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感悟新

【2015年重慶B卷中考作文題】

以下兩題,任選一題。

要求:1.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不少于600字;4.凡涉及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律用A、B、C等大寫的英文字母代替;5.不得抄襲。

(1)請將下面的題目補充完整,然后寫一篇文章。

題目:我們攜手走進_____

有了親人朋友的參與,操場、考場、校園……更具魅力,晨曦、晚霞、春天……別有韻味。因為攜手,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

(2)閱讀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木匠背著重病的妻子,走在山路上。路邊有個山里的小怪物,正在埋一個壞掉的木偶,哭得很傷心。木匠過去叮叮當當幾下,就把木偶修好了。見小怪物不哭了,他收起工具,背起妻子,又要繼續趕路。忽然衣角被拉住了,小怪物踮腳摸了摸他妻子的脈,高興地說:“這個我知道怎么修!”(選自《讀寫舫》2014/07/08)

思路引導
命題解析

作文(1):這是一個半命題作文,要求考生在“我們攜手走進_____”的空缺處填上詞語,題目中對攜手的對象和空缺處要填的情境都做了提示:“有了親人朋友的參與,操場、考場、校園……更具魅力,晨曦、晚霞、春天……別有韻味。”也就是說攜手的對象是親人和朋友,空缺處可填的情境可以是操場、考場、校園,晨曦、晚霞、春天等等具體場景,也可以是抽象的情境——比如快樂、未來等等。考生必須確定對象和情境,才可以寫作。當然確定對象的依據,應該是跟哪一位親人和朋友有故事、有感情;確定情境的依據也應該如此。

體裁上,更適合寫記敘文,通過敘事表現親情、友情;也可以寫散文,擅長描寫抒情的考生可選寫散文。

作文(2):(略)

一般寫法

1.很多考生選材一般,描寫籠統,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2.很多考生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有的甚至虛情假意,無病呻吟。

創新范文

我們攜手走進孤獨

重慶考生

若說孤獨是人生的遺憾,一個缺口,倒不如說孤獨是一種境界。

——題記

你是不是也像很多人一樣,把孤獨當成貶義詞?其實不然。雖然,人需要群居,需要親人,需要朋友,需要伙伴,但是,在很多情況下需要獨處。“孤”與“獨”同義,即為一人生活,別無他人。一人有什么不好?它可以引人進入一種靜雅的品質生活。你一定知道,李白因為孤獨,才寫下了“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的千古名句;釋迦牟尼因為孤獨,才帶著一顆向善的心,走出宮廷,體驗民間疾苦,普度眾生;高爾基因為孤獨,才借海燕之口,發出了“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的吶喊,孤獨給多少人帶去了力量。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歷?清晨或傍晚,獨自一人行走在一片小樹林里,只有輕風,只有蟲鳴,這是一種多么孤獨的愜意!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一位士兵在戰爭結束后最希望得到的是到農場生活或者住在森林中,遠離硝煙,遠離人群。這位看慣了生生死死、血雨腥風的戰爭幸存者,卻追求著讓平常人不可理解的孤獨;28歲的梭羅,這位本該追求火熱生活的血氣方剛青年,卻獨自一人來到瓦爾登湖畔,建起一個小木屋,獨享兩年的寂靜生活,最終寫成了《瓦爾登湖》這部經典之作,讓世人知道人是可以在孤獨中獲取快樂的。

現在的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卻反倒總是很忙碌,總是來去匆匆;現在的社會生活豐富了,人們反倒怕一個人獨處了,反要哪里人多往哪里擠。其實,我們并非時時都是身不由己,也不總是在為別人活著,能擱下的事情,偶爾擱下,能抽身的時候,偶爾抽出身來,找一個幽靜的地方,一個人或喝著咖啡,或品著香茗,暫時地忘掉名利得失,忘掉是非曲直,好好地品一品孤獨生活的美妙之味。孤獨是山谷里的回音,只供自己傾聽欣賞;孤獨是天邊的一朵浮云,只按自己的步履行走;孤獨是午夜的話題,只對自己訴說。

孤獨是一種生活品質,也是一種人生境界。如果你還不習慣一個人享受孤獨,請與我攜手,咱們一起走進孤獨,體驗一回不一樣的人生,就咱倆。

深度解析
創新解碼

1.感悟獨特。作者小小年紀對孤獨居然有如此深刻的感悟:“其實,我們并非時時都是身不由己,也不總是在為別人活著,能擱下的事情,偶爾擱下,能抽身的時候,偶爾抽出身來,找一個幽靜的地方,一個人或喝著咖啡,或品著香茗,暫時地忘掉名利得失,忘掉是非曲直,好好地品一品孤獨生活的美妙之味”“孤獨也是一種生活品質,也是一種人生境界”。

2.聯系廣泛。文章從李白、釋迦牟尼、高爾基,寫到“二戰”中的戰士和梭羅,又聯系到人們的現實生活,把孤獨的境界描摹得具體可感,材料豐富,又毫無堆砌之感。

加分亮點

1.感悟深刻獨特。

2.能廣泛聯系實際。

創新點撥

作者對孤獨有著深刻獨特的感悟,這是作者寶貴的寫作資源,作者深知這一點,所以寫出來與讀者分享。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與眾不同之處,寫作就應該找準這個點,這本身就是一種寫作智慧。當然感悟不應該是抽象的,而應該是具體的,這就需要廣泛聯系實際,而很多學生恰恰不會聯系實際,作者在這一點上又做到了與眾不同。

【2013年江蘇鹽城中考作文題】

請以“放慢腳步”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認真思考題目含義,選擇恰當的角度;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不少于600字;4.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5.書寫認真規范。

