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部分 課后習題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管理與管理學

1人類活動的特點是什么?為什么管理實踐與人類歷史同樣悠久?

答:人類活動的特點主要包括:

(1)目的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理想。人類正是在為實現預期目的的活動中,在不斷地勞動、思考、謀劃、設計和組織管理的過程中,逐漸進步的。

(2)依存性。目的性來源于人對外部環境和人類自身的相互依存關系。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通過適應和改造外部環境去取得必需的資源,必須通過個人或集體的勞動為自己或他人提供需要的產品和勞務。

(3)知識性。從自己過去的實踐中學習,從前人的經驗中學習,并能把學到的知識加以記憶、積累、分析和推理,從而形成人類獨有的知識體系,包括各種科學理論、原理、方法和技藝。

人類活動的上述三個特點為人類的管理實踐提供了客觀條件,使得管理實踐和人類歷史一樣悠久。

2何謂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管理的定義

管理是為了實現組織的共同目標,在特定的時空中,對組織成員在目標活動中的行為進行協調的過程。其具體內涵包括:

實現組織目標是評價管理成敗的唯一標準。任何組織的目標,都包含兩方面的要求:a.“效率”,即“用正確的方法做事”,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b.“效果”,即“做正確的事”,在確保安全、環保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在實踐中,效率和效果有時可能是矛盾的,管理的任務就是要通過協調使兩者統一起來,在統一過程中絕不應使客戶的需求受到損害。

特定的時空是管理的必要條件。任何管理都是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中進行的,并且對任何管理行為都必須有特定的時空要求。做何事、在何地做、何時開始與結束。任何管理如果沒有時空要求,就沒有任何意義。

管理的核心是人的行為。組織目標必須分解為許多具體工作,通過相關人員的實際行為去實現。所以,管理的核心是協調人的行為。

管理的本質是協調。協調是通過管理的各項職能來實現的,決策是協調的前提,組織是協調的手段,領導是協調的責任人,控制是協調的保證,創新是協調解決問題的途徑。管理者必須掌握更高的專業技能,才能勝任協調的任務。可見,協調將永遠是管理的本質。

(2)管理的基本特征

管理具有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管理是人類社會活動的客觀需要,是社會勞動過程中的一種特殊職能,是生產力,是一種客觀存在;同時,管理又是一定社會生產關系的反映,是為了達到預期目的而進行的具有特殊職能的活動。

管理具有目標性。管理目標是管理活動的基本構成要素,它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構成。

管理具有組織性。管理的目標與組織的目標往往具有同一性;管理必須以組織作為其運行和實施的載體和依托;管理必須以組織的合理構建作為其有效實施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職能;管理活動受組織規則和規范的制約,往往需要按照組織的法定程序進行。

管理具有創新性。管理的創新性首先來源于管理環境和條件的變化,同時,也來源于管理因素的發展變化和管理方式的不斷深化及更新。

3管理活動具有哪些基本職能?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答:(1)管理活動的基本職能

決策。組織中所有層次的管理者,包括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和一線(或基層)管理者,都必須從事計劃活動。所謂計劃,就是指“制定目標并確定為達成這些目標所必需的行動”。雖然組織中的高層管理者負責制定總體目標和戰略,但所有層次的管理者都必須為其工作小組制定經營計劃,以便為組織作出貢獻。所有管理者必須制定符合并支持組織的總體戰略目標。另外,他們必須制定支配和協調他們所負責的資源的計劃,且在計劃過程中必須進行決策。決策是計劃和修正計劃的前提,而計劃又是實施決策的保證,計劃與決策密不可分。計劃是為決策服務的,是實施決策的工具和保證。

組織。根據工作的要求與人員的特點,設計崗位,通過授權和分工,將適當的人員安排在適當的崗位上,用制度規定各個成員的職責和上下左右的相互關系,形成一個有機的組織結構,使整個組織協調地運轉。這就是管理的組織職能。組織目標決定著組織結構的具體形式和特點。反過來,組織工作的狀況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些組織各自的工作效率和活力,組織工作的優劣同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些計劃和管理活動的成敗。任何社會組織是否具有自適應機制、自組織機制、自激勵機制和自約束機制,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該組織結構的狀態。因此,組織職能是管理活動的根本職能,是其他一切管理活動的保證和依托。

領導。有權威的領導者進行領導,指導人們的行為,通過溝通增強人們的相互理解,統一人們的認識和行動,激勵每個成員自覺地為實現組織目標共同努力。管理的領導職能是一門非常奧妙的藝術,它貫徹在整個管理活動中。在中國,領導者的概念十分廣泛,不僅組織的高層領導、中層領導要實施領導職能,基層領導也要實施領導職能,而擔負領導職能的人都要重視工作中人的因素的作用。

