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7.2 課后習題詳解

1試述小組工作的涵義。

答:(1)以小組工作的功能和目標下定義

1949年美國小組工作者協會指出:小組工作者在各種小組中,通過小組互動與方案活動達到個人的成長與社會目標的完成。小組工作者的目的在于根據個人能力與需求而促進個人成長,使個人與他人、團體與社會之間達到適應,促使個人有社會改良的動機,同時讓每個人認識到自己的權利、能力與獨特性。小組工作者參與團體的目的是為了使團體中的決策不是來自團體內或團體外的優勢影響,而是來自知識、理念與經驗的分享與整合。經由小組工作者的操作,協助團體同其他團體和社區建立關系,以培養負責任的公民,加強社區內不同文化、宗教、經濟或特殊團體間的互諒、參與,推動社會向民主的目標邁進。

(2)以小組工作對人的發展下定義

科伊爾認為社會小組工作是一種教育的過程,它通常由各種志愿結合的團體,在小組工作員的協助下,于閑暇時間內實施。其目的是在團體中通過個人人格的互動,促進個人成長;以及為了達成共同的目的而促成團體成員間互助合作,以創造團體。

(3)以小組工作對人的治療下定義

美國社會工作教育委員會于1959年指出:社會小組工作是社會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通過有目的的團體經驗,協助個人增進其社會功能,以更有效地處理個人、團體或社區的問題。團體工作的對象包括由健康的個人所組成的團體以及有疾病的個人組成的團體。當團體工作人員運用其專業訓練和技巧去幫助一群在功能上有困擾的個人所組成的團體時,他便是在進行團體治療工作。

綜合來說,小組工作是社會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它在小組工作者的帶領下,通過組員間的互相支持、充分互動和分享,激發組員的能力和潛能,改善組員的態度、行為,提升他們的社會功能性,解決個人、群體、社區和社會問題,促進個人、小組和社區的成長和發展,實現社會和諧、公平、公正發展。

2試述小組工作三個主要模式的內容。

答:小組工作三個主要模式的內容為:

(1)社會目標模式

理論基礎

社會目標模式的理論主要來源于系統論和社會學的觀點,強調社會系統與人和群體間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個人和群體出現功能失常或問題,與社會系統的功能是否正常有關,而人和群體的行為又會影響社會系統的正常運轉,因此個人問題的解決必須通過社會變遷來實現。

特點

a.社會目標模式以關注社會整合和個人參與社會的責任感為工作重點,通過人的能力和意識的提高去影響和改變社會。

b.這種工作模式利用小組過程發展小組成員的民主意識和參與社會變遷的責任心,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并提高其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c.在這種工作模式中,小組被看作是一個統一體,通過小組集體的力量達致社會變遷,社會責任得到鼓勵,領導能力得到發展,民主的概念在小組過程中也得到充分的實踐。

(2)治療模式

治療模式又稱臨床模式,小組是一種為治療個人問題或矯正個人有問題的行為或態度的手段,治療模式以行為修正理論和社會化理論為基礎。小組是進行治療的媒介,社會工作人員運用專業知識與技巧,在促進小組成員的溝通和互動過程中,增進自我認識,實現行為的轉變。治療模式關注的是個人的心理和行為問題的矯正而不是社會,其介入的重點是為個人提供一個小組的治療環境,對個人提供心理康復和行為指導,幫助小組成員達到適應社會生活的最佳狀態。

(3)互動模式

互動模式的理論基礎是系統理論和場論,它關注子系統(小組成員)和整體系統(小組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關系,而不是小組成員個人本身。互動模式既關注個人也關注環境,要通過個人、小組和社會系統之間的開放和相互影響,增強個人和社會的功能。小組被看作是個互助的系統,在小組中成員依靠其他成員作為自己解決問題、實現自己潛能和建立信心的資源。

3試述卡蘭德等人的小組工作的發展階段模式。

答:小組工作的理論研究者提出,小組是一個有生命的發展周期,有著自身的發展規律和過程。以下是卡蘭德等人提出的小組發展階段模式:

