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思斌《社會工作概論》(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3941字
- 2021-06-11 17:55:01
5.2 課后習題詳解
1試述社會福利的內涵與功能。
答:(1)社會福利的內涵
①從廣義上來說,社會福利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質、促進社會發展與提高社會總體文明水平相關的一切物質、活動和相關服務。而從狹義上講,社會福利則是指國家(或政府)針對社會中有特殊需要的個人和群體提供的津貼、物質和社會服務。
②在中國,社會福利主要是指由政府部門(主要是民政部)為社會中困難群體提供的津貼、服務和相關支援活動,是一種基于需要但是專業化水平較低的社會服務。在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單位制福利也屬于社會福利的部分,但屬于排斥性的福利分配制度,因為只有單位內部的職工及其家屬才有資格享受這些福利權益。
(2)社會福利的功能
①顯功能和潛功能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社會福利具有兩方面的功能:
a.從潛功能的角度出發,社會福利是為了提升公民的社會地位、改善社會關系從而增強社會團結。
b.從顯功能的角度來看,社會福利是為了解決貧困、失業和社會不平等等社會問題,在此基礎上改善公民的生活素質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②社會福利的具體功能
具體來說,社會福利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a.社會福利通過資源分配與再分配來改善公民的收入分布,從而減輕公民之間的不平等,促進社會平等目標的實現。
b.社會福利作為一種社會控制與社會發展的手段,可以通過資金與社會服務,促進解決社會問題并改善社會關系,提升人的社會功能。
c.作為社會福利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工作專業發揮著解決個人、家庭、社區以及社會問題的作用,為有需要的公民提供專業化的社會服務,有利于建立和諧的社會關系。
d.社會福利服務本身是一種有益的社會投資,有利于促進公民的人力資本的增加,同時對改善公民與政府的關系也有積極作用。
e.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社會福利不僅會改善弱勢人群的生活素質,提升社會總體的文明程度,而且社會福利服務本身也可以通過相互幫助的過程增強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從而促進社會中利他主義精神的發展。
2試述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制度的關系。
答:社會工作是社會福利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福利制度中的服務發送或傳遞體系。通常來說,社會福利包括社會行政系統與社會服務體系。在社會服務體系中,社會工作專業是一個重要的實施社會助人的行動系統。
具體來說,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制度的關系如下:
(1)社會福利作為人-資源-行動的綜合系統
社會福利是一個集資源、機構、人力、理念與環境為一體的綜合系統,它是現代社會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建制。社會福利系統中不同組成部分彼此緊密聯系在一起,發揮著各自的功能。
①社會福利制度中最基本的是人的系統,包括一般的公民、社會福利工作者與社會福利對象。在這一系統中,人及其需要的滿足是核心問題。為滿足一般公民與社會中弱勢群體的社會需要,需要通過社會行政人員和社會工作者來策劃并傳遞社會服務。
②社會福利制度功能的正常運行必須依賴必要的資源,這些資源包括金錢、物質、津貼、服務、相關的理念及政策。經濟資源是社會福利發揮效力的前提,而理念與政策則是保證社會福利制度效率的重要基礎。
③社會福利制度要解決社會問題和滿足社會需要,必然要通過具體的社會服務來傳遞。社會工作和社會政策作為專業的行動,是解決個人、家庭和社區等問題與滿足公民社會需要的保障。
社會福利制度是一個完整的和綜合性的社會系統,它包括價值觀和規范、資源、人力和組織框架,由變遷行動者系統、受助者系統、目標系統與行動系統構成。
(2)社會工作是社會福利服務的傳遞體系
社會工作作為社會福利服務的傳遞體系,其作用與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社會福利資源分配和政策實施需要通過一定的組織過程,而在這過程中社會工作扮演著核心的角色。在確定與甄別社會福利救助和服務對象后,它能對貧困、失業、疾病和社會不公正等社會問題做出及時的回應。
②社會工作服務的基本對象包括兒童、青少年、婦女、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社會工作的實施可以使服務更有效地惠及服務對象。
③社會福利制度要實現既定的社會目標,必須通過社會行動來完成,社會工作是這一行動的內容。
④社會是不斷變遷與發展的,社會福利制度必須對其做出反應,而社會工作的介入是應對社會變遷與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3)社會福利模式對社會工作專業化服務發展的影響
社會福利模式是指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福利的理念、政策與實踐所表現出來的總體特性,在社會服務領域具體表現為政府、非政府組織、社區等行動者如何實施社會政策,完成既定的社會目標。社會福利模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政治經濟制度的制約、文化與價值觀的影響。
根據各國社會福利發展狀況,按照福利分配的基本原則與理念,當今社會福利模式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即普惠主義模式、補缺型或剩余主義福利模式和混合福利模式。這三種社會福利模式對社會工作專業化服務發展的影響表現在:
①在普惠主義福利模式下,福利分配采取涵蓋所有公民的普惠主義原則,社會服務惠及所有公民,社會福利服務涵蓋所有社會生活領域。在這種模式下,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并不發達,政府在社會服務中承擔著重要責任,社會政策的實施為在社會風險中的公民提供了基本的社會救助與社會保障,減少了個人因風險和偶然事件造成的貧困與被排斥,從而有利于社會平等與正義的實現。
②在剩余主義福利模式下,國家只為公民承擔最低限度的社會福利和相關社會服務,市場、非政府組織和就業者個人等則承擔了主要的社會福利責任。在實行剩余主義福利模式的發達國家,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比較發達,專業服務在為弱勢人群服務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③混合型的社會福利模式既強調政府對公民的社會保障責任,又積極主張非政府部門、私營企業、社區和家庭在社會福利(服務)體系中發揮作用,在福利服務領域實行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的合作伙伴關系。這種混合型的社會福利模式強調的是政府和市場在實施社會政策中的雙重作用:
a.保證社會公平;
b.保證經濟本身的效率,它試圖在經濟發展與社會治理兩者之間保持適當的平衡。
3試述西方工業化進程對社會福利模式變化的影響。
答:西方工業化進程對社會福利模式變化的影響表現在:
(1)早期工業化進程對社會福利發展的影響
①工業革命在歐洲尤其是在英國的迅速發展,促成了兩個對立階級的出現,即以追逐利潤為唯一目的的資本家和靠出賣勞動力過活的產業工人(無產階級)。工業革命的發展不僅改變了西方經濟發展的模式與進程,而且使社會結構與制度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②在技術引導的大機器生產體制下,細致的分工在工廠內得以實施,而工人(包括成年工人和童工)成為被任意剝削和欺凌的社會弱者。
③1795年,英國頒布了《斯賓漢姆蘭德法》,對貧民救濟實施了新的規定。濟貧法的改革所產生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產業工人貧困惡化的處境得到了稍微的緩和,而另一方面,社會中窮人的數目卻在不斷擴大。
④工業革命的重要影響之一就是它在實現技術進步和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的成果的同時,也帶來了普遍的貧困和明顯的階級差異。
⑤在意識形態領域,資本主義生產制度與以功利主義、個人主義為核心要素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想牢固地結合在一起,發展出了以追求物質利益和維護個人自由至上的資本主義精神現象。
⑥到19世紀英國產業革命時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理念被進一步固化,在那個時代里,共同的善就是社會中每個人的自我利益的集合,這些認識和經驗使個人主義成為當時社會品德的基礎。與此同時,自助和幸福最大化原則也成為新工業時代里兩個并行的原則,它使英國社會的認識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
(2)工業化進程中社會福利發展模式的發展
西方社會的工業化進程,不僅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與政治制度的建立與發展,也促成了日后隱伏的社會矛盾與沖突。工業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現代民主政治制度的發展,促進了政府管理社會生活的方式的變遷,從而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現代社會福利模式的發展。
①自20世紀40年代中期起,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英國等西歐國家率先在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建立了以實現充分就業和消除貧困等社會問題為目標、建立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制度的福利國家,從而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實現民族的復興。
②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1973年石油危機出現,西方福利國家經歷了一段經濟高速發展、公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和社會穩定的“黃金歲月”。
③在將近30年的平穩發展過程中,盡管不同國家發展仍存在差距,但總體來看,西方福利國家實現了經濟與公民權的雙重發展。
4試述新時期我國社會政策與福利制度的變革對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意義。
答:新時期我國社會政策與福利制度的變革對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意義體現在:
(1)中國在過去30多年里發生的社會轉型,既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后果,也是政府行政管理體制變革和社會發展的結果。中國未來試圖建構的城鄉一體化的基本福利制度將會推動社會工作專業更上一個新臺階。
(2)當前中國處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社會加速轉型過程中,新出現的社會問題和風險對社會福利體制和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方向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3)近年來,我國政府把大力建設和諧社會,推動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科學觀作為政府工作的核心指導方針,強調經濟發展中的社會公平與社會保護,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福利制度改革、發展社會政策和專業社會工作的重要契機。這將推動我國的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專業實踐和職業化體系建設不斷完善。
(4)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在深化改革過程中,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從而建立一個充滿活力與和諧有序的社會。這為我國推進社會領域的改革,加強社會福利(保障)體制改革,發展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確定了基本方向,也必將推動我國社會制度和專業社會工作的發展。
- 高而基考研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分冊(統考版)
- 山東大學436資產評估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河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357英語翻譯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高等代數考點歸納與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436資產評估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含復試)及詳解
- 考研單詞:世界記憶大師教你高效記憶
- 北京大學數學系《高等代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下冊)
- 陳雨露《公司理財》(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7年考研英語短文寫作及英漢翻譯
- 夏書章《行政管理學》(第6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2014年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考試語法、詞匯、完形填空專項突破
- 王壘《組織管理心理學》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俄語2》(全新版)學習指南【詞匯短語+課文精解+單元語法+全文翻譯+練習答案】
-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朱永濤《英美文化基礎教程》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名校考研真題)+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