思路引導
命題解析

這是一個“裸題”形式的命題作文。“放慢腳步”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一是從本義上理解,那就是放慢行走的步伐,減速緩行;二是從比喻意義上理解,比如放慢閱讀的腳步,放慢思考的腳步,放慢生活的腳步。

放慢腳步就要有放慢腳步的道理:不管是人還是社會都不能走得太快,走得太急切,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特別是在我們這個追求速度和效率的現代社會,放慢腳步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現代人被各種利益和欲望所驅使,總是行色匆匆,不僅忘記了正常的休息,更忘記了欣賞沿途的風景,所以有人就推崇一種“慢生活”。“慢生活”絕非推崇懶散的生活態度和工作作風,而是倡導人們不要做生活的匆匆過客,它啟發人們放慢生活的腳步,邊走邊欣賞生活、品味生活、享受生活。考生如果有這方面的感悟和積累,肯定能寫好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可寫對大自然的欣賞,可寫對經典文學作品的品味,可寫親情友情……

體裁上可寫記敘文,敘寫一個故事或一段經歷,表達對“放慢腳步”的感悟。當然也可以寫議論文,發表自己對“放慢腳步”的理解和認識。能寫散文更好,因為這是一個有散文潛質的好題目,但考生須有一定的文學素養。

一般寫法

1.很多考生的文章在選材上出現撞車現象,梭羅和陶淵明等人的例子反復出現。

2.很多文章只寫了放慢腳步,卻沒有交代為什么要放慢腳步,認識不深,寫不出自己對人生的感悟。

創新范文

放慢腳步

江蘇鹽城考生

老人們說,養一只烏龜在家,能辟邪。雖說是迷信的話,但爸爸還是到市場買了一只小烏龜。

小烏龜乖乖趴在水缸里,淺淺的清水映出它殼上的一塊塊紋路。不過它實在是太小了,放在手心,它迅速地縮回頭和腳,只留下巴掌大的殼。“爸爸,以后我來養它吧,我保證不出幾天,小水缸就裝不下它啦。”我興奮地朝爸爸招手。得到爸爸的允許后,興沖沖地將水缸搬到院子的一塊空地上。

以后每天清晨,我都早早地將剁碎的小魚小蝦灑到水缸中,小烏龜總是用它堅硬的殼迎接我,不過,在我耐心的等待下,經不住誘惑的它悄悄伸出了頭,小缸冒出了點點泡泡,它又縮回了殼里。

就這樣過了一個星期,當我興奮地拉過爸爸來看我的成果時,卻發現躺在手心的龜殼依舊如以前一樣大,我上下掂量著,好像沒有長胖。我戀戀不舍地將小烏龜放回水缸,蹲在一旁,呆呆地看著清水中的它。“不要急,成長總需要時間的,你好好照顧著,它會長大的。”爸爸拍著我的頭,堅定的眼神讓我充滿了力量。“嗯,放心吧!”

第二天,我加大了喂食的量,鋪滿了水缸的上層,“小烏龜,你要吃光噢。”傍晚,我伸過頭卻發現食物沒有動過的痕跡。“小烏龜,病了嗎?”我又急急地灑了新鮮的小蝦。下班后的爸爸看到圍著水缸打轉的我,忙趕了過來,“怎么了?”“爸爸,小烏龜不吃了,它是不是生病了?”我拉過爸爸的衣角,讓爸爸接過烏龜。爸爸看了眼水缸和我手中的食物,給水缸換了一盆干凈的水,將小烏龜放入水中。我不解地看著爸爸,爸爸似乎也察覺到我的困惑。“烏龜的成長需要時間,就像你一樣,爸爸、媽媽十幾年一直等待著你的長大,你是不是也該放慢腳步,等等烏龜的長大呢?”我好像明白了什么,回應給爸爸燦爛的微笑,“嗯!”

如今,已經過去了六個年頭,我依舊每天早早地給它喂食。看著水缸中的烏龜,它已經大了一圈,卻依舊縮著腳,只露出半個頭。我放慢匆匆的腳步,等待著它一點一滴的成長。

深度解析
創新解碼

1.選材新。文章取材于作者喂養小烏龜的經歷,讀來特別新鮮有趣。

2.感悟新。小烏龜不是一天長大的,人的成長何嘗不是這樣?這就是作者喂養小烏龜獲得的人生感悟。

3.寫法新。文章觀察細致,描寫細膩傳神,就像電影鏡頭一樣;敘述不疾不徐,把人生感悟自然融匯在生動的描述之中。文章還能以小見大,對別的考生不屑一顧的小事,作者卻寫出了自己獨特的發現、深刻的感悟。

加分亮點

1.內容新穎、有趣。

2.描寫生動、以小見大。

創新點撥

一個成長中的人,一個心靈敏感的人,常常會對生活有所感悟,這感悟是最寶貴的寫作素材和寫作資源,但可惜被很多學生忽略了。本文從一只烏龜領悟人的成長,富有情趣,耐人尋味。它告訴我們寫作不僅要關注生活,更要關注心靈。

【2012年山西中考作文題】

?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 漢字集形體、聲音和辭義三者于一體,具有獨一無二的魅力。

? 不是每個人都有美麗的外表,但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魅力。

? 文章有魅力,人們就會愛不釋手;人有魅力,別人就想靠近與之交往。

? 劉白羽《日出》:“登高山看日出,這是從幼小時就對我有魅力的一件事。”

文題:請以“_____魅力”或“魅力_____”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先選擇題目并補充完整。2.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3.避開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4.不少于600字,詩歌不少于40行。5.書寫規范、標點正確、卷面整潔。

