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制品的破壞與壽命
1.1 引言
橡膠制品都是在特定的環境和載荷下作用,會涉及形變、強度、破壞及壽命的問題。形變是指線性和非線性形變;強度是指制品抵抗變形或破損的能力;破壞是泛指制品使用中產生疲勞、磨損、老化、斷裂等物理和化學因素造成制品的結構(或材料)損壞而失效的行為。進行制品設計時,須評估其強度和破壞行為,了解對力學加載的響應以及對溫度和時間的依賴性等。在此基礎上,評價制品使用中的性能劣化、失效和損壞性斷裂,從而確保制品服役中的可靠性、穩定性及耐久性,達到其設計壽命的目標。
制品的破壞是非常復雜的,是由呈彌散分布的微觀(10-10m量級)和細觀(10-6m量級)的缺陷與損傷在使用中發展與匯合成宏觀破損或裂紋,進而失效破壞或斷裂的過程,是多種破壞機制相耦合而發生或發展的不可逆耗能過程。研究表明,在整個破壞過程中,微觀和細觀缺陷與損傷的發展演變過程占制品壽命的80%~90%,而宏觀裂紋擴展至破壞的演變過程只占制品壽命的10%~20%。
影響制品壽命的因素主要可歸納為強度性能破壞、疲勞性能破壞和耐久性能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