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走遍日本
- 《國家地理系列》編委會
- 10738字
- 2020-04-13 15:25:30
田園牧歌
Shirakawa白川鄉·都市外的世外桃源
搜索地標:岐阜縣
白川鄉是群山里一個偏僻的村落,而它卻擁有“合掌造”這項寶貴的民俗文化遺產。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物質社會中,淳樸的合掌造就如同童話世界里安靜祥和的小屋,不受任何塵世的紛擾,超脫出塵地存在著,靜靜書寫平凡卻生動的故事。

在日本這樣一個繁榮發達的國家里,白川鄉這般簡單原始、民風淳樸的安靜山村就如一個靜謐的奇跡所在。
白川鄉位于岐阜縣西北部的白山山麓,是一個很小的村子,四面環山,水田縱橫,一條名叫莊川的河流自南向北穿村而過,景致雖簡單,卻也是山明水秀,清新怡人。被緊張的都市節奏壓得喘不過氣的現代人,反而更喜歡選擇這種遠離喧囂的田園村落,洗滌迷亂的心靈,好好欣賞一下不食人間煙火的大自然,體會數百年來風俗民情、平凡百姓的智慧結晶。
想要去白川鄉還頗費周折,雖然日本的交通系統四通八達,白川鄉卻連火車都不曾開通,與外界聯系十分稀少,由于進出困難,曾被稱為“日本最后一塊未開發的區域”。想要觀賞這個深山里的小小村莊,只能先在名古屋坐長途汽車,前半程還是現代化的高速公路,后邊就進入崎嶇狹窄的山路了。好在這一路的山景令人耳目一新,山間一簇簇野花盛開,五彩繽紛,大片的野草在山路兩邊延伸開去,路邊高高的蘆葦在風中輕輕地搖曳,將人的心也帶的蠢蠢欲動起來,對白川鄉多了幾分好奇與期待。
經過漫漫長路的顛簸之后,白川鄉終于近在眼前。四周是綿延的群山,山中有個低洼的盆地,白川鄉就坐落在這里。可不要小看這一片簡單的民宅,它就是白川鄉最著名的人文景觀,一種獨特的農舍建筑——合掌造。
合掌造是白川鄉特有的農舍建筑,它的形成與當地的氣候和地理條件都有關系。它比一般的民宅要大,是純粹的木制建筑,以茅草覆蓋的屋頂呈人字形,讓人想起佛教徒禱告時雙手合十的樣子,于是被形象地稱為“合掌”。每隔三四十年,合掌造屋頂老朽的茅草就必須換掉,每次更換茅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故每當有哪家需要翻修屋頂時,必是全村的人同心協力一起完成,這種合作方式成為“結”,充分體現了這個小村子里的村民們團結一心、互幫互助的精神。在這個人心不古的物質社會里,如此淳樸和諧的民風實在是令人感動。

站在半山腰放眼望去,星星點點分布著的全是茅草覆蓋的人字形屋頂,古老的仿佛時光逆流,世界瞬間褪去了物質文明的外衣。
無論從結構、建筑方法還是內部空間的使用方式來看,這看似簡陋的農舍都是日本木結構房屋的典范之作,凝結著日本民眾無窮的智慧。茅草屋頂冬暖夏涼,朝東西向而建,可以得到陽光的均勻照射,也能避免臺風季節時南北向的強風侵襲,寬敞的閣樓還可以用來養蠶,既美觀又實用。如此精心的設計,面面俱到的安排,使得這小木屋雖經百年的風雨侵襲,卻依然屹立不倒。