思路引導
命題解析

“_____魅力”和“魅力_____”都是半命題作文,這兩個題目的導向性很明顯,那就是引導考生用欣賞的眼光去觀察、看待周圍的事物。我們周圍的世界喧囂而繁雜,但對于一個有生活情趣的人來說,總有一些事物以它們特殊的魅力吸引著他,引起他的關注和思考。而每一個考生由于興趣愛好不同,他們所關注、欣賞的事物也會千差萬別,這就為他們的選材提供了可靠的保證。有的考生喜歡大自然,自然界里的各種植物和動物,更容易引發他的興趣,令他如癡如醉;有的考生喜歡社會,生活中的人和事物,牽動著他敏感的神經,他也更容易發現他們身上的美;有的考生喜歡閱讀,文字背后的想象世界更是奇妙無比,那里的事物也更容易讓他傾倒……這兩個題目都給考生提供了思考和寫作的廣闊天地。

體裁上,可寫記敘文,可敘寫一個有魅力的事物,描摹它的形象,表現它的魅力所在;也可寫議論文,圍繞一些抽象事物,比如青春、理想,闡明它為什么會有魅力。

一般寫法

1.寫具體事物,不能深入觀察它吸引人的細微之處,流于浮光掠影的敘述。

2.寫抽象事物,過于籠統,不能聯系實際,因而寫不出它的魅力。

創新范文

蓮的魅力

山西考生

詩中荷花,情采飛揚,雅俗共賞,有人借荷香淡淡抒發清閑散淡情懷,有人借荷花艷艷展示生命意趣,有人借荷花生死慨嘆無私奉獻……凡此種種,多姿多彩。荷為人而生,生活因荷而溫馨。荷為生活,演繹了一首首洋溢著生命情愫的華彩詩章。

清新夏日,漫步荷田之畔,但見荷花亭亭玉立,荷葉飄飄蕩蕩,沁人心脾的荷香絲絲縷縷,一幅和諧的荷之韻。身置其境,看熏風翻背,賞黛玉交映,無不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被眼前的清涼世界陶醉。立于荷田之側,世俗之心淡了,你會擁有一種曠達的境界,一種超然的心情便會油然而生,給人一種恬靜、曠遠、雍容之感。

冬天來臨,你那“擎雨蓋”也漸漸消失。看上去,你是那樣破敗、孤獨。其實,沉靜的你早就準備好了獻給這個世界的大禮——鮮嫩可口的藕。你在水面留下了“殘荷圖”,卻給明春貯存了勃勃生機——那曾經扶持荷花的綠葉,會慢慢地化作護花的春泥。你那清香而富于營養的蓮子,供給人們熬成解暑的粥,制成清熱的藥引子。世上的觀賞植物中有誰能似你這么中用?世上的食用植物中又有誰能像你這么秀美脫俗?在這枯黃的日子里,這幅冬景伴著人們去品味冬的肅殺與凄涼,冬也有了另一番情趣與滋味!

你生活在水中,卻不似那浮萍漂浮不定,你能就地生根。你扎根于水底的淤泥中,卻不似那終生碌碌無為的水草,總是倔強地拋頭露面于水上,去享受陽光,去裝點世界,去奉獻自己。你的品格,誰能不敬。所以,古往今來,人們贊美你、向往你。在生活里,人們把“出水芙蓉”當作美麗、健康的象征。人們用“并蒂蓮”象征和諧的夫妻。人們以弄蓮的小兒圖表達祈求子孫興旺的愿望。那位寧可餓死也拒絕接受“嗟來”的美國面粉的錚錚鐵漢,在那“心里頗不寧靜的夜晚”,出了門就直奔你而來,傳世佳篇《荷塘月色》也因此問世。

荷花在淤泥里孕育,在陽光里生長,在高溫里盛開,在清風里結實。荷之韻,飄在詩歌里,行在書畫里,定格在照片里,它屬于水,它屬于陽光,它屬于愛它的人,它更屬于神秘的宇宙……讓我們用我們聰明的頭腦、勤勞的雙手,讓荷花魅力永存!

深度解析
創新解碼

1.妙用象征手法。運用象征手法寫蓮,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周敦頤的《愛蓮說》,當然本文絕不是簡單模仿,而能自創新詞。初中生能駕馭象征手法者不多,唯其不多,才顯可貴。文章從多個側面表現蓮的美好品格,既表現了蓮的恬靜、曠達,又表現了蓮的奉獻精神以及生活中人們借蓮寄寓的種種美好愿望,給人以豐富的聯想。

2.語言富有詩意。像“荷花在淤泥里孕育,在陽光里生長,在高溫里盛開,在清風里結實”等句子含蘊豐厚,令人回味不盡。這樣的句子在文中有很多,畫線句都是。

加分亮點

1.選材新穎。

2.恰當運用象征手法。

3.語言有意蘊。

創新點撥

《愛蓮說》表現的是大文豪周敦頤的生活情趣,而本文表達的是小作者的生命感悟。一個有思想、有志趣的人,總有表達自己的欲望,但是古今大作家的寫作經驗都在告訴我們,一定不能用抽象的概念表達,那樣沒人愛看,更不會引起共鳴。本文作者深深知道這一點,于是借蓮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可以說找到了一個生動的表達方式。

思路引導

【2011年江蘇揚州中考作文題】

忍不住被你折服

江蘇揚州考生

你外在樸素,卻能讓華貴者折服于你腳下;你出身卑微,卻從不放棄鶴立雞群的志向;你身處劣境,卻一直高揚著生命的旌旗。

攀上揚州古宋城的城樓,秋風蕭瑟,我不禁有了幾分寒意,于是拉緊了衣襟。城墻已經破敗不堪,攀爬其上的藤蔓也漸漸褪去綠衣,發黃、枯萎、憔悴,憔悴得像這破舊的城墻。我的心情也隨之黯淡,天邊的烏云壓著城墻,仿佛要直撲下來,我不禁意興闌珊,準備下去。

但我停住了腳步,因為我看到了你——一簇簇一叢叢正開得茂盛的野菊花。在這樣的季節,在其他植物都枯萎凋零的時候,你怎么可以開得如此蓬勃、旺盛、爛漫!我忍不住被你折服。

你從哪里來?是飛鳥嘴中的失落,還是風兒懷抱的遺漏,抑或是雨水流淌的丟棄?命運的作弄卻賦予了你頑強的生命力,這是一個多大的笑話啊!

