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輔導教材-上海導游基礎知識
- 圣才電子書
- 5281字
- 2021-06-03 18:44:09
【要點詳解】
一、上海旅游業概況
1上海旅游業的定位
上海的旅游業被定位為“都市型”旅游業。
2上海旅游業定位的依據
(1)上海都市旅游資源的優勢和特色
①獨特的都市風貌
a.以近現代建筑為主的都市建筑
第一,有傳統的中國式建筑,如豫園、沉香閣、龍華古寺、龍華塔等。
第二,有明清時代的民居,如朱家角北大街的民居。
第三,有西方古典和近代建筑,特別是過去因租界發展而建造的不同風格的銀行、辦公樓、花園住宅和官邸建筑。
第四,有中西融合、互為借鑒的建筑流派和上海特有的石庫門建筑。
b.都市新建筑
有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世博中國館(現名:中華藝術宮)、上海中心大廈、金貿大廈、國際金融中心大廈、楊浦大橋、南浦大橋、盧浦大橋等等。
c.城市輪廓線
第一,以上海大廈、中國銀行大樓、和平飯店、海關大樓、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大樓為主體的外灘優秀近代建筑群組成的都市濱江輪廓線,是上海獨特的標志。
第二,向西延伸,原上海美術館大樓、國際飯店、金門大酒店等優秀近代建筑構成人民廣場空間輪廓線,成為上海市都市空間的第二高潮。
第三,以錦江飯店為中心的茂名路優秀近代建筑群,形成上海都市空間的第三樂章。
第四,衡山賓館到徐家匯天主教堂的建筑群,形成都市空間的第四高潮。
d.都市道路的格局和特色
市中心地區符合城市商業發展的小方格網格局,且東西走向以城名命名,南北走向以省名命名,并且出現特色街道。
e.凸顯近現代特色的都市歷史文化風貌
上海是國務院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直至2006年,國務院批準的上海地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9處。其中的“徐家匯源”,是上海首個大型開放型凸現都市近現代歷史文化的4A級旅游景區,也是都市風光、都市文化、都市商業結合的典型。
f.都市生態資源
2003年,上海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截至2011年,上海有公園、綠地160座,其中,九段沙濕地、東灘鳥類保護區已成為國家自然保護區。
g.旅游資源
上海的商業、文化、體育、休閑娛樂、會展、工業、農業以及科技、教育、醫療衛生、宗教等,都隨著現代旅游含義的不斷擴大、延伸,成為都市旅游十分寶貴的資源。
②繁華的都市商業
作為全國最大、最繁華的商業城市,上海有著十分豐富多彩的商業旅游資源。
③海派文化的獨特魅力
a.海派文化的產生
上海在開埠后,經歷了古老與時尚、傳統與現代、封建禮教與西方文明等碰撞與融合,形成了具有“兼容并蓄”“海納百川”“開拓創新”精神的海派文化。
b.海派文化的延伸
海派文化向商業、藝術、建筑、飲食、娛樂、服飾、民俗、語言等各個領域延伸,而且與時俱進、不斷更新。
c.海派文化有持久生命力的特性
第一,交融性;
第二,綜合性;
第三,現代性;
第四,創新性;
第五,輻射性。
(2)上海城市旅游的綜合優勢
①上海的生產總值、口岸進出口商品總額、港口貨物吞吐量等均居全國前列。
②上海城市的基礎設施以及市內交通設施等都很發達。
③上海的旅游環境更顯示大都市的魅力,各種游覽、餐飲、娛樂、體育、文化、住宿等設施很齊全。
④上海具有很強的旅游接待能力。
(3)上海都市形象的特色
①樹立都市旅游形象的意義
a.從供給方而言,都市旅游形象可以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b.從需求方而言,可以誘發出游動機、增強購買旅游產品信心、縮短出游決策時間。
②上海都市旅游形象的形成
上海的都市旅游形象因其獨特的地脈、文脈而形成。
a.地脈
上海位于長江沖積平原和長江三角洲的河口要沖,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吳淞江、黃浦江、長江、杭州灣四水交匯于東海的特有的世界上罕見的城市意象。
b.文脈
上海的特色在其近、現代史,因為在我國歷史發展長河中,其近現代史在全國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特別是其具有獨特魅力的海派文化,發揮著“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形象誘惑力。
③上海都市形象的特色