合掌屋全靠人力興建,不需一根釘子,只靠木梁和繩索支撐,卻十分的牢固。
相傳合掌造發明于13世紀,在源平戰役中戰敗的源氏家族躲進深山,為了御寒安身,躲避追兵,才蓋起了這種結實耐用的小屋。落魄中的幕府貴族反而給世人創造出了最珍貴的文化遺產。目前保存下來的合掌造建于江戶時代中后期,但也僅有很少的一部分,愈發珍貴,全部集中在白川鄉一帶。一位德國的建筑學者發現了這種日本傳統民居,大為驚艷,將其介紹給了全世界。從此人們爭相奔赴這個偏僻的山村,觀賞合掌造的精妙與神奇。1996年,白川鄉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為了更好地保存并宣傳民族遺產合掌造,白川鄉建起了一座“合掌造民家園”,將25棟在白川鄉各地使用過的合掌造房屋集中移建于此,游人們在此可以沿梯而上,由外至內仔細地參觀民宅。
合掌造通常有四五層高,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格局與設施都非常完善。一樓是起居室,二樓為儲藏室,閣樓養蠶織布——白川鄉的村民們至今仍以這種簡單的勞作為生。每一層都陳設了當地人的生活用品、耕作農具等,仿佛昔日男耕女織的情景再現。誰又能知道在那個遙遠的時代里,這些小小木屋曾經發生多少溫馨的過往?妻子在這里期盼著丈夫歸來,孩子在這里撲向母親的懷抱,每一個合掌造,藏的都是屬于尋常百姓的一段歷史,于歷史長河而言毫不起眼,于他們自己而言卻是整個的世界。

很多人到白川鄉都并不只是為了參觀,而是會選擇在白川鄉的民宿中住上一天,體驗小村子里的傳統生活。
登上獲町城的展望臺,便可以俯瞰白川鄉的村落風光。高大的柿子樹散落在屋與屋之間,翠綠的草坪像一塊大地毯向著遠方延伸而去,芳草地上,大大小小的合掌造排列的十分整齊,如同童話世界里安靜祥和的小屋,不受任何塵世的紛擾,超脫出塵地存在著,靜靜書寫平凡卻生動的故事。
合掌造民家園仿照古代農村的模樣,建有寺廟、馬廄、水車屋、燒炭屋等建筑,將人帶入了遙遠的江戶時代,游人可以欣賞到村民們一起更換屋頂茅草的壯觀場面,為他們質樸的勞動熱情所感染。秋天,這里會舉辦濁酒節,村民們給客人們奉上一盞混有米飯的白濁酒,大家在面積不大的和室里圍著暖洋洋的爐火吃晚餐,別有一番風味。

合掌造的尖頂極為陡峭,其實也是為了避免冬季的暴雪將屋頂壓垮,所以才采用了這種便于積雪滑落的樣式,緩解狂風和暴雪帶來的壓力。
古老的合掌造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建筑風格,它還代表了一種簡單純粹的生活方式,而那正是工于名利的現代人內心所缺失的,所以便不難理解合掌造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多想在村莊最美的冬季去住上一晚,窗外厚厚的大雪封山,屋內卻暖暖的春意盎然,與你把酒言歡,相視而笑,做一場浪漫田園故事的主角。
Hakone箱根 ·溫柔溫泉鄉
搜索地標:神奈川縣
幾十萬年之前的火山運動造就了這里眾多的溫泉。早在戰國時代,箱根就已經被開發為著名的溫泉療養勝地,豐臣秀吉的慧眼獨具使得箱根開始變得繁華起來。如今的箱根翠峰圍繞,溪水潺潺,不但可以舒適地泡溫泉,還能遠遠眺望富士山的雄偉身姿,一舉兩得,身心愉悅。

