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思斌《社會工作概論》(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4755字
- 2021-06-11 17:55:00
3.2 課后習題詳解
1試述價值觀對社會工作的意義。
答:價值對社會工作的界定不是部分的界定,而是總體的界定,它不僅決定社會工作的性質、目標和意義,而且決定社會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社會工作者和案主的關系,社會工作的實踐領域和倫理原則,以及機構和社會工作者的關系,等等。
(1)高登斯坦認為,價值是社會工作定義的基礎,是它的唯一基礎或不可缺少的基礎之一。價值是社會工作技術的源泉,是對某些人進入某種職業的動機和社會工作者與案主關系互動的特征、關系的解釋,在社會工作的結構中,價值被置于重要的戰略地位。
(2)列維認為,社會工作是一個以價值為本的專業。它不僅是做事情的一種方式,而且是關于做什么事情是有價值的和它應該如何去做的準則。
(3)作為一個理想的社會工作者,價值是其生命意義的全部。在精神上,他是被價值所武裝和充滿的;在行為上,社會工作者是為價值所指導和驅動的。在一個理想的社會工作者的意識和潛意識層次,都充滿了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念。
(4)只有把以價值為基礎的社會工作和以知識為基礎的社會工作統一起來,社會工作才會有生命力。對于社會工作來說,知識是價值的基礎,價值是知識的指導。
(5)價值給予社會工作技術以見識、眼光和辨別力。沒有實施方法的價值將是不幸的價值。價值和方法是互動的,案主和工作者可以相互學習,價值就是這個動態互動過程的組成部分。
2試述西方社會工作的價值體系。
答:在西方社會工作發展中,關于價值體系影響最大的有三個范疇:
(1)操作定義的價值體系
①個人是這個社會首先要關心的對象。
②在這個社會的個人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關系。
③他們具有相互的社會責任。
④盡管對每個人來說,他們都具有共同的人類需要,但是每個人從本質上來說是唯一的,與其他人是不同的。
⑤民主社會的一個基本屬性是通過積極地參與社會,實現每個人的全部潛能和他的社會責任假設。
⑥社會有責任提供各種方式,克服或阻止在個人和環境之間存在的自我實現的障礙。
操作定義中所體現的價值觀念與新教倫理中的價值觀念的根本不同之處,就在于它完成了從個人責任向社會責任的過渡,這種價值理念是現代社會福利制度得以建立的哲學基礎。
(2)比斯臺克的價值體系
①人的尊嚴和價值是至高無上的。
②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會、審美和精神方面具有天賦的潛能和權力。
③人具有實現其潛能的天生的驅動力和義務。
④人具有選擇的能力,并且由于其有自我實現的義務,他具有自我決定的權力。
⑤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個體,并且他有這樣被考慮的權利和需要。
⑥為了其潛能的實現,人有要求合適的手段的權利。
⑦每一個人需要在其社會提供的權利和社會保證的機會方面和諧發展,以滿足他在身體上、心理上、經濟上、美學上和精神上的基本需要。
⑧人的社會活動在其自我實現的斗爭中是重要的。
⑨社會有義務促進個人的自我實現。
⑩社會通過其個體成員的貢獻有權利變富。
(3)泰徹的價值體系
①每一個人都有作為個人的尊嚴和價值。
②每一個人都應該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對待。
③每一個人都應該參與影響他的決策。
④每個人都應該自由發展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賦。
⑤每一個人都應該公平地分享對物品和服務的控制。
⑥對于為了理性行為所必需的信息,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完全和自由獲得的權利。
(4)三種價值體系的比較
①操作定義價值體系與泰徹的價值體系的比較
操作定義的價值體系與泰徹的價值體系是比較接近的,但還是存在差異:
a.前者更多的是從社會的立場上來說話的,例如,“個人是這個社會首先要關心的對象”,“在這個社會的個人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關系”;后者則主要是站在個人立場上來說話的,例如,“每一個人都有作為個人的尊嚴和價值”等。
b.前者采用更加肯定的語氣說話,多用“是”“有”和“存在”等字眼;后者則多采用虛擬語氣說話。
c.前者更加一般化,更加接近知識范疇,后者則比較具體化,更加接近價值范疇。
②比斯臺克的價值體系與其他兩種價值體系的比較
a.比斯臺克的價值體系居于二者中間,它兼有上述兩個體系的特征。
b.它從個人的立場直接論述人的尊嚴和價值,認為它們是“至高無上”的,但所使用的語言則完全是肯定的,它比其他兩個體系對人的價值的敘述更加詳細和具體。
c.它認為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會、審美和精神方面都具有天賦的潛能和權力,其表達形式更符合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在現代社會工作中依然發揮重要的作用。
d.它的知識和理論基礎比其他兩個體系更加廣闊和深厚。因此,比斯臺克的價值體系更能代表西方社會工作的價值體系,比其他兩個體系更能發揮持久性的影響。
3社會工作價值體系內部可能存在哪些矛盾?應該怎樣看待這些矛盾?
