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圖:清華學子的職業生涯設計
- 王強主編
- 871字
- 2021-04-02 22:17:00
分析把握外部的環境
大學的擴招,一方面滿足了更多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提高了整個社會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使以往的精英教育變成了大眾化教育,使昔日的天之驕子一下子陷入了人滿為患的尷尬境地,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天之“焦”子。
相當多的大學生、研究生對自身的定位和未來的職業方向并沒有清晰的計劃和目標。大學校園里常見的是那些一邊按部就班地上課學習、一邊疑惑自己是否喜歡眼下在學的專業的同學;盲目地參與社團活動,卻并不清楚這些活動對自己究竟有何益處的同學;是那些碰到講座報告卻不知是否應去聽聽、到底對自己是否有用的同學;是那些忙著考托福和GRE,但是事實上根本就沒有想清楚自己是不是要出國或者出國究竟是為了什么的同學;是那些忙著這個證那個證而對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并不清楚的同學……大學生活本來就很短暫,如果不利用有限的時間來做最重要最有效率的事情,那無疑是一種最大的資源浪費。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嚴格來說并不是從學校畢業、進入工作單位才開始。大學學習、研究生學習階段已經展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如果不早做準備,在學校幾年中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目標,到了畢業才做準備,結果必然是茫然失措,無從著手,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人放對了地方是天才,人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正是因為我們的很多學校忽視了給學生傳授“職業生涯設計”這門重要課程,使很多學生普遍存在對自身職業規劃的盲點,導致了就業過程中的盲目和挫折。不管你是為了將來苦苦奮斗準備迎接高考的準大學生,還是剛剛邁進校門的大學新生或研究生新生,或是正在奔忙于各種招聘會的畢業生,對自己本身的正確定位,規劃自己的職業方向,確定自己的目標,并進而做出相應的努力,都是勢在必行的。
規劃做得越早,你離成功就越近。寶潔北京市技術有限公司高級人力資源經理鄭云端認為,大學生找工作,最好在大一的時候就確定好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然后找出自己的優勢、特長,再分析一下就業市場有哪些趨勢,應該怎樣跟它相匹配,然后制定策略,采取行動。該公司在中國每年招聘應屆畢業生100名左右,凡是職業生涯規劃做得早的人,現在大多數都已成為總監、副總監或高級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