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質量管理

案例分析題一

2015年考題】某公司中標北方城市道路工程,道路工程全長1000m,道路結構與地下管線布置如圖3-1所示。

圖3-1 道路結構與地下管線布置示意圖(單位:m)

施工場地位于農田,鄰近城市綠地。土層以沙性粉土為主,不考慮施工降水。

雨水方溝內斷面2.2m×1.5m,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壁厚度200mm;底板下混凝土墊層厚100mm。雨水方溝位于南側輔路下,排水方向為由東向西,東端溝內底高程為-5.0m(地表高程±0.0m),流水坡度1.5‰。給水管道位于北側人行道下,覆土深度1m。

項目部對①輔路、②主路、③給水管道、④雨水方溝、⑤兩側人行道及隔離帶(綠化)做了施工部署,依據各種管道高程以及平面位置對工程的施工順序做了總體安排。

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部分主路路基施工突遇大雨,未能及時碾壓,造成路床積水、土料過濕,影響施工進度。

事件2:為加快施工進度,項目部將溝槽開挖出的土方在現場占用城市綠地存放,以備回填,方案審查時被糾正。

問題

1.列式計算雨水方溝東、西兩端溝槽的開挖深度。

2.用背景資料中提供的序號表示本工程的總體施工順序。

3.針對事件1寫出部分路基雨后土基壓實的處理措施。

4.事件2中現場占用城市綠地存土方案為何被糾正?給出正確做法。

參考答案

1.雨水溝東段溝內高程-5.0m,壁厚0.2m,墊層0.1m,東端地面高程±0.0m,東端溝槽開挖深度為(5+0.2+0.1)m=5.3m。

流水方向由東向西,坡度為1.5‰,道路全長為1000m,因此東、西兩端的高程差為1.5m。西端溝內高程為(5+1.5)m=6.5m,西端開挖深度為(6.5+0.2+0.1)m=6.8m。

2.本工程的總體施工順序是④→③→②→①→⑤。

3.路基雨后土基壓實的處理措施:

(1)將路床積水排干。

(2)對土料進行測試分析,按配合比要求重新攪拌。

4.現場占用城市綠地存土方案未經批準,擅自占用,因此被糾正。

正確做法: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綠化用地;占用的城市綠化用地,應當限期歸還。因建設或者其他特殊需要臨時占用城市綠化用地,須經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臨時用地手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化市| 盖州市| 千阳县| 宁德市| 余江县| 八宿县| 博湖县| 寿宁县| 泸定县| 准格尔旗| 甘洛县| 琼海市| 沧源| 富蕴县| 油尖旺区| 民和| 鄱阳县| 西峡县| 雷山县| 南投市| 太湖县| 吉安市| 蚌埠市| 保山市| 广汉市| 潜山县| 宜宾县| 福海县| 义马市| 饶河县| 新源县| 苏州市| 文化| 恩平市| 巨野县| 西乡县| 青岛市| 谷城县| 江城| 赣榆县| 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