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宮的秘密:婦科醫生手記(原點閱讀)
- 王玉玲
- 2811字
- 2021-04-02 22:12:57
盆腔炎的帽子不亂扣
盆腔炎是在婦科疾病中易被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的重災區,也往往是各種中成藥使用的良好借口之一。
與宮頸糜爛不一樣,盆腔炎確實是一個疾病的診斷名稱。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的一組炎癥性疾病。
這個定義中三個重要的元素:一是上生殖道。上生殖道包括子宮內膜、輸卵管、卵巢以及盆腔腹膜,不包括單純的宮頸和陰道。二是感染。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如果找不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證據,其實是無法診斷盆腔炎的。如果過去感染導致的結構改變,不叫盆腔炎。三是炎癥。醫學上的炎癥是有病理改變——紅、腫、熱、痛。在生殖道內,尤其在下生殖道內有大量的條件致病菌存在,如支原體、衣原體等,但是如果沒有引起子宮內膜、輸卵管的炎癥性改變(如紅腫、滲出、積膿等),也不能診斷為盆腔炎。
引起盆腔炎的罪魁禍首是誰?
引起盆腔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是淋球菌、衣原體。其他需氧菌、厭氧菌、支原體也參與盆腔炎的發生。
盆腔炎有什么癥狀?
下腹痛。很多人首先以下腹部的疼痛為主訴來就診。疼痛的程度和疾病的嚴重程度一般成正比。盆腔炎的疼痛一般是持續性的、不治療不能緩解的痛。
壓痛。這個需要醫生進行檢查,雙合診時子宮體部附件區有壓痛、宮頸舉痛。雙合診是婦科檢查特有的動作,相信大多數去婦科就診過的人,都知道醫生怎么做。這個體檢非常重要,有時候判斷是否有炎癥,比超聲更敏感。因此不要因怕痛、害羞拒絕醫生為你檢查。
下腹痛、子宮體壓痛是診斷盆腔炎最基本的條件。但不是所有的疼痛都是盆腔炎,尤其單純只有下腹痛的時候。盆腔內還有其他器官,如膀胱、腸道。很多疾病會引起下腹痛,比如膀胱炎。有些腸易激惹綜合征,也可能有下腹疼痛,但疼痛多是陣發性的疼痛。還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癥等都會導致慢性的盆腔疼痛。
在下腹痛的基礎上有發熱,血常規有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增多、C反應蛋白升高、紅細胞沉降率升高,這些提示體內有細菌感染。如果白帶分泌物呈膿性增多,宮頸分泌物中做微生物培養查到淋球菌或者衣原體,那么盆腔炎的診斷基本成立。
宮頸分泌物查到淋球菌和衣原體,也不能100%診斷就是盆腔炎,但結合疼痛的癥狀能高度提示盆腔炎。這是間接證據,不是直接證據。單純查到衣原體、支原體者可能是宮頸炎,也可能是正常的菌群。
直接的證據是:①子宮內膜活檢,子宮內膜有炎癥的病理診斷,即可診斷子宮內膜炎。②經陰道超聲或者磁共振檢查,提示雙側或單側輸卵管管壁增粗、管腔積液,可伴有盆腔積液、輸卵管卵巢的囊腫。③腹腔鏡檢查,輸卵管充血、增粗、輸卵管漿膜或傘端有膿性滲出。活檢或者超聲、磁共振檢查有陽性發現時,提示有嚴重的輸卵管、卵巢感染。這些直接的證據是特異性的診斷。這些所見,是炎癥的病理改變。就如你看到了慣犯(病原微生物),但這一次不一定犯罪了(僅僅是攜帶病原),只有它犯罪了(發生疾病)才能懲治。而這些證據就是看到了犯罪現場。
但臨床上的直接證據通常不容易獲得,尤其是子宮內膜活檢,臨床上較少采用。超聲和磁共振因為是無創檢查,臨床上會常常采用,但是如果炎癥局限于子宮內膜時,或者輸卵管尚未明顯增粗積膿時也無陽性發現。腹腔鏡僅在嚴重盆腔積膿時,作為治療手段采用,同時獲得重要的診斷依據。因此一般根據疼痛、發熱的癥狀,醫生體檢的子宮壓痛的體征以及化驗結果進行診斷和治療。
盆腔炎的危害有哪些?
