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及其行為主體的關系分析

第一節 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及其產業鏈特征

一、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給、資源開發、生態保護、經濟發展、文化傳承、市場服務等產業于一體的綜合系統,是多層次、復合型的產業體系。[1]從農業產業體系的內涵看,包括三個層面:一是農產品產業體系,包括糧食、棉花、油料、畜牧、水產、蔬菜、水果等各個產業,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二是多功能產業體系,包括生態保護、休閑觀光、文化傳承、生物能源等密切相關的循環農業、特色產業、生物能源產業、鄉村旅游業和農村二、三產業等,以充分發揮農業多種功能,增進經濟社會效益;三是現代農業支撐產業體系,包括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農產品加工、市場流通、信息咨詢等為農服務的相關產業,以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2]

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中,農產品產業體系體現農業的核心功能,即人類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在農產品生產率極大提高的前提下,現代農業衍生出多功能產業體系,通過發揮關聯產業經濟社會效益,增進人類社會福利水平、提高農業本身的經濟效益。可見,農業的多功能性建立于核心功能基礎之上。現代農業支撐體系是生產專業化、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結果。傳統農業發展主要依靠農業內部生產要素循環、依靠家庭內部勞動分工實現自給自足,不需要外部信息和要素的輸入,長期處于“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相對靜止狀態,早已不能滿足現代社會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國際經驗證明,在提高農業生產率的基礎上,把現代科技和工業要素引入農業,依托現代社會化服務體系完成從要素投入到農產品商品形成的全過程,實現農業工業化和農產品商品化,是穩定農業產出水平、提升一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不可或缺的途徑。

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以農產品生產的產前、產中和產后部門為主干,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鏈。

二、現代農業產業鏈構成

從結構上看,現代農業產業鏈是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中,由前后關聯的部門專業分工,各自從事不同階段的生產和服務活動,所形成的社會化投入產出系統。由農產品產業體系和農業支撐產業體系復合形成。其中各部門依照生產階段的關聯順序,依次劃分為生產資料投入與初級產品產生、物流與儲運、畜牧業生產或食品加工、國內銷售與國際貿易各個生產與服務活動環節,如圖3-1所示。

圖3-1 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中的農業產業鏈

在不同的生產與服務環節中,圍繞生產階段的各種需要,專業化的生產與經營主體從事相應的生產與經營活動,如初級產品生產階段的參與者包括種子、化肥、農藥、農機等投入品的供應商、農技人員,以及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企業,此外還有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從事生產和服務活動。值得注意的是,農業綜合企業(農工商綜合企業)作為參與者,有從事各部門、各階段生產與服務活動的能力,是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中可進行農業全產業鏈管理的行為主體,如A、B、C、D四大糧商。

三、我國農業產業鏈的現狀及中間環節的小農化制約因素

如果將產業鏈所涉及的部門、階段與參與者簡單地組合起來,再從產業鏈組織形式劃分不同的產業部門和參與者,可劃分為產前部門、產中部門與產后部門:產前部門為生產資料供應與相關金融、科研與農技服務部門;產中部門為農業生產部門;產后部門主要由物流(倉儲、運輸)、加工、貿易部門組成。從各部門的組織形式看,產前部門與產后部門的企業化程度較高,產中部門的經營主體主要為數量眾多的小農戶生產者;從各部門的現代化水平看,產前與產后企業應用更多有工業化生產要素和生產方式,從事規模化的生產與經營,有較強的經營決策能力、較雄厚的生產要素積聚能力、較高的市場滲透能力,因而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盈利水平較高。一般而言,產中部門本身位于產業鏈“微笑曲線”的最低點,是盈利能力最差的環節。在我國,加之以高度分散的小農戶生產方式,規模細碎,缺乏市場信息獲得渠道與市場談判力量,盈利能力就更差。產中部門幾乎成為產業鏈的間斷點,既不能產生規模效益,又難以被規模化的產前部門與產后部門有效整合——交易成本太高。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多年來,我國一直在探索如何組織小農戶的問題——習慣上稱為農業產業化問題,實踐中形成不同類型的產業鏈模式。按照產前產后企業與農戶及其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的聯結關系,常見的產業鏈模式表述為:“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超市+合作社+農戶”“市場+農戶”等,其中,企業有帶動農戶進入市場的作用,一般被稱為“龍頭企業”。龍頭企業與農戶或合作社之間一般為松散型的合作關系,是不同的利益主體,存在著農戶及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太小、與企業地位不對等、難以取得產業鏈利益分割話語權的問題,實質上仍是產業鏈中的弱勢群體。從這一角度看,產中小農戶的規模化問題,是關系到農產品生產者收益水平高低、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鏈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新華網.解讀:為什么要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2/10/content_10481106.htm

[2]中國要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解讀《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之六[EB/OL]http://www.gov.cn/jrzg/2008-10/28/content_1132801.htm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北| 章丘市| 天台县| 蕉岭县| 通江县| 屯昌县| 新巴尔虎左旗| 石嘴山市| 新丰县| 方山县| 德庆县| 富蕴县| 衡阳市| 新绛县| 衡南县| 汉川市| 吕梁市| 宁陵县| 慈利县| 化隆| 察隅县| 涪陵区| 峨眉山市| 江孜县| 乐业县| 莱西市| 乐昌市| 响水县| 定西市| 长丰县| 寻甸| 全州县| 吉林省| 兴义市| 土默特右旗| 山东| 林芝县| 平安县| 涿州市| 沙洋县| 个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