控制。控制的實質是使實踐活動符合計劃,計劃就是控制的標準。管理者既要有預防下屬和事態失控的充分措施,防患于未然,又必須及時取得計劃執行情況的信息,并將有關信息與計劃進行比較,發現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及時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縱向看,各個管理層次都要充分重視控制職能,越是基層的管理者,控制的時效性越強,控制的定量化程度越高;越是高層的管理者,控制的時效性要求越弱,控制的綜合性越強。橫向看,對于各項管理活動、各個管理對象都要進行控制。

創新。迄今為止,很多研究者沒有把創新列為一種管理職能。但是,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知識經濟時代,每位管理者每天都會遇到新情況、新問題。如果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就無法應付新形勢的挑戰,也就無法完成肩負的任務。現在已經到了不創新就無法維持的地步,所以,創新自然就成為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職能。

(2)管理各基本職能的相互關系

各項管理職能的相互關系如圖1-1所示。每一項管理工作一般都是從決策開始,經過組織、領導到控制結束。各職能之間相互交叉滲透,控制的結果可能又導致新的決策,開始新一輪的管理循環。如此循環不息,把工作不斷推向前進。創新在管理循環之中處于軸心的地位,成為推動管理循環的原動力。

圖1-1 管理職能循環圖

4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內容。

答: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1)管理的自然屬性

自然屬性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不因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不同而有所改變的客觀存在。管理之所以具有自然屬性,是因為管理過程就是對人、財、物、信息、時間等資源進行組合、協調和利用的過程,其中包含著許多客觀的、不因社會制度和社會文化的不同而變化的規律。管理理論揭示了這些規律,并創造了與其相適應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活動只有遵循這些規律,利用這些方法和手段,才能保證生產等各種組織活動順利、有效進行。管理的自然屬性體現在:

管理是人類社會活動的客觀需要。管理的出現是由人類活動的特點決定的,人類的任何社會活動都必定具有各種管理職能。如果沒有管理,一切生產、交換、分配活動都不可能正常進行,社會勞動過程會發生混亂和中斷,社會文明不能繼續。

管理是社會勞動過程中的一種特殊職能。管理寓于各種社會活動之中,所以說它是一般職能。

管理也是生產力。任何社會、任何企業,其生產力是否發達,都取決于它所擁有的各種經濟資源、各種生產要素是否得到有效的利用,取決于從事社會勞動的人的積極性是否得到充分的發揮,而這兩者都有賴于管理。

(2)管理的社會屬性

社會屬性體現在管理作為一種社會活動,它只能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和一定的社會關系中進行。管理具有維護和鞏固生產關系、實現特定生產目的的功能。管理的社會屬性與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緊密相連。與管理的社會屬性有關的基本變化包括: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經濟組織規模不斷擴大,使管理的復雜性增強;職業經理人的出現,使企業經營權和終極所有權分離。

整個社會普遍出現中產階級,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形的社會財富占有結構正在取代工業化初期的金字塔形結構。

幾乎所有國家都已進入或正在進入市場經濟的軌道,都在使用市場、計劃、行政、法律的手段以及大數據技術進行宏觀經濟調控。

企業管理需要考慮消費者利益和社會生態環境的保護。

(3)管理二重性產生的原因

從根本上說,管理具有二重性是因為它所管理的生產過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也就是說生產過程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互結合、相互作用的統一過程,要保證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就必須執行合理組織生產力和維護生產關系的職能,這兩種職能相互結合,共同發生作用,缺一不可,由此,企業管理就具有了二重性。

(4)管理二重性之間的關系

管理的二重性相互聯系:管理的自然屬性不可能孤立存在,它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會制度、生產關系中;管理的社會屬性也不可能脫離管理的自然屬性而存在,否則,管理的社會屬性會成為沒有內容的形式。

管理的二重性互相制約:管理的自然屬性要求具有一定社會屬性的組織形式和生產關系與其相適應;管理的社會屬性也必然對管理的方法和技術產生影響。

5一個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備哪些技能?

答:(1)根據明茨伯格的企業管理者角色理論,管理者扮演著十種角色,這十種角色可被歸入三大類:

人際關系角色。人際關系角色直接產生自管理者的正式權力基礎,管理者在處理與組織成員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關系時,即在扮演人際角色。其主要包括:代表人角色、領導者角色和聯絡者角色。

信息傳遞角色。管理者要負責確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具有足夠的信息,從而能夠順利完成工作。管理者既是所在單位的信息傳遞中心,也是組織內其他工作小組的信息傳遞渠道。整個組織的人依賴于管理結構和管理者獲取或傳遞必要的信息,以便完成工作。其主要包括:監督者角色、傳播者角色和發言人角色。

決策制定角色。在決策制定角色中,管理者處理信息并得出結論。如果信息不用于組織的決策,這種信息就喪失其應有的價值。管理者負責作出組織的決策,讓工作小組按照既定的路線行事,并分配資源以保證小組計劃的實施。其主要包括:企業家角色、混亂駕馭者角色、資源分配者角色和談判者角色。