秋季剛剛來臨的時候,電視里便已經反復播放著有關箱根的節目了,滿山的紅葉令人心馳神往,但更吸引人的還是箱根的溫泉。箱根溫泉在日本久負盛名,不但可以舒適泡溫泉,還能看到遠處巍峨的富士山,一舉兩得,身心愉悅。
箱根位于日本神奈川縣,屬于面積廣闊的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是神奈川豐富的旅游資源之一。在大約40萬年前,這里還是一處熔巖飛濺、煙柱沖天的火山口。火山運動平息之后,這片區域便形成了山川、流水、湖泊交相輝映的自然景觀。戰國時代就已被開發為著名的溫泉療養勝地。當年豐臣秀吉攻打小田原時,曾下令在箱根建造一座巖礦浴場,讓部下泡溫泉解乏,從此箱根聲名大噪,變得越來越繁華。如今的箱根早已是舊貌換新顏,到處翠峰圍繞,溪水潺潺,溫泉資源豐富,景色十分秀麗,吸引了終年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游客。
箱根最具代表性的景觀之一——大涌谷,是當年火山運動留下的火山口遺跡。火山爆發時巨大的威力令古人感到恐懼,他們稱火山口為“大地獄”,連地上翻涌而出的泉水都帶著毒氣,如同阿鼻地獄般恐怖。1876年明治天皇來此參觀,此處方換了一個柔和的名字——大涌谷。它的特別之處,就在于在綠樹茵茵的箱根地區,唯有這里山巖裸露,寸草不生,巖縫間終日繚繞著霧氣騰騰的地熱蒸汽。地表龜裂的縫隙內,噴出大量的硫黃煙氣,味道刺鼻,將谷中泉水燒得沸騰滾燙,令人深深感受到地球生命運動的偉大與壯觀。現在這里每天依舊源源不斷地涌出水蒸氣和火山瓦斯,若自纜車上向下望去,水霧遇冷全部成了白煙,腳下煙霧繚繞,但卻無法讓人聯想到云蒸霞蔚的仙境,只能想起地獄中的大熔爐。自旅游散步路登頂大約需要30分鐘,稍微走近一些便可聞到難聞的硫黃氣息,腳下的火山似乎在微微顫抖,隨時都會運動。山頂上有用火山溫泉水煮熟的“黑雞蛋”,據說吃一個便可長壽7年。大涌谷附近設有自然科學館,以實物、模型及幻燈片的方式,生動地講解了箱根的自然景色。

富士山秀麗的身影倒映湖中,如夢似幻。
1000多米的高空,風在耳邊呼嘯,吹得人有些站立不穩。身處大涌谷山頂,可以眺望到遠處富士山的雄偉身姿,富士山優雅的白雪穹頂神奇地呈現于眼前,毫無遮擋,視線清晰,只是因為云霧的關系有略微的朦朧之感,反而增加了它的神秘與莊嚴。時不時有空中的纜車掠過,在富士山的映襯下變得如同滄海一粟般渺小,孤單單地緩緩劃過,只留下一個背影給身后的世界。
箱根外輪山的綠草花木環繞著的是一個火山湖——蘆之湖,它是箱根旅游的核心區域,同大涌谷一樣,也是由火山運動而成,面積有7平方千米,湖岸線長達20千米,湖水常年沖刷著河谷,造就了箱根最迷人的旅游景點之一。蘆之湖背靠富士山,山水相映,環湖種植著蒼松翠柏,綠意盎然,景致怡人。蘆之湖的水清澈湛藍,天氣晴朗時,在湖邊也可以望到富士山——在箱根這個地方,富士山似乎隨處可見。更為神奇的是,藍盈盈的湖水之中清晰地倒映出富士山的雄姿,美不勝收,有詩贊曰“玉扇倒懸東海天”,是日本百大風光之一。

箱根登山鐵路是箱根的一段非常著名的景區。這段路線內風景優美,夾道繡球花開遍,也因此被稱為“繡球花列車”。
蘆之湖中盛產黑鱸魚和鱒魚,因此泛舟垂釣便成了來箱根旅游的重要項目之一。湖北岸有兩個幽靜的小鎮,在此可以搭乘游湖的觀光船,在湖面上欣賞箱根富士的美景。蘆之湖的渡船很別致,叫“海盜船”,裝飾得古色古香,配以海盜的標識,如同領你進行一場古之航海遨游。在海拔700多米的海面上,風依舊猛烈呼嘯著,湖水難以平靜,泛起波瀾,船身微微搖晃著。站在船頭,體會著古代海盜的征服感,勇往直前,劈波斬浪,水流被船頭劈開一道水印,時光在歷史的河流上也留下了如此鮮明的痕跡。究竟我從何而來,又去向何方?遠處的富士山潔白美麗,那里可是我海上漂流的盡頭?
蘆之湖東岸的箱根關所是一座木造的平房,面積198平方米,這是江戶時代幕府設置的關卡。在關所內陳列著當時平民所用的“身份證”,捕快用的短槍、長刀等一千多件文物,當年關所檢查人員的塑像被立在屋內,栩栩如生,如今也是重點保護文物。身在箱根,能看到許多類似的博物館、紀念地,讓人領略到舊日的風物文化,感受箱根濃濃的人文歷史氣息。
箱根最久負盛名的當然還要數溫泉了。“箱根七湯”指的是箱根地區最著名的7個溫泉,都是療養休閑的場所。火山爆發后,大量的降雨滲透至地下,與巖漿融合,形成了富含多種礦物質的箱根溫泉。這里的溫泉水質優良,水量大,水溫也高,極為日本人所喜愛。小涌泉一帶是溫泉旅館集中的地段,他們陪伴著箱根一起度過了或動蕩或平靜的歲月,無論世界如何變化,這里確是一如既往的平靜,絲毫不受影響,仿佛世外一個超然的桃源。另一處景色“箱根八里”指的是從小田原經蘆之湖,到三島的這八里路段。沿途風景優美,綠樹蒼翠,山路以石板鋪就而成,古樸典雅,頗具懷舊氣息,踩在上面感受著純美的田園風光,吐納著清新的鄉間空氣,說不盡的神清氣爽。
一年四季的箱根都有著不同的風景。春日里櫻花綻放,在櫻花樹下泡著溫泉,落英繽紛,既優雅又愜意。夏季,蘆之湖湖畔各色鮮花綻放,形成一片斑斕的花海。秋冬交替之時,漫山蒲葦輕揚,將整個箱根渲染的浪漫飄逸。
也許是為了富士山,也許是為了溫泉,也許是為了那旖旎的水天一色,總之箱根絕對值得你為之停留。

