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思斌《社會工作概論》(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0629字
- 2021-06-11 17:55:00
3.3 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
一、概念題
1慈善組織會社
答:慈善組織會社始于1869年的英國,為避免重復服務對資源的浪費,各地友好服務協會成立了服務協調和統籌性組織,后來演變成慈善組織會社,簡稱COS。COS的工作內容包括:①聯絡協調;②調查訪問;③直接服務;④員工訓練。COS的主要貢獻是:①對案主生活狀況進行調查,記錄并跟蹤;②認為對整個家庭的福利和再生產的調查是診斷問題、進行治療的基礎;③對工作人員進行訓練;④建立了社會工作圖書館;⑤發展出了學徒式的督導方法。雖然慈善組織會社經常是由牧師來指導的,但是他們的工作卻是世俗的,并把它們建立在科學和專業化的基礎之上,而不是用宗教作為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它為現代社會個案工作方法的形成進一步夯實了基礎。
2社會工作價值(華中農大2012年研)
答:社會工作價值是指社會工作者在自己的實踐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價值意義和價值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平等、信譽、獨立、禮貌、孝順、抱負、勤奮和競爭反映了當前中國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價值觀。這八個方面可以成為中國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的組成部分。巴特利特認為,社會工作價值包括如下內容:①個人應受到社會的關懷;②個人與社會是相互依賴的;③個人對他人負有社會責任;④人們有共同的人類需求,但是,每個人則是獨特而異于他人的個體;⑤民主社會的實質表現為使每一個人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以及通過社會參與來盡到社會職責;⑥一個理想的社會應有其職責與能力,向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提供充分的機會來解決困難、預防問題,以及促進自我能力的發揮。
3接納(河北大學2018年研;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研;山東大學2015年研;廣東工業大學2014年研;北京城市學院2013年研;中山大學2012年研;社科院2011)
答:接納是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之一,是指社會工作者對案主的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總是要同意其他人的價值或要放棄自己的價值去支持另外某一個人的價值。接納不僅拒絕判斷,而且積極地追求理解。作為一個積極的動詞,接納意味著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總是要同意其他人的價值或要放棄自己的價值去支持另外某一個人的價值。對于社會工作者來說,接納在實踐中有時是困難的。當案主的行為違反一般道德,或當案主的價值觀與社會工作者的價值相左時,接納方面的問題便會產生。拒絕接待,或在接待中用明確的道德判斷或價值判斷來標定案主,都是違反接納原則的。
4自決(南航2016年研)
相關試題:自決權(山東大學2016年研)
答:自決即自我決定。在社會工作中,自決更多的是針對社會工作者而言的。由于其地位關系,社會工作者很容易替案主決定,犯越俎代庖的錯誤。自決就是提醒社會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選擇和自我決定的權力。
5個別化
答:個別化是一種分別逐一對待的方法,體現了傳統的社會工作價值。它把每一個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實體,應該受到不同的對待。個別化原則體現了對個人的尊重。個別化處理體現在方方面面。首先,社會工作者要了解每一個當事人的特點,主要是心理特點,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工作。其次,在生活、活動和學習方面也要有相應的措施。另外,在起居上要尊重每一個人的隱私權,盡可能地滿足每一個人保守其隱私的需要。