(1)階段——前屬期階段

這是小組的開始。小組成員剛剛開始進入小組,試圖嘗試與素不相識的他人建立初步的關系,但他們的心理狀態是觀察和探求身外環境,對他人既接近又回避地保持著戒備,處于矛盾的困境。在這個階段,社會工作者以鼓勵和促進的方式,幫助成員考察小組和改善外部條件,并表達對小組和其他人的期望,達到盡快適應。還可通過組織一些有助于成員們相互了解的項目,幫助他們成為熟人。但這階段成員之間比較戒備,比較難以使用合作性項目。

(2)階段——權力和控制期

成員們與其他人慢慢熟悉之后,會發現在小組中如何得到安全感和回報,嘗試通過權力競爭與控制他人的過程,確立自己在小組中的角色和地位。小組成員間的互相影響增大,會形成在小組中不同的角色、地位、關系和初步的小組組織結構,個別成員如果不能從小組中感受到安全和滿足,就會在這個階段退出。同時,對成員來說,無論在心理上或生理上,有意或無意傷害他人或被他人傷害的機會也都會增大。

(3)階段——親密期

這個階段,小組成員的關系更為親密。他們更開放、更關心小組和其他成員是否投入;會公開地比較小組生活與家庭生活,會出現同胞式的競爭,也會發生從家庭成員到小組成員的移情,同時開始意識到和承認小組經驗在他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開始思考小組的目標。

(4)階段——分辨期(差異期)

這是形成小組良好狀態的階段。小組成員彼此熟識和聚合,能接納其他成員的個性、實力、態度和需要,對小組有較高的認同。家庭式情感減弱,小組規范和標準成為行為的參考。成員之間權力競爭和情感波動趨于縮小,能夠相互支持,自由地溝通。成員間更聯合、更客觀、更合作,能提出更現實的建議、計劃及實施大型的方案、項目。

(5)階段——分離期

這個階段小組目標已經實現,進入到終結期。成員們面臨分離,開始向其他方向找尋新資源,以滿足自己社會性、娛樂性和職業性的需要。在轉移和打破已經建立的默契關系中,有些成員會有許多焦慮,表現為更內聚、反對小組解散、情緒反復、逃避現實等。

4為什么要對小組中的互動進行控制?怎樣有效地進行控制?

答:(1)對小組中的互動進行控制的原因

控制能夠促使小組成員取得一致性和形成依從,推動小組順利有序地開展。

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為小組成員創造了一個更易于溝通和互動的氛圍,有利于小組成員彼此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從而有利于成員認清自己的問題,發揮個人的潛能,更好地解決自己的問題。

控制有助于小組成員遵守小組規范,從而早日形成小組的良好氣氛,提升小組的凝聚力,促進小組的良性發展。

(2)有效進行控制的方式

在小組中使用和發展小組規范

a.小組規范的含義

小組中的規范,是涉及一切為小組成員所接受的、具有“應該”或“必須”特性的、并被認定是正規和恰當的行為模式。規范在成員間的溝通和互動中不斷發展起來,通過對小組成員按照小組目標期望而表現的行為給予肯定,對偏離期望的行為給予處罰方法,對小組成員的行為形成約束,起到穩定小組的效果。

b.建立小組規范的方式

在小組中使用規范進行社會控制,主要有兩種建立發展小組規范的手段:

第一,由小組成員自己發展起來的規范;

第二,由社會工作者發展的規范。

在小組中使用規范進行社會控制,有兩種途徑:

第一,根據小組目的,在了解小組成員的期望后去推動發展有共識的規范;

第二,引入其他類型的規范,經過清晰陳述或社會工作者的示范行為,使規范被小組成員接受。

恰當利用小組中的角色和地位

角色和地位聯系緊密,是對小組中個人特定行為的期望。恰當地利用角色,有助于促進小組成員間的分工從而實現小組目標。通過改變和使用小組成員的角色,可以幫助成員學會采取預期行為。通過同小組成員討論他們在小組中現有的角色,分清角色的責任和特權,調整小組成員對角色的期望,學習體驗新的角色,幫助他們對自己的行為做出界定和調整。