你像一個個金黃的小喇叭,奏響生命的贊歌;你像一面面戰旗,在死亡的戰場上揮舞著,吶喊著;你像一個個不屈服的人,與命運抗爭著。你怎么可以有如此大的勇氣,你就是一朵小小的野菊花啊!我忍不住被你折服。

讀著你樸素的外表,我想起家里庭院中那些名貴的花來,那些嬌生慣養的花啊,缺少了人的精心呵護,它們怎么活得下去呢?在你面前,它們算得了什么?你樸素的外表遠勝它們華麗的錦衣,在你面前,它們想必也折服不已吧。

你隨微風搖曳著,你想飄到哪里,就飄到哪里;你想在哪落戶,就在哪落戶;你想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你想把枝葉往哪里伸展,就往哪里伸展;你想讓我看見你,我就看見了你。你活得是多么自由、愜意啊!

下雨了,我得走了。

這世界的雨兀自下著,我的內心璀璨無比,因為這開在我心頭的野菊花喲,一朵朵黃燦燦的小花喲!

深度解析
創新解碼

1.選材新穎。文章取材于野菊花,既普通又與眾不同。

2.感悟獨特。這篇文章是一首野菊花的贊歌,一首生命的贊歌。作者攀上揚州古宋城的城樓,偶遇一叢叢正開得茂盛的野菊花,野菊花與命運抗爭的勇氣令作者折服,野菊花樸實的外表和自由、愜意的生活令作者贊嘆。

3.感情濃烈。這篇文章自始至終,字字句句都包含著作者強烈的感情,使本文在眾多干枯無味的文章中鶴立雞群。畫線部分可以說是最抒情、最美的句子。

加分亮點

1.對野菊花的描繪、贊美折服了讀者。

2.抒情性強,富有感染力。

創新點撥

文章取材于一叢野菊花,借野菊花表達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它啟示我們:寫作不一定非要刻意求新求異,只要尊重自我生活,尊重自我生活感受和生命感悟,也一樣能夠寫出新意。

【2011年廣東深圳中考作文題】

題目:給自己一些_____

要求:1.請把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過900字的文章。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文中不要出現影響評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請用××代替。

思路引導
命題解析

“給自己一些_____”是一個沒有任何提示語的半命題作文。這個題目顯然意在引導考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進行自我反思。那么,給自己一些什么呢?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答案,每個考生都要根據自己的經歷、生活狀況,從自己的心靈需要出發做出回答。比如,假如你遇到了不順心的事,甚至遇到了失敗,那就要給自己一些鼓勵;假如你的生活總是一帆風順,你就要給自己一些挫折;假如你的生活里充滿了嘈雜和喧囂,那就要給自己一些寧靜……這個橫線上可填的詞語,可以說太多了,比如還可填掌聲、祝福、警告、磨練之類。決定填哪個詞不取決于語法,而取決于考生自己的生活實際和心靈狀況。

體裁上,可寫記敘文,圍繞給自己一些××,敘述一個或幾個故事。也可以寫議論文,主要闡明為什么要給自己一些××。還可寫一篇情理兼具的散文。

一般寫法

1.選材一般,很多考生寫自己動手做飯、洗衣服之類。

2.停留于現象的描述,寫不出深刻的感受和感悟,寫不出給自己一些××的理由。

創新范文

給自己一些勒痕

廣東深圳考生

漫步在幽靜的院落里,夏日的清風徐徐從耳際拂過,碧綠的瓜葉也隨之輕輕地跳躍著,隱約露出身下肥嫩水靈的黃瓜。突然間,我驚詫于如此肥碩的瓜果,何以懸于如此纖弱的藤蔓之上,還能如此茁壯地成長?

走近了,我看到了盤結在瓜身上的堅韌的青藤,還有瓜身上一道道被青藤勒出的傷痕。感嘆瓜果如此虧待自己的同時,惻隱之心油然而生。我伸手一根根地撥開青藤,當最后一根青藤離開瓜身時,我聽到的卻是瓜墜地的一聲悶響。我愣住了:原來以為青藤是瓜們成長的束縛,卻不知它是黃瓜生命的支柱;原本以為那是無知的自虐,卻不料那才是對自己的善待。

常常反感生活中的種種規矩、原則,以為它們是追求自由的桎梏,是扼殺創造力的元兇。事實上,一旦離開它們,生活真會那么美好嗎?恐怕不盡然。如果如此,我們很容易從放松滑向放縱,最初的欣喜將會被隨歲月漸次累積的茫然而取代。徘徊于人生的岔路口時,我們仍然會希望找回曾經的那些規矩和原則。如此扭曲自己的人生,難道是對自己的善待嗎?

