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寶塔近瞻涌幾重

松子長得有個性,又叫松子仁、海松子、新羅松子。棕褐色,三角形狀,堅實的硬殼,殼內是白色的種仁。每年秋天的松樹冠上,結滿球形的果,其外層呈鱗片狀,中間包裹一粒粒種子。

許多資料上介紹,人參、貂皮、鹿茸、東珠是向朝廷獻的貢品。想不到的是松子,這種小野果,它不僅是尋常的零食,也是皇家的貢品。

滿族祭祀陵寢和供奉九祖佛堂,有用松子的習俗。“今恭遇壽皇殿,安佑宮添供,高親純皇帝圣容位前,每逢朔望,各供干果九大碗,內應用松仁。”《打牲烏拉志典全書》一書中記載,可見朝廷對山野之果的重視。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第三次東巡,曾寫下《盛京土產雜詠》十二首,并賦有《松子》一詩:

窩集林多各種松,中生果者亦稀逢。

大云遙望鋪一色,寶塔近瞻涌幾重。

鱗砌蚌含形磊落,三棱五粒味甘濃。

偓佺曾遺堯弗受,小矣子房學步蹤。

2015年10月,我在沈陽北方圖書城搞新書簽售活動,抽出時間去沈陽故宮游覽。十幾年前來過,那時對歷史了解得不深刻。我來到崇政殿,有一伙游客在導游的講解下,擠在殿前的臺階。其中有一個中年男人,舉著自拍桿,在全神貫注地自拍,歷史和他毫無任何相干。

沈陽故宮院內,進入大清門沿御路北行,正面就是崇政殿。它有兩種柱子,廊柱是方形,殿柱為圓柱形。一條龍連接兩柱間,龍頭威嚴地探出檐外,龍尾伸入殿里。凸字形堂陛,殿內四根金柱,為瀝粉貼金的金龍蟠柱。

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首次東巡,參加慶典的滿蒙王公大臣、盛京官員和朝鮮使臣,事先在崇政殿前按品級排列。所有的程序準備好,詔書置于崇政殿,時間一到才能請出,交給禮部官員放入云盤內。小心地捧出大清門,再放到“龍亭”,移交校尉護送到大政殿前。禮部堂官將詔書接過,恭敬地捧出,放在殿前的黃案上。早已恭候階下、按序排列的王公大臣官員,聽鳴贊官宣布“有諭旨”,官員立即面北跪倒。

中和韶樂奏《元平之章》,君臣盛大的宴會開始。皇帝在大政殿升座,參加宴請的大臣行禮,然后按秩序分別入座。在飲宴期間歌舞為宴會助興,演奏乾隆皇帝填詞的《世德舞》樂曲,增加歡樂的氣氛。

宴會的食品名稱中記載,皇帝主桌“松仁一斤八兩”,跟桌是“松仁一斤”,這些松子由吉林打牲烏拉總管衙門進貢。近日讀《吉林烏拉皇貢》《烏拉史略》《清帝東巡》,走進那個遠去的年代,書中都談到松子。

打牲烏拉衙門在宣統元年繪制的《打牲烏拉捕貢山界全圖》,清晰地標注打松子的“最要之區,是為三大阿、埋汰頂子、大小青頂子、梨樹溝、蔡家溝、老黑溝、東西土山、火燒頂子、萬壽、霍倫嶺、平底溝、土大頂子、大王砬子、三岔山、三岔嶺、柳樹河子、四古頂子等處”。每年打捕大量的松子,作為貢品送往京城。乾隆十九年(1755年)前,采捕松子的辦法十分落后,甚至是毀滅性的破壞。打牲丁放倒一棵棵松樹,然后采捕松塔,采過的地方變成一片空荒地。采松塔的方式,對于大自然無疑是災難,幾十年生態都恢復不過來。乾隆皇帝知道后,曾經明令禁止這種惡劣的采捕。嘉慶元年又一次下令重申:“朕聞東三省每年所取松子、松塔,非將松樹伐倒不能采取,若如此,竟將大樹伐倒,不惟愈伐愈稀,尚與情理不合,實屬可憫。將此著東三省將軍總管,嗣后無論旗民采捕松子、蜂蜜,務須設法上樹,由枝取下,不準亂行伐樹。”從此以后,人們使用長桿,或在桿上綁鐮刀,爬樹時在腰圍上羊皮,或穿羊皮叉褲和套袖,一些平常保護手段,沒有人再敢用放樹、取果子的原始方法。

紅松生長緩慢,幾十年才能結果,一兩百年長成棟梁之材,它是長壽的象征。紅松樹王,生長在黑龍江省伊春市五營區的豐林自然保護區,樹高三十八米,胸徑一點七米,樹齡大約有七百六十年。它是歐亞大陸北溫帶植物界古老的活化石。

紅松子含油率高,富含蛋白質,具有豐富的維生素。自古以降,被稱為“長生果”“長壽果”。明朝李時珍關注松子的藥用價值,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海松子,釋名新羅松子,氣味甘小無毒;主治骨節風,頭眩、去死肌、變白、散水氣、潤五臟、逐風痹寒氣,虛羸少氣補不足,肥五臟,散諸風、濕腸胃,久服身輕,延年不老。”