大涌谷是箱根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箱根四處都有綠樹環抱,唯獨大涌谷山巖裸露,騰騰的蒸汽涌出地表,景象極其壯觀。
Beppu別府·溫泉之鄉
搜索地標:大分縣

無數次的火山運動造就了別府這座著名的溫泉城市。即使在溫泉資源幾乎是遍地可尋的日本,別府溫泉的泉眼之多,水量之大,礦物質之豐富也是首屈一指的。無論是八大名湯的舒適輕柔,還是八大地獄的驚心動魄,都令別府溫泉之旅更為深刻難忘。

站在高處俯望,海邊山區的別府騰起縷縷煙霧,在暮色中似真似幻,令人一見而難忘。
別府的夜是靜寂無聲的,像一出黑白的老式影片,但平靜的氣氛中承載的是暗流涌動,正如緩緩流淌的溫泉水,底下滾沸著熱騰騰的氣泡。溫泉旅館燈火通明,霧氣昭昭,偶爾能看到人影的晃動,淡淡的硫黃氣味彌漫四下,霧氣深處,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正在享受一池溫泉湯,舒服的不愿睡去。
別府位于九州島東北部,背靠鶴見火山群,火山如一道雄偉的屏風,面向大海伸展開來。無數次的火山運動造就了這座著名的溫泉城市。別府充分地享受著地球的恩惠。

即使在溫泉資源幾乎遍地可尋的日本,別府溫泉的泉眼之多,水量之大,礦物質之豐富也是首屈一指。
早在8世紀初,就已有頌揚別府溫泉的文字記載,隨著歷史的推移,別府溫泉漸漸馳名整個日本,成為國人偏愛的療養休息之所。
在通往別府的路上,便可看到海邊山區升起的裊裊白霧,如尋常鄉間傍晚時分的炊煙,一種朦朧神秘的美。別府市內,路邊隨處可見輕煙繚繞。全市溫泉眼接近3000余處,一日涌出量逼近13萬公升,有“泉都”的美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八處名湯,分別是別府、柴石、龜川、明礬、鐵輪、堀田、濱脅和觀海寺溫泉。各處的泉水分別有不同的水質,迥異的療效,各具特色,也各有其針對性。
別府溫泉種類極為繁多,據說全世界有11個溫泉品種,別府至少已包攬其十,絕對的大手筆。別府的溫泉不僅僅是供人泡湯,另有一種溫泉,雖不能泡,卻是十分別致,令人過目難忘。
如果“八大名湯”給予人的是輕柔的撫慰,那么別府溫泉之旅的另一個精彩內容——別府八地獄,帶來的則是感官的刺激與心靈的震撼。
煙霧蒸騰的熱氣,沸騰滾滾的熱湯,團團飛濺的熱泥,炙烤著人體內的每一滴水分,水溫高達100℃,散發著刺鼻的硫黃氣味,比地獄里的熱鍋還要恐怖,讓人望而生畏,無法接近。這便是別府人口中的“地獄”——一種不能浸泡,卻可以藥用兼觀賞的溫泉。
別府人深深懂得如何充分利用這天賜的資源,從昭和年代開始,便將這種有些駭人的“地獄溫泉”包裝成了各式各樣的觀光景點,地獄探秘的刺激之旅極大滿足了人們的獵奇心理,直到今日,著名的“別府八地獄”景點仍然廣受歡迎。