瓜果尚且知道為了成長寧愿被青藤勒住,我們這些自命有超群智慧的人類又該如何呢?我想,善待自己不是簡單地拋卻原則,而應適當地堅持原則,尋找一些有助于自身成長的“青藤”。這些“青藤”能讓我們在面臨種種不良的誘惑時,及時地懸崖勒馬;能讓我們在風雨飄搖中,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能讓我們在茫然無措時,擁有強大的精神后盾……這些“青藤”,可以是你的處世原則,可以是你生活中的道德準則,也可以是你不懈追求的理想。

當然,被“青藤”勒住,難免會感到傷痛,有時甚至會留下永不磨滅的傷痕,但為了成長,付出這些代價又有何妨呢?畢竟善待自己不是追求一時的輕松,而是為了得到永遠的快樂。

我走向瓜藤邊,從松軟的泥土上拾起那依舊水靈卻失去生命光澤的黃瓜,不覺間竟有些為自己的頓悟而欣喜。

善待自己,就讓自己勒著青藤成長,那道道被勒出的傷痕絕不是你晦暗的痛苦記錄,而是你光輝的青春舞步。

深度解析
創新解碼

1.選材新。本文寫的是被青藤勒出傷痕的黃瓜,令人眼前一亮。很多學生寫作習慣于自覺不自覺地寫別人的思想,用別人用過的素材,這篇文章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那就是:要學會用自己的眼睛發現素材。

2.立意新。讀完此文,驚嘆于作者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作者能夠從青藤纏繞黃瓜,成為黃瓜生命的支柱,進而聯想到生活中的種種規矩、原則,對人生具有同樣的意義。發現生活的意義,這是作文創新的根本途徑。

3.表達新。這是一篇感悟類的文章,而絕大多數初中生是不會寫感悟類文章的。人無我有,也是一種創新途徑。

加分亮點

1.從黃瓜感悟人生,新穎有趣。

2.有真情實感。

創新點撥

一顆被青藤勒出傷痕的黃瓜,在很多學生那里是不會被注意到的,即使被注意到,也不會引起什么聯想。本文能夠借黃瓜感悟生活,感悟生命,得益于作者對生活的敏感。沒有對生活的感悟,沒有對生活的發現就硬去寫文章,這是很多人寫作的常態,這樣的寫作對寫作和做人都有害無益。

【2011年四川達州中考作文題】

在下面的題目中任選一個作文。

一、閱讀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嬌弱的小草感謝大樹替它遮風擋雨,挺直的大樹感謝小草替它襯托偉岸;美麗的鮮花感謝大地哺育了它的芳香,遼闊的土地感謝鮮花為它裝點希望;涓涓小溪感謝大海容納撫愛了它,無邊的大海感謝小溪為它增添了廣闊與神秘。

我們擁有了一個美麗的世界,她無私地給予了我們許多,友情、親情……只是我們太忙碌,匆匆來去,為學習,為事業,為家庭,為金錢,為名聲,我們不懂珍惜,忽略太多,舍棄太多,驀然回首時,才發現行囊空空。

要求:1.讀懂文意,找準角度,自擬題目。2.文體不限,抒寫真情。3.不要照抄引文,字數600字以上,詩歌在30行以上。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地名。

二、讀下面一首小詩,以“遠航”作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前進,前進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要求:1.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詩歌不少于30行。2.不得抄襲試卷中的材料和他人的作品。3.文中不得出現你所在學校的校名和老師、同學的真實姓名。

思路引導
命題解析

文題一:(略)

文題二:“遠航”是一個有提示語的命題作文。對于“遠航”的含義,考生要結合提示語進行解讀。詩中說“選擇了遠方”,這“遠方”顯然是指遠大的目標或理想;“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強調在通往目標或理想的路上,不去管道路是如何曲折,如何充滿艱難險阻;“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強調不計較成敗;“只顧風雨兼程”和“前進,前進”都在強調為理想奮斗不止。弄清了理路,考生就要想辦法跟實際生活相聯系。這個題目首先可以寫自己,比如可以寫自己確立了怎樣的理想,特別是自己為理想的實現都做了哪些努力;當然也可以寫別人,既可以寫身邊的人,也可以寫當代的名人,甚至是歷史上的名人,通過他們的事跡,闡明自己對為理想而奮斗的感悟和認識。

體裁上,可寫記敘文,寫某人為理想而奮斗的故事。也可以寫散文,遠航是一個非常形象、有感情色彩和文學色彩的字眼,思維活躍,文學素養好的考生,可以一展自己的才華。

一般寫法

1.選材上,局限于有限的幾個名人,比如司馬遷、李白、陶淵明、蘇東坡。

2.喊口號的多,寫自己的人生感受和感悟的少。

創新范文

遠航

四川達州考生

遠航,是生命價值的呈現,因為目標在遙遠,因為花開在彼岸。

——題記

我是一把槳,遠航是我歷練自己的追求。

槳的價值,不是高高擱置于房檐與桑田一齊老去,不是靜靜平躺于館舍與歲月一同流逝。槳屬于小舟,是小舟的雙手,是小舟的步履,更是小舟的力量源泉。槳存活的意義,是撥動那小舟日思夜想的情思,是激發那小舟于拍岸驚濤中逐浪的勇氣,是堅定那小舟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意志。

是槳,就應當于駭浪中定格自己的坐標;是槳,就應當于風雨中檢閱自己的力量;是槳,就應當于浩瀚中張揚自己的價值。

我是一把槳,注定要遠航。

我是一只帆,遠航是我孜孜以求的方向。

白色的帆,是風的手,是大海的觸須,在蜿蜒曲折中撫平波的兇狠,在茫茫無涯中蕩滌浪的無情。白色的帆,有一顆素凈的靈魂,有一種無畏無懼的精神,有一股不達彼岸誓不罷休的毅力。風平浪靜時,帆以平和的姿態眺望遠方,輕吟著一首首恬靜的搖籃曲,默默地積淀著一身的能量;狂風呼嘯時,帆便化作一輪戰鼓,奏鳴著《英雄》的交響樂,期待著激流勇進的弄潮兒奮力擊打、踏浪高歌。

