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一級建造師《公路工程管理與實務》過關必做習題集(含歷年真題)
- 圣才電子書
- 3015字
- 2021-05-25 18:50:30
1B411030 公路工程施工綜合排水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在路基工程中,用于排除地下水的設施是( )。[2005年真題]
A.攔水帶
B.急流槽
C.截水溝
D.滲井
【答案】D
【解析】路基地下水排水設施有排水溝、暗溝(管)、滲溝、滲井、檢查井等。其作用是將路基范圍內的地下水位降低或攔截地下水并將其排除至路基范圍以外。
2某路基換填施工,換填深度為2m,地下水位為地面以下1.8~2.0m,含水層以下為非透水層。為降低和攔截地下水,在換填邊界處宜設置( )。[2009年真題]
A.滲井
B.急流槽
C.蒸發池
D.填石滲溝
【答案】D
【解析】為降低地下水位或攔截地下水,可在地面以下設置滲溝。滲溝有填石滲溝、管式滲溝和洞式滲溝三種形式,三種滲溝均應設置排水層(或管、洞)、反濾層和封閉層。填石滲溝通常為矩形或梯形,在滲溝的底部和中間用較大碎石或卵石(粒徑3~5cm)填筑,在碎石或卵石的兩側和上部,按一定比例分層(層厚約15cm),填較細顆粒的粒料(中砂、粗砂、礫石),作成反濾層,逐層的粒徑比例,由下至上大致按4∶1遞減。
3當路基附近的地面水和淺層地下水無法排除,影響路基穩定時,可設置( )來排除。[2006年真題]
A.邊溝
B.滲溝
C.滲井
D.截水溝
【答案】C
【解析】當路基附近的地面水或淺層地下水無法排除,影響路基穩定時,可設置滲井,將地面水或地下水經滲井通過下透水層中的鉆孔流入下層透水層中排除。滲井離路堤坡腳不應小于10m,滲水井頂部四周(進口部除外)用黏土筑堤圍護,井頂應加筑混凝土蓋,嚴防滲井淤塞。
4( )適用于地下水引水較長、流量較大的地區。
A.管式滲溝
B.填石滲溝
C.渠式滲溝
D.洞式滲溝
【答案】A
【解析】路基地下水排水設置與施工要求中,為降低地下水位或攔截地下水,可在地面以下設置滲溝。滲溝包括填石滲溝、管式滲溝和洞式滲溝三種形式。其中,管式滲溝適用于地下水引水較長、流量較大的地區。當管式滲溝長度100~300m時,其末端宜設橫向泄水管分段排除地下水。
5為防止邊溝漫溢或沖刷,多雨地區三角形邊溝每段的長度不宜超過( )m。
A.150
B.200
C.250
D.300
【答案】B
【解析】為了防止邊溝漫溢或沖刷,在平原區和重丘山嶺區,邊溝應分段設置出水口,多雨地區梯形邊溝每段長度不宜超過300m,三角形邊溝不宜超過200m。
6為避免高路堤邊坡被路面水沖毀可在路肩上設( ),將水流攔截至挖方邊溝或在適當地點設急流槽引離路基。
A.截水溝
B.攔水緣石
C.蒸發池
D.排水溝
【答案】B
【解析】攔水緣石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①為避免高路堤邊坡被路面水沖毀可在路肩上設攔水緣石,將水流攔截至挖方邊溝或在適當地點設急流槽引離路基。與高路堤急流槽連接處應設喇叭口。②攔水緣石必須按設計安置就位。③設攔水緣石路段的路肩宜適當加固。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
1起排水作用的滲溝有( )幾種形式。[2005年真題]
A.填石滲溝
B.填砂滲溝
C.填土滲溝
D.管式滲溝
E.洞式滲溝
【答案】ADE
【解析】滲溝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攔截地下水。滲溝有填石滲溝、管式滲溝和洞式滲溝三種形式,三種滲溝均應設置排水層(或管、洞)、反濾層和封閉層。
2為檢查、維修滲溝,宜設置檢查井的地點有( )。[2014年真題]
A.路線平曲線交點處
B.滲溝平面轉折處
C.滲溝縱坡由陡變緩處
D.路線凸型豎曲線處
E.滲溝縱坡由緩變陡處
【答案】BC
【解析】為檢查維修滲溝,每隔30~50m或在平面轉折和坡度由陡變緩處宜設置檢查井。檢查井一般采用圓形,內徑不小于1.0m,在井壁處的滲溝底應高出井底0.3~0.4m,井底鋪一層厚0.1~0.2m的混凝土。井基如遇不良土質,應采取換填、夯實等措施。
3洞式滲溝施工的要求有( )。
A.洞壁宜采用漿砌片石砌筑
B.洞壁宜采用干砌片石砌筑
C.洞頂應用蓋板覆蓋,蓋板之間應留有空隙
D.洞頂應用蓋板覆蓋,蓋板之間應不留空隙
E.洞頂不應覆蓋蓋板
【答案】AC
【解析】洞式滲溝適用于地下水流量較大的地段,洞壁宜采用漿砌片石砌筑,洞頂應用蓋板覆蓋,蓋板之間應留有空隙,使地下水流入洞內。
4當地下水位較高,潛水層埋藏不深,為了截流地下水及降低地下水位,可采用的排水設施有( )。
A.滲溝
B.滲井
C.排水溝
D.檢查井
E.截水墻
【答案】AC
【解析】當地下水位較高,潛水層埋藏不深時,可采用排水溝或暗溝截流地下水及降低地下水位;為降低地下水位或攔截地下水,可在地面以下設置滲溝。
5關于邊溝的加固,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
A.土質地段當溝底縱坡大于3%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B.各砌縫要用混凝土抹平
C.采用干砌片石對邊溝進行鋪砌時,應選用有平整面的片石