格調雅致的溫泉旅館,對于遠道而來的游人來說,淡雅中洋溢著一種“家”的溫馨與浪漫。
別府八地獄并非都是面目猙獰,但這或許正是地獄的最可怕之處,用沉靜斯文的外表掩蓋了暗藏的恐怖。“海地獄”常年高溫,富含硫黃鐵的泉水在陽光下閃耀著寶石般的湛藍;“鬼石坊地獄”泥漿翻滾,汩汩有聲,從中間冒起淺灰色的小泡,向外擴散,似乎馬上就要有地下的惡鬼隨著躥出來;“血池地獄”噴涌著紅色的霧氣,滿池水色鮮紅,乍一看還真像地獄里的血池;“白池地獄”無色透明,寧靜無波;“龍卷地獄”是別府市指定的天然紀念物,以間歇泉而聞名,是世界間歇泉中噴涌間隔時間最短的溫泉。八大地獄千姿百態,驚心動魄,來別府不可不體驗這別出心裁的地獄之旅,在地獄里走過這一遭,方能更為珍惜銷魂的泡溫泉時刻。

春日,瑩綠的池水仿佛一塊巨大的翡翠。此刻的別府顯示出一種恬然的氣息。
溫泉已經成為別府的標志,別府人用管道便能引來溫泉水,在家里盡情享受溫泉。對于遠路而來的游人來說,“家”的溫馨之感來自于夜色里那些還亮著燈光的日式溫泉旅館。橘黃的光打在白色的霧上,如一場異國的夢境,渲染著迷離的色彩。月色東升,夜幕低垂,只有那露天的沐浴最讓人割舍不下,一場滌蕩心靈的溫泉朝圣,不過才剛剛開始。
Nikko日光·日光般的溫馨與幸福
搜索地標:櫪木縣
不到日光,休言最好。日光小城以莊嚴的歷史遺跡,精美的雕刻藝術和秀美的秋日景色馳名海外,自然風光與人文古跡完美交疊,如同它動聽的名字一樣,賦予人的是暖暖的溫馨與幸福。

全日本有很多東照宮,唯有日光的才是本社。
提起日本的寺廟古跡,并不是只有大名鼎鼎的京都做代表,東京西北部那個寧靜的小鎮同樣能讓你領略日本的古風盎然,懷古之旅清雅溫馨,一如小鎮的名字——日光。
日本當地流傳著一種說法——“不到日光不盡興”,可見日本人對于日光的極度推崇。這個有著動聽名字的城市以莊嚴的歷史遺跡、精美的雕刻藝術和秀美的秋日景色馳名海外,自然風光與人文古跡完美交疊,引得眾多海外游客紛至沓來,面積不大的日光成為一座國際觀光城市。
日光最有名的建筑便是東照宮,它是德川幕府初代大將軍德川家康安息的陵寢。德川家后代選定了這片遠離都城江戶、曾經被他自己征服過的土地作為家廟,祭祀偉大的先祖,整整花費了12年時間才完全落成。由于地處偏僻,避開了江戶這個政治紛爭的中心,也躲過了亂世的戰火喧囂,400余年來,它靜靜地矗立在首都的西北角,看著江戶成了東京,世界換了人間,唯有它與世無爭,雖沾了風霜,卻還不改舊時模樣。只要看到那些復雜的建筑結構,花樣繁多的雕刻圖案,便會覺得日光之旅果然不虛此行,不要說一個陽明門便已引得人日暮遲歸,當日本藝術的巔峰之作如此華美地呈現于眼前時,無論花上多少時間流連忘返都不為過。
東照宮與輪王寺及二荒山神社毗鄰,并稱為日光的“二社一寺”,以這3座古跡為主的建筑群落被指定為日本國內的第十個世界遺產,又稱為“日光社寺”。日光社寺坐落在山林間,周邊的自然環境極為清新優美,幽靜的石板路串起條條林間小道,兩旁的大樹郁郁蔥蔥,將各處古跡完好地隱藏在一片碧色當中,更為突出了日本古建筑的精巧細致之風。觀者很容易便能靜下心來,懷著恭敬之情去欣賞先人的智慧,體味歷史的偉大。

