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9 長白山前知世郎

時間:611

末長白山農民起義掀起了動亂的大潮,一夜之間,各地義軍風起云涌,全國一片大亂。這些起義軍隊深深地動搖了隋王朝的統治,為日后李唐王朝的誕生做出了重要的鋪墊。

動亂的序幕起于大業七年(611)的隋軍遠征高麗,隋朝從北方各省征集壯丁、役夫、軍馬、糧餉,極大地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再加上各種天災人禍,民眾已然無法生存,而朝廷派來的官員卻更加變本加厲地搜刮民脂民膏,各地百姓開始相聚為“群盜”。

“群盜”呈星火燎原之勢,幾乎在一瞬間就席卷了今山東全境,其中鄒平(今山東鄒平)人王薄(?~622)所領導的長白山(在今山東章丘)起義是各地“群盜”之中影響最早、規模也較大的一支。

白釉黑彩侍吏俑·隋

毋向遼東浪死歌

王薄本是鄒平的一個鐵匠,他自稱“知世郎”,說自己對天下萬事無所不知。王薄利用當地百姓對隋煬帝遠征高麗的反感,作了一首《毋向遼東浪死歌》來宣傳他的義軍,這首歌在當時的百姓民眾之間迅速流傳開來,成為民眾拒絕官府,拒絕出征高麗的精神支持,其歌詞為:“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長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歌詞雖然粗獷,但影響極大,山東全境逃避徭役的民眾紛紛聚集到一起,投奔長白山義軍,唱著這首《毋向遼東浪死歌》與前來征剿的隋軍展開了殊死的戰斗。

連戰連敗

長白山義軍所掀起的這股起義浪潮在全國范圍內觸發了無數反抗隋朝統治的義軍。

淮南起照神獸銅鏡·隋

此銅鏡鑄造精細,紋飾流暢。是隋代銅鏡鑄造藝術中的精品。

但隋朝還是國力強大,雖然國內頻頻爆發各種內亂沖突,隋煬帝依然有能力組織各路軍隊剿滅各地的義軍。王薄就很不幸地遇到了當時率軍討伐義軍最為兇猛的隋將張須陀。

張須陀是隋末一名猛將,他生性勇猛善戰,以鎮壓義軍出名。王薄領導下的長白山義軍與張須陀連番交戰,無法取勝,為張須陀所迫,王薄決定率軍北上與孫宣雅、郝孝德等義軍會合。但在隨后南下圍攻章丘城(今山東章丘)的時候長白山義軍卻又一次被張須陀擊敗。

一敗再敗的王薄失去了之前銳意進取的動力,他率領殘余的少部分義軍活動在山東中部一帶的山中,曾經轟轟烈烈、占州奪縣的長白山義軍此時已經變成了小股零星盜匪,徹底地沉寂下來。

兵敗身亡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按捺不住寂寞的王薄率領麾下殘余的義軍投奔了宇文化及,受命守護聊城(今山東聊城)。當竇建德(573~621)打出為隋朝討賊的旗號率軍攻打聊城的時候,王薄又打開城門投降引竇建德進城,生擒了宇文化及。

隨后,王薄在同一年又投降了唐軍,被唐高祖李淵任命為齊州總管,至此,王薄已經從當年在長白山提出反抗壓迫的義軍首領變成了唐王朝的封疆大吏。到唐武德五年(622),王薄被仇家殺死,當年曾聲勢震天的長白山首義就這么煙消云散了。

歷史詞典

建筑學家宇文愷

宇文愷,字安樂,鮮卑人,出身于北朝后期顯赫的豪門,西魏恭帝二年(555)生于長安。楊堅建立隋朝后,仍承襲北周以長安為京都。長安城始建于漢代,到隋朝時已有近800年的歷史,城市顯得過于狹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的需要,于是楊堅決定另立新都大興城。新都具體的規劃、設計都是由宇文愷完成的。大興城的規劃吸取了歷代都城的經驗,在方整對稱的原則下,沿著南北中軸線,將宮城和皇城置于全城的主要地位,郭城則圍繞在宮城和皇城的東、西、南三面。分區整齊明確,把宮室、官署區與居住區嚴格分開,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京都規劃和布局的獨特風格。而宇文愷隨后又負責營建東都洛陽,更于大業三年(607)跟隨煬帝北巡期間創制了三項活動性的建筑物——大帳、觀風行殿、行城。大帳為大型帳篷;觀風行殿為一種活動性的宮殿式建筑,可以拆卸和拼裝,并設置輪軸機械,使之可以推移;行城應為一種板裝并附有布屏的圍城。這些大型的活動性建筑,從另一側面反映了宇文愷在機械制造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此外,宇文愷還在明堂設計方面花費了大量心血,取得了重要成就。大業八年(612)十月,57歲的宇文愷病逝于工部尚書的任上。宇文愷的一生主要擔任營造方面的高級官員,在建筑方面取得了許多重大的成就,有些成就甚至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建筑學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溪市| 全州县| 青阳县| 遂宁市| 麟游县| 大石桥市| 洛扎县| 达孜县| 凌云县| 新河县| 民丰县| 聂拉木县| 尼勒克县| 高雄市| 麻栗坡县| 北碚区| 贞丰县| 谢通门县| 合山市| 增城市| 巨野县| 淳安县| 镇巴县| 金门县| 静宁县| 手游| 灌阳县| 涞水县| 黑水县| 宁津县| 应用必备| 罗定市| 平阳县| 怀化市| 运城市| 宣恩县| 宜丰县| 榆林市| 会宁县| 南汇区| 克拉玛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