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玉利《管理學》(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4259字
- 2021-06-08 15:11:46
1.2 課后習題詳解
1對于管理的概念,為什么不存在唯一的定義?你對管理是怎樣理解的?
答:(1)管理不存在唯一定義的原因
管理是人類社會活動和生產活動中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管理問題,就會產生管理實踐。管理實踐來自集體活動,來自人類為生存和發展而進行的探索和努力。管理實踐普遍存在于人類生活工作之中,可謂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管理范疇的寬泛以及隨著環境變化而不斷產生的創新,使人們難以用十分精練的語言概括管理工作的全部內涵,所以不存在對管理的唯一定義。
(2)我對管理的理解
管理是在特定的環境下,運用已有的、可利用的資源,憑借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工作,通過別人并與別人一起努力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也就是說,可以將管理理解為調動人的積極性以便正確地做正確的事情的一門學問。
2管理的基本職能有哪些?相互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答:(1)管理的基本職能
①計劃。計劃的任務主要是制定目標及目標實施途徑(即計劃方案)。計劃工作主要包括:a.描述組織未來的發展目標,如利潤增長目標、市場份額目標、社會責任目標等。b.有效利用組織的資源實現組織的發展目標。c.決定為實現目標所要采取的行動。計劃是管理的首要職能,管理活動從計劃工作開始。
②組織。要把計劃落實到行動中,就必須要有組織工作。組織工作包括分工、構建部門、確定層次等級和協調等活動,其任務是構建一種工作關系網絡,使組織成員在這樣的網絡下更有效地開展工作。透過有效的組織工作,管理人員可以更好地協調組織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更順利地實現組織的目標。
③領導。有了計劃,構建了合適的組織結構,聘用到了合適的人員之后,就需要開展領導工作了。領導是指對組織成員施加影響,使他們對組織的目標作出貢獻,其工作內容包括激勵、采用合適的領導方式、溝通等。
④控制。控制工作包括衡量組織成員的工作績效,發現偏差,采取矯正措施,進而保證實際工作進展情況符合計劃要求。
(2)管理各職能間的關系
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是最基本的管理職能,是所有管理者都必須做的事情。管理職能之間不是截然分開的獨立活動,它們相互滲透并融為一體。
①從管理職能在時間方面的邏輯關系來看,它們通常按照一定的先后順序發生,即先決策、計劃,繼而組織,然后領導,最后控制。對于一個新創建的企業往往更是如此。然而,這種前后的工作邏輯在實踐中并不是絕對的,沒有哪個管理者是在周日做出決策,周一制定計劃,周二開展組織工作,周三實施領導工作,周四采取控制活動。這些管理職能往往相互融合,同時進行。
②沒有決策,組織成員就無法制定工作目標,沒有目標也就無法制定工作計劃。沒有計劃,便無法控制,沒有控制,也就無法積累制定計劃的經驗,人們往往在進行控制工作的同時,又需要編制新的計劃或對原計劃進行修改。沒有組織架構,便無法實施領導,而在實施領導的過程中,又有可能反過來對組織進行調整。管理過程是一個各職能活動周而復始的循環過程,而且在大循環中套著小循環。
3區分管理工作與作業活動。
答:管理工作是獨立于作業活動進行的又為作業活動的有效進行提供服務的活動。只有管理活動和作業活動并存于組織之中,才能保證組織目標的圓滿實現。
管理工作與作業活動的區別:
(1)管理工作是通過他人完成工作,是“借力”,即管理者一般不親自從事具體工作,而是委托他人去做。而作業活動是自己完成,針對具體,強調自身,他人無法代替。
(2)管理工作是在組織中行使管理職能,監督、指揮或協調他人完成具體任務,并對他人工作負有最終責任。作業活動是直接從事某項工作或任務,不具有監督其他人工作的職責。
4如何理解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答: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藝術性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
(1)管理的科學性
管理工作首先要注重科學性。管理是一門科學,大量的學者和實業家在長期總結管理工作的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的管理原則和管理理論,管理人員如果運用這些原則或以管理理論為指導,并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行事,就一定能夠把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在變化的環境中,科學性不僅僅意味著一種技術,更多地表現為遵守一種規范。管理過程中的一些重要的原則、程序是不可變的,而且越規范越好。如顧客服務、注重職工發展、全面質量管理、科學決策等管理理念和方法已成為幾乎所有優秀公司基本的經營實踐,是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這些管理之道沒有現代和永恒、東方和西方之分,它們是跨越國界的,不論在歐洲本土,還是在美洲、亞洲以及非洲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它們都是也應該是一樣如魚得水的。
(2)管理的藝術性
管理人員在注重管理工作的科學性的同時,還必須體現出很強的藝術性。在管理實踐中,管理工作的藝術性往往體現在截然不同的管理方法會產生同樣良好的效果,實施同樣管理措施的結果卻可能截然不同。管理工作是一種藝術性很強的工作,正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一位管理人員所說,要管理就要領導,要領導他人就需引導他人的情緒,使之接受某種看法并成為自己的觀點。如果這不是藝術,那么就沒有什么東西可以算作藝術了。管理工作的藝術性特點要求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應做到隨機應變,具有靈活性而且富于創新。
(3)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的聯系
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補充。不注重管理的科學性而只強調管理工作的藝術性,這種藝術性將會更多地表現為隨意性。不重視管理工作的藝術性,管理科學將會是僵化的教條。同時,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又體現為一種互相促進的關系。
5討論分析管理者的技能模型,并舉例說明概念性、人際關系和技術性技能。
答:不同層次管理人員應具備的管理技能如圖1-1所示。
圖1-1 不同層次管理人員應具備的管理技能
(1)概念性技能
概念性技能包含著一系列的能力,包括能夠提出新的想法和新的思想的能力、能夠進行抽象思維的能力、能夠把一個組織看成是一個整體的能力,以及能夠識別在某一個領域的決策對其他領域將產生何種影響的能力。簡單地說,概念性技能主要表現為創新與變革能力、系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駕馭全局的能力。
