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本虛無,人類縮在黑暗的世界里面,依賴各種各樣的道理艱難而又痛苦的活著繁衍生息。后來發展成了各不相同的文明,自成一界的人多了,爆發了戰爭。這個時候傳道大有所成的人開始成為了領袖人物,如釋迦牟尼,或者化圣成為平凡人心中的信仰,如孔子,王陽明那些。
可是信仰之間也是有沖突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世界大戰一觸即發,人口急劇縮減,生靈涂炭,民不聊生。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人,他如同志愿者,無償幫扶那些人,為了能幫到更多的人,他發明了很多東西,后來還有了一堆追隨者。
那時候人的平均壽命是五十歲,有很多人覺得無償幫助別人得不償失,像施工隊建設完一個城市向另一個城市遷徙,影響了作為人最重要的事:傳宗接代。有很多人建設完又一座城市后不在追隨他,他只身一人前往下一個城市,以一己之力號召那些人一起建設,從頭再來的困難沒有壓倒他,他建設起來的城市人們互相往來,歌頌他的事跡,那些追隨者又一次回到他的身邊,并且不讓他再繼續流浪下去,決定替他去完成小目標。他就地駐扎,追隨者越來越多,遇到的問題常叫人傳話回來讓他想辦法,此時的他似一方君王。百姓們想要像供奉神明一樣供奉他,就去問他傳的是什么道理,說出來大家一起信奉和傳承給后人。他說他沒有道理可以教導,他只是心懷惻隱,想要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善舉罷了。
閑下來的他癡迷設計,造風車水車,各種造。他每天苦思冥想還能造什么,一些還沒有創造能力的孩子懷揣著對世界的好奇向他請教,他又好像成了一位教書先生,只不過那時還沒有書,許多孩子成為了有用之人,造出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東西,他的國家日益強大。
后來有人被他的城市建設施工隊帶到他面前,那些人想要和他簽訂和平條約,如果他不同意,他們就會倒戈相向。他并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國家,也沒有覺得自己是一方霸主,他如實相告。那些人問他,如果他不是君主,那么這些領地可以任他們搶奪嗎?人們可以任他們分配嗎?不聽話可以挨打或者處死嗎?圍觀的人很多,聽到這些話紛紛嚇的面色如紙。看起來他如果承認自己是君王,這些人才會心安一點。可是他沒有,他說這里的人都是平等的,如果看起來不平等,那只是一部分人發自內心的去尊敬另一部分人。我不是君王,大家只是比較敬重我。如果你們要了領地以后,統治了我們以后讓我們過得更好,我們是可以聽你們的話,但是隨意處死一個人是不行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的生命都等于無限的創造力。你看這里的風車水車,再看這些田地作物,屋舍和溝渠。
那些人看他們如數家珍,百姓臉上的自豪,他們只想掠奪這個寬廣富足卻沒有城墻的國度。
戰爭還是來了,即使把良田美女主動奉上,也沒有阻止那些人泛濫的殺欲。男人們幾乎全部殺完,女人們為他以身作盾助他逃脫。他帶著孩子們逃到天涯海角,彌留之際,他對孩們說:適當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適當的強大才能做更多利世之舉。
自此,一個強大的國度誕生了,不懼殺伐,利世利民。
王權當道,許多人被處死,許多人被人道處理后流放,為他們的君王探索世界(鄭和下西洋那種)。有人來到這個國度,被友好對待,不愿離去,就在這里孤獨終老。也有人回到自己原來的國家,卻選擇對自己的君王保守秘密,以保護那個如天堂一般的國家。有很多牧民游牧到那里便定居,也有很多善良的人救助過回去的人后聽說這個國家心向往之。當那些野心家聽說這個國家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龐然大物,招惹不起。他們不甘心,一次一次發起攻擊,他們的士兵被俘虜后沒有被殺害,他們可以感受那個國度的友好和富足,他們簽下自愿歸降書后可以獲得居民身份證,可以回去接自己的家人,可以立足于此。這里的人不會去搶別人的東西,大家都只熱衷創造,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生活質量。
人無完人,這樣的國家混飯吃的人也不少,他們街頭行乞,好吃懶做。
有一個國家勾結了這樣的人,他們去坑蒙拐騙不知事的孩童或老年癡呆的老人,人為致殘扔在街頭。一開始獲利不少,可是后來這些老人和孩子被人帶回家供養起來雖不能言語寫字回到本來的家庭,卻也免受許多痛苦。軍方介入后找回了許多孩子和老人,有家的回家沒家的養老院和孤兒院。
人稱此國為京。后來尋繼承人,舉賢舉能,但凡心懷天下者,皆可自薦。選中者賜姓為君,取君臨天下之意。再后來,世界各大國浮出水面,皆以家天下治國,民心所向,都覺得德才兼備者難尋,不如家天下治國。繼承人自幼選定,十年養德十年養才,二十登基治天下。且治十年看業績,不得民心再由民間選出賢能者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