提高小組凝聚力和實現小組目標

小組凝聚力是小組成員希望留在小組中的程度。凝聚力可使成員在小組中獲得滿足感、安全感和被尊重,激發對小組活動的參與興趣,感受到在小組中的聲望和地位。提高凝聚力以促進小組發展和實現小組目標的方式有:限制小組規模,設計有吸引力的活動,選擇背景特征相似的小組成員,根據成員的需要建立和調整小組目標,發展成員在小組中的責任心,形成相互信任與和諧的氣氛。

5試述小組工作的實踐原則。

答:小組工作的實踐原則為:

(1)認可每個人的獨特個性及行為的多樣性。社會工作者必須清楚認識每個成員的獨特差異,以及他們的不同需要和不同問題。對每個成員的不同需要采用適合的介入方法,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計劃和目標。

(2)認可小組是多樣的、行動是多樣化的。這是小組工作的個別化原則。每個人的差異,使得由人組成的小組也有差異,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互動模式。因此社會工作者對不同的小組要采用不同的治療目標和計劃。

(3)真誠地接納每一個人。社會工作者可以有自己看待他人的價值觀念,但他不需對他們的行為和品行表示贊同與否,應該完整地接納每一個人,包括他的長處與不足。

(4)建立有目的的助人關系。在社會工作者和小組成員之間應該有目的地建立專業關系,這有利于促進小組成員發生轉變。

(5)鼓勵及促使小組成員之間實現有益的合作關系。社會工作者應鼓勵和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發展起有積極意義的關系,以促進小組成員發生轉變。

(6)適當地修正小組過程。社會工作者必須對小組過程了如指掌,為實現小組目標適當及時地予以修正,創建具有促進轉變的支持性環境。

(7)鼓勵成員根據自身能力參與小組活動。社會工作者必須認可并接受每個小組成員的能力差異,幫助和鼓勵每個小組成員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參與小組活動,不應該使他們感到力所不及。

(8)促使小組成員投入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不應高高在上,而是要把自己擺放在增強成員解決問題的能力及過程的位置上。

(9)鼓勵小組成員通過沖突去體驗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式。社會工作人員應該幫助小組成員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他們遭遇的沖突,使他們學習用不同的技巧或策略去解決沖突。

(10)為小組成員提供各種新機會。為小組成員提供各種新機會,使他們通過新的和不同的經歷來考察自己的潛能、發展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人際關系技巧和體驗在小組中的收獲,以滿足社會需求,并從中獲取成就,維持良好的自信心。

(11)明智運用制約。幫助小組成員認識他們的問題,識別制約因素和檢驗受制約的程度,并利用機構受到的各種制約來幫助小組成員學習如何面對社會上的制約因素。

(12)有區別地運作工作方案。根據小組成員的不同需要運作不同的方案。

(13)對個人和小組的進步不斷進行評估。社會工作者應該在小組成員的參與下定期對小組的進步進行評價,以保持小組的目的和有效性。

(14)熱誠、人道和嚴于律己。社會工作者要做一個真誠、熱情和人道的人,而不是一個冷酷、不人道的人;要嚴于律己,不能利用小組來滿足私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河县| 洞头县| 三河市| 高安市| 准格尔旗| 中山市| 南漳县| 三门峡市| 来宾市| 利辛县| 大悟县| 高陵县| 田东县| 乃东县| 六枝特区| 油尖旺区| 汝城县| 淅川县| 新乡市| 金门县| 鄂托克前旗| 杭州市| 诸暨市| 子洲县| 聂荣县| 峡江县| 海宁市| SHOW| 合水县| 星座| 花莲市| 阆中市| 开原市| 贵州省| 柳州市| 黄浦区| 南木林县| 太谷县| 轮台县| 蓬莱市| 武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