上海的城市形象具有“美麗-飛躍-活力-震撼”的都市魅力,這種城市形象正是定位為“都市型”旅游的重要依據。
(4)城市旅游發展的客觀需求
①都市旅游屬于城市旅游的范疇。旅游城市已經成為現代經濟活動、現代生活和現代旅游活動的中心,成為海內外旅游者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也成為國內旅游和出境旅游的主要客源輸出地,而且已成為中國旅游業發展前進的基地,也是我國推進黃金旅游周的關鍵。
②現代旅游者對旅游有兩大需求:一是回歸自然,追求返璞歸真;二是向往城市,追求現代文明。現代旅游者為體驗都市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常會選擇將都市作為旅游目的地。
3上海都市型旅游業發展特點
(1)融都市風光、都市文化、都市商業于一體。
(2)都市中心城區游覽觀光與郊區休閑度假相結合。
(3)現代旅游節慶的海派文化和地域特色更加突出。
(4)旅游與相關產業日趨融合。
(5)會展旅游迅速發展。
上海具有8處大型會展場所,分別是:上海國際展覽中心、上海世貿商城、上海光大會展中心、上海展覽中心、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上海國際農展中心和東亞展覽館。
(6)郵輪旅游快速崛起。
4上海建設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目標
(1)發展目標
上海市旅游業發展“十二五”規劃(2011年~2015年)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將上海基本建成魅力獨具、環境一流、集散便捷、服務完善、旅游產業體系健全、旅游產品豐富多樣、旅游企業充滿活力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打造國際都市觀光目的地、國際時尚購物目的地、國際都市商務會展目的地、國際都市文化娛樂旅游目的地、國際都市休閑度假目的地以及國際旅游集散地。
(2)產業定位
旅游業是上海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大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3)旅游布局
上海旅游業要基本形成與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相匹配的“一圈四區三帶一島”的旅游發展格局。
①一圈
即都市旅游中心圈,包括徐匯、長寧、普陀、閘北、楊浦、黃浦、靜安、浦東(外環內)等中心城市范圍,與中心城區重合。
②四區
即市郊四大旅游區,分別是:
a.商務會展與主題游樂旅游區,包括浦東新區(外環外)的區域范圍;
b.山水游憩與休閑度假旅游區,包括青浦、松江、閔行等區域范圍;
c.鄉村度假與濱海娛樂旅游區,包括金山和奉賢區域范圍;
d.生態休閑與產業體驗旅游區,包括寶山、嘉定區域范圍。
③三帶
即三條黃金旅游集聚帶。
a.黃浦江“三沿十景”旅游帶。
第一,“三沿”,指黃浦江沿江景觀綠化、沿江暢通交通、沿江旅游功能集聚。
第二,“十景”,指“吳淞水門”“江灣塔影”“楓島漁火”“長虹臥波”“城堡滴翠”“滴水映日”“外灘春秋”“昔日風帆”“東方水都”“龍華晚鐘”。
b.蘇州河風貌區旅游帶。
c.杭州灣北岸濱海旅游帶。
金山區、奉賢區及浦東新區南部的濱海地區。
④一島
即將崇明區三島,建成為以休閑度假旅游為主導的世界著名生態島和鄉村旅游觀光島。
(4)旅游新興業態空間布局
①會展旅游布局;
②郵輪旅游布局(北外灘和吳淞口);
③紅色旅游布局(浦西區域和浦東區域);
④鄉村旅游布局(東南、西南、北部、西部、崇明五大塊);
⑤工業旅游布局;
⑥五大裝備制造基地:
a.奉賢游艇基地;
b.嘉定汽車文化和汽車旅游服務基地;
c.閔行房車旅行車制造基地;
d.楊浦旅游裝備研發基地;
e.長興島船務檢驗基地。
5《上海市旅游業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
(1)基本原則
①改革創新,轉型升級。更加注重城旅一體、產城一體發展,以改革開放增強旅游業發展動力,深化對外合資合作,推動向社會資本全面開放旅游市場,推進全域旅游發展,促進旅游創新創業,形成上海旅游改革發展新亮點。
②協調集約,綠色發展。更加注重都市旅游集約開發與持續發展,深化生態旅游建設,依托鄉村風貌加強旅游功能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都市生態旅游功能,打造上海都市旅游景觀體系,實現旅游協調、綠色發展。