二、簡答題
1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包括哪些內容?(中山大學2012年研)
相關試題:
(1)價值觀對社會工作的意義。(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研)
(2)如何理解價值對社會工作的意義?(浙江師范大學2013年研)
(3)社會工作的基礎價值觀。(人大2012年研)
答:社會工作的價值觀是指一整套用來指導和支撐社會工作者開展專業實踐的理念和判斷,也是社會工作實踐的基本前提和操作指南。社會工作者的價值觀的內容主要包括:
(1)社會工作者對服務對象的看法
對服務對象,要尊重其隱私,要充分相信服務對象自身所具有的優勢,并在工作過程中注意傾聽服務對象的聲音,要接納、自決、個別化和尊敬他們。將他們視為合作伙伴,確立與服務對象的民主工作關系。
(2)社會工作者對專業實踐的看法
社會工作者要敬業并堅持專業的立場,在實踐中努力提高專業服務的質量,不斷學習和充實專業理論、技巧和知識。作為專業共同體的一份子,社會工作者要積極促進專業的發展,并堅信社會工作專業實踐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3)社會工作者對服務機構的看法
社會工作者應維護服務機構的政策、立場和管理規則,在社會服務過程中盡力做到公正合理地處理個人與機構的關系,盡量避免在外部對服務機構進行批評。在機構管理實踐中,社會工作者有權對服務機構的運作、服務模式、人員管理等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同時,社會工作者也有義務幫助服務機構的管理者不斷提高機構的管理與服務水平。
(4)社會工作者對公共福利發展的看法
在實踐中,社會工作者應不斷改進專業實踐,提高專業服務水平,增進總的社會福利水平。在社會福利資源分配過程中,社會工作者要注重公平正義原則,對最不利的弱勢人群的需要給予優先滿足。社會工作者在推行社會政策和提供社會服務過程時,要堅持效率與平等兼顧,減少資源浪費,提高服務的質量,最大程度地滿足服務對象的需要。
(5)社會工作者對社會發展與社會進步的看法
在實踐中,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前途和遠景始終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他們相信社會發展的美好未來,愿意付出持續不斷的努力,通過專業實踐和服務推動社會進步的進程。社會工作者積極投身于為滿足社會認可的需求改變中,同時,也在實現其對社會的價值。
2簡述比斯臺克關于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西南大學2010年研)
答:比斯臺克在其1961年出版的《個案工作關系》一書中,提出了他的社會工作的價值體系。比斯臺克關于社會工作的價值體系的觀點是西方影響最大的一種理論范疇之一。其基本內容是:
(1)人的尊嚴和價值是至高無上的;
(2)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會、審美和精神方面具有天賦的潛能和權力;
(3)人具有實現其潛能的天生的驅動力和義務;
(4)人具有選擇的能力,并且由于其有自我實現的義務,他具有自我決定的權力;
(5)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個體,并且他有這樣被考慮的權利和需要;
(6)為了其潛能的實現,人有要求合適的手段的權利;
(7)每一個人需要在其社會提供的權力和社會保證的機會方面和諧發展,以滿足他在身體上、心理上、經濟上、美學上和精神上的基本需要;
(8)人的社會活動在其自我實現的斗爭中是重要的;
(9)社會有義務促進個人的自我實現;
(10)社會通過其個體成員的貢獻有權利變富。
3簡述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安徽師范大學2018年研;南航2012年研;武漢大學2010年研)
相關試題:
(1)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包括哪些方面?(河北大學2012年研;華中農大2010年研)
