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購買性支出

購買性支出包括社會消費性支出和財政投資性支出。

在國家財政支出項目中,屬于社會消費性支出的有行政管理費,國防費,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還有工交商農等部門的事業費等。

從世界各國的一般發展趨勢來看,社會消費性支出的絕對規模總體是呈現一種擴張趨勢,相對規模在一定發展階段也是擴張趨勢,達到一定規模則相對停滯。當然其中有些項目增長較快,相對規模在上升,而有些項目增長較慢,相對規模在下降。

考點十五 行政管理費與國防支出

(一)行政管理費支出

行政管理費支出是財政用于國家各級權力機關、行政管理機關和外事機構行使其職能所需的費用,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國家安全支出、司法檢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按費用要素分類,行政管理費包括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兩大類。人員經費主要包括工資、福利費、離退休人員費用及其他。公用經費包括公務費、修繕費、設備購置費和業務費。

從世界各國的一般情況看,行政管理支出的絕對數是增長的,但它在財政支出總額中所占的比重卻呈下降趨勢。

(二)國防支出

國防支出是用于國防建設和人民解放軍方面的費用,包括國防費、民兵建設費、國防科研事業費和防空經費等。我國國防費全部納入國家預算安排,實行財政撥款制度。

考點十六 文教科學衛生支出

(一)教育支出

發展中國家當前教育支出體制改革的關鍵在于加大對初等教育的投資,提高初等教育經費在教育經費中的比重。

(二)科學研究支出

用于那些外部效應較強的科學研究支出,主要是基礎科學的經費,應由政府承擔;而那些可以通過市場交換來充分彌補成本的科學研究支出,主要是應用性研究經費,則可由微觀主體來承擔。

【例2-14】關于科學研究支出的說法,錯誤的是( )。(2014年單選題)

A.基礎科學的經費主要應由政府承擔

B.科技投入的主要渠道應該是財政撥款

C.稅收優惠、財政補貼也是財政對科學研究的投入形式

D.我國科學研究投入增長很快,與發達國家基本沒有太大差距

【解析】D 我國財政用于科學研究支出及其占財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基本上是逐年有所提高,同時,還通過科技三項費用、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等多種渠道,鼓勵和帶動民間科技投入。但財政撥款的科技支出只是科技投入的一條渠道,更主要的是采取相應的政策鼓勵廣大企業擴大自主積累,增加科研費用。但是,我國科學研究投入雖有較快的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甚至比某些科技進步較快的發展中國家也有差距。

(三)衛生支出

衛生領域中的市場提供存在著廣泛的缺陷,為政府在這一領域中發揮作用提供了潛在的理論依據,其中公共衛生被認為是典型的實例。公共衛生領域是具有很強外部效應的公共物品,包括安全飲用水、傳染病與寄生蟲病的防范和病菌傳播媒介的控制等。由于這些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即不能將不付費者從這種服務的利益中排除出去,因而私人根本不會提供或者不會充分提供。公共衛生支出還包括提供衛生信息一類的活動,而衛生信息是一種具有外部效應和非排他性的公并物品,市場不可能充分提供衛生、免疫、營養以及計劃生育等信息方面的免費服務。政府提供公共衛生的另一個重要理由,是公平的收入分配。市場是以個人對勞動和資本貢獻的大小來分配收入的,而勞動的貢獻是以個人的健康為前提的,衛生條件惡劣以至于疾病卻是對健康和勞動能力的一種極大的威脅。在市場規則下,疾病會使勞動者的收入減少甚至喪失勞動能力,而貧困者又難以抵御疾病風險的侵襲,這樣就會陷入“貧困的循環”。現在,人們越來越認為,衛生保健是人人都應有的權利,而不是一種基于經濟基礎上的特權。政府衛生政策目標包括緩解和消除因收入差距對健康形成的不良影響。此外,疾病的風險是最難以確知的。在私人市場上,人們化解風險的方法是購買商業保險,但商業保險的趨利性必然產生“逆向選擇”,即選擇低風險的保險對象,而政府的大公共衛生服務帶有社會保險的性質,讓疾病的社會風險在更大的范圍內由政府承擔,高風險者不受排斥,為勞動者提供了可靠的后盾。

