為七味。
上八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初服三丸,日二,加至十丸。此出京氏五君,故名五京。久患冷困當服之。
雞鳴紫丸
治婦人癥瘕積聚方。
皂莢 一分 藜蘆 甘草 礬石 ① 烏喙 杏仁 干姜 桂心 巴豆 各二分 前胡 人參 各四分 代赭 五分 阿膠 六分 大黃 八分
① 礬石 《千金翼方》卷五?婦人積聚作“礜石”。
上十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雞鳴時服一丸,日益一丸至五丸止,仍從一起。下白者,風也;赤者,癥瘕也;青微黃者,心腹病 ②。
② 青微黃者,心腹病 《千金翼方》卷五?婦人積聚作“青者疝也,黃者心腹病也”十字。
遼東都尉所上丸
治臍下堅癖,無所不治方。
恒山 大黃 巴豆 各一分 天雄 二枚 苦參 白薇 干姜 人參 細辛 狼牙 龍膽 沙參 玄參 丹參 各三分 芍藥 附子 牛膝 茯苓 各五分 牡蒙 四分 雚蘆 ③ 六分,一方云:二兩三分
③ 雚蘆 藥名,性味甘微溫,主治心腹冷痛,癥瘕,蛔蟲蟯蟲,蛇螫毒,惡瘡禿瘡等。
上二十味為末,蜜丸。宿勿食,服五丸,日三。大羸瘦,月水不調,當二十五日服之,下長蟲,或下種種病,出二十五日服,中所苦悉愈 ④,肌膚盛,五十日萬病除,斷緒者有子。
④ 出二十五日服,中所苦悉愈 《千金翼方》卷五?婦人積聚“服”作“腹”,連下句讀。
牡蠣丸
治經(jīng)閉不通,不欲飲食方。
牡蠣 四兩 大黃 一斤 柴胡 五兩 干姜 三兩 芎
茯苓 各二兩半 蜀椒 十兩 葶藶子 芒消 杏仁 各五合 水蛭 虻蟲 各半兩 桃仁 七十枚

上十三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七丸,日三。
當歸丸
治腰腹痛,月水不通利方。
當歸 芎
各四兩 虻蟲 烏頭 丹參 ⑤ 干漆 各一兩 人參 牡蠣 土瓜根 水蛭 各二兩 桃仁 五十枚

⑤ 丹參 《千金翼方》卷八?月水不利作“朱砂”。
上十一味為末,以白蜜丸如梧子大。酒下三丸,日三服。
消石湯 ①
① 消石湯 《千金翼方》卷八?月水不利“丹參”作“朱砂”,無大棗,為十五味。
治血瘕,月水留瘀血大不通,下病散堅血方。
消石 附子 虻蟲 各三兩 大黃 細辛 干姜 黃芩 各一兩 芍藥 土瓜根 丹參 代赭 蠐螬 各二兩 大棗 十枚 桃仁 二升 牛膝 一斤 樸消 四兩
上十六味
咀,以酒五升、水九升漬藥一宿,明旦煎取四升,去滓,下樸消消石烊盡,分四服,相去如炊頃。去病后食黃鴨羹,勿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