(2)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主要有哪些?(華中農大2011年研)
(3)我國社會工作專業實踐的價值觀?(論述題,河北大學2011年研)
答:根據社會工作專業價值的國際的普遍性原則,結合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實際情況來分析,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應包括敬業、接納、自決、個別化和尊敬人。
(1)敬業
敬業是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工作專業和實踐的根本態度,是社會工作專業價值的基礎。敬業也是一種人生態度,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社會工作專業的敬業,不僅涉及該專業的性質、信譽和科學精神,而且涉及社會工作者對工作、案主、機構和社會的關系原則。有了敬業精神,社會工作的其他專業價值就會由此衍生出來。
(2)接納
接納是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之一,是指社會工作者對案主的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總是要同意其他人的價值或要放棄自己的價值去支持另外某一個人的價值。接納不僅拒絕判斷,而且積極地追求理解。作為一個積極的動詞,接納意味著接受、相信和尊重。
(3)自決
自決即自我決定。在社會工作中,自決更多的是針對社會工作者而言的。由于其地位關系,社會工作者很容易發生替案主決定的錯誤。自決就是提醒社會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選擇和自我決定的權力。當事人的自決必須有兩個前提:
①當事人絕對清醒,有自決的意志和能力;
②自決的方向和后果對當事人絕對無害。
在這兩個前提下,尊重當事人的自決權,就是尊重當事人的自由人權。不具備上述兩個前提條件,社會工作者則要為當事人負起一定的責任,即在表面上違背自決原則。
(4)個別化
個別化原則體現了對個人的尊重,它把每一個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實體,應該受到不同的對待。個別化處理體現在方方面面:
①社會工作者要了解每一個當事人的特點,主要是心理特點,確定當事人之間的不同之處,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工作;
②在生活(包括飲食起居)、活動和學習方面也要有相應的措施;
③在起居上要尊重每一個人的隱私權,盡可能地滿足每一個人保守其隱私的需要。
(5)尊敬人
在社會工作文獻中,“尊敬人”有時被當作社會的高級價值,有時被當作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作為社會的高級價值,它認為在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能比人更寶貴和值得崇尚的了,每一個人都是值得尊敬的。社會工作的三種價值,即個別化、自決和接納都是和尊敬人有關的,事實上它們是從尊敬人這個基本價值推導出來的。
4怎樣理解社會工作專業價值中的“自決”原則?(華中農大2012年研)
答:自決就是提醒社會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選擇和自我決定的權力。“指導助人過程,而不是指導案主”是對這一原則的經常性詮釋。它要求社會工作者幫助案主探索可能的決定及意義,而不是描述其最終的選擇。
(1)案主自決原則
①案主有自由作出他自己的決定和選擇的權利與需要。
②這種自由的權利受到案主的能力、法律和權威、成文的社區條例及機構功能等的限制。
③個案工作者有責任在理論和實務上尊重這種權利,防止任何直接與間接地與其沖突,并積極地幫助案主實現這種權利。
(2)案主自決的前提條件
①當事人絕對清醒,有自決的意志和能力。
②自決的方向和后果對當事人絕對無害。
在這兩個前提下,尊重當事人的自決權,就是尊重當事人的自由人權。不具備上述兩個前提條件,社會工作者則要為當事人負起一定的責任,即在表面上違背自決原則。
(3)社會工作者的做法
社會工作者應當秉持案主自決的原則,即每個人都有自我決定的能力,即便社會脆弱群體的人員也不例外。即使案主有逃避、放棄或推卸“自我決定”的趨向(這種情況往往會發生),社會工作者亦應以容忍的態度鼓勵他產生自決的能力,引導案主參與對問題的剖析以致改善的整個過程,工作者只是從旁提示、勸導與協助。堅持這一原則,可以培養案主的獨立性,不致養成案主的依賴心理。
