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地貌

廣東省地勢北高南低,橫亙省境北部的南嶺是珠江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與湖南接壤的石坑崆,海拔1902米,是廣東省最高峰。省境500米以上的山地占31.68%,丘陵占28.54%,平原占23.66%,臺地占16.62%。山脈多為東北—西南走向,在粵東有九連山、羅浮山、蓮花山及其東延的陰那山等,粵西有云開大山、云霧山,嶺谷相間,排列成行。這些山地之間分布有粵北的南雄、韶關、粵東的河源、龍川、興寧、梅縣、五華,粵西的羅定等許多大小不等的紅巖盆地。丘陵分布于山前地帶,形態常與山地一致。臺地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島、海陸豐及惠來西部一帶,海拔在百米以下,大多由近代熔巖、淺海堆積和侵蝕而成,地表起伏較和緩。廣東省平原主要分布于南部江河下游和入海處,面積一般較小。珠江三角洲為全省最大的平原,面積達1.1萬平方千米。以珠江口至獅子洋為界,可將珠江三角洲分為西江、北江三角洲和東江三角洲兩部分。前者面積較廣,北部多臺地,南部除臺地外,還有山地、丘陵。后者面積較小,為典型的三角洲平原。

雷州半島

雷州半島是中國第三大半島,因多雷暴而得名。地處廣東省西南部,介于南海和北部灣之間,南隔瓊州海峽與海南島相望。南北長約140千米,東西寬約60千米~70千米,面積8500余平方千米。半島地形單一,起伏和緩,以臺地為主,其次為海積平原。地面坡度一般僅3米~5米。半島北部和緩的坡塘地形,海拔25米~50米。遂溪、城月、湖光巖一帶為玄武巖臺地,海拔45米~55米,臺地上有螺崗嶺、交椅嶺和湖光巖等7座火山丘。其中湖光巖是具有火山口湖的盾形火山,海拔60米左右,湖東西長2千米,南北寬1.8千米,面積約3.6平方千米,蓄水7萬立方米。湖面海拔25米,水深20米以上,最深處35米,已低于海平面。半島南部玄武巖臺地更平坦,分布有10座火山丘,一般海拔25米~80米,高者達200米以上,如石卯嶺高259米,石板嶺高245米。沿海有海蝕和海積階地。半島三面環海,岸線長約1180千米,連海島岸線總長達1450千米。東海岸沿海有海成平原,外緣多沙泥灘,并有東海、南三和硇洲等島嶼。東海島有海堤與大陸相連。西海岸具有高岸特征,多砂堤、湖分布。半島南部海岸港灣眾多,有紅樹林和珊瑚灘。雷州灣、英羅灣、流沙灣等灘涂廣闊。

雷州半島田野風光

雷州半島背靠厚重的大陸,力量千鈞;面朝蔚藍的大海,胸懷世界。鐘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滋潤萬物。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是中國第二大三角洲,居亞洲第七位。它是由西江、北江、東江及潭江、綏江、流溪河、增江等在珠江河口灣內堆積而成的復合三角洲。它是華南最大的平原,位于中國南海北岸,廣東省中部珠江河口,介于北緯22°~23.5°,北回歸線恰好經過它的北部。狹義的珠江三角洲北起西、北二江匯合點的舊三水(現稱河口),東抵東江下游的石龍鎮,南達崖門口外。廣義的范圍西起高要羚羊峽東口及潭江司前;北起北江黃塘、寶月,流溪河廣州、石碣,綏江黃岡;東迄東江園洲,增江沙塘。包括高要以東、石角以南的三水盆地,園洲以下的東江下游平原,兼有西、北江下游平原和潭江下游平原。三角洲東有大嶺山、羊臺山,北有白云山、摩星嶺,西有皂幕山、古兜山。三角洲平原上有60多座突起的丘陵、臺地、殘丘,面積約占三角洲總面積的1/5。其中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海拔200米~400米,少數高出500米,如黃楊山591米,五桂山505米。臺地集中在北部番禺至廣州之間,可分為40米和20米兩級。殘丘分布較廣泛,巖性多樣。珠江三角洲河網發育。西北江三角洲主要水道近百條,總長1600千米。東江三角洲主要水道5條,總長138千米。越往下游,河網越密。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出口有8處,“三江匯合,八口分流”是珠江三角洲水系的重要特色。

珠江三角洲南沙濕地公園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發育于白堊紀至第三紀厚層紅色砂礫巖中的各種方山、峰林和崖壁地形的總稱,因為廣東仁化的丹霞山最為典型而定名為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種類繁多,主要有方山、石嶺、石峰、石蛋、陡崖、壁洞和巷谷7類。方山是一種頂部平齊、四壁陡峭的塊狀山地,形如城堡和山寨。石嶺是直立的長形山地,如坪石的“一字峰”、仁化的“十八羅漢”和“朝天龍”。石峰為挺立的孤峰,由方山或石嶺破碎而成,如仁化的“姐妹峰”。石峰再縮小則成石柱和石蛋,如丹霞山的“蠟燭峰”和坪石金雞嶺上的“金雞石”。陡崖是流水沿紅色巖層的垂直節理下切、溶蝕和崩塌而成,高數十米至百米以上,上部直立,下部由崩石堆成緩坡,崖壁上可見溶蝕的溶痕及淺溝。壁洞是陡崖上由于差異侵蝕而成的寬淺洞穴,如丹霞山的“錦巖”。巷谷存在于方山、石峰、石嶺之間的深窄而等寬的谷地,它有直立的谷坡和平坦的谷底,常有“一線天”之稱。

丹霞山

丹霞山屬于五嶺余脈,位于仁化縣城南9千米處,面積2.5平方千米,主峰寶珠峰海拔408.7米。山體由富含氧化鐵的第三紀厚層紅砂巖、礫巖組成。因為顏色丹紅如同彩霞,所以得名為丹霞山。是目前中國已發現的350多處丹霞地貌中面積最大、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風景最美的典型代表。山中到處可見赤紫色的懸崖峭壁、巖洞、峰林、石柱等自然奇觀。自然景觀有長老、海螺、寶珠、僧帽、望郎、蠟燭諸峰和海螺、大明、返照諸洞。還有玉女攔江、金龜朝圣、童子拜觀音、鯉魚跳龍門等奇景。

丹霞山風光

丹霞山以其險、奇、秀、古的風貌與羅浮山、西樵山、鼎湖山并列為廣東四大名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西县| 梅州市| 河间市| 藁城市| 通山县| 天门市| 宣城市| 龙泉市| 四平市| 蓝山县| 荣成市| 海盐县| 古丈县| 云安县| 木兰县| 如皋市| 丰镇市| 藁城市| 许昌县| 宁国市| 巩留县| 札达县| 兴国县| 略阳县| 柳州市| 叶城县| 望谟县| 牡丹江市| 内丘县| 南江县| 福建省| 榕江县| 门源| 茶陵县| 财经| 德化县| 泸西县| 房山区| 广宁县| 永宁县|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