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蘇丹 Sudan

國名:蘇丹共和國 面積:188.6萬平方千米 首都:喀土穆 人口:3420萬(2012年) 民族:阿拉伯人為主 語言: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

蘇丹位于非洲東北部,北鄰埃及,西北和西接利比亞、乍得、中非共和國,南毗南蘇丹,東臨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東北瀕紅海,海岸線長720千米,是非洲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地處沙漠向雨林生態過渡帶,最熱季節氣溫可達50℃,長年干旱,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蘇丹歷史悠久,1899年成為英國和埃及的共管地,蘇丹人民進行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反抗侵略斗爭,1956年1月宣布獨立,成立蘇丹共和國。獨立后爆發過兩次內戰,2011年7月9日南蘇丹獨立。蘇丹經濟落后,以農牧業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玉米和小麥,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和芝麻等,蘇丹長絨棉產量居世界第二,芝麻產量在阿拉伯和非洲各國中均居第一位。但工業基礎薄弱,是聯合國宣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番瀉葉是蘇丹比較常見的一種植物,食用后能導致輕微的腹瀉,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蘇丹國土中部盆地以北的地區全部為大片炎熱、干燥的沙漠臺地,以尼羅河為界,河東為努比亞沙漠,河西為利比亞沙漠,都是一望無際的荒涼、干燥的土地。

貫穿全境的尼羅河

蘇丹的大部分河流都屬于尼羅河水系。干流白尼羅河到了喀土穆與最大支流青尼羅河匯合,水量驟增。青尼羅河全年流量極不穩定,暴漲暴落,洪水期與枯水期流量相差60多倍。至阿特巴拉,尼羅河接納了最后一條支流阿特巴拉河,進入沙漠地帶,河水又大量耗失,有一系列的急流和瀑布。尼羅河流域是蘇丹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豐富的資源

蘇丹國土幅員遼闊,是非洲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廣袤的土地擁有各種豐富的自然資源。蘇丹有著得天獨厚的林業資源,科爾多凡高原是阿拉伯樹膠的主要產地,所產樹膠品質優良,產量占世界的60%~80%,是蘇丹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在蘇丹熱帶草原和森林地區,生存著諸如獅子、羚羊、胡狼、野牛、鴕鳥、珠雞等各種飛禽走獸。礦產方面,已探明的資源主要有鐵、鉻、銅、鈾、錳、金、銀、鉛、石膏、石油、石英等,其中鐵的蘊藏量最大。豐富的資源為蘇丹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馬赫迪武裝起義

英國于19世紀70年代開始向蘇丹擴張。1881年,蘇丹爆發了著名的民族大起義——馬赫迪武裝起義。出身于船工之家的穆罕默德·艾哈邁德發動和領導了這場舉世聞名的反對外國侵略的武裝斗爭。他自稱為“馬赫迪”,意為“救世主”,通過教義發動群眾,提出“廢除苛捐雜稅,實現人人平等”的口號,號召人民起來反抗殖民統治,得到了人民的一致響應。1885年1月,起義軍在喀土穆大敗英軍,攻占了喀土穆,并殺死了英國殖民者任命的“蘇丹總督”戈登。1885年9月起義軍解放了蘇丹全境,建立了馬赫迪伊斯蘭共和國。馬赫迪本人于1885年6月逝世,沒有來得及參與新國家的建立,但這個由他發起并建立的政權前后存在了14年之久,為非洲人民反抗殖民統治樹立了光輝的典范。