答:社會工作價值體系內部存在的矛盾及對其認識如下:
(1)社會意識形態和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對立
西方社會工作的發展長期受到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鉗制和束縛,以實施社會福利為目的的社會工作很容易被扣上“社會主義”的帽子而受到排斥,這反映了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和作為意識形態的社會價值觀的矛盾對立。后來,西方社會雖然容忍了“慈善組織會社”運動的發展,但是,資本主義社會占統治地位的一種意識形態對社會工作價值觀的發展和演變過程是密切關注的。
(2)不同學派之間的價值觀爭論
在社會工作內部,不同學派之間在價值觀的內容、重點和取向上存在爭論,作為代表的是功能學派和治療學派的矛盾和對立。
①功能學派起源于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社會工作學院,其代表人物是兩位女性維吉尼亞·羅賓遜和杰西·泰弗特。功能學派認為,社會個案工作的技巧并不是精神病學的附屬物,而是基于幫助而這一過程概念之上的一項完全獨立的技術。
②治療學派起源于哥倫比亞大學的社會工作學院,它主要以精神分析的理論化,擴展的人格類型,心理-社會和心理-性欲發展階段,具有特色的防御機制和個人成熟水平等為方法論基礎。哥倫比亞大學的勞瑞概括出治療的三種類型:
a.操縱,目標在于環境的豐富或修正;
b.環境治療,集中改變環境以便影響個人關系;
c.強化治療,目標在于態度和關系的修正。
③治療學派把其服務看成是可以精確度量的;功能學派則反對這種對“治療”一詞的使用,他們不愿意把治療范疇化,并采用廣義的“治療”概念,認為當工作者和服務對象達成一種互惠的契約關系時,這就是一種“治療”了。
(3)社會、機構和社會工作者三者在價值觀上的矛盾
①一般而言,社會工作者的價值體系是由社會價值所決定的,是受到機構價值影響的。
②在實踐過程中,這三者并不總是處于和諧一致的狀態,有時候它們會出現尖銳的對立和斗爭。西方社會的社會價值是受資本主義的經濟和政治制度影響的,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和政治運作方式,并不能保證社會都認同社會工作者所信奉的價值體系。
③機構的價值應該反映社會的價值,在社會價值處于良好運作的情況下,有時候機構并不能忠實執行社會的價值。當機構違反社會工作價值的時候,社會工作者要么堅持原則,其結果只能是卷起鋪蓋走人;要么違心地跟著干,犧牲社會工作的神圣價值。
(4)價值從理論向實踐轉化過程中的矛盾
專業的價值在執行過程中并不總是對的。把抽象的敘述轉變成針對具體情境中的運用時,在價值的操作化上可能出現問題。在西方社會工作中有兩個至關重要的道德問題,構成了所有社會工作價值的基礎,這就是自由和福祉,但是有時候要把這二者統一起來是困難的。在有些情況下,自由會威脅到福祉,反之亦然。
西方社會工作價值體系規定了個案工作者不應該做什么和應該做什么的細目:
①個案工作者不應該做的事情
a.說服;
b.直接改變案主的態度和行為或操縱他們;
c.做為了案主或針對案主的事情;
d.控制和指導案主;
e.忠告,提供沒有懇求的計劃;
f.為個案承擔責任;
g.預先決定結論;
h.批準或不批準案主的行為。
②個案工作者應該做的事情
a.在心理上要主動理解案主,在幫助案主自由行動方面外表上要被動;
b.引進能夠激活案主的資源;
c.創造案主可以成長的關系環境;
d.對案主的問題給予透視分析;
e.提供不帶壓力的建議;
f.幫助案主以他們自己的速度活動。
這些個案工作的價值原則在針對具體人、具體事和具體環境的運作時往往會出現分歧。在“應該”和“不應該”之間并不存在一個明確劃定的分界線,一切還是要以時間、地點、條件和對象為轉移。
4你認為我國的社會工作價值體系應包括哪些內容?