社會工作者應幫助案主學習自我指引、自我決定的技巧。案主受專業助人者的幫助而實現的社會功能的改變也會消退,除非他為一直保持這種改變作好了準備。從可能性上來講,案主可以作好準備,成功地處理將來不可避免的問題與困難,投身到自我指引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而無需回到社會工作者或機構那里尋求其他的幫助。
從理想的狀態來說,案主在同社會工作者互動期間學到的東西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及將來的其他情境中去。也就是說,案主同社會工作者的互動可以為其將來作好準備。而這種準備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教會案主去辨認和利用其周圍環境中存在的非正式資源和自然的助人者。這些包括家庭成員、親戚、朋友、同事、單位、聯誼組織等。
5簡述中國社會工作價值教育問題。
答:社會工作教育包括知識教育、價值教育和技術教育三大組成部分,但其核心是價值教育。造成忽視社會工作價值教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理論上和實踐上不能正確處理社會工作價值教育和技術教育的關系是個重要原因。對此,以下提出了八個方面的具體原因:
(1)課程設計者對價值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自覺或不自覺地忽視了它的地位。
(2)課程設計者對價值教育和技術教育的關系認識不正確,以至于把后者擺在了前者之上。
(3)課程設計者把價值教育視作“軟”任務,把技術教育視為“硬”任務,所以把價值教育置于可有可無的地位。
(4)課程設計者鑒于有如此眾多的技術課程需要開設,以至于有意無意地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技術課程上。
(5)課程設計者對社會工作價值本身缺乏清楚的概念,因此無從提出社會工作價值教學問題。
(6)課程設計者對社會工作價值和社會價值之間的關系缺乏正確的認識,企圖用后者代替前者。
(7)課程設計者力圖逃避價值體系中客觀存在的種種矛盾,而采取一種最省力氣的辦法。
(8)課程設計者對韋伯的價值自由作了錯誤的理解。
6社會工作的專業倫理包括哪些層面?(河北大學2011年研)
相關試題:
(1)簡述社會工作者的倫理責任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山東大學2017年研)
(2)簡述社會工作的倫理。(社科院2017年研)
(3)社會工作的專業倫理是什么?美國社會工作者協會規定的社會工作的倫理法典包含哪六個層面?(南航2016年研)
(4)簡述社會工作者的專業倫理。(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研)
(5)什么是社會工作的專業倫理?它對社會工作的功能何在?(華中農大2014年研)
(6)社會工作者的行為舉止應該是怎樣的?(華中農大2013年研)
(7)簡述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的主要內容。(南京理工2011年研)
答:專業倫理是指社會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操守。它們是受社會價值和專業價值決定的。美國社會工作者協會規定的社會工作的倫理法典包括六個層面的內容,對于這些具體的專業倫理法典,中國社會工作者可以參考使用。
(1)社會工作者的行為舉止
①適當性。社會工作者應該維持作為一個專業工作者在能力和身份上的高標準。
②能力和專業發展。社會工作者努力爭取和保持在專業實踐和專業表現中的精通地位。
③服務。社會工作者應該把服務看作是社會工作專業的首要義務。
④誠實。社會工作者應該按照專業誠實的最高標準行動。
⑤學問和研究。從事學習和研究的社會工作者應該由學者質詢的慣例來指導。
(2)社會工作者對當事人的倫理責任
①當事人利益的首要性。社會工作者的首要責任是對當事人負責。
②當事人的權利和特權。社會工作者應該做出一切努力來最大限度地培育代表當事人的自我決定權利。
③秘密和隱私。社會工作者應該尊重當事人的隱私,并且要保守在專業服務過程中所獲得的一切信息和秘密。