江戶村是一處再現江戶時代文化的主題公園。公園內按照當時的樣式再現了街道、房屋、關卡,令游人感到仿佛時光瞬間倒流回了江戶時代。
若說日光社寺是日光人文風貌的杰出代表,那么中禪寺湖則是最能完美詮釋日光的自然風景。它1200米的海拔號稱日本第一,是一個火山噴發后形成的高山湖泊。來到這里的人,無不驚艷于其比天空還要湛藍明凈的一汪湖水,廣闊的湖面像一枚碩大的藍寶石,晶瑩剔透,不含雜質,平靜無波,鑲嵌在群山之中,周圍高山隨季節變換著顏色,或白雪皚皚,或紅葉如火,或峻嶺疊翠,燦燦艷陽下山水相映,美不勝收,如童話故事般美麗神奇,難怪眾多的日本電影都選此地來拍攝外景,讓自己的愛情故事有一個最浪漫優雅的承載地。
來到日光,在遍賞風景名勝之后,至少要停留一個夜晚,把滿身的疲憊與靜謐的夜色統統留給鬼怒川的溫泉街。走得累了,怎能不接受一下日光這著名“秘湯”的愛撫?找一家鄉村溫泉旅館,享受一下原汁原味的日式露天沐浴,扭頭便是如畫般精致的風景,身心舒展的如剛剛投進沸水中的茶葉,翻滾的都是幸福。
這個地方就是日光,原來它是如此接近天堂。

Yokosuka橫須賀·東洋第一軍港
搜索地標:神奈川縣
橫須賀是條件優越的東洋第一軍港,只是這里美國海軍的力量要遠遠大于日本海上自衛隊,這個看似平靜的海濱城市,積蓄著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也凝結了日本對美國愛恨交加的復雜感情。

矗立在岸邊的巨石,如同橫須賀港的守望者,久久凝望著碧藍色的水流,一動不動。
許多人對于橫須賀的第一印象大約源自于山口百惠的自傳,這位在日本紅極一時的女星,用溫暖的賽過午后陽光的文字,表達了對橫須賀故鄉魂牽夢繞的懷念。少年時對偶像的喜愛,使得身心完全浸潤在文字間,仿佛自己也身處那座樸實的,暖暖的城市里,在坡路上奔跑著,凝視無邊無際的大海。后來漸漸地明白,原來橫須賀并不完全似紙上般溫情,它是美國在亞洲最大的海軍基地所在地,也是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有著“東洋第一軍港”的美譽,這個看似平靜的海濱城市,積蓄著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也凝結了日本對美國愛恨交加的復雜感情。
橫須賀位于東京灣西岸,是本州東南部的港口城市,東京的海上門戶。港內水域開闊,水深而流動緩慢,是日本屈指可數的天然良港之一,自古便是扼守東京灣、保衛首都的軍港,1948年定位為日本的貿易港,以造船、汽車工業為主,但它的軍事氣息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減少,反而因為美國的插入而變得更為復雜。從東京乘坐列車,不到一個小時便可到達橫須賀。縱橫交錯的寬闊馬路看上去與東京這樣的大城市似乎沒什么區別,只是街上一身戎裝、膚色各異的美國大兵提醒了它的與眾不同,讓人嗅到了海風中那一絲隱隱的火藥氣息。
橫須賀港內的停泊設施、維修戰艦能力、油料和彈藥貯存設備及兵員休整設施都非常齊全完備,滿足了海軍基地所需的各種條件,難怪美國駐日海軍、美軍第七艦隊、日本海上自衛隊這三大司令部全都駐扎于此。美國軍艦停靠在東邊靠著三浦半島的地方,是嚴格的軍事禁地,鼎鼎大名的第七艦隊以此為母港,游弋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穿梭在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懷著野心充當世界警察的角色。依據美國的“全球戰略”,橫須賀是它必須倚靠的基地。海軍司令部位于橫須賀市區內,幾座不起眼的灰色新樓房,卻是美軍的核心所在,美國士兵在這里享受到了日本政府的禮遇。政府不但出資興建了司令部,還附帶了多種休閑娛樂設施。美軍本來是橫須賀的侵略者,而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也給曾經閉關自守的橫須賀帶來了西方文明。駐扎的時間長了,便也成了橫須賀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看著街頭形形色色的英文招牌,就會感覺出這是一個美國文化發揚光大的地方。畢竟是被美國的語言和音樂熏陶了幾十年,難免滋生出親美文化,可以理解許多橫須賀人對美國的那種發自內心的熱愛。但正如山口百惠所描述的那樣,這里的坡道、草原、蓋著青石板的小巷,由于美軍的進駐都不得不改變了模樣,那種獨特的氣氛作為一個城市的陰暗面呈現出來,給人一種壓抑甚至悲哀的感覺。
盡管反基地的運動時時都會爆發,但出于長期的戰略考慮,橫須賀軍港依舊會存在下去,依賴、厭棄、敬畏、懼怕,這種種的感情交織在一起,橫須賀便是這樣一種復雜情緒的載體。

