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敏恒《化工原理》(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3046字
- 2021-06-08 15:51:33
第2章 流體輸送機械
2.1 復習筆記
【知識框架】
【概念匯總】
表2-1-1 本章重點概念
【重點歸納】
一、概述
1管路特性方程
管路特性方程為
其中,
從此式可以得到管路特性曲線,如圖2-1-1。
圖2-1-1 管路特性曲線
【注意】曲線1表示低阻管路系統的特性曲線;曲線2表示高阻管路的特性曲線。
管路特性方程系數K為
【注意】K由管路特性決定。當流動進入阻力平方區時,K與流量值無關,是一個常數。
2流體輸送機械的主要技術指標
流體輸送機械的主要技術指標:壓頭和流量。
3輸送機械的分類
輸送機械根據不同的需求,依據不同的原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動力式(葉輪式):例如離心式、軸流式等。
(2)容積式(正位移式):例如往復式、旋轉式等。
(3)其他:以上都不滿足的類型,例如噴射式等。
二、離心泵
1離心泵的工作原理
(1)離心泵的主要構件——葉輪和蝸殼
離心泵的主要工作部件是葉輪和泵殼(如圖2-1-2所示)。其中葉輪可直接對液體做功。
【擴展】離心泵的結構特點是在一個蝸殼形的泵殼內,安裝了一個可以快速旋轉的葉輪,在葉輪上有4~8片葉片。泵殼上有兩個接口,通向葉輪中心的是進口,與吸入管路相接;與泵殼的切線方向相同的是出口,與排出管路相連接。
圖2-1-2 離心泵裝置簡圖
(2)工作原理
離心泵工作原理如圖2-1-3所示。
離心泵工作時,葉輪高速旋轉,迫使葉片間的液體也跟著旋轉,使得液體獲得了離心力,從而獲得能量,則葉輪中心處低勢能、低動能的液體在葉輪外緣變成了高勢能、高動能的液體。液體進入蝸殼后,部分動能轉化為勢能,繼而從壓出管道排出。
液體是因為吸液口和葉輪中心處的勢能差才不斷被吸入葉輪的。
【注意】液體在葉輪中心形成的是低壓。
圖2-1-3 離心泵工作原理圖
【擴展】離心泵啟動前,要先將泵殼與吸入管路內灌滿液體。如果泵的位置處于吸入液面之下,液體可自動進入泵內,則無須灌泵。
(3)離心力場中的機械能守恒
葉輪進、出口截面列出機械能守恒式如下
(4)離心泵的理論壓頭
泵的理論壓頭為
(5)流量對理論壓頭的影響
泵的理論壓頭HT和泵的流量之間的關系為
(6)葉片形狀對理論壓頭的影響
表2-1-2 葉片形狀分類及不同類型葉片流量與理論壓頭的關系
【注意】β2為葉片出口端傾角。
如圖2-1-4所示,葉片形狀不同,離心泵的理論壓頭HT與流量qV的關系也不同。
圖2-1-4 離心泵的HT-qV關系
【葉片類型選擇】離心泵一般采用后彎葉片,提高能量利用率。
(7)液體密度的影響
理論壓頭與液體密度無關。也就是說,對于同一離心泵,無論輸送何種液體,理論壓頭均不變。
(8)氣縛現象
若管路及軸封密封不良,會導致空氣漏入,使得泵內流體平均密度下降,下降嚴重時泵會產生氣縛現象。
2離心泵的特性曲線
(1)泵的有效功率及效率
泵的有效功率
Pe=ρgqVHe
其中,He表示泵的有效壓頭,單位m;qV表示泵的實際流量,單位m3/s;ρ表示液體密度,單位kg/m3;Pe表示泵的有效功率,單位W。
泵的(總)效率
η=Pe/Pa
其中,Pa表示泵的軸功率,是由電機輸入離心泵的功率,單位W。
(2)離心泵的主要能量損失
表2-1-3 離心泵的主要能量損失
(3)離心泵的特性曲線
離心泵特性曲線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He-qV、η-qV、Pa-qV,如圖2-1-5。
圖2-1-5 離心泵的特性曲線
(4)液體黏度對特性曲線的影響
在實際工作中,黏度會影響特性曲線,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修正。工廠提供的特性曲線是在常溫下用清水測定的。
(5)比例定律
表2-1-4 比例定律
3離心泵的流量調節和組合操作
(1)離心泵的工作點
管路特性方程:H=f(qV)。
泵的特性方程:He=φ(qV)。
當管路內的流動處于阻力平方區時,離心泵的工作點(揚程和流量)必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方程。離心泵的工作點是管路特性曲線和泵特性曲線的交點,如圖2-1-6所示。
圖2-1-6 離心泵的工作點
(2)流量調節
表2-1-5 流量調節的方法及其特點
(3)離心泵的組合方式及其選擇
表2-1-6 離心泵的組合方式及其選擇
【組合目的】為了較大的增大流量或者壓頭。
圖2-1-7 離心泵的并聯操作
圖2-1-8 離心泵的串聯操作
【注意】總流量和總壓頭由兩圖中的a點決定。
4離心泵的安裝高度
(1)汽蝕現象
泵安裝的位置太高會發生汽蝕現象,因此泵的安裝位置不宜太高。
(2)汽蝕余量
表2-1-7 汽蝕余量對比表
【重要知識點】
①當p1=p1,min,pK=pv時,離心泵將會發生汽蝕現象;
②NPSH必須大于(NPSH)c一定的量;
③為了保證離心泵正常工作,規定NPSH必須要比(NPSH)r大0.5m以上;
④流量一定,且流動在阻力平方區時,(NPSH)c只與泵的結構尺寸有關;
⑤qV越大,(NPSH)r越大,因此必須用可能達到的最大流量計算允許安裝高度。
5離心泵的類型與選用
(1)常用離心泵
包括:①清水泵;②耐腐蝕泵;③油泵;④液下泵;⑤屏蔽泵。
(2)離心泵的選用
離心泵的選用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①輸送液體的性質和操作條件;