④費用。當設定費用的時候,社會工作者應該保證其所履行的服務與當事人的支付能力比較,是公平的、合理的、考慮周到的和相稱的。
(3)社會工作者對同事的倫理責任
①尊重、公平和禮貌。社會工作者應該以尊重、禮貌、公平和充分信任的方式來對待同事。
②處理同事的當事人。社會工作者有責任用全部的專業知識來處理同事的當事人。
(4)社會工作者對雇主和雇用組織的倫理責任
對雇用組織的承諾。社會工作者應該遵守對雇用組織做出的承諾。
(5)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工作專業的倫理責任
①維持專業正直。社會工作者應該堅持和推進這個專業的價值、倫理、知識和使命。
②社區服務。社會工作者應該幫助這個專業在使一般大眾接受社區服務方面更加方便和可行。
③發展知識。社會工作者應該承擔起在專業實踐中鑒定、發展和完全使用知識的責任。
(6)社會工作者對社會的倫理責任
促進普遍福利。社會工作者應該促進社會的普遍福利的增長。
三、論述題
1試論述西方社會工作的價值體系的基礎。
(1)新教倫理
新教倫理的核心概念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信徒可以不必經過牧師和教會組織來建立與上帝的關系,他們可以直接與上帝對話,直接接受上帝的指示。新教的這一信仰破除了宗教的等級制度,在神學領域里樹立起個人的權威。
基斯-魯卡斯提出,新教倫理包含以下基本假設:
①人要為他們自己的成功或失敗負責。
②人性基本上是罪惡的,但是它可以通過一種意志行動來克服。
③人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艱苦工作實現物質繁榮。
④社會的主要目的是維持使物質繁榮成為可能的法律和秩序。
⑤不成功或越軌的人不應受到幫助,雖然應該做出有限度的努力,以便恢復或激發這些失意者為了他們自己更加努力工作。
⑥對變遷的主要激勵是在經濟或物質方面發現獎賞和懲罰。
基斯-魯卡斯在這里所闡述的自我負責、意志勝惡、艱苦工作和物質繁榮、法律和秩序、助人自助、獎賞和懲罰等新教的價值觀念,許多至今仍然是社會工作價值的組成部分。
(2)人道主義
①人道主義的起源
人道主義起源于歐洲15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它的最初形態是“人文主義”,其實質是反對神學,提倡人學;反對神權,提倡人權;反對神性,提倡人性;反對愚昧,提倡理性;反對迷信,提倡科學;反對神道,提倡人道。
②人道主義的概念
人道主義是以人為中心或為本位的哲學價值理念,概括起來有如下組成部分:
a.哲學上的人本主義,它是以人為本位的,而不是以神或別的什么為本位。
b.經濟上的自由主義,人道主義是自由經濟發展的思想基礎。
c.政治上的民主主義,是民主政治發展的理論基礎。
d.倫理上的人道主義,承認人與生俱來的一切權利,包括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全部權利。
③HPU的基本假設
基斯-魯卡斯認為人道主義是和實證主義、烏托邦結合在一起的,它們共同構成所謂“人道主義-實證主義-烏托邦”信仰體系,簡稱HPU觀點,HPU是美國人的第二大信仰體系,這種關于個人和社會相互關系的論述亦構成了社會工作價值觀念的基礎。它包括以下基本假設:
a.社會的主要目的是實現人的物質和情感需要。
b.如果人的需要被滿足,那么人就會獲得善良、成熟、正義或生產的狀態,通過它們,人和其社會的大部分問題都將被解決。
c.一般說來,阻礙人獲得這種狀態的是個人無法控制的外部環境。
d.這些外部環境可以被那些擁有科學和技術知識的人運用“科學方法”所操縱。
e.人和社會最終會達到完美的境界。
(3)社會福利觀念
社會福利觀念是社會工作價值的靈魂。
①社會福利具有其描述定義和功能定義,社會福利的描述定義分為兩個范疇:
a.作為在市場體系之外的經濟讓渡的社會福利,它以免費的方式向需要者提供食物和服務。
b.作為滿足基本需要服務的社會福利。人的基本需要不僅是身體上的和物質上的,而且包括個人和社會功能的增強。
因此社會福利服務從直接的關照擴大到社會化、娛樂、法律咨詢等諸方面,在人的現實生活領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②作為一門專業的社會工作的發展和作為一種制度的社會福利的成長是密不可分的,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念比社會福利制度的價值觀念還要豐富。這是作為社會工作者的超脫、公正等價值觀念產生的基礎。
2英、美慈善組織會社和睦鄰組織運動對社會工作的發展有哪些貢獻?