換個角度,看看綠草繁花,你不禁會為橫須賀美妙的景觀與環境感嘆、欣慰。
Miura Coast三浦海岸·一路騎行的海景風光
搜索地標:神奈川縣

三浦海岸擁有長達1千米以上的平緩沙灘,沙粒潔白細膩,海濱風景旖旎艷麗。這里不但流行海水浴,海上運動也非常盛行,選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氣,騎著自行車沿著海邊公路緩緩前行,看盡整個三浦的風光。

選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后,漫步在散漫而溫暖的日光云影下,人生能得幾刻如此滿足的光陰!
沿著橫濱向南而下,便到了東京灣和相模灣的分界線——三浦半島。走出京濱急行線的三浦海岸站,首先迎接游人的是滿樹燦爛的櫻花,給人一個開朗的好心情。三浦半島的櫻花是著名的早開品種——河津櫻花,全島種植有幾千株,花期比其他品種要早,每年2月便已看到飽滿的花朵綴滿枝頭。從三浦海面的渡輪上望過去,三浦半島被一片嬌艷的花海覆蓋了,散發著濃郁的春的氣息。
環海大道上經常可以看到公路自行車略過,三浦是騎行者常來常往的地方。許多人都會選擇以三浦車站為起點,來一場騎車旅行。路線不用刻意追求,只要沿著三浦海岸沿線走上一圈,便會發現處處都是風景,山景與海景時時相伴。
在騎行的山路上,隨便選一處歇腳地,便可以欣賞眼前連綿的海景。海邊礁石嶙峋,時不時有海浪拍打。礁石上有人靜心垂釣,還有一家人集體出游,來海邊放松身心,年輕的父母帶孩子到這里見識大海的魅力,感受自然的神奇。然而孩子們卻沒有這么悠遠的思緒,對他們來講,在石縫中出沒的色彩鮮艷的寄居蟹,水邊蹦跳的小魚顯然更為有趣。

海岸邊幽靜的房舍,總讓人感到一種世外桃源般的靜謐和與世無爭。
三浦海岸最東段的崎,有日本歷史最悠久的西洋式燈塔。燈塔原型早已毀于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現在屹立著的燈塔在1925年重建而成,依然保護著穿梭航行在東京灣上船只的安全。海岸南段最著名的便是三崎港。站在三崎港的海邊眺望,相模灘上的城島仿佛近在咫尺。受黑潮影響,三浦半島氣候溫暖,海產品種類豐富,味道鮮美。三崎港便是以盛產金槍魚而著名,碼頭上來往的船只都是在卸載捕撈上來的金槍魚,十分熱鬧。這里的餐館里處處可見各種最鮮美的、原汁原味的金槍魚料理,難免又讓人大快朵頤一番。
三浦海岸擁有長達1千米以上的平緩沙灘,沙粒潔白細膩,海濱風景秀美艷麗。形形色色的海濱浴場吸引了許多前來海水浴的客人。三浦海岸不但流行海水浴,海上運動也非常盛行,整個浴場的氣氛朝氣蓬勃,比頭上的艷陽還要燦爛,游客一年四季都絡繹不絕。特別是在周末假期,海面上滿是作風帆和沖浪運動的年輕人,為海岸增添了許多繽紛的色彩。
天下的旅行者,都是一樣的簡單快樂,無論付出了多少辛勞汗水,但只要看到引人側目的好景色,都會駐足瀏覽往返,小小的幸福與滿足在心底盤桓。