③優化供給,引領消費。更加注重對旅游生產要素、生產技術、生產方式和運營模式的創新提升,加快培育市場主體,充分挖掘旅游消費和投資潛力,打造獨具上海特色的都市旅游產品,培育新的旅游消費熱點。
④開放共享,服務民生。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培育更多旅游公共空間,更好地發揮旅游改善都市生活環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帶動創業就業作用,促進城市生活、城市環境更加美好。
(2)發展目標
上海旅游業緊緊圍繞城市中長期建設發展目標,深化都市旅游發展內涵,創新推進全域旅游發展,進一步優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能級,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注重產業融合共享,積極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旅游產品體系、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旅游產業體系、具有全球配置力的旅游市場體系,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①建設“一帶一路”旅游重要節點城市。加強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各地區旅游交往合作,力爭形成以上海為中心、輻射全球的區域旅游集散航空樞紐。依托中國上海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推動長江與海洋旅游的聯動發展,打造世界郵輪旅游重要集散地。
②建設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和長三角地區旅游核心城市。突出市場主體,加強區域聯動,強化旅游合作,推進建設區域旅游合作機制,推動打造“國際黃金水道”長江郵輪旅游線、“長江經濟帶景觀大道”自駕旅游線路、高鐵旅游精品線路。
③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深入挖掘城市旅游資源和文化內涵,塑造魅力獨具、底蘊深厚、開放兼容、特色鮮明的上海城市旅游形象體系。突出歷史文化風貌區、歷史建筑、公園綠地、景觀河流,推動城旅一體、全域發展,打造彰顯上海全球魅力的城市旅游景觀體系。推進智慧旅游服務,構建更具國際化、更加人性化的公共服務體系。
(3)發展指標
到2020年,本市旅游業總收入達500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8%左右;國內旅游人數達3.6億人次左右,年均增長5%左右。入境游客人數達900萬人次左右,年均增長2%左右。出境旅游人數逐年增長。形成一批具有上海特色、全球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企業,引進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旅游組織,創建一批富有上海都市特色的生態旅游功能區,打造一批世界級的旅游項目和產品。
(4)主要任務
①構建“三圈三帶一島”都市旅游景觀新空間
a.全面提升“三圈”旅游休閑度假功能
第一,中心區旅游圈層;
第二,郊區旅游圈層;
第三,濱海臨江旅游圈層。
b.全面推進“三帶”水上旅游建設
第一,黃浦江水上旅游帶;
第二,蘇州河水上旅游帶;
第三,沿長江及濱海水上旅游帶。
c.著力打造崇明國際生態旅游島
充分發揮崇明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完善生態旅游配套設施和功能建設,深化崇明國際生態旅游島建設,推動崇明全域旅游發展,創建國家旅游休閑區和長江口生態旅游基地,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d.建設6個國家級旅游功能區
第一,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浦東);
第二,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松江);
第三,淀山湖國家旅游度假區(青浦);
第四,外灘-豫園-新天地歷史人文旅游休閑區(黃浦);
第五,東灘濕地生態旅游休閑區(崇明);
第六,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寶山、虹口)。
e.建設9個市級旅游功能區
第一,陸家嘴都市觀光旅游休閑區(浦東);
第二,世博文化旅游休閑區(浦東、黃浦);
