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在哪里
許久不見的友人告訴我,他們好幾個人一起去天堂,待了一個多禮拜,很開心。我于是自然問起了蘇州杭州的景致風情,他卻哈哈笑起來,說:“天堂,當然是青藏了!蘇杭哪里還能叫天堂?”
“人少的地方才能叫天堂!”原來他們幾個都這么說。
天堂搬遷了?還是我過時了?
繼而,我再想想,也沒啥可詫異的,既然上帝都是人造的,天堂也是人造的了,只要說多了也就是真的了。如今,人心變了,天堂也就變了。百年以后的旅游口頭禪就是“上有天堂下有青藏”,未必不能成真。
而若是真的比較起蘇杭和青藏這兩處地方來,似乎最大的差別確實并不是海拔,而是人的多少。
蘇州市公布人口1065萬,杭州市公布人口884萬,青海省公布人口573萬,西藏區公布人口308萬;蘇杭兩地面積2.5萬平方千米,青藏面積195萬平方千米,人均相差180多倍。如此看來,人少才是天堂的必要條件,天堂無論地方有多大,人,卻肯定相當少。
也不光是人的多少之別,人心思的差異才更大。
發達蘇杭,少信仰,多時尚,騙子多;保守青藏,多信仰,少時尚,傻子多。
老天堂青山綠水,淡妝濃抹總相宜,不過房子太貴,消費也高,人比景多;新天堂暴風雪家常便飯,更有雪崩塌方,行路難,要有工具要有藥,據說還要有毅力。
花錢,費力,皆為人之所惡,所以如今這年頭,不論哪個天堂,也只是讓人們看看的,說說的。
古代蘇杭人特多,熱鬧,外地人見到這么多人,開心地當作天堂,想方設法要待這兒住,甚至野蠻金國為此進攻大宋朝。
現代人呢,看人“看透了”,看得膩了、煩了、恨了,就像那幾位友人,再加上那天堂的消費“天價”,當然就得把天堂搬遷到海拔四千米以上去。
歷來,想去天堂的人很多,想去看看的,想去看看后回來使勁吹捧自己的,也很多,畢竟在海拔四千米上待些日子也不容易,但能留在“新天堂”常住不走的,靜心成為“新天堂”一員的,就少多了。
于是今天的高品位“新天堂”,更多的是個談資,是寫書傳道的資源。
有人造天堂,是忽悠別人;有人造天堂,忽悠了自己。
天堂在哪里?
老的,新的,都只是存在于人的目的里。
所以——
干嘛非要去別人的天堂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