處于高層的管理人員,負責制定全局性的決策。他們所作的決策影響范圍更廣、影響期限更長,因此,他們需要更多地掌握概念性技能,進而把全局意識、系統思想和創新精神滲透到決策過程中。由于他們并不經常性地從事具體的作業活動,所以并不需要全面地掌握完成各種作業活動所需具備的技術性技能。但是,他們也需要對技術性技能有基本的了解,否則就無法與他們所主管的組織內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也就無法對他所管轄的業務范圍內的各項管理工作進行具體的指導。
在現實生活中,對技術性技能一竅不通的人不能成為高層管理者,但那些在某一專業領域是專家而對其他相關領域專業技術知識一無所知的人也絕對不會成為一名稱職的最高管理人員。例如,醫院的院長不應該是對醫療過程一竅不通的人,但如果他僅僅精于外科手術而不具有基本的財務管理知識,那么他就不應該當院長,而應該在醫生的職位上尋求發展。
(2)技術性技能
技術性技能,是指能夠運用特定的程序、方法、技巧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對某一特殊活動——特別是包含方法、過程、程序或技術的技能的理解和熟練程度。例如,工程師、會計師、廣告設計師、推銷員等,就都掌握有其各相應領域的技術技能,所以被稱為專業技術人員。
(3)人際關系技能
指與其他人能夠一起有效開展工作的能力,也可以說是一個人能夠以小組成員的身份有效地工作,并能夠在他領導的小組中建立起合作的能力。人際關系技能包括溝通、協作、激勵、合作等。人際關系技能是組織各層管理人員都應具備的技能。因為不管是哪個層次的管理者,都必須在與上下左右進行有效溝通的基礎上,相互合作地共同完成組織的目標。
6為什么說管理也是生產力?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1)之所以說管理也是生產力,是由以下幾個條件決定的:
①管理本身就是一種生產勞動。管理原是和勞動渾然一體的,到了現代社會,機器大工業和社會化大生產使得管理者從生產勞動中脫穎出來,形成一個獨立的社會階層,即使如此,管理依然要和生產要素、生產過程結合在一起發揮作用,管理仍然屬于生產勞動的范疇。
②管理能使物質要素變為現實生產力。西方18世紀的經濟學家薩伊曾指出,從事管理專職的企業家是“把土地、勞動力、資本這三個要素結合起來的第四個生產要素”。說明只有加上管理這個要素,對這些物質要素進行優化組織、合理指導,方能形成一個現代社會的生產過程。如果“人”這個要素中包含著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管理者,那么,管理就是生產力中的一個要素,便是題中應有之義了。
③管理是一種系統生產力。管理面對的是系統的全部生產要素,研究的是如何在外部環境復雜而內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使有限的人財物、科技信息、時間空間得以有機的、優化高效的組合,目的是提高系統所有要素的使用質量和系統的整體效益。
④管理的質量直接制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的高低。科學的管理能夠通過合理的管理體制,規范的管理制度,靈活的管理方式和優秀的管理人才,通過乘數效應以較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反之,管理如果不符合客觀實際,主觀盲目決策,其對資源的浪費及對再生產過程的破壞也是驚人的。
(2)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①管理使組織發揮正常功能。管理是一切組織正常發揮作用的前提,任何一個有組織的集體活動,不論其性質如何,都只有在管理者對它加以管理的條件下,才能按照所要求的方向進行。組織是由組織的要素組成的,組織的要素互相作用產生組織的整體功能。然而,僅僅有了組織要素還是不夠的,這是因為各自獨立的組織要素不會完成組織的目標,只有通過管理,使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組織才能正常地運行與活動。組織要素的作用依賴于管理。管理在組織中協調各部分的活動,并使組織與環境相適應。
②管理工作的作用還表現在實現組織目標上。組織只有通過管理,才能有效的實現組織的目標。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種情況,有的虧損企業僅僅由于換了一個精明強干、善于管理的廠長,很快扭虧為盈。有些企業盡管擁有較為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卻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有些企業盡管物質技術條件較差,卻能夠憑借科學的管理,充分發揮其潛力,反而能更勝一籌,從而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取得優勢。通過有效地管理,可以放大組織系統的整體功能。因為有效地管理,會使組織系統的整體功能大于組織因素各自功能的簡單相加,起到放大組織系統的整體功能的作用。在相同的物質條件和技術條件下,由于管理水平的不同而產生的效益、效率或速度的差別,這就是管理所產生的作用。
- 馮慶華《漢英翻譯基礎教程》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18考研英語閱讀完形翻譯全突破
- 夏書章《行政管理學》(第3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王道俊《教育學》(第7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朱永濤《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入門》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名校考研真題)+模擬試題】(第2版)
- 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357英語翻譯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901經濟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燕山大學文法學院708公共行政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劉炳善《英國文學簡史》配套題庫【章節題庫(含名校考研真題)+模擬試題】(第3版)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13年修訂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陳志華《外國造園藝術》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西安交通大學金禾經濟研究中心844中級宏觀微觀經濟學考研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蔡雯《新聞編輯學》(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19考研英語(二)歷年真題老蔣詳解·第2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