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圖:清華學子的職業生涯設計
- 王強主編
- 1931字
- 2021-04-02 22:17:03
2.5 目標
2.5.1 確立明確的職業目標
進行人生規劃的第一步是要發現或搞清楚自己主要的人生目標是什么。所謂主要人生目標,應該是一個終生所追求的固定的目標,是生活中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圍繞著它而存在。對于一些人來說,這個工作是一個自我發現的愉快的過程,但對于另一些人來說,它也許更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我的主要人生目標是希望為環境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國近年來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但也付出了相應的環境代價。一旦環境受損,其修復工作的成本也高得驚人。由于環境污染的無國界性,目前有很多國際組織出于各種原因愿意為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治理投資或者低息甚至無息貸款。如果能夠更多地爭取到這筆貸款無疑對我國的環保事業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我的最終夢想是能夠成為這樣的國際組織里的公務員,使中國的聲音能夠在更大的范圍內被聽到、被重視。
這個職業目標的實現也需要分階段進行,首先,在近期我選擇進入中國的政府部門,任公務員,這樣可以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的環境現狀,以便將來更好地去為祖國爭取更大的受益權。
2.5.2 選擇適合的職業類型
根據我自己的興趣、能力、性格等,我認為我能夠勝任這個工作。我外向型的性格特點使我能很輕松地與人打交道,樂意在公開場合發表觀點,同時做事嚴謹細致,這些特點都使我很適合公務員這個職業。
2.5.3 其他要求
工作地點:目前更希望在大城市發展,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因為環保事業的受重視程度與當地的經濟狀況是密切相關的。對于環境的要求屬于人的比較高層次的要求,只有在其他較低層次的要求得到滿足后人們才會考慮自身所處的環境。這也正說明了為什么發達國家的環保事業投入的比例更大,公眾的關注程度更高。相比較而言,在眾多城市中,我更傾向于北京。2008年的奧運會對環境事業的發展無疑是個很大的契機,從公眾到政府都對這項事業投入了極大的熱情,當人們從環境的改善中受益后,其環保意識會進一步加強,因此北京對個人事業的發展是個很好的選擇。
工作薪資:對于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來說,薪資是一個次要因素。其職業選擇更應重視的是對自身未來發展的影響。因此,我對薪資底線要求為2500元/月,這可以維持我生活的正常進行,又不至于使我由于對薪資的過高要求而錯過了好的工作機會。
2.5.4 具體階段性目標及任務
通過上面的分析和選擇,初步制定好了自己的職業規劃方案,剩下的就該采取實際的行動。下面列出了我在不同時期已經或者即將采取的行動步驟。
1.嘗試期(19~24歲)
嘗試期主要是剛畢業時期,那時對社會不了解,對自己的定位也不清晰,所以其最初的職業可能不符合自己的設想,屬于嘗試階段。在我的經歷中所提到的兩次職業選擇已經基本完成了一個人的職業生涯的嘗試期,通過主動地轉換自己的角色,達到知己知彼的目的,對自己和社會都有了新的評價和定位。在嘗試的過程中,有成功也有失敗,相比較而言,從失敗和挫折里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2.積累期(24~30歲)
積累期即上面提到的短期和長期規劃,完成學術水平和社會經驗的積累。所謂厚積而薄發,沒有一定的知識底蘊的積累在任何時候都是處于劣勢的。尤其是作為清華大學的學生,社會對我們的期望值會更高,要求也會更為嚴格。只有在初期不斷地積累才能有足夠的自信去面對社會對我們的考驗。
就我自身而言,我期望這段時期是在國家的某個環保部門任公務員,職位已達到一定的高度,可以解決一些比較宏觀的問題,對行業現狀有清晰透徹的了解,并建立了自己的社會關系網絡。同時,在職期間,我希望有機會能進一步深造,攻讀博士學位。這對于我將來的繼續攀登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3.攀登期(30~40歲)
這個時期敢闖敢做,獨立做出一些有價值的、有開拓性意義的事。在這個時期,人的各個方面都已經比較成熟,是最容易出成績的時期。早期的積累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主要看這個時期的表現。因此我一定會緊緊地抓住這段時間的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無論成敗,只要盡力地去試過、去努力,就都不會給自己留下遺憾。
我期望在這個時期辭去原有的工作,去應聘某國際組織的公務員,例如,世界銀行組織的社會發展與環境部門,使自己的職業生涯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4.成熟期(40~55歲)
成熟期即堅持在自己成功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也是一個收獲的階段。這段時間相對于攀登期而言比較穩定,基本已經達到了自己想達到的目的。
希望那時我已經在世界銀行組織的環境部門擔任一定的管理工作,可以按照自己的夢想為祖國的環保事業做出一定的貢獻。
5.總結、顧問期(50~65歲)
此時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不太大,但作為一個有著豐富經驗的人有很大的潛在價值。這種價值的實現主要通過將自己的經驗、體會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人。人類的進步正是在這種一代代的接力中實現的。我要將自己的余熱充分發揮出來,通過辦培訓、講座及一對一的傳授方式將自己的知識與他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