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革命時期法政文獻選編
- 施展
- 4字
- 2021-03-12 18:54:48
人權宣言
法國國民議會(1789年8月26日)
組成國民議會(l'Assemblée Nationale)的法蘭西人民的代表,由于認識到不知人權、遺忘人權或者蔑視人權是公眾不幸和政府腐敗的獨一無二的原因,決定將自然的、不可轉讓的、神圣的人權公布于莊嚴的宣言之中,以便該宣言經常呈現在社會的所有成員面前,使他們不斷地想到他們的權利和義務;以便立法行為、行政行為能夠時時刻刻與各種公共機構的宗旨相比較,這樣會更加受到他們的尊重;以便公民們今后以簡單而無可爭辯的原則為根據的那些要求始終圍繞憲法的遵守和全體人民的幸福。
為此,國民議會在最高主宰(l'Etre suprême)面前并在其庇護下,確認并宣布人和公民的如下權利。
第1條
在權利方面(en droits),人生來是并且始終是自由的、平等的。社會差別(Les distinctions sociales)只能基于公益。
第2條
全部政治結合(toute association politique)的目的都在于維護人的自然的不可剝奪的權利。這些權利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
第3條
整個主權的原則本質上存在于國民(la Nation)。任何團體、任何個人都不能擅自行使并非明確地來源于主權的權力。
第4條
自由在于能夠做無害于他人的行為,即每個人自然權利行使的界限即須確保其他社會成員(Membres de la Société)享有同樣的權利。這些界限只能由法律確定。
第5條
法律僅有權禁止(défendre)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所未禁止的行為不得受到阻礙,任何人不得被迫從事法律所未規定的行為。
第6條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達。所有公民有權親自(personnellement)或者通過其代表參與法律的制定。法律對于所有人,無論是保護還是懲罰,都應是同樣的。由于法律對所有公民一視同仁,所有公民都能平等地根據能力(selon leur capacité)獲得各種榮譽,擔任各種公共職位(toutes dignités, places et emplois publics),除德行和才能(leurs vertus et de leurs talents)的差別外,不得有其他差別。
第7條
非在法律規定的情況下且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任何人不受控告、逮捕或拘留(accusé, arrêté, détenu)。凡動議、發布、執行或令人執行專斷命令者應受處罰,但被依據法律傳喚或者扣押(applé ou saisi)的公民應當立即服從,若抗拒則構成犯罪。
第8條
法律只能規定顯然必不可少的刑罰(des peines)。非根據事先制定和公布且依法施行的法律,不得處罰任何人。
第9條
任何人在未被判處有罪前應被視為無罪。即使認為必須予以逮捕,但不為扣留人身所要的各種殘酷行為都應受到法律的嚴格禁止(réprimer)。
第10條
對于發表意見,甚至宗教觀點,任何人不受阻撓(inquiété),只要(pourvu que)發表的意見不擾亂法律所規定的公共秩序。
第11條
自由交流思想和意見是人類最寶貴的權利之一。因此,每個公民都能自由地講話、寫作和出版著作(parler, écrire, imprimer),但應在法律規定條件下對濫用此項自由負責。
第12條
保障人和公民的各項權利需要武裝力量。因此,設置武裝力量應是為了所有人的整體利益,而非為了武裝力量受托者的特殊利益。
第13條
對于維持武裝力量和行政管理的正常運行,公共賦稅(une contribution commune)是必不可少的。應在全體公民之間按照能力大小平等分攤公共賦稅。
第14條
所有公民有權親自或者通過其代表來確定賦稅的必要性,有權自由地贊成公共賦稅,有權監督公共賦稅的使用,并有權決定稅額、稅率、納稅方式以及納稅期限。
第15條
社會(La Société)有權要求(demander compte à)政府公務人員(Agent public)報告其工作。
第16條
凡權利無保障和分權未確立的社會沒有憲法。
第17條
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非為了合法認定的顯然必需的公共需要,且在公平而預先賠償的條件下,任何人的財產不受剝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