疼痛是最大的危害。很多嚴重的盆腔膿腫、盆腔腹膜炎所致疼痛,持續而劇烈,腹部不能碰觸。
感染性休克。盆腔炎嚴重者發生盆腔膿腫,導致感染中毒性的休克,會出現高熱、血壓下降。
炎性腸梗阻。盆腔炎癥滲出導致腸管麻痹、腸脹氣、排便停止。這些癥狀都非常嚴重。
不孕。感染治愈后導致盆腔、輸卵管粘連,輸卵管扭曲、傘端粘連不通,輸卵管積液。這些最終會導致不孕。
盆腔炎怎么治療?
盆腔炎需要抗生素治療。細菌培養藥物敏感試驗是必須做的,但這些結果出來需要3~4天時間,因此,醫生要先根據常規、經驗選擇抗生素,藥敏結果出來后,必要時調整抗生素的應用。
因為引起盆腔炎的病原微生物比較復雜,可能有淋球菌、衣原體、需氧菌、厭氧菌,因此多需要兩聯或者三聯抗生素應用,以保證對這些微生物都有作用。這些抗生素可以口服,也可以靜脈應用。抗生素治療需要10~14天,以徹底消滅微生物防止復發。很多人往往疼痛緩解后就停藥了,這樣在病灶深處的病原并未被消滅掉,會導致復發。
盆腔炎需要手術治療嗎?
輕微的盆腔炎通過抗生素治療后能夠治愈,體溫下降、疼痛緩解、盆腔包塊縮小。同時各項化驗指標也會下降。但是有一部分嚴重的患者,經過治療沒有好轉,或者癥狀好轉,但盆腔膿腫仍然存在,或者膿腫破裂可能有導致感染性休克危險時,那么要考慮腹腔鏡手術治療。清除膿腫,切除患側的輸卵管。
為什么說盆腔炎帽子易亂扣?
很多醫生不做相關的輔助檢查,甚至不做最基本的婦科體檢,僅僅根據主訴疼痛、超聲提示盆腔積液就盲目診斷盆腔炎,而盆腔炎的帽子一旦被扣上,則像無法脫帽的地主一樣,終生冠以盆腔炎。很多患者,來就診時不說自己什么癥狀,只說“醫生我有盆腔炎,用了各種中西藥治療了多年了”,這種情況下的盆腔炎通常是被過度診斷的。
當然也不排除,曾經患有盆腔炎或者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異位癥導致的慢性盆腔痛,表現的疼痛與月經周期沒有關系,叫做慢性盆腔疼痛。這些慢性盆腔疼痛,常常被誤診為盆腔炎,也常常被濫用抗生素和中藥治療。這些慢性盆腔痛,如果疼痛嚴重的需要進一步找原因,輕微的不需治療。
另外就是將盆腔炎治愈后遺留的盆腔粘連、輸卵管粘連、輸卵管積水當成慢性盆腔炎給予各種抗生素、中成藥口服,灌腸、理療等治療。盆腔炎治愈后,會遺留有盆腔輸卵管的粘連,甚至輸卵管積液,也有一部分人腸管與盆腔器官發生粘連。這些粘連、積液,首先不是感染,也不符合醫學的“紅、腫、熱、痛”的炎癥定義。因此不需要抗生素治療。更不需要其他的治療。
盆腔炎治愈后遺留的盆腔輸卵管粘連,是否需要治療,如何治療?從婦產科的角度,只有影響生育時才需要治療,目的是促進生育。不想生育的通常不需要治療。
腸管與盆腔器官發生粘連,有一部分人會有一些腸道的癥狀,但如果沒有嚴重影響腸道功能,如發生機械性腸梗阻,也不需要治療。中藥口服、灌腸、理療、熱敷、輸液等都不能將這些粘連松解開。
但是盆腔炎,尤其是盆腔發生膿腫,一定要正規、足療程地用藥,必要時手術治療。
盆腔炎怎么預防?
盆腔炎是感染性疾病,因此一定有預防的措施,至少做好預防可以減少盆腔炎發生率。
安全性生活很重要。引起盆腔炎最常見的病原微生物有淋球菌、衣原體,它們引起的感染都屬于性傳播疾病。因此,安全的性很重要,少性伴侶、使用安全套是不二法則。
做好避孕,防止意外懷孕和人工流產。人工流產宮頸擴張、子宮內膜產生創面,因此極易發生流產后的感染。其他宮腔操作如診斷性刮宮、上環、取環后也有類似的情況,一定要格外注意衛生,防止感染。
及時治療陰道炎癥性疾病。陰道炎是女性的常見病,嚴重時這些致病菌可能通過宮頸上行感染子宮內膜、輸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