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人格權法(上)(法國民法)
- 張民安
- 528字
- 2021-03-12 11:42:21
四、人格權產生和發展的第一階段:處于萌芽時期的人格權理論
在羅馬法時代,在法國舊法時代,在法國立法者制定《法國民法典》的1804年至1832年期間,民法當中均不存在人格權的理論,因為,在1832年之前的任何歷史階段,人格權的理論均無法產生。
在1832年之前,民法雖然會保護自然人的生命、身體、自由或者名譽免受侵犯,但是,民法對自然人生命、身體、自由或者名譽的保護并不屬于人格權的組成部分,它僅僅屬于從羅馬法時代就已經開始確立并且一直被法國舊法時代的法律、法國1804年《民法典》第1382條和第1383條所規定的故意侵權責任和過失侵權責任制度的組成部分,因為,從羅馬法時代開始一直到今天,故意侵權責任制度和過失侵權責任制度均規定,一旦行為人實施的侵權行為或者準侵權行為引起他人人身傷亡的發生,一旦行為人實施的侵權行為或者準侵權行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或者名譽,他們均應當就其實施的致害行為引起的損害對他人承擔賠償責任。
因此,雖然法國16世紀的著名人文主義學者、人文主義法學的杰出代表、法學教授Hugo Donellus早在16世紀的《民法評論》(Commentariorum de Iure Civili Commentaires de Droit Civil)當中認為,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自由權和名譽權
,但是,他所主張的此種理論并不屬于人格權理論,而僅僅屬于法國舊法時代民法所堅持的一般過錯侵權責任制度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