是帆,就應當于海天一色處停留;是帆,就應當于兇濤浪尖處縱橫;是帆,就應當于彼岸花開處綻放。

我是一只帆,注定要遠航。

我是一葉舟,遠航是我夢寐以求的目標。

一葉葦渡,是釋迦牟尼的夢,是佛教歷史的典故,更是人類追求的精神內涵。柳宗元以小舟而獨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空闊寂寥與脫俗之氣;周瑜以千舟并發破赤壁而立萬載功名與鼎立之局;李清照以舴艋之舟而喟嘆世事滄桑與情愁悠悠;陶淵明以獨木之船探世外桃源,述說遁世之意,詮釋大同之道;鄭和以商船而七下西洋,傳承文明,縮短了大洋的時空距離。這舟啊,是夢的形狀,是夢的內容,是夢的發端,更是夢的承載。

是舟,就應當在煙波浩渺處引吭;是舟,就應當在暮靄沉沉中揚帆;是舟,就應當于春暖花開時凱旋。

我是一葉舟,注定要遠航。

我要遠航,去追尋那心的遙遠,那夢的彼岸。

深度解析
創新解碼

1.借用物象表達主旨。本文用第一人稱塑造了一把槳、一只帆和一葉舟三個形象,表達了自己遠航的愿望。

2.哲理豐厚。文章緊扣三個形象的特點,深入挖掘他們的哲理內涵,像“槳存活的意義,是撥動那小舟日思夜想的情思,是激發那小舟于拍岸驚濤中逐浪的勇氣,是堅定那小舟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意志”“白色的帆,有一顆素凈的靈魂,有一種無畏無懼的精神,有一股不達彼岸誓不罷休的毅力”“這舟啊,是夢的形狀,是夢的內容,是夢的發端,更是夢的承載”之類的集哲理與形象于一體的警句般的語句隨處可見。

3.語言富有詩意。文章用的是散文的語言,散文的形式,表達的卻是詩的激情和意境。全文從內容到形式都透著一股新鮮的氣息。

加分亮點

1.意象優美。

2.激情澎湃。

3.語言含蘊豐富,清新優美。

創新點撥

有的人能把沒有生命的事物寫活,而有的人卻能把活人寫死。一把槳、一只帆和一葉舟在作者的筆下仿佛有了生命,有了思想,有了追求和夢想,這是想象力的產物。在有想象力的人那里,萬物皆有靈,在沒有想象力的人那里,世界一片死寂。所以訓練你的想象力吧,想象力能夠賜予你一個無比生動的世界。

思路引導

【2010年重慶中考作文題】

因為有了期盼

重慶考生

晚自習時,燈光明亮的教室里,除了殷勤的幾把吊扇在為辛苦的學子們驅除暑熱外,幾乎沒有什么動靜。

突然,“撲——撲——撲”地幾聲響,驚動了教室里大多數同學,大家不約而同地抬起頭來,尋找聲響的來源。哦,原來是一只從黑暗中來教室追求光明的飛蛾。這只飛蛾很大,黑色的身體上,點綴著幾點白色的花斑,似有蝴蝶之美。它也許沒有想到,它是一個不速之客,它的貿然行動,竟然打破了教室里的寧靜。

它也許在黑暗中呆得太久了,它擔心自己的一生都會與黑暗成伴,于是,它期待著光明,期待自己的生命與光明為伴。它飛進了教室,并徑直向日光燈沖去……

黑暗中久久期待的光明就在眼前,它為了這一刻的到來,不知飛越過了多少漆黑的空間,但無論是被樹枝阻撓,還是被高墻隔擋,它的心中只有一個期待——飛向光明。

它終于看到了前方有光明從窗戶中瀉出,它的信心更加足,輕薄的翅膀變得更加有力,最后來到了我們寧靜的教室。

可是,電扇并不懂得飛蛾的心思,只知道為辛勤苦讀的學子賣力,“呼呼呼——呼呼呼——”馬力似乎在加大,風力似乎在加強。而那只可愛的飛蛾可能沒有想到,在它追求光明的路上,在這里遇到了更為艱難的險阻——每當它要靠近日光燈管時,日光燈管旁邊的電扇就把它無情地吹得更遠。一次,兩次,三次……

我以為它會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放棄,但它沒有,為了這一份長久的期盼,它不停地向象征光明的日光燈管沖去,不知道是在多少次的失敗之后,它終于靠攏了燈管,如愿以償。它緊緊地抱著發著白熾光的燈管,沉浸在光明之中,感受著成功的喜悅。我看不到飛蛾臉上的表情,但我想,它即使沒有臉部表情,而它的心里一定笑開了花。

此后,每當我在做某件事想懈怠時,就會想起這只飛蛾,為了心中的那份期盼,堅持,再堅持,勇敢執著地向前,就可以走向光明的未來。

深度解析
創新解碼

1.妙用象征手法。本文運用了象征的手法。日光燈管象征著光明,電扇象征著人生路上的困難和障礙,而飛蛾則象征著為了心中的期盼,勇敢執著地走向光明的精神。象征在本質上是一種聯想思維,作者通過描寫飛蛾沖破黑暗,沖破電扇的阻力,擁抱日光燈管的過程,讓人聯想到的是執著進取者的行為和精神。表面上寫的是飛蛾,但句句表現的都是人生主題,表現的都是作者的人生感悟。

2.描寫自然生動。文章用生動的筆觸,描寫了飛蛾一次次向電扇造成的艱難險阻沖擊,最終投向光明懷抱的過程,把深刻的思想蘊含在具體的描寫之中。

加分亮點

1.取材于飛蛾,獨出心裁。

2.恰當運用象征手法。

3.描寫生動、富有感染力。

創新點撥

飛蛾向火原本是自然現象,但在作者的筆下,卻寄托了獨特的生命感悟——追求光明,積極進取。這其實就是對生活的發現。可以說發現生活的秘密比任何寫作方法都重要。所以作為一名學生,要想寫好作文,就必須訓練自己發現生活的“眼力”。

