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圖說大棚蔬菜栽培關鍵技術作者名: 王迪軒 王雅琴 何永梅主編本章字數: 1069字更新時間: 2020-09-03 15:34:58
前言
溫室、大棚等設施蔬菜栽培技術是為蔬菜商品化各階段提供最適宜的環境和條件,以擺脫自然環境和傳統生產條件的束縛,獲得高產、高效、優質、安全蔬菜產品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具有技術裝備化、過程科學化、方式集約化、管理現代化的特點。
近年來,我國設施蔬菜產業發展規模穩步提高,據報道,連棟溫室、節能日光溫室、塑料大棚以及中小拱棚栽培技術協調發展,同時產量和效益獲得巨大提升。2010年蔬菜播種面積達2.3億畝(1畝=666.7m2)左右,產量5億噸,人均占有量由170kg左右增加到370kg左右,其中設施蔬菜面積超過350萬公頃,日光溫室面積超過38萬公頃,設施蔬菜總產量超過1.7億噸,占蔬菜總產量的25%。2013年我國設施蔬菜面積5793萬畝,產量達到2.6億噸。設施蔬菜裝備水平也顯著提高,蔬菜生產的耕種、灌溉、植保等作業機械裝備及溫室智能化環境控制裝備水平不斷提高,生產環境明顯改善,勞動強度有效降低。設施蔬菜收入效益明顯,從實際情況看,設施蔬菜是高效產業,1畝設施蔬菜一般純收入2萬多元,是1畝露地蔬菜純收入的10倍、1畝糧食作物純收入的30倍。
此外,發展空間依舊廣闊。雖然目前全國大棚蔬菜產品豐富了淡季蔬菜市場供應,抑制了淡季菜價上漲,但是大城市的蔬菜自給率仍不足30%,提高大城市的蔬菜自給率需要進一步發展大棚蔬菜,增加淡季蔬菜供應量。
隨著大棚蔬菜的快速發展,一些新技術逐步得到推廣應用,如黃板、藍板、性誘劑等物理防治病蟲害技術,蔬菜水肥一體化技術,穴盤育苗、漂浮育苗等集約化育苗技術,夏季遮陰避雨栽培、多層覆蓋越冬栽培等,使蔬菜產品供應期更加提前和延后,充分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增加了上市蔬菜的品種花色,使其均衡上市。
但在栽培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也逐漸增多,如目前全國各地普遍出現土壤鹽漬化、酸化等污染問題,蔬菜大棚的管理維護未得到充分認識,受大棚小氣候條件的限制土傳病害越來越多,等等。
為便于菜農更好掌握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筆者以菜農在大棚蔬菜生產中常遇到的問題為重點,以大量第一手高清彩圖的方式,從大棚選址→大棚搭建→育苗→栽培管理→主要病蟲害防治→幾種主要蔬菜大棚栽培技術幾個方面著手,圖解大棚蔬菜栽培關鍵技術,使讀者能識圖操作。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蔬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湖南省農業委員會經作處副處長譚建華的悉心指導,湖南省蔬菜協會曹建安、陳天奇給予了必要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謝。
參與本書編寫的還有李麗蓉、張有民、李艷、譚麗、譚衛建、徐洪、簡瓊輝、唐慧麗、胡為、楊毅然、何延明、李光波、周銘、賀鐵橋等同志。由于編者水平有限,疏漏和不當之處難免,懇請讀者、同行批評指正。
王迪軒
2018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