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醫學衷中參西錄
  • 張錫純
  • 1294字
  • 2020-08-28 10:32:04

整理說明

《醫學衷中參西錄》成書于1909年,清·張錫純著。張錫純(1860~1933年),字壽甫,清末民初河北省鹽山縣人,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醫學泰斗。自幼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學習四書五經之余,兼習岐黃之書,自其青年時期開始潛心鉆研醫學。張錫純治學嚴謹,重視實踐,主張溝通中西,以中醫為主體,取西醫之長,補中醫之短,師古而不泥古,參西而不背中,是近代中西醫匯通學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其醫德高尚,時常舍藥濟貧,遇疑難雜癥,殫思極慮。其醫術精湛,屢次力排眾議,獨擔大責,起群醫束手之沉疴痼疾,療效卓著。其重視近代醫學教育,試圖吸收西醫長處以補充中醫,培養了大批中醫后繼人才。張錫純平生著述甚多,后因其居所大水,遺書蕩盡,現傳世者僅《醫學衷中參西錄》一書。

《醫學衷中參西錄》全書共分八期三十卷。前三期共八卷,重點收載各科經驗方共187首,創制了鎮肝熄風湯、資生湯、十全育真湯、來復湯、滋培湯、理痰湯、玉液湯、升陷湯、理沖湯、安沖湯、固沖湯、溫沖湯等一批在臨床上卓有成效的方劑;第四期共五卷,重點記載常用中藥如石膏、芍藥、柴胡、薄荷等和部分西藥的應用經驗;第五期共八卷,主要為醫論,如“論中醫之理多包括西醫之理溝通中西原非難事”等,內容豐富、獨樹一幟,中西匯通、大膽創新,并收載有部分回復信件等;第六期共四卷,為各科醫案的總結,如論氣病門、血病門、溫病門等;第七期共四卷,主要記載傷寒方證的經驗心得;第八期不分卷,乃張氏之孫于1957年獻出的遺稿,為《醫話拾零》與《三三醫書評》。

本書是作者多年學術經驗和臨證心得之總結,試圖用中西醫學理論和醫療實踐闡發醫理,論理頗多獨到之處,制方亦多簡要有效,至今仍為醫者所重視。在學術主張上,作者倡導“衷中參西”,認為應以中醫為本體,擷取西醫之長補中醫之短。在基礎理論上,作者注意到藏象學說和解剖生理的互證關系;對大氣的認識和治療在前人基礎上,也作了更進一步的闡發,認為大氣之病變主要是虛而陷,由此創制升陷湯;此外,論及治療溫病,作者主張寒溫統一,注重清透。在臨證方面,作者講究細致的觀察和記述病情,鼓勵建立完整的現代診療病歷。在治療經驗上,本書是作者豐富臨床經驗的集中體現,尤以論治中風、脫證等最具特色。在遣方用藥上,作者經驗獨到,通性味,善配伍,依據病證不同,化裁醫方,頗多新見,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和豐富了藥物的臨床應用范圍。

本書歷經增刪修訂,多次付梓印行。此次出版以1999年中醫古籍出版社鉛印本《中華醫書集成》本為基礎整理出版。

本次整理中的校勘工作,以版本校勘為主,力求保持原書原貌。一般只校是非,不校異同,對底本中的錯簡、倒文、訛誤、脫漏、衍文等,依參校本予以勘正。同時注意吸收古今醫學界有關的校勘、辨證、考異、訂誤等方面研究成果,在盡量保存底本原貌的基礎上,精校精勘,以使本書成為獨立存在的善本。為方便廣大讀者閱讀,全書采用橫排、簡體,加新式標點。

全書從選本、校勘、標點直至最終整理出版,得到了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謹表衷心感謝!同時,整理出版中,時間有限,疏漏在所難免,希望各位專家和讀者能不吝批評、指正,以便再版時修訂和完善。

整理者

2018年1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湾仔区| 淳安县| 和政县| 海宁市| 民丰县| 安达市| 安溪县| 延川县| 长沙市| 南汇区| 渭源县| 镶黄旗| 濮阳市| 搜索| 泰顺县| 攀枝花市| 辉南县| 奉化市| 同江市| 龙海市| 司法| 连平县| 枝江市| 金坛市| 瓮安县| 汉川市| 教育| 正阳县| 抚顺县| 察隅县| 临清市| 疏勒县| 会昌县| 微山县| 永吉县| 长宁县| 屯门区| 贵德县| 绥江县| 宾阳县| 精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