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社會運行的物質基礎

2.1 復習筆記

【知識梳理(庖丁解牛)】

【考點難點歸納(去粗取精)】

考點一:人口與社會運行 ★★

1人口規模與人口結構(見表2-1)

人口是指特定時間、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這樣一種集合呈現出一定的數量、質量和構成特征,并由此對社會運行和發展產生基礎性影響。

表2-1 人口規模與人口結構

2人口分布與人口遷移(見表2-2)

表2-2 人口分布與人口遷移

3人口轉變與老齡化(見表2-3)

表2-3 人口轉變與老齡化

4人口健康(見表2-4)

表2-4 人口健康

拓展:世界上通行三種統計人口遷移的方法:以居住地的變化進行的統計,如從農村到城市的遷移。以居住地改變的時間進行的統計。遷移新居住地6個月或1年以上者為永久性人口遷移。以常住戶口登記地的改變進行的統計。我國是以此種方法進行統計的,它是指人口在省、市、縣的行政區劃間的戶口所在地的變化。

考點二:環境與社會運行 ★★★

1環境及其社會功能(見表2-5)

表2-5 環境及其社會功能

2工業社會中的環境問題(見表2-6)

表2-6 工業社會中的環境問題

拓展:當今世界面臨著許多不同的全球環境威脅。以往它們可以被粗略地劃分為兩種基本類型:排放到環境中的污染物和廢棄物;可再生資源的衰竭。威脅人類社會的一向是外部風險,像旱災、地震、饑荒和暴風雨等來自自然界、與人類行為無關的風險,而如今人類卻越來越多地面對各種人為風險,即由于人類自身的知識和技術對自然界的影響而引發的風險。當代社會所面臨的許多環境和健康風險就是人為風險的例證,它們是人類行為干預自然的結果。

考點三: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與社會運行 ★★★

1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及其基本特征(見表2-7)

表2-7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及其基本特征

2物質資料生產方式作為社會的基礎(見表2-8)

表2-8 物質資料生產方式作為社會的基礎

拓展:人類進行物質資料生產必須具備三個基本要素:人的勞動,即勞動力的支出;勞動資料,即勞動手段;勞動對象,即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質資料。這些要素在彼此孤立存在的情況下不能構成生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州市| 无极县| 华蓥市| 平凉市| 于田县| 南通市| 苍梧县| 昌平区| 陵川县| 成武县| 合川市| 沈丘县| 沾化县| 桑植县| 清流县| 日照市| 循化| 小金县| 淳化县| 嘉禾县| 扬州市| 垫江县| 鄂州市| 拜泉县| 靖远县| 资源县| 芜湖市| 高陵县| 唐河县| 白山市| 平罗县| 宁津县| 邢台县| 鹤峰县| 兴海县| 云和县| 遂川县| 贵定县| 同江市| 巩义市| 巫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