②不同管路對泵提出的流量和壓頭要求。
三、往復泵
1作用原理
原理:活柱的往復運動,導致壓強能直接轉化為液體動能。
2往復泵的類型
表2-1-8 往復泵的分類
3往復泵的流量調節
往復泵是正位移泵,流量與管路特性無關,不用出口閥門調節。若用閥門調節,一旦閥門關閉,泵內的壓強會急劇上升,會破壞機件和燒毀電機。
其調節方式見表2-1-9:
表2-1-9 往復泵的流量調節方式
圖2-1-9 往復泵旁路調節流量示意圖
四、各類化工用泵比較
各類化工用泵的詳細比較如表2-1-10所示。
表2-1-10 各類化工用泵比較
五、氣體輸送機械
1氣體輸送機械分類
按照氣體輸送機產生的進、出口壓強差或壓強比分類,見表2-1-11。
表2-1-11 氣體輸送機分類
2通風機
(1)軸流通風機
①優點:軸流通風機排送量大。
②缺點:產生的風壓甚小。
③適用范圍:一般用來通風換氣,不用來輸送氣體。
(2)離心通風機
①原理:與離心泵完全相同,其構造與離心泵也差不多。
②分類:按照所產生的全壓大小的不同,離心式通風機可分為低壓、中壓、高壓離心通風機三類。
③參數:離心式通風機的主要參數包括,流量(風量)、全壓(風壓)、功率和效率。其中風壓與氣體密度成正比。
以1m3氣體為基準,對通風機進口截面(用下標1表示)、出口截面(下標2表示)作能量衡算,可得通風機的全壓為
忽略(z2-z1)ρg不計,忽略u1不計(當空氣直接由大氣進入通風機時),上式可簡化為
其中,pS為靜風壓,pK為動風壓,由上式可知通風機的性能參數比離心泵多了一個動風壓pK。
④特性曲線
通風機在出廠前,必須測定其特性曲線,如圖2-1-10所示。
試驗介質:壓強為1atm、20℃的空氣(ρ′=1.2kg/m3)。
圖2-1-10 離心式通風機的特性曲線
實際上輸送的氣體密度與試驗介質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對實際全壓進行換算,換算公式為
其中,ρ為實際輸送氣體的密度。
3鼓風機
常用鼓風機包括:①羅茨鼓風機;②離心鼓風機。
4壓縮機
(1)往復式壓縮機
①壓縮過程分類
表2-1-12 壓縮過程的分類
不考慮余隙的影響,則多變過程出口氣溫T2和所消耗的功率Pe分別為
其中,qV1為吸入體積流量,k為多變指數,γ為絕熱指數;1<k<γ。
②往復式壓縮機分類
為適應不同需求,往復壓縮機主要分為:空氣壓縮機、氨氣壓縮機、氫氣壓縮機、石油氣壓縮機等。
③選用依據
【主要依據】
生產能力和排出壓強(或壓縮比)。生產能力用吸入常壓空氣來測定,以m3/min表示。
【選用步驟】
a.先根據輸送氣體的特殊性質,決定壓縮機的類型;
b.再根據生產能力和排出壓強,選用適用的壓縮機。
(2)離心式壓縮機(透平壓縮機)
①原理:工作原理與離心鼓風機完全相同。離心式壓縮機產生高壓強是因為級數較多,且采用高轉速。
②優缺點:與往復式壓縮機相比,離心式壓縮機的優缺點見表2-1-13。
表2-1-13 離心式壓縮機的優缺點
5真空泵
(1)真空泵的分類
真空泵主要分為五類:①往復式真空泵;②水環真空泵;③液環真空泵;④旋片真空泵;⑤噴射真空泵。
(2)真空泵的主要特性
表2-1-14 真空泵的主要特性
【注意】抽率是在吸入口的溫度和壓強(極限真空)條件下所測的體積流量。
- 郭小聰《行政管理學》(第3版)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考研真題)+模擬試題】
- 2020年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434國際商務專業基礎[專業碩士]考前沖刺最后三套卷
- 東北財經大學801經濟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視頻講解】
- 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437社會工作實務[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藍鴻文《新聞采訪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劉守華《民間文學教程》(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劉海貴《新聞采訪教程》(第2版)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431金融學綜合[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黎民《公共管理學》(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王緒瑾《保險學》(第5版)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14年會計碩士聯考高分突破·財務會計分冊
- 張千帆《憲法》(北大第2版)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張思鋒《社會保障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周三多《管理學:原理與方法》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第6版)
- 朱維之《外國文學史(歐美卷)》(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