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教育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題庫【歷年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圣才電子書
- 2938字
- 2021-06-11 17:55:26
第8章 教 學
1教學過程有何特點?
答:教學過程是指在教育目的規范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過程。教學過程具有以下特點:
(1)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的學習過程
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構成的一種雙邊活動,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學生的認識過程是從不知到知,從知之較少到知之較多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必然要經過教師的組織與指導。因為教學過程是一個漫長、艱巨、復雜的過程,必須由教師組織指導并傳授知識,使學生從各方面都得到培養和發展,從而實現教育的目的。
(2)教學過程是學生以掌握間接知識為主的過程
間接知識是人類社會長期實踐經驗的總結,是人類歷史上的優秀文化成果。受教育者要想完整系統地掌握它,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事事都去親自實踐。通過教學,可以使受教育者在較短的時間之內,迅速而有效地掌握人類長期實踐所積累起來的文化科學知識。
(3)教學過程是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的過程
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而且還要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使之形成健康人格;教學還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體質,促進教育者身體各部器官及其機能的正常發育,為智力的發展打好生理基礎;教學還要培養受教育者感知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還要使受教育者掌握現代生產的最基本的技術原理,使之在現代社會中能夠適應生產的不斷變化和社會職業不斷流動的需求。而要達到這幾方面的要求,只有以教學為主,才能完成這一綜合任務。
2教學模式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答: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也是為完成教學目標、任務、實施教學內容,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和形式。作為結構框架,突出了教學模式從宏觀上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內部的關系和功能;作為活動程序則突出了教學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學模式的構成要素有:
(1)理論基礎
每一種教學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正如喬以斯、威爾說的那樣,“每一個模式都有一個內在的理論基礎。也就是說,它們的創造者向我們提供了一個說明我們為什么期望他們實觀預期目標的原則”。教學模式所賴以建立的教學理論或思想,是教學模式深層的內隱的靈魂和精髓,它決定著教學模式的方向和獨特性,它滲透在教學模式中的其他各因素中,并制約著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其他諸因素賴以建立的依據和基礎。
(2)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對課堂教學中所發生變化的一種預設,是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指南,是構成教學模式的核心因素,是進行課堂教學系統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一種教學模式都是為了完成某種特定的教學任務而設計、創立的。教學目標是教師對教學活動在學生身上所能產生效果的預期估計,是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目標的確立在于能使活動具有明確的方向,克服教學活動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它制約了教學程序、實施條件等因素的作用,也是教學評價的尺度和標準。
(3)操作程序
成熟的教學模式都有一套相對穩定的操作程序,這是形成教學模式的本質特征之一。操作程序詳細說明教學活動的每一個邏輯步驟,以及完成該步驟所要完成的任務。一般情況下,教學模式明確指出教師應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學生分別干什么。由于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的展開順序,既要考慮到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又要照顧到學生的年齡特征,還有基本教學方法交替運用程序,因此,操作程序既是基本相對穩定的,又不是一成不變的。
(4)實施條件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不是萬能的,有的只適合于某一種課型,有的適用于幾種不同的課型。教學概念課、命題課、習題課、復習等不同的課型所適用的教學模式是不盡相同的。還有的只適宜用于某一年齡段的學生,小學低年級與高年級所選用的教學模式也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教學模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在教學策略上也必然存在較大差別。
3教學評價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教學評價是教學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個基本環節,它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多方面的功能。具體說來,教學評價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診斷教學問題
通過教學評價,教師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學目標確定得是否合理,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得當,教學的重點、難點是否講清,也可以了解學生在知識、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已經達到的水平和存在的問題,分析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從而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措施,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2)提供反饋信息
教學評價的結果,不僅可以為教師判定教學狀況提供大量的反饋信息,而且也可以為學生了解自己學習的好壞優劣提供直接的反饋信息。對于教師而言,教學評價提供的反饋信息,可以幫助他們及時獲得有關教學過程各個方面的詳細情況,發現自己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在此基礎上修正、調整和改進教學工作。對于學生而言,肯定的評價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否定的評價則可以幫助學生看到自己的差距,發現錯誤及其“癥結”之所在,以便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癥下藥”,及時糾正。
(3)調控教學方向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的內容和標準往往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內容和標準,從而左右學生學習的方向、學習的重點以及學習時間的分配;教師的教學方向、教學目標、教學重點的確定,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也要受到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的制約。如果教學評價的標準和內容能夠全面反映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對學生的要求,充分體現學生全面發展的方向,那么,教學評價發揮的導向作用就是積極的、有益的,就會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否則,就有可能使教學活動偏離正確的方向。
(4)檢驗教學效果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如何,學生是否掌握了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預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實現,這些都必須通過教學評價加以檢查和驗證。對于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尤其是某一課程或某一段教程結束之后進行的終結性評價,可以作為證明學生知識掌握程度、能力發展水平的證據。同時,對于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也可以作為教育行政部門評價教師教學工作質量的重要依據。
4建構主義教學觀的基本內涵有哪些?
答:建構主義是在吸收認知主義關于認知加工觀點的基礎上提出的關于學習過程本質的教學觀。建構主義是認知主義在20世紀末的進一步發展,建構主義反對傳統教學模式,它是打著弘揚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及發展的旗號發展起來的。建構主義的內容豐富,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在原有經驗基礎上的意義生成。建構主義強調教學過程的重心是學生,是學生的學習。這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被灌輸者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建構主義教學觀的基本內涵可概括為如下三個方面:
(1)學習的本質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心理表征的過程,這種心理表征既包括結構性的知識,也包括非結構性的知識或經驗;
(2)教師和學生分別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世界(人、社會、自然、文化)的理解,其對世界的理解是多元的,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對世界的意義進行合作性建構的過程;
(3)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由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四個要素構成,建構主義的教學策略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
- 劉意青《簡明英國文學史》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丁柏銓《新聞采訪與寫作》(修訂版)筆記和典型題詳解
- 2016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邏輯歷年真題分類精解
- 周三多《管理學》(第4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33小時高清視頻】
- 2014年國際貨運代理專業英語精裝版講義(含英文翻譯和真題詳解)
- 2020年英語專業考研基礎英語翻譯高分特訓100篇
- 馬海濤《中國稅制》(第9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北京大學數學系《高等代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下冊)
- 西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434國際商務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徐曉雯《行政管理學》(第2版)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考研真題)+模擬試題】
- 張三慧《大學物理學:熱學、光學、量子物理》(第3版)(B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朱永濤《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入門》(第2版)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名校考研真題)+模擬試題】
- 馬海濤《中國稅制》(第6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附高清視頻講解】
- 中國人民大學841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