答:(1)英、美慈善組織會社對社會工作的貢獻
①他們派“友善訪問員”訪問申請救濟者,以了解其社會背景和確定應采取的措施。它強調調查后,按其個別情況的不同,對每一個別案件,分別予以處理。這種強調“個別化”的做法,促使了社會個案工作的產生。
②他們在促進各救濟機構、慈善組織為解決社區問題,采取協調合作的步驟,也為社區組織工作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2)睦鄰組織運動對于社會工作的貢獻
①它說明社會工作的目的在于尋求個人與社會生活的改善,工作方式應從個人與社會雙方同時入手。
②社會工作應隨時依據社區實際需要來安排工作,并應發動、組織或配合社會力量共同工作。
③社會工作應以整個社區為工作對象,并以促進全面的社會福利為目的。
④社會工作進行的方法,不僅可用社會個案工作方法,并發展了社會團體工作與社區組織兩種工作方法。
3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觀來源有哪些?你如何看待社會工作的價值觀?(首都經貿大學2011年研)
答: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觀主要包括四個層次的內容,即社會價值、專業價值、專業倫理和操作守則。
(1)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觀的來源
其主要有三大來源:
①西方發達國家社會工作的價值體系;
②中國古代社會工作實踐的價值理念;
③當代中國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價值觀念。
(2)如何看待
不同的材質需要不同的加工方法。對于第一種材質,需要借鑒與創新,對于第二和第三種材質,相應地,需要批判與繼承、綜合與發展。
①借鑒與創新
雖然受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價值觀的影響和制約,但是,作為一種專業的本質屬性,社會工作的價值體系具有其相對的獨立性。這就是說,在社會工作的價值體系中存在著不受任何文化價值觀影響的共享的部分。這部分是社會工作的核心價值,是超出國界和意識形態之上的。承認社會工作中某些核心價值的普遍性,是借鑒和吸收發達國家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的前提。馬克思說,資產階級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資本主義在其工業化和都市化的過程中所創造的社會工作和社會福利制度,就是資產階級對人類所做出的偉大貢獻。因此,社會工作和社會福利制度是人類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應該吸收和借鑒,用以發展社會工作價值體系。吸收和借鑒并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要根據中國的國情,進行改造、創新工作,賦予它們以新的形式和內容。
②批判與繼承
中國古代社會工作實踐的價值理念是建立中國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的豐富源泉。綿延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構成中華民族流動不息的血脈。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包含著許多社會工作價值觀念的真諦。從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無處不蘊藏著“愛人”和“助人”的思想。“愛人”和“助人”不僅是西方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因此,它們是跨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體現了社會工作價值的普遍性。
但是,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好的東西,也不能簡單地拿來就用,要批判其封建性的形式,繼承其愛人助人的內容。而且,有理由相信,在現代中國,愛人助人的內容一定要比古代中國更寬廣。今日中國人比古代中國人一定會享受更多的社會福利。
③綜合與發展
要對當代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價值觀念進行綜合和發展,首先必須知道當代中國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價值觀念是什么。總體看來,有三大構件組成了中國當代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價值觀念:
a.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
b.鄧小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c.優秀傳統文化。
在這三部分文化中都包含著與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念相一致的內容。要把它們的共性提煉出來,進行綜合,使之成為統一的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的組成部分。
4社會工作價值體系及意義。(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研)
相關試題:
(1)中國社會工作價值體系有哪些層次?(湘潭大學2016年研)
(2)社會工作的價值體系。(中山大學2011年研)
答:(1)社會工作價值體系
中國社會工作價值體系擬包括四個層次的內容,即社會價值、專業價值、專業倫理和操作守則。
①社會價值
社會價值是整個大社會所崇尚的基本價值,它們是由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價值觀念所決定的,是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的基礎層次。在一定程度上,平等、信譽、獨立、禮貌、孝順、抱負、勤奮和競爭反映了當前中國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價值觀。這八個方面可以成為中國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的組成部分。
②專業價值
根據社會工作專業價值的國際的普遍性原則,結合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實際情況,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應包括敬業、接納、自決、個別化和尊敬人。
a.敬業。敬業是指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工作專業和實踐的根本態度,是社會工作專業價值的基礎。社會工作專業的敬業,不僅涉及該專業的性質、信譽和科學精神,而且涉及社會工作者對工作、案主、機構和社會的關系原則。
