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豬的行為
現在我們飼養的豬雖然是經過人類長期馴化選育過來的,但是還有很多生活習性沒有改變過來,不能完全按照人的意愿活動,作為養殖者需要熟悉豬的哪些行為是正常的,哪些行為是異常的,以便發現和處理豬的異常情況,尤其是疾病。因為許多疾病可以從豬的行為變化上得到初步診斷,如食欲不振(減退或者厭食)、飲水量的改變(增多或減少)、情緒低落、呼吸困難、活動不正常(離群獨處、跛行、反應遲鈍等)以及豬群行為的變化。
我們只有懂得了豬的這些習性,盡量滿足豬的習性要求,避免違反豬的這些習性的事情發生,減少豬的應激,豬才能健康生長,為我們創造財富,提供優質的豬肉產品。
健康狀況良好的豬表現為:滿足、機警、食欲旺盛、皮膚柔軟而富有彈性、被毛光滑而有光澤、眼睛明亮、眼角干凈無眼屎和淚痕、眼結膜呈粉紅色、糞便排泄和糞便形狀及顏色正常、體溫正常(38.9~39.8℃)、心率正常(60~80次/分鐘)、呼吸頻率正常(8~13次/分鐘)。
豬還有超出正常范圍的異常行為。豬的異常行為可通過許多形式表現出來,如采食、排泄、性、母性、好斗、啃咬欄桿或探究。
咬尾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異常行為。這種行為多與豬欄內空間狹小、豬群擁擠、活動受限以及圈舍通風不良有關,解決辦法除了滿足豬群的活動空間以外,還要采取仔豬斷尾的方法。另外,可以給豬提供橡膠輪胎或懸掛的鐵鏈等玩具。長期圈禁的母豬會持久而頑固地咬嚼自動飲水器的鐵質乳頭。
母豬生活在單調的柵欄內或籠內,常狂躁地在欄籠前不停啃咬著欄柱。一般隨豬的活動范圍受限制程度增加,咬欄柱的頻率和強度增加,攻擊行為也增加。口舌多動的豬,常將舌尖卷起,不停地在嘴里做伸縮動作,有的還會出現拱癖和空嚼癖。它的產生多與動物所處環境中的有害刺激有關,需要在改善母豬生活環境方面解決。
同類相殘是另一種有害惡癖,如神經質的母豬在產后出現食仔現象。對于有攻擊性的或有食仔惡癖的母豬要加強管理,個別拒不改正的要堅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