【2006年吉林中考作文題】

題目一:真摯

題目二:閱讀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一次主題為“長大了,干什么”的調查活動。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有想當歌星、影視明星的,有想當老板、經理的,有想當市長、部長的……很少有想當工人、農民、教師、護士等普通勞動者的。

調查中還發現,幾乎所有的學生的父母都在為孩子將來能“成大器,做棟梁”做著各種各樣的準備,很少有人認可孩子將來做個普通的勞動者,平平凡凡地度過一生。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在立腳點要平等,于出頭處爭自由。”

甘于平凡還是追求卓越?做普通人還是爭當精英?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創意地表達出真情實感。2.文體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中出現的地名、校名、人名,請用“××”代替。

思路引導
命題解析

題目一:“真摯”是一個單純的命題作文。真摯的意思是“真誠懇切(多指感情)”,這個題目的命題意圖非常明顯,那就是引導考生寫真情實感。既然真摯多指真誠懇切的感情,那考生就應該到自己的生活積累和閱讀積累中搜尋合適的素材:首先看一看在自己的周圍是否曾經發生過什么有意義的事情,這個事情包含著某種真摯的感情,比如同學之間的相互幫助,親人之間的相濡以沫,這樣的故事可以是親歷,也可以是親見,還可以是親聞;其次看一看自己讀過的報刊書籍里有沒有曾經感動過自己的故事,那感動過自己的故事肯定包含著某種真摯的感情。寫好這個題目選材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體裁上,可以寫記敘文,記敘一個感人的故事。也可以寫議論文,表達自己對真摯的理解和認識。也可以寫散文,或側重說理,或側重抒情。

題目二:(略)

一般寫法

1.選材很俗,很多考生還是寫雨中送傘、夜間送醫院看病之類的故事。

2.題目是真摯,內容卻很假,很多考生就是不會表達真情實感。

創新范文

真摯

吉林考生

人們常說:“真摯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之一。”也有人說:“真摯、真情、真切是上帝賜給我們的三大禮品,任何人一旦缺少了它們,就難以得到幸福。”那么,真摯究竟是什么呢?

真摯是什么,我也無法描述,只知道它既無重量又無體積,既不是固體也不是液體,更不是氣體。它無法用時間、空間甚至金錢來衡量。

真摯到底是什么?我想:

真摯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那份真情。

真摯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那聲祝福。

真摯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期節倍思親”的那種情懷。

真摯是“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請你告訴我”的那種呼喚。

真摯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的思念。

真摯是成功時爸爸臉上的微笑,媽媽的鼓勵和嘉獎。

真摯是失敗時爸爸額上的皺紋,媽媽眼中的淚珠,兄弟姐妹的一雙雙支持的手。

真摯是回家時爺爺臉上燦爛的笑容,奶奶抽屜里香甜的糖果。

真摯是中秋節時從故鄉捎來的圓圓月餅,以及親人的聲聲問候。

真摯是春節中四面八方發來的條條短信,以及朋友的由衷祝愿。

這就是真摯,既簡單又復雜。它簡單,卻讓你怎么說也說不清楚;它復雜,卻又只是一種親朋之間的情誼。

缺少真摯的人,如迷途的羔羊,似斷檣的航船——迷惘、無助。

缺少真摯的人,如秋風過后的枯樹,似大雁南飛后的空巢——寂寞、冷清。

缺少真摯的人,如戈壁上的幼株,缺乏雨露的滋潤和土壤的給予,終難成為大樹。

缺少真摯的人,如折了翅膀的小鳥,似斷了牽線的風箏,再就難以飛上天空。

真摯就是:行舟時的流水,攀登時的手腳,黑夜中的燈塔,脆弱時的肩膀……

真摯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都應該擁有它、珍惜它;真摯是春天的使者,我們應該給它貼上青春的郵票,寄給所有的親朋好友以及需要的人。

深度解析
創新解碼

1.結構獨特。文章用兩組排比句組成了文章的正文,一眼望去,文章結構整齊、單純又簡潔。

2.形象生動。正如作者所言,真摯“無重量又無體積”“無法用時間、空間甚至金錢來衡量”,但作者卻賦予它以具體的內涵,賦予它以生動的形象。不僅對真摯是什么以形象出之,而且對于缺少真摯的人也訴諸形象,訴諸生動的比喻。大量的形象從不同側面和角度詮釋了真摯,表達了作者對真摯的獨特感悟。

3.富有文采。文章文采飛揚,詩文名句的引用增加了文化內涵,排比句的運用增強了語勢,強化了感情。畫線句最生動。

加分亮點

1.用兩組排比句結構成文,章法獨特。

2.用形象詮釋真摯的含義,生動而又富有意蘊。

3.文采飛揚。

創新點撥

真摯是一個抽象的詞語,千萬不要把詞典上的解釋搬給讀者。作者最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用了一組詩文名句和生動的形象進行詮釋。這些詩文名句和形象引發了讀者無窮的聯想,更引發讀者對生活的感悟。一個詞語居然寫出如此豐富的內容,如此豐富的內涵,秘訣在哪里呢?秘訣就在于作者把真摯跟具體的事物、具體的生活情境建立了聯系。

【2006年浙江寧波中考作文題】

(一)根據要求作文。

先哲曾把讀書喻為“靈魂的壯游”,一卷在手,日月山川、興衰變遷、悲歡離合便如沿途的風景撲面而來,鑄就人類仰望的姿態,從而達到精神的高度。在滿目風景中,人們更可以執書對酒,偃仰歌嘯,為佳詞妙句、昔人情懷而擊節稱嘆。但是,假如有一天,世上的書籍突然消失,我們的生活將走向何方?我們的心靈又將棲居何處?