b.接納。接納意味著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總是要同意其他人的價值或要放棄自己的價值去支持另外某一個人的價值。
c.自決。自決即自我決定。在社會工作中,自決更多的是針對社會工作者而言的。由于其地位關系,社會工作者很容易替案主決定,犯越俎代庖的錯誤。自決就是提醒社會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選擇和自我決定的權力。
d.個別化。個別化是一種分別逐一對待的方法,體現了傳統的社會工作價值。它把每一個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實體,應該受到不同的對待。個別化原則體現了對個人的尊重。
e.尊敬人。作為社會的高級價值,“尊敬人”認為在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能比人更寶貴和值得崇尚的了,每一個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③專業倫理
專業倫理是指社會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操守。它們是受社會價值和專業價值決定的。美國社會工作者協會規定的社會工作的倫理法典包括六個層面的內容,對于這些具體的專業倫理法典,中國社會工作者可以參考使用。
a.社會工作者的行為舉止
第一,適當性。社會工作者應該維持作為一個專業工作者在能力和身份上的高標準。
第二,能力和專業發展。社會工作者努力爭取和保持在專業實踐和專業表現中的精通地位。
第三,服務。社會工作者應該把服務看作是社會工作專業的首要義務。
第四,誠實。社會工作者應該按照專業誠實的最高標準行動。
第五,學習和研究。從事學習和研究的社會工作者應該由學者質詢的慣例來指導。
b.社會工作者對當事人的倫理責任
第一,當事人利益的首要性。社會工作者的首要責任是對當事人負責。
第二,當事人的權利和特權。社會工作者應該做出一切努力來最大限度地培育當事人的自我決定權利。
第三,秘密和隱私。社會工作者應該尊重當事人的隱私,并且要保守在專業服務過程中所獲得的一切信息和秘密。
第四,費用。當設定費用的時候,社會工作者應該保證其所履行的服務與當事人的支付能力比較是公平的、合理的、考慮周到的和相稱的。
c.社會工作者對同事的倫理責任
第一,尊重、公平和禮貌。社會工作者應該以尊重、禮貌、公平和充分信任的方式來對待同事。
第二,處理同事的當事人。社會工作者有責任用全部的專業知識來處理同事的當事人。
d.社會工作者對雇主和雇用組織的倫理責任
對雇用組織的承諾。社會工作者應該遵守對雇用組織做出的承諾。
e.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工作專業的倫理責任
第一,維持專業正直。社會工作者應該堅持和推進這個專業的價值、倫理、知識和使命。
第二,社區服務。社會工作者應該幫助這個專業在使一般大眾接受社區服務方面更加方便和可行。
第三,發展知識。社會工作者應該承擔起在專業實踐中鑒定、發展和完全使用知識的責任。
f.社會工作者對社會的倫理責任
促進普遍福利。社會工作者應該促進社會的普遍福利的增長。
④操作守則
操作守則是在更微觀層面上的社會工作價值,是在各個層面上的價值理念的具體應用,表現為社會工作的各種原則和技術。在這個層面上,操作守則更多地體現為價值、知識和技術的統一。
(2)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的意義
具體來說,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的意義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確定專業的使命和核心價值關懷所在,從而確立了社會工作專業本身的專業特質,使得它同其他社會科學表現出明顯的區別。
②社會工作價值體系對專業人員的職責和行為規范給出了指引。
③社會工作價值體系通過對專業共同體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進行明確規定,從而確保社會工作專業為維護社會正義和公平發揮應有的作用。
社會工作價值體系不是一套空洞的倫理規定,而是對專業人員行為的道德警示,它對維護專業形象、改善專業活動效果和保護受助者利益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對維護和推動專業的發展,以及改善總體的社會福利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 張厚粲《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第4版)配套題庫【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郭小聰《行政管理學》(第3版)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考研真題)+模擬試題】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821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765公共管理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4年經濟師《旅游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2013年真題及詳解】
- 李心天《醫學心理學》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823英語專業知識(英語語言學、英美文學、英美概況等)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吉登斯《社會學》(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2015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邏輯精選600題
- 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633行政管理歷年考研真題(含復試)匯編
- 高成興《國際貿易教程》(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全國名校文學理論考研真題及詳解(含北大、北師等)
- 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211翻譯碩士英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馮博琴《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0小時高清視頻】
- 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11翻譯碩士英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