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急千金要方校釋
- (唐)孫思邈著 李景榮等校釋
- 1545字
- 2019-12-10 19:10:32
產難第五暈悶附① 論一首八條 方二十一首 針法一首
① 暈悶附 原無,據本書目錄補。
論曰:產婦雖是穢惡 ②,然將痛之時,及未產已產,并不得令死喪污穢家人來視之,則生難。若已產者,則傷兒也。婦人產乳,忌反支月 ①。若值此月,當在牛皮上,若灰上,勿令水血惡物著地,則殺人,及浣濯衣水皆以器盛,過此忌月乃止。凡生產不依產圖,脫有犯觸,于后母子皆死。若不至死,即母子俱病,庶事皆不稱心。若能依圖無所犯觸,母即無病,子亦易養(yǎng)。凡欲產時,特忌多人瞻視,惟得三二人在旁待總,產訖乃可告語諸人也。若人眾看之,無不難產耳。凡產婦第一不得匆匆忙迫 ②。旁人極須穩(wěn)審,皆不得預緩預急及憂悒,憂悒則難產。若腹痛,眼中火生,此兒回轉,未即生也。兒出訖,一切人及母皆忌問是男是女。兒始落地,與新汲井水五咽,忌與暖湯物,勿令母看視穢污。凡產婦慎食熱藥熱面,食常識此,飲食當如人肌溫溫也 ③。凡欲臨產時,必先脫尋常所著衣以籠灶頭及灶口,令至密,即易產也。凡產難及子死腹中,并逆生與胞胎不出諸篇方可通檢用之。
② 產婦雖是穢惡 孫本作“婦人產難是穢惡”七字。
① 反支月 不吉利的月份。按“反支”,古術數星命之說,以陰陽五行配合歲月日時,決定日之吉兇。以月朔為正,如戌亥朔一日為支,申酉朔二日為反支,余類推。反支日為兇日。《顏氏家訓?雜藝》:“至如反支不行,竟以遇害。”
② 忙迫 “迫”原作“怕”,據孫本改。
③ 飲食當如人肌溫溫也 謂飲食的熱度以相應于人體肌膚的溫度為宜。
治產難,或半生,或胎不下,或子死腹中,或著脊,及坐草 ④數日不產,血氣上搶心,母面無顏色,氣欲絕者方
④ 坐草 謂孕婦臨產。
成煎豬膏 一升 白蜜 一升 醇酒 二升
上三味合煎取二升,分再服,不能再服,可隨所能服之。治產后惡血不除,上搶心痛,煩急者,以地黃汁代醇酒。
治難產方
槐枝 ⑤ 切, 二升 瞿麥 通草 各五兩 牛膝 四兩 榆白皮 切 大麻仁 各一升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

⑤ 槐枝 孫本作“槐白皮”。
治產難累日,氣力乏盡,不能得生,此是宿有病方
赤小豆 二升 阿膠 二兩
上二味,以水九升煮豆令熟,去滓,納膠令烊,一服五合,不覺更服,不過三服即出。
又方 槐子 十四枚 蒲黃 一合
上二味合納酒中,溫服,須臾不生,再服之。水服亦得。
又方 生地黃汁 半升,生姜汁 半升
上二味合煎熟,頓服之。
治產難及日月未足而欲產者方
知母一兩為末,蜜丸如兔屎,服一丸,痛不止,更服一丸。
治產難方
吞皂莢子二枚。
治產難三日不出方
取鼠頭燒作屑,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車軸脂吞大豆許二丸。
又方 燒大刀镮,以酒一杯沃之,頓服即出。救死不分娩 ①者。
① 分娩 “娩”原作“免”,今改。按“免”,“娩”的古字。《正字通?兒部》:“生子曰免,《說文》作
”。

又方 燒藥杵令赤,納酒中飲之。
治難產方
取廁前已用草二七枚,燒作屑,水調服之。
又方 令夫唾婦口中二七過,立出。
難產 針兩肩井入一寸,瀉之,須臾即分娩。
羚羊角散 治產后心悶,是血氣上沖心方。羚羊角一枚燒作灰,下篩,以東流水服方寸匕。若未瘥,須臾再服,取悶瘥乃止。
又方 羖羊角燒作灰,以溫酒服方寸匕,不瘥,須臾再服。《 備急方》 以治產難。
治產乳暈絕 ②方
半夏一兩搗篩,丸如大豆,納鼻孔中即愈。此是扁鵲法。
② 產乳暈絕 “暈”原作“運”,今改。按“運”通“暈”。《靈樞經?經脈》:“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產乳暈絕”,即產后血暈,其主要癥狀有產后突然頭暈,昏厥,不省人事等。多因產后氣血暴虛,或惡露不下,瘀血內停,上攻心胸而致。
又方 神曲末,水服方寸匕。亦治產難。
又方 赤小豆搗為散,東流水服方寸匕,不瘥更服。
又方 含釅醋潠面 ①即愈,凡悶即潠之,愈。
① 含釅醋潠(sǔn 筍)面 謂口含釅醋噴面部。按“潠”,含水噴。《說文新附?水部》:“潠,含水噴也。”
又方 取釅醋和產血如棗許大,服之。
治心悶方
產后心悶,眼不得開,即當頂上取發(fā)如兩指大,強以人牽之,眼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