請以“假如世上沒有了書”為題寫一篇作文。可以大膽想象,講述故事,也可以抒發感情,發表議論等等。

要求:1.文體自選。2.文章不少于600字,詩歌不少于16行。3.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鉛筆即將被裝箱運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帶到一旁跟它說:“在進入這個世界之前,我有五句話要告訴你,如果你能記住這些話,就會成為最好的鉛筆。”

1.你將來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許自己被一只手握住;

2.你可能經常會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這些痛苦都是必需的,它會使你成為一支更好的鉛筆;

3.不要過于固執,要承認你所犯的任何錯誤,并且勇于改正它;

4.不管穿上什么樣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點,你最重要的部分總是在里面;

5.在你走過的任何地方,都必須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不管是什么狀態,你必須寫下去。要記住,生活永遠不會毫無意義。

要求:從五句話中任選一個角度構思立意,寫一篇文章。

思路引導
命題解析

文題(一):(略)

文題(二):這是一個給材料作文,題目明確要求“從五句話中任選一個角度構思立意”。考生就要認真研讀這五句話,力求弄懂它們所包含的意義。這五句話,可以說都包含著深刻的哲理。第一句:“你將來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許自己被一只手握住。”從這句話,可以讀出“自由與紀律的辯證關系”;第二句:“你可能經常會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這些痛苦都是必需的,它會使你成為一支更好的鉛筆。”從這句話,可以讀出“成功必須付出努力甚至是痛苦的代價”;第三句:“不要過于固執,要承認你所犯的任何錯誤,并且勇于改正它。”從這句話,可以讀出“知錯能改”;第四句:“不管穿上什么樣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點,你最重要的部分總是在里面。”從這句話,可以讀出“內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第五句:“在你走過的任何地方,都必須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不管是什么狀態,你必須寫下去。要記住,生活永遠不會毫無意義。”從這句話,可以讀出“堅持”“執著”等意蘊。考生要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積累和閱讀積累,看看自己對哪一方面感觸最深,就選寫哪方面的話題或立意。

一般寫法

1.很多考生在一篇作文里寫多種甚至五種立意,造成多中心。

2.不能深入生活尋找素材,總是拿名人說事,左右還是司馬遷、蘇武那幾個歷史人物。

創新范文

蝸牛·痕跡·我

浙江寧波考生

看著蝸牛在陽臺上緩緩爬過,我的視線就被它吸引住了。

不是因為討厭它,而是對它身后一條長長的“線”產生了興趣。我不清楚小小的蝸牛要到哪里去,但它分泌的黏液卻告訴我它曾經到過這里,這是它留下的痕跡。

我在學習的道路上緩緩地前進著,我知道前方的困難會隨處可見,我知道討厭的絆腳石會越來越多,但是我擁有一份堅定的信念:沖破困難的牢籠,不到終點絕不停止!我要將我的腳印留在探究的路上。

蝸牛已經爬過了陽臺,它正在向屋頂出發,緩慢的它更加慢了,小心翼翼地,勇敢地向上爬,它身后的痕跡依舊存在,讓人聯想到了它前進的艱辛。我很想幫它一把,剛想伸出手卻又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腦中蹦出一個想法:不曾體味過程的艱辛,勝利的終點對它又有什么意義呢?

我沉浸在一片茫茫的題海中,想空閑一下,手中的筆卻遲遲不肯放下。休息之余,想到兩點一線的生活,想到堆積如山的作業,心中一陣煩悶,怪自己太笨,不懂得“復制”別人的作業,讓自己放松一下,可這個念頭才一出世,就被理智給抹殺了。是啊,我要的是才學,并不是那紙上的分數。

夕陽西下,柔和的金色光芒灑滿了大地,白色的墻也變成了金色。小小的蝸牛還在向上爬著。我幾乎已經不能看到那小小的一點了。但我知道,它一定會到達屋頂的。它身后那條長長的痕跡就見證了它的努力。它讓我明白了,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時光飛逝,中考的日子轉眼已經到了,一路的艱辛就要化作成功的光芒,我很興奮。

蝸牛如我,在不懈地努力著;我似蝸牛,為小小的夢不斷地拼搏著。

蝸牛告訴我:留下的痕跡,便是最好的注腳。

深度解析
創新解碼

1.聯想獨特。蝸牛與“我”何干?是的,寫作就是要在看似沒有聯系的事物之間建立聯系,這就是聯想的奇妙之處,這也就是創新。

2.雙線寫作,頗有妙趣。本文一條線索寫蝸牛,一條線索寫“我”。兩條線索時而平行,時而交差,處理得極有條理。你看那小小蝸牛,背著一個重重的外殼,爬行得又是那么緩慢,但他卻敢于向屋頂挑戰,這種不怕困難、鍥而不舍的精神還不值得我們學習嗎?作者一邊觀察蝸牛,一邊思考自己,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一個關于成長的道理闡述得形象而又富有意蘊。

加分亮點

1.把蝸牛和“我”并舉,妙趣橫生。

2.借蝸牛注解“我”的不懈追求,形象生動。

創新點撥

本文借蝸牛的爬行,表達對生活的感悟,這既得益于作者對生活的思考,也得益于作者對蝸牛的觀察。文中用很大篇幅描寫蝸牛的爬行過程,為表達自己的感悟張本。這啟示我們:觀察既是寫作靈感的源泉,也是思想的源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临城县| 台江县| 宁强县| 泽州县| 汶川县| 高青县| 芒康县| 乌海市| 会理县| 砚山县| 和龙市| 元朗区| 确山县| 万山特区| 连南| 新野县| 桃源县| 香格里拉县| 全南县| 如东县| 宝山区| 怀化市| 正镶白旗| 元朗区| 正宁县| 湘潭县| 青冈县| 通辽市| 右玉县| 河曲县| 桐乡市| 且末县| 金寨县| 荥阳市| 库车县| 永城市| 九龙坡区| 阿图什市| 岐山县| 高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