D.采用漿砌片石鋪砌時,砌縫砂漿應飽滿,溝身不漏水
E.若溝底采用抹面時,抹面應平整壓光
【答案】ACDE
【解析】邊溝加固的要求包括:土質地段當溝底縱坡大于3%時應采取加固措施;采用干砌片石對邊溝進行鋪砌時,應選用有平整面的片石,各砌縫要用小石子嵌緊;采用漿砌片石鋪砌時,砌縫砂漿應飽滿,溝身不漏水;若溝底采用抹面時,抹面應平整壓光。
6關于截水溝的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在無棄土堆的情況下,一般土質時,截水溝的邊緣離開挖方路基坡頂的距離至少應離開5m
B.路基上方有棄土堆時,棄土堆坡腳離開路基挖方坡頂不應小于15m
C.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溝離開路堤坡腳至少1.0m
D.路基上方有棄土堆時,截水溝應離開棄土堆腳1~5m
E.在無棄土堆的情況下,對黃土地區截水溝的邊緣離開挖方路基坡頂的距離不應小于10m并應進行防滲加固
【答案】ADE
【解析】關于設置截水溝的位置規定如下:①在無棄土堆的情況下,截水溝的邊緣離開挖方路基坡頂的距離視土質而定,以不影響邊坡穩定為原則。如系一般土質至少應離開5m,對黃土地區不應小于10m并應進行防滲加固。截水溝挖出的土,可在路塹與截水溝之間修成土臺并夯實,臺頂應筑成2%傾向截水溝的橫坡。②路基上方有棄土堆時,截水溝應離開棄土堆腳1~5m,棄土堆坡腳離開路基挖方坡頂不應小于10m,棄土堆頂部應設2%傾向截水溝的橫坡。③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溝離開路堤坡腳至少2.0m,并用挖截水溝的土填在路堤與截水溝之間,修筑向溝傾斜坡度為2%的護坡道或土臺,使路堤內側地面水流入截水溝排出。
7為防止水流下滲和沖刷,截水溝應進行嚴密的防滲和加固的地段有( )。
A.地質不良地段
B.土質松軟地段
C.透水性較大地段
D.裂隙較多的巖石路段
E.石灰巖地段
【答案】ABCD
【解析】為防止水流下滲和沖刷,截水溝應進行嚴密的防滲和加固,地質不良地段和土質松軟、透水性較大或裂隙較多的巖石路段,對溝底縱坡較大的土質截水溝及截水溝的出水口,均應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滲漏和沖刷溝壁。
8關于蒸發池的施工,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用取土坑作蒸發池時與路基坡腳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0~15m
B.面積較大的蒸發池至路堤坡腳的距離不得小于25m
C.蒸發池的容量不宜超過200~300m3
D.蒸發池周圍可用土埂圍護,防止其他水流入池中
E.蒸發池的設置不應使附近地區泥沼化
【答案】CDE
【解析】蒸發池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①用取土坑作蒸發池時與路基坡腳間的距離不應小于5~10m。面積較大的蒸發池至路堤坡腳的距離不得小于20m,坑內水面應低于路基邊緣至少0.6m。②坑底部應做成兩側邊緣向中部傾斜0.5%的橫坡。取土坑出入口應與所連接的排水溝或排水通道平順連接。當出口為天然溝谷時,應妥善導入溝谷內,不得形成漫流,必要時予以加固。③蒸發池的容量不宜超過200~300m3,蓄水深度不應大于1.5~2.0m。池周圍可用土埂圍護,防止其他水流入池中。④蒸發池的設置不應使附近地區泥沼化及影響當地環境衛生。
- 《安全生產技術》命題點全面解讀
- 《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命題點全面解讀
- 2019年一級建造師《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2014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速通寶顛: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
- 《房地產開發經營與管理》命題點全面解讀
- 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
- 《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命題點全面解讀
-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二級建造師《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12小時視頻講解]
- 《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命題點全面解讀
- 2019年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專業知識考試》過關必做1500題(含歷年真題)
- 建設工程監理案例分析
- 二級建造師考試真題探索(2019年版)·公共課
- 《水利水電工程管理與實務》命題點全面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