白露前后時節,正是采摘松子的最佳時期。進入成熟期的松子,不及時收采,掉落到地上。碰上靈巧的松鼠,用它的俐齒剝落出松仁,搬移到樹洞的窩里貯備起來,在嚴寒的冬天,成為果腹的美食。老人們常講,松子是松鼠和松鴉的口糧,由于它的外殼硬,即使埋在土里幾年,也不會發芽。當它們意外地讓松鼠或松鴉嗑壞,接受土壤溫度的培養,陽光的照射,發出新生的芽,形成大自然的秩序,維系著物種間天然的平衡。紅松林的成長自然少不了松鼠和松鴉的功勞,松子是生存的根本,森林和動物在大地上和諧相處,形成巨大的生物鏈。法國動物學家布豐說過:“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

打松子由于特殊的原因,難以采用現代化的機器作業。人工摘采時,要爬十幾米高的樹上,把松塔打下來。下面的人撿取落下的松塔,裝入麻袋里。古老的采捕方式,既消耗大量的體力,又具有危險性。每年這個季節,都有因采摘松子發生意外的事情,從樹上不小心掉下來,摔斷胳膊腿算輕傷,重者當場丟掉性命。

秋天收獲的季節,紅松枝頭掛滿果實。大一些的松塔,能剝出三兩多松子。遇到好年景,一棵大松樹上,就能采摘上幾百個。松子有兩種加工方法,熱油炒的松子,吃起來噴香,外殼的色澤變得油亮。熱鍋干炒的松子,高溫逼出原生的味道。不同的炒法,有不一樣的味道。

小時候去姥姥家,外面大雪封門,鋪天蓋地的大雪,使山野一片銀白,不能出門玩,只好待在家中。姥姥拿出一笸籮松子,讓我和舅舅們嗑,免得在屋子里亂折騰。松子沒有炒熟,拿起幾粒后,手指粘上松脂味。由于松子殼硬,牙咬不開,只好用鉗子。將一粒松子放入鉗嘴,夾時不能用力過度。握鉗柄要適力,否則殼和松仁會被壓得粉碎,它們糾纏在一起。姥姥常說:“松子不能一次吃多,要不拉屎都是白色的。”有的松子殼上沾著松油,拿起黏在手上。

山區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十斤松塔一斤子,十斤汗水一顆塔。”在炕上的火盆邊,聽舅舅講進山打松塔的過程,他說七道溝的松林密,遇到大年,用不了多長的時間,就能弄一麻袋。因為松樹直徑粗,需要身體條件好的人去采,不能恐高,必須會爬樹。人們穿上“腳扎子”,這是自制的爬樹土工具,猶如登山鞋,一寸來長的鋼釘扎在樹上,一步步地向上攀。小孩子身體輕,不想后果,全憑力氣爬樹。三舅身材瘦小,渾身是力氣,他膽子大,有豐富的山野經驗。

2013年秋日的一天,我和友人走進偏僻的山村。在守山人的陪同下,進入七號溝,我認識了野胡椒、野芝麻、牛蒡、紫杉、赤柏松、紅豆杉的果實,看到闊大的紅松林。他持的索撥羅棍,在草叢中撥來撥去,有時敲擊樹干。走進密林不遠處,他建議不要往里走,這是長白山脈的老爺嶺,真正的原始森林,近幾年出現野豬和黑瞎子。

在屯子邊的空地上,我們看到一片堆積的松塔,一只拴著鐵鏈子的黑狗警覺地注視,守護新打的松塔。松塔的主人,包了四十坰林場的山地,今天恰逢松塔豐收年。他燃起一堆篝火,扔進新打的松塔。火遇到翠綠的松塔,散發出的煙氣中,彌漫著濃重的松脂味。從火堆里撥出松塔,找一塊石頭砸開,掉出香噴噴的松子。

松子,除了平常吃的零食,還能做出許多菜和糕點。具有特點的松仁雞:土雞一只,開水燙過后,剝下雞皮,取雞脯肉,松仁一些。兩種食材拌均勻,剁成肉泥攤鋪在雞皮上,然后裹好雞皮,入冷油熱鍋中略炸至皮黃。瀝盡油入碗,上屜蒸熟,即可上桌食用。菜風味獨特,肉中散發松仁的清香,又有肉的相伴,口感香而不膩。

三月的一天,朋友從新疆回來,送來一條大列巴,內有核桃和松仁,吃起來味道不一樣。現在超市賣的松子,都是經過深加工的產品,每個松子有一個裂開的口子,美其名曰“開口東北松子”。即使不開口,也不會用過去的笨方法,大都借助松仁夾子,免去了手剝、牙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川市| 榆树市| 宁德市| 濮阳县| 斗六市| 嘉祥县| 乌兰浩特市| 清水河县| 和田市| 盐城市| 安阳市| 石嘴山市| 黑龙江省| 阿瓦提县| 建昌县| 衡阳县| 九寨沟县| 龙井市| 普兰店市| 昌乐县| 永仁县| 永年县| 满洲里市| 如皋市| 九江县| 怀来县| 介休市| 塘沽区| 原平市| 湄潭县| 茌平县| 营口市| 乐都县| 吉林省| 麻江县| 东山县| 大宁县| 阳山县| 滨海县| 四会市| 南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