(2)有效管理者需要具備的技能

技術技能。即運用管理者所監督的專業領域中的過程、慣例、技術和工具的能力。如一個學校的校長在教學方面的造詣,一個財務總監對財務知識的掌握等,都屬于技術技能。

人際技能。即成功地與別人打交道并與別人溝通的能力。人際技能包括對下屬的領導能力和處理組織內外部各有關部門、有關人員之間關系的能力。管理者特別要注意提高自己與他人共同合作的能力,處理好與同事的關系,以便樹立團隊精神。管理者作為組織中的一員,其工作能力首先表現在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上。

概念技能。即把觀點設想出來并加以處理以及將關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組織視作一個整體,并且了解組織各個部分的相互關系。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能夠準確把握工作單位之間、個人之間以及工作單位和個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深刻了解組織中任何行動的后果,以及正確行使五種管理職能。很強的概念技能為管理者識別問題的存在、擬訂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案、挑選最好的方案并付諸實施提供了便利。

(3)各層次管理者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如圖1-2所示。

圖1-2 各層次管理者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

6分析管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其方法。

答:(1)管理學的研究對象

管理學是以各種管理工作中普遍適用的原理和方法作為研究對象的。它是研究管理活動過程及其規律的科學,是管理實踐活動的科學總結。管理學是現代化、社會化和各門學科日益發展的產物,橫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各個領域,包括生產力、生產關系及上層建筑的各個方面。管理學關系圖如圖1-3所示。

圖1-3 管理學關系圖

(2)管理學研究方法

歸納法。歸納法是通過對客觀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經驗)進行觀察,從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點、典型關系、典型規律入手,進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從中找出事物變化發展的一般規律,這種從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又稱為實證研究。由于管理過程十分復雜,影響管理活動的相關因素極多,并且相互交叉,人們所能觀察到的往往只是綜合結果,很難把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分解出來,所以大量的管理問題都只能用歸納法進行實證研究。

試驗法。即人為地為某一試驗創造一定條件,觀察其實際試驗結果,再與未給予這些條件的對比試驗的實際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尋找外加條件與試驗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如果做過多次試驗,而且總是得到相同結果,那就可以得出結論,這里存在某種普遍適用的規律性。試驗法可以得到接近真理的結論。但是,管理中也有許多問題,特別是高層的、宏觀的管理問題,由于問題的性質特別復雜,影響因素很多,不少因素又是協同作用的,所以很難逐個因素孤立地進行試驗。并且此類管理問題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特別復雜,要想進行人為的重復也是不可能的。

演繹法。對于復雜的管理問題,管理學家可以從某種概念出發,或從某種統計規律出發,也可以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用歸納法找到一般的規律性,并加以簡化,形成某種出發點,建立起能反映某種邏輯關系的經濟模型(或模式),這種模型與被觀察的事物并不完全一致,它所反映的是簡化了的事實,它完全合乎邏輯的推理。它是從簡化了的事實前提推廣得來的,所以這種方法稱為演繹法。演繹法中的模型主要有:

a.解釋性模型,從理論概念出發建立的模型。例如投入產出模型,企業系統動力學模型等,都是建立在一定理論概念基礎之上的。

b.經濟計量模型,從統計規律出發建立的模型。例如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模型,以及建立在回歸分析和時間序列分析基礎上的各種預測模型和決策模型。

c.描述性模型,建立在經濟歸納法基礎上的模型。例如現金流量模型、庫存儲蓄量模型、生產過程中在制品變動量模型等。

 

推薦閱讀
  1. 馮博琴《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2. 童兵《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3. 陳憲《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第4版)課后習題詳解
  4. 李景寧《有機化學》(第5版)(下冊)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5. 2014年經濟師《農業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2013年真題及詳解】
  6. 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文學理論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5.6小時高清視頻】
  7.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6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17小時高清視頻】
  8. 2020年考古學與文博綜合[專業碩士]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9. 2019年成人高考專科起點升本科《政治》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0.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434國際商務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11. 2020年金融碩士(MF)《431金融學綜合》[專業碩士]名校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
  12.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3. 曾憲義《中國法制史》(第2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18小時高清視頻】
  14. 張德《組織行為學》(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15. 吳曉求《證券投資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源县| 河池市| 林芝县| 贵溪市| 丁青县| 太原市| 游戏| 赤城县| 大石桥市| 固始县| 寿宁县| 酉阳| 南郑县| 伊宁市| 金川县| 岳池县| 福鼎市| 新源县| 牙克石市| 米脂县| 米易县| 永兴县| 连江县| 灵武市| 洞头县| 长春市| 新乡市| 思茅市| 怀来县| 齐齐哈尔市| 磴口县| 忻城县| 乌鲁木齐县| 昌江| 绍兴市| 荆门市| 尼木县| 襄垣县| 仙游县| 桐乡市| 多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