三浦半島三面環海,公路、鐵路都是依海而建的,平坦寬闊,是騎自行車觀光旅行的最佳路線。
Kakunodate角館·東北小京都
搜索地標:秋田縣

作為江戶時代規模最大的城下町,角館至今還保留著當年的風貌,是當代日本最能體現“城下町”城市布局的地方,那些保存完好的武士住宅,隱約透出京都風情,讓人不免追思起角館源遠流長的歷史。
角館市位于日本秋田縣東部,氣氛寧靜清幽,檜木內川向南緩緩的流經城內,三面都有山丘環抱,南方由玉川筋展開遼闊的仙北平野,是建造城下町的絕佳地形。這座城市最初建于17世紀初,日后作為城下町迅速地發展起來。在江戶時代,這是佐竹北家帶領的秋田藩中占地最大的城下町,至今還保留著幾分當年的風貌,是當代日本最能體現“城下町”城市布局的地方。

角館市景色宜人,有著“東北小京都”之稱。
角館是個風物優雅的古樸小城,走在青石板小路上,兩旁的樹木高大,鱗次櫛比的房屋群依稀還是武士住宅的模樣,石黑家、青柳家、松本家、西宮家都是典型的武士風格,沿著武家屋敷大街整齊地排列著,長期對外開放,供游人參觀。現在這里是國家重要的傳統建筑保存區,從工作人員到尋常市民,每個人都有很強的保護城市面貌的意識,注意不去破壞這個城市古老的歷史風范。
武士住宅都是有著百年以上歷史的老院子,正面和側面都有兩扇大門,這是那個時代尊貴身份的象征,昭示著武士階層當年的榮耀,長滿青苔的院墻透著年代的滄桑,只有庭院里蒼翠的綠樹還散發著清新的活力。
人們習慣將角館稱為“東北的小京都”,整座城市都有著和京都相似的氣氛。這名字的來歷自然是與風雅瀟灑的建筑樣式相關。事實上,角館與京都也確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1656年起的200余年,佐竹北家的領主娶的都是來自京都的大臣的女兒。隆重浩蕩的婚禮迎來的不僅僅是美麗的新娘,還將優雅的京都文化引入此地。京都先進的精神文明,纖細恬靜的審美意識對角館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一直持續到當代,難怪有了“東北小京都”之稱。


角館的檜木內川沿岸種滿了櫻花樹,綿延近2千米。每年春天,整個河堤櫻花爛漫,云霞燦爛,絲毫不遜色于上野公園的櫻花大道。
角館是日本的花見名所。花見時節,人山人海絡繹不絕。櫻花花季之后還有葉櫻可賞,夏日的綠蔭、秋天的紅葉,將角館描繪得五光十色,一年四季都是賞景散心的好去處。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小城,角館有多姿多彩的傳統民俗活動。春天的櫻花節熱鬧非凡,美不勝收。夏天有日本特有的“舞”,人們拍打著一種叫做“
”的古老樂器,隨著節拍翩翩起舞。秋季有飾山節,人們在收獲季節狂歡,山車互相沖撞,場面十分壯觀。冬季的活動叫做“火振雪窯”,將繩子尖端的草袋點上火,揮舞著繩子東奔西跑,祈求一年順利,無病無災。這些民俗儀式都充滿著濃郁的日本民族風情,給了外國游客一個大飽眼福、體驗日本的好機會。
角館并沒有都市炫目的繁華,然而這正是它的獨特之處,在現代文明的撞擊下,還難能可貴地保持著古樸的原色。日本傳統的街市之美,盡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