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基礎(第3版)
- 鄧先娥 汪芳
- 1638字
- 2020-05-22 15:40:10
第五節 運用供求與價格理論進行預測
理論的價值在于指導實踐,運用供求與價格理論可以對商品的需求量及價格變動趨勢進行預測,從而為人們進行經濟決策提供依據。
一、商品需求量預測
可以運用商品的需求曲線或需求函數與需求彈性系數預測商品需求量。
1.運用商品的需求曲線或需求函數進行預測
運用需求曲線或需求函數預測商品需求量主要分兩個步驟:其一,進行市場調查,了解一定時期內商品在不同價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得出商品的需求曲線或需求函數;其二,根據需求曲線或需求函數,預測出一定價格水平下的需求量。
示例
根據需求函數預測商品需求量
已知某市場上西紅柿的需求曲線為Qd=18900-2750P,當價格為5元/千克時,其需求量是多少?
解: Qd=18900-2750P=18900-2750×5=5150(千克)
2.運用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進行預測
運用需求價格彈性預測需求量主要分兩個步驟:其一,進行調查,獲得一定時期內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其二,根據需求的價格彈性計算公式,計算價格變動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動率,從而預測出相應的需求量。
示例
根據需求價格彈性預測商品需求量
假設豬肉的需求是缺乏彈性的,彈性系數為0.51,當價格為21元/千克時,某市場需求量為4000千克,現漲價10%,其需求量為多少?
解:已知Ed=0.51,P1=21,Q1=4000,根據公式Ed=-,得
需求量變動率=-Ed×價格變動率=-0.51×10%=-5.1%
Q2=Q1(1-5.1%)=4000×94.9%=3796(千克)
此外,在掌握一定時期內商品的需求收入彈性(或交叉彈性)系數的基礎上,還可以根據商品的需求收入彈性(或交叉彈性)計算公式,由收入(或相關商品的價格)變動率推算需求量變動率,從而預測出相應的需求量。
二、商品價格變動趨勢預測
人們常用均衡分析法對商品價格變動趨勢進行預測。
問與答
問:怎樣運用均衡分析法進行供求與價格分析?
答:具體分為如下幾個步驟。
(1)建立坐標系,確定初始的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及均衡點。
(2)確定影響因素的類型(是商品自身價格還是商品自身價格外的其他因素)。
(3)確定供求變動的類型及方向(是點的移動還是線的平移,以及向哪個方向變動)。
(4)畫出均衡圖,說明供求變動如何影響商品的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
在本章第三節“思考與討論2.8”“思考與討論2.9”中,中藥材板藍根與農產品價格的變動趨勢如圖2.17和圖2.18所示。
圖2.17 板藍根價格的變動趨勢
圖2.18 農產品價格的變動趨勢
在圖2.17中,在板藍根市場上,初始的需求曲線為D0,供給曲線為S0,均衡點為E0,均衡價格為P0;2003年,突發的“非典”疫情使得市場對板藍根的需求在短時間內驟增,需求曲線由D0向右上方平移至D1,而此時廠商來不及調整生產能力,供給曲線保持不變,均衡點由E0移動至E1,均衡價格由P0上升至P1,板藍根價格呈上升趨勢。
在圖2.18中,在農產品市場上,初始的需求曲線為D0,供給曲線為S0,均衡點為E0,均衡價格為P0;厄爾尼諾現象導致農產品減產,供給曲線由S0向左上方平移至S1,而需求平穩故需求曲線保持不變,均衡點由E0移動至E1,均衡價格由P0上升至P1,農產品價格呈上升趨勢。
在案例2.1中,生豬價格的變動趨勢如圖2.19所示。在生豬市場上,初始的需求曲線為D0,供給曲線為S0,均衡點為E0,均衡價格為P0;在需求D0不變的情況下,飼養成本上升、豬疫病頻發等因素導致供給減少,供給曲線由S0平移至S1,均衡點由E0移動至E1,均衡價格由P0上升為P1;政府采取多項扶持政策及增加儲備投放使供給增加,供給曲線由S1平移至S2,均衡點由E1移動至E2,均衡價格由P1下降為P2;給予城鄉低保人員和家庭經濟困難的大中專院校學生臨時補助等使這部分人群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線由D0平移至D1,均衡點由E2移動至E3,均衡價格由P2上升為P3。
圖2.19 生豬價格的變動趨勢
從整體來看,政府的扶持政策可促進養豬業的規模化發展,并提升其應對風險的能力,使生豬供給增加、價格下降。為防止價格暴跌,政府應建立豬肉儲備體系,健全中央與地方相結合的豬肉儲備制度。一般來說,中央儲備主要用于應對突發事件和救災;地方儲備主要用于局部應急和保證節日市場的供應。豬肉儲備要發揮蓄水池的作用:在市場供大于求、豬價過低時,要增加儲備數量,緩解“賣豬難”的矛盾;在市場供不應求、豬價過高時,要增加投放,平抑價格,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