(四)加強管理,提高文教科學衛生支出的效益

(1)逐步規范財政資金供應范圍。

(2)改革和完善文教科學衛生事業單位的財務制度。

(3)改革事業單位管理形式。

(4)推行定額管理,改進資金分配辦法。

(5)多種形式發展事業,多渠道籌集資金,實行收支統一管理。

【例2-15】關于文教科學衛生支出的說法,正確的有( )。(2014年多選題)

A.科學支出屬于生產性支出

B.教育支出是消費性支出

C.義務教育的經費應當由政府提供保證

D.高等教育的經費不能全部由政府財政承擔

E.基礎科學的研究經費應當由政府承擔

【解析】BCDE 按財政支出在社會生產中的作用分類,財政支出可以分為補償性支出、消費性支出、積累性支出。A選項首先排除。消費性支出包括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行政管理費等。B選項正確。義務教育是純公共物品,每個公民可以無差別地享受這種教育,經費應當由政府提供和保證。C選項正確。高等教育具有兩面性,是混合物品,所以其經費并不完全由政府承擔,可以向教育者收費。D選項正確。E選項,基礎科學的經費,由政府承擔,可以通過市場交換來充分彌補成本的科學研究,主要是應用性研究經費,由微觀主體來承擔。E選項正確。

考點十七 財政投資性支出

(一)政府財政投資的特點、范圍和決策標準

1.政府財政投資的特點和范圍

在任何社會中,社會總投資都可以分為政府投資和非政府投資兩部分。一般而言,財政投資即為政府投資,包括生產性投資和非生產性投資。

政府投資與非政府投資相比,有各自明顯的特點:

(1)非政府部門投資主要是由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或個人從事的投資;

(2)企業或個人主要依靠自身積累的利潤和社會籌資來為投資提供資金;

(3)由于企業的微觀利益所限,企業投資不可能顧及非經濟的社會效益(如控制污染等)。

【例2-16】 政府財政投資的主要投資方向是( )。(2013年單選題)

A.效益好的企業

B.公有制企業

C.社會基礎設施

D.需要扶植的民營企業

【解析】C 政府財政投資的主要投資方向是社會基礎設施。

2.政府財政投資的決策標準

(1)資本—產出比率最小化標準,又稱稀缺要素標準,是指政府在確定投資項目時,應當選擇單位資本投入產出比最優的投資項目。

(2)資本—勞動力最大化標準,是指政府投資應選擇使邊際人均投資額最大化的投資項目。資本—勞動力比率越高,說明資本技術構成越高,勞動生產率越高,經濟增長越快,因此,這種標準是強調政府應投資于資本密集型項目。

(3)就業創造標準,是指政府應當選擇單位投資額能夠動員最大數量勞動力的項目。

【例2-17】 政府投資的決策標準主要有( )。(2012年多選題)

A.資本—產出比率最小化標準

B.資本—產出比率最大化標準

C.資本—勞動力最大化標準

D.就業創造標準

E.資本—技術最大化標準

【解析】ACD 政府財政投資的標準主要有:資本—產出比率最小化標準、資本—勞動力最大化標準和就業創造標準。

(二)基礎設施投資

1.基礎設施投資的性質

從整個生產過程來看,基礎設施具有公用性、非獨占性和不可分割性,這些特性決定了它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特征。

基礎設施,特別是大型基礎設施應該由政府投資。

2.基礎設施投資的提供方式

從經濟性質看,基礎設施從總體上說可以歸類為混合物品,可以由政府提供,可以由市場提供,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

從我國的實踐來看,基礎設施投資的提供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政府籌資建設,或免費提供,或收取使用費。

(2)私人出資、定期收費補償成本并適當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門籌資、定期收費補償成本。典型的例子是地方性公路和橋梁等公共設施的建設,如“貸款修路,收費還貸”,就是這種方式。

