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9 俞伯牙與鐘子期

時間:春秋中期

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千古流傳,正說明了很早人們就知道知音難覓。世世代代,很多的人們都在尋找著知音。

伯牙學藝

俞瑞,字伯牙,是春秋時的音樂家,善于彈琴,在當時極富盛名。他在晉國做上大夫,屬于晉國的貴族。

伯牙從小就酷愛音樂,拜當時的著名音樂家成連為師。成連見伯牙音樂天賦很高,就悉心指導伯牙。成連還帶伯牙到各地游歷,讓他領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從大自然中汲取精華,這些使伯牙悟出了音樂的真諦。伯牙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雖然有許多人贊美他的琴藝,但他知道這些人并沒有聽懂琴中的真諦。伯牙并不在意這些人的贊美與否,他需要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需要與人坐而論道,因此一直在尋覓著自己的知音。

伯牙鼓琴圖

高山流水

有一年,伯牙奉晉國國君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伯牙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當天,風大浪猛,伯牙便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云開月出,夜色朦朧。伯牙聽著江水拍打著江岸,望著遠處月光下幽幽的山影,心境無比純凈、清澈。于是就拿出隨身攜帶的琴,醉心地彈了起來。

一曲未終,琴弦猛然崩斷。伯牙從未遇到此事,心中吃了一驚。伯牙知道琴遇知音才會斷弦,難道此處會有知音?伯牙停手四望,果見不遠處岸邊有人佇立。伯牙借著月光仔細觀看,見這個青年眉目清秀,舉止不俗,卻一身農人打扮。那個人見俞伯牙看他,就微微地笑著說:“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路過此地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美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聽。”

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么可能聽得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我剛剛彈的曲子吧。”打柴人笑著回答:“先生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

相見恨晚

伯牙大喜,他剛剛彈的正是此曲。于是忙請打柴人上船。打柴人上了船,俞伯牙換上琴弦重新彈奏,并請打柴人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婉轉流暢時,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的是潺潺的流水。”

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從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能明白琴中之意。沒想到,在這荒郊,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伯牙于是起身,請教打柴人的姓名。打柴人自言叫鐘子期。兩人坐下來,談論對音樂的理解,談論琴法與樂理,認識竟出奇的一致。兩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于是結拜為兄弟。因有公務,伯牙不得不依依不舍地與子期告別,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摔琴謝知音

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不見鐘子期的身影。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鐘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鐘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無比傷感與失落。他來到鐘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對著鐘子期的墳墓幽幽地說:“你是我唯一的知音,知音已逝,琴聲誰知!”說完,將心愛的琴摔向一塊大石。從此,伯牙再也不肯為任何人彈琴了。

延伸閱讀

中國音樂十二律體系完成

周代樂律學有重大建樹,開始創立了完整的音階形態及其理論,從而奠定中國樂律學的基礎。五聲音階、七聲音階和十二律理論都在此時期形成。據《國語·周語》記載,周景王在前522年曾問樂于樂官伶州鳩。伶州鳩講了許多樂律學的知識,他按六陽六陰的順序列舉了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等12個律名。這是十二律見名于典籍的最早的完備記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光县| SHOW| 广水市| 萨嘎县| 鸡东县| 满洲里市| 丰县| 武平县| 丹寨县| 保康县| 久治县| 嘉兴市| 扎兰屯市| 临颍县| 增城市| 丰顺县| 兴城市| 陇川县| 固原市| 西昌市| 宝山区| 莲花县| 德州市| 海晏县| 山东| 南漳县| 湘乡市| 温宿县| 平江县| 通海县| 扶余县| 温泉县| 环江| 甘孜县| 清苑县| 当阳市| 灵宝市| 阿拉尔市| 禹城市| 马鞍山市| 龙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