答:中國社會工作價值體系擬包括四個層次的內容,即社會價值、專業價值、專業倫理和操作守則。
(1)社會價值
社會價值是整個大社會所崇尚的基本價值,它們是由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價值觀念所決定的,是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的基礎層次。社會所崇尚的基本價值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們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的進步而不斷變化的,是和國際社會占主導地位的社會價值觀相平行而發展的。
(2)(社會工作)專業價值
①敬業
敬業是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工作專業和實踐的根本態度,是社會工作專業價值的基礎。社會工作專業的敬業,不僅涉及該專業的性質、信譽和科學精神,而且涉及社會工作者對工作、案主、機構和社會的關系原則。有了敬業精神,社會工作的其他專業價值就會由此衍生出來。
②接納
接納不僅拒絕判斷,而且積極地追求理解,它意味著接受、相信和尊重。但這并不意味著總是要同意其他人的價值或要放棄自己的價值去支持另外某一個人的價值。對于社會工作者來說,接納在實踐上有時是困難的。當服務對象的行為違反一般道德,或當他的價值觀與社會工作者的價值相左時,接納方面的問題便會產生。拒絕接待,或在接待中用明確的道德判斷或價值判斷來標定服務對象,都是違反接納原則的。
③自決
自決即自我決定,在社會工作中,自決更多的是針對社會工作者而言的。由于其地位關系,社會工作者很容易替案主決定,犯越俎代庖的錯誤。自決就是提醒社會工作者要尊重服務對象的自我選擇和自我決定的權力。案主的自決必須有兩個前提:
a.案主絕對清醒,有自決的意志和能力;
b.自決的方向和后果對案主絕對無害。
④個別化
個別化是一種分別逐一對待的理念和方法。它體現了傳統的社會工作價值,把每個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實體,應該受到不同的對待,體現了對個人的尊重。個別化處理體現在:
a.社會工作者要了解每一個案主的特點,主要是心理特點;
b.在生活(包括飲食起居)、活動和學習方面也要有相應的措施;
c.在起居上要尊重每一個人的隱私權,盡可能地滿足每一個人保留其隱私的需要。
⑤尊敬人
作為社會的高級價值,它認為在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能比人更寶貴和值得崇尚的了,每一個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作為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它并不是孤獨的,對許多專業和對大部分文化與社會而言,它是共同的。社會工作的三種價值,即個別化、自決和接納都是和尊敬人有關的,事實上都是從尊敬人這個基本價值推導出來的。
(3)專業倫理
專業倫理是指社會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操守。它們是由社會價值和專業價值決定的,同時又是前兩種價值的具體表現。美國社會工作者協會規定的社會工作的倫理法典包括六個層面的內容:
①社會工作者的行為舉止
包括:a.適當性;b.能力和專業發展;c.服務;d.誠實;e.學習和研究。
②社會工作者對當事人的倫理責任
包括:a.服務對象利益的首要性;b.服務對象的權利和特權;c.秘密和隱私;d.費用。
③社會工作者對同事的倫理責任
包括:a.尊重、公平和禮貌;b.處理同事的案主。
④社會工作者對雇主和雇用組織的倫理責任
社會工作者應該遵守對雇主和雇用組織所作出的承諾。
⑤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工作專業的倫理責任
包括:a.維持專業正直;b.社區服務;c.發展知識。
⑥社會工作者對社會的倫理責任
促進普遍社會福利。社會工作者應該促進社會的普遍福利的增長。
(4)操作守則
操作守則是在更微觀層面上的社會工作價值,是在各個層面上的價值理念的具體應用,表現為社會工作的各種原則和技術,操作守則更多地體現為價值、知識和技術的統一。價值是指導,知識是基礎,技術是手段,三者融合統一。
- 周友梅《資產評估學基礎》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第2版)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8年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夏德仁《貨幣銀行學》(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新聞傳播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新聞學專業)》題庫【歷年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43法語(二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歐陽光中《數學分析》(下冊)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李勝利《藝術概論》(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4年經濟師《房地產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講義、真題、預測三合一
- 2018年考研數學高分復習全書(數學三)習題講解
- 羅森《財政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第8版)
- 河北大學經濟學院434國際商務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公共管理學科綜合水平考試大綱及指南》(第3版)課后習題和考研真題(含典型題)詳解
- 汕頭大學文學院624基礎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437社會工作實務[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6年翻譯碩士(MTI)357英語翻譯基礎英漢翻譯高分特訓1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