(3)政府與民間共同投資方式。

(4)政府投資,法人團體經營運作。

(5)BOT投資方式(建設—經營—轉讓投資方式)。BOT投資方式是近年興起和發展的一種基礎設施的提供方式,是指政府將一些擬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通過招商轉讓給某一財團或公司,組建項目經營公司進行建設經營,并在雙方協定的一定時期內,由項目經營公司通過經營,償還債務,收回投資并盈利,協議期滿,項目產權收歸政府。

3.財政投融資制度

財政投融資是政府為實現一定的產業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標,通過國家信用方式籌集資金,由財政統一掌握管理,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出資(入股)或融資(貸款)方式,將資金投向急需發展的部門、企業或事業的一種資金融通活動,所以它也被稱為“政策性金融”。

財政投融資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財政投融資是一種政府投入資本金的政策性融資;

(2)財政投融資的目的性很強,范圍有嚴格限制;

(3)計劃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

(4)財政投融資的管理由國家設立的專門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負責統籌管理和經營;

(5)財政投融資的預算管理比較靈活。

(三)財政農業投資

1.財政對農業投資的必要性

農業發展與財政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一方面,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自然也是財政的基礎;另一方面,在發展農業中,國家財力的支持是政府和財政的一項基本職責。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長遠看,農業投入的資金應當主要來自農業部門和農戶自身的積累,國家投資只應發揮輔助的作用。但要使農業部門和農戶自身的積累成為農業投入的主要資金來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農產品的銷售收入必須高于農業生產的投入成本;

(2)農業投資的收益率必須高于、至少不低于全社會平均的投資收益率。

在我國目前的價格體系和GDP分配格局下,上述兩個條件很難得到滿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政府不進行足夠的投入,農業部門要獲得發展幾乎是不可能的。

2.財政對農業投資的范圍和重點

縱觀世界各國的經驗,財政對農業部門投資政策具有以下特征:

(1)以立法的形式規定財政對農業的投資規模和環節,使農業的財政投入具有相對穩定性。

(2)財政投資范圍應明確界定,主要投資于以水利為核心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推廣、農村教育和培訓等方面。

(3)注重農業科研活動,推動農業技術進步。

【例2-18】 政府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通過招商交給某公司進行建設經營,并在雙方協議的期限內,由項目經營公司通過經營償還債務、收回投資并盈利,協議期滿,項目產權收歸政府。這種投資的提供方式是( )。(2012年單選題)

A.私人出資,定期收費補償成本并適當盈利方式

B.政府與民間共同投資的提供方式

C.政府投資,法人團體經營運作方式

D.BOT投資方式

【解析】D 政府將一些擬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通過招商轉讓給某財團或公司,組建項目經營公司進行建設經營,并在雙方協定的一定時期內,由項目經營公司通過經營償還債務,收回投資并盈利,協議期滿,項目產權收歸政府。這屬于典型的BOT方式。

3.進一步完善我國財政的支農政策

從政策上講,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

(1)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對農業的投入。

(2)我國農業正面臨著新的考驗,財政必須從統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入手,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在突出的位置予以支持,并從思想觀念上實現“兩個轉變”:一是由過去的農村支持城市、農業支持工業逐步轉變為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二是加大農村財政投資體制改革的力度。

(3)可采取的具體措施主要有:一是大幅度增加國家對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二是在農業投資方向上深化改革;三是深化改革財政對農業的投資方式;四是健全財政監督機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龙县| 汾西县| 安仁县| 河北区| 台湾省| 汽车| 巴彦淖尔市| 武夷山市| 隆昌县| 健康| 嘉义市| 苍山县| 荃湾区| 德令哈市| 宁强县| 蕲春县| 固阳县| 宜宾市| 永康市| 水富县| 萍乡市| 三亚市| 宽城| 徐汇区| 桂林市| 菏泽市| 汉中市| 电白县| 芒康县| 泗洪县| 彝良县| 永靖县| 教育| 阳谷县| 大石桥市| 百色市| 邹城市| 伊春市| 辰溪县| 泰州市| 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