第三,臨港濱海旅游休閑區(浦東);
第四,徐家匯-衡山路歷史人文旅游休閑區(徐匯);
第五,徐匯濱江現代旅游休閑區(徐匯);
第六,蘇州河生態文化旅游休閑區(普陀);
第七,提籃橋歷史文化旅游休閑區(虹口);
第八,上海國家會展商務旅游休閑區(青浦);
第九,南上海濱海旅游休閑區(奉賢)。
f.建設7個以郊野公園為特色的生態旅游功能區
第一,閔行區浦江郊野公園;
第二,嘉定區嘉北郊野公園;
第三,松江區松南郊野公園;
第四,青浦區青西郊野公園;
第五,崇明區長興島郊野公園;
第六,金山區廊下郊野公園;
第七,松江區廣富林郊野公園。
g.建設9條鄉村旅游休閑帶
第一,浦東新區大團鄉村旅游休閑帶;
第二,浦東新區周浦新場古鎮鄉村旅游休閑帶;
第三,嘉定區華亭鄉村旅游休閑帶;
第四,奉賢區莊行-青村鄉村旅游休閑帶;
第五,崇明區港西鄉村旅游休閑帶;
第六,青浦區古鎮歷史文化鄉村旅游休閑帶;風貌景觀,完善旅游配套基礎設施,打造具有上海歷史文化特色的鄉村旅游休閑帶。
第七,金山區廊下鄉村旅游休閑帶;
第八,松江區浦南鄉村旅游休閑帶;
第九,寶山區羅涇鎮鄉村旅游休閑帶。
②培育都市現代旅游產業體系
a.全面提升傳統旅游產業能級
第一,提升旅游景區質量和能級;
第二,提升旅游飯店服務品質和功能;
第三,提升旅行社規模化、特色化、專業化水平。
b.全面推進旅游與相關產業融合
“旅游+文化”“旅游+商業”“旅游+農業”“旅游+工業”“旅游+體育”“旅游+交通”“旅游+生態”。
c.促進旅游新業態發展
第一,郵輪旅游、會展旅游;
第二,積極推進旅游與醫療衛生、教育科研等的融合創新,推進打造中醫藥旅游產品、老年旅游產品、研學旅游產品等,進一步豐富都市旅游業態,探索培育上海旅游業發展新亮點。
③加快旅游業改革發展的重點任務
a.將黃浦江游覽打造成世界級旅游精品;
b.塑造更富魅力、更具影響的國際旅游目的地形象;
c.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旅游合作;
d.為游客提供更加智慧便捷、安全周到的旅游公共服務;
e.積極培育誠信規范、游客滿意的旅游消費市場。
④強化旅游業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保障
a.強化更具統籌發展、綜合管理效能的體制機制;
b.強化促進創新創業、激發市場活力的政策環境;
c.強化更加國際化、市場化的旅游人力資源保障。
- 2019年下半年銀行業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考試《銀行管理(初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
- 2019年陜西省公開招聘城鎮社區專職工作人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專項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過關必做習題集(含歷年真題)
- 心理咨詢師理論知識過關必做2000題(第4版)
- 2014銀行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考試真題分章練習·沖刺模擬試卷:銀行業專業實務公司信貸
- 2019年山西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輔導教材-內蒙古導游服務能力
- 2019年統計師《統計工作實務(中級)》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房地產經紀人《房地產經紀專業基礎》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2019年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輔導教材-西藏導游基礎知識
- 2017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分章練習:沖刺模擬試卷(中級)
- 2019年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招聘考試《黃河基礎知識》過關必做習題集(含歷年真題)
- 輕松做個考試達人
- 2019年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出版專業理論與實務(中級)》過關必做習題集(含歷年真題)
- 新留學 考研篇:留學VS考研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