隨著社會的發展,蘇丹的土著人也有了現代化的裝備,一位棟古拉族人正提著他的AK47步槍巡視自己的牧群。

文面習俗

文面是蘇丹各種民族風俗中頗具特色的一種,年代由來已久,最初據說是用來作為區別不同部落之間的標志,后來則逐漸演變成為了區別教別和不同家族的標志,以至最后發展成為了一種美的象征。文面的具體步驟首先是用筆在接受文面的人臉上或額上,按各自家族的統一圖案畫好圖樣,家族不同,圖案也各異,線條有橫有豎,條數也是三條或兩條不一。先沿著畫好的線用小刀割破皮膚,再在割去表皮的地方抹上油,等傷口愈合之后,留下的疤痕就是文面。各部族文面的年齡不一樣,有的是幼年時即文面,有的則等到成年之后。通常,文面被看作是勇敢的象征,成年人如果臉上沒有文面的話,將會被大家視為懦夫,也沒有女孩子愿意嫁給他。目前,蘇丹的文面習俗已經漸趨弱化,在大多數老年人、中年人臉上還可看到文面,而文面的孩子卻已經很少見了。

蘇丹農業分為合作社、國營農場、私人耕作區等多種經營方式,多數地區仍為畜力耕作。

“世界火爐”喀土穆

喀土穆位于青尼羅河口左岸同白尼羅河的交匯處,是蘇丹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據說15世紀時阿拉伯人來到此地,看到這里狹長的地形像一條大象的鼻子,便稱此處為“喀土穆”,阿拉伯語意為“象鼻”。這里是蘇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但真正使喀土穆與眾不同的,卻是它出了名的氣候。喀土穆氣候炎熱干燥,年平均氣溫28.7℃,最熱季節氣溫近50℃,因而有“世界火爐”之稱,據說喀土穆人每年有7個月是在戶外睡覺。市內有紡織、食品、印刷、制革、水泥、金屬工具、化工日用品等工業。商業較發達,是棉花、阿拉伯樹膠、花生、芝麻等農產品的最大集散中心。市區內有高大的建筑群,主要建筑物有宮殿、議會廳等。獨立后新建了許多文化娛樂設施,有公園、動物園和藏有幾千年歷史文物的博物館,還有現代化的行政、商業大廈,有多座清真寺、古羅馬天主教堂、科普特教派基督教堂和希臘東正教教堂,建筑風格各具特色。

“國家門戶”蘇丹港

蘇丹港是蘇丹唯一的海港。它位于蘇丹東北部紅海西岸。背倚丘陵,后有廣闊腹地,扼紅海通往地中海的航運要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而有“國家門戶”之稱。蘇丹港屬于深水良港,可停靠3.5萬噸級油輪。港區擁有現代化的倉庫、碼頭和裝卸設備,年吞吐量800萬噸,承擔著90%的進出口運輸任務。蘇丹港還是個以煉油為主的工業城市,擁有現代化煉油廠,以及船舶修理、汽車修配、食品等工業,附近盛產池鹽。有鐵路、公路與喀土穆等國內重要城市相連,并有輸油管通向喀土穆。市區近年來修建了不少現代化建筑物,多用當地的海礁石建成,并保留著傳統的大頭屋頂建筑形式,市容別具風格。

恩圖曼是蘇丹第二大城市,著名的民族領袖馬赫迪的陵墓就位于市中心,雖然現在墓內已沒有馬赫迪的遺體,但這里依然被視為圣地。

蘇丹婦女不像亞洲國家的阿拉伯婦女那樣愛穿長袍戴面紗,而是喜歡穿一種無袖的連衣裙,外出時用白布或白紗披在外面。

蘇丹實行義務兵役制,規定18歲~30歲的蘇丹人必須有31個月的服役期。

蘇丹有民航機場100多個,民航局有大型客機10多架,國內90%的運輸通過空運進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县| 海南省| 山阳县| 崇州市| 抚松县| 霞浦县| 白玉县| 虹口区| 连城县| 修武县| 腾冲县| 桑日县| 定州市| 子洲县| 呼伦贝尔市| 孟连| 珠海市| 甘德县| 富裕县| 金寨县| 上饶市| 贵德县| 油尖旺区| 巴马| 东方市| 广宗县| 义马市| 观塘区| 育儿| 抚宁县| 徐州市| 循化| 敦化市| 疏附县| 宁陵县| 顺义区| 舟山市| 收藏| 祁连县| 金寨县| 阳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