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世和更新世
生活在上新世的動物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像駱駝、單趾馬等動物都已經適應了草原生活,水里的鯨類動物也開始大量繁殖,最早的人類已經出現了。但對于植物來說,由于受到了寒冷氣候的影響,熱帶草原逐漸被無樹大草原代替了。到了更新世時期,北半球更加寒冷,許多能夠適應寒冷氣候的大型動物出現了。新的人種也誕生了。像地衣等比較耐寒的植物借此機會,占領了北方的大片土地。由于全球的氣溫都受到了低溫的影響,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動物趁勢擴大了自己的生活范圍。
體型似狗的袋狼
袋狼是一種兇狠的食肉動物,它們的長相看起來和狗有點像,可是身上卻長有一道道黑色的斑紋,如同老虎身上的條紋,所以也被叫作塔斯馬尼亞虎。袋狼和其他有袋類動物一樣,肚子上都長有一個育兒袋,小袋狼就生活在育兒袋里。由于袋狼身體健碩,因此又被認為是近代體型最大的有袋類食肉動物。
【大開眼界】
上新世時期,南、北美洲之間的陸橋便已存在。動物可以經由陸地在兩洲之間遷徙移動。
在更新世,由于海平面下降,珊瑚和其他造礁動物都受到了影響。當時全球的氣溫較低,因此,寒帶水鳥和海洋哺乳動物的分布范圍都比現在大得多。

擁有劍齒的恐貓
從外形上看,生活在距今500萬~150萬年前的恐貓類動物很容易讓人想起劍齒虎。和劍齒虎一樣,恐貓類動物也長有尖利的大犬齒,和劍齒虎的犬齒非常相似,但是要短一些。當然,它們的生活習性也和劍齒虎十分接近,都是肉食性動物。

恐貓類動物和劍齒虎一樣,都是地地道道的貓科動物。恐貓類動物的骨骼結構和貓類動物很相近,就連身體比例也和現代生活在森林里的貓一模一樣。
耐寒的長毛象
活躍于約15萬年前的長毛象(即真猛犸),全身都覆蓋著又長又密的長毛,長毛底下還有一層纖密的絨毛。它們是唯一能在北極氣候下生存的象類動物,其多脊的臼齒可幫助它們更好地咀嚼堅韌的野草等小型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