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K311040 城鎮道路面層施工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關于普通混凝土路面脹縫施工技術要求,錯誤的是(  )。[2017年真題]

A.脹縫應與路面中心線垂直

B.縫壁必須垂直

C.縫寬必須一致,縫中不得連漿

D.縫上部安裝縫板和傳力桿

【答案】D

【解析】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脹縫應設置脹縫補強鋼筋支架、脹縫板和傳力桿。脹縫應與路面中心線垂直;縫壁必須垂直;縫寬必須一致;縫中不得連漿。縫上部灌填縫料,下部安裝脹縫板和傳力桿。

2關于熱拌瀝青混合料面層攤鋪碾壓的說法,正確的是(  )。[2012年6月真題]

A.拌合物的攤鋪,運料車不少于4輛以滿足連續施工

B.瀝青混合料路面碾壓完成后就可以開放交通

C.壓實應按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三個階段進行

D.碾壓應從中心線向兩端進行

【答案】C

【解析】A項,應按施工方案安排運輸和布料,攤鋪機前應有足夠的運料車等候;對高等級道路,開始攤鋪前等候的運料車宜在5輛以上。B項,《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 1—2008規定,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攤鋪層自然降溫至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C項,攤鋪后緊跟碾壓工序,壓實分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三個階段。D項,碾壓時應將壓路機的驅動輪面向攤鋪機,從外側向中心碾壓,在超高路段和坡道上則由低處向高處碾壓。

3用振動壓路機碾壓厚度較小的改性瀝青混合料路面時,其振動頻率和振幅大小宜采用(  )。[2009年真題]

A.低頻低振幅

B.低頻高振幅

C.高頻高振幅

D.高頻低振幅

【答案】D

【解析】改性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藝要求,振動壓路機應遵循“緊跟、慢壓、高頻、低幅”的原則,即緊跟在攤鋪機后面,采取高頻率、低振幅的方式慢速碾壓。這也是保證平整度和密實度的關鍵。

4下列指標中,不屬于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設計指標的是(  )。[2016年真題]

A.工作性

B.抗壓強度

C.耐久性

D.抗彎拉強度

【答案】B

【解析】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在兼顧技術經濟性的同時應滿足抗彎拉強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項指標要求。

5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脹縫施工時,不設置(  )。[2015年真題]

A.模板

B.傳力桿

C.(脹、提)縫板

D.預應力筋

【答案】D

【解析】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脹縫應設置脹縫補強鋼筋支架、脹縫板和傳力桿。脹縫應與路面中心線垂直;縫壁必須垂直;縫寬必須一致;縫中不得連漿。縫上部灌填縫料,下部安裝脹縫板和傳力桿。D項,水泥混凝土路面脹縫施工時必須設置模板、傳力桿、(脹、提)縫板,一般情況下預應力筋不用于路面結構中。

6熱拌瀝青混合料面層攤鋪、碾壓符合《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 1規定的是(  )。[2012年6月真題]

A.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宜在氣溫低于5℃條件下施工

B.瀝青混合料攤鋪的試驗段長度為50m

C.壓實應按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三個階段進行

D.碾壓應從中心向兩側展開

【答案】C

【解析】A項,瀝青混合料面層不得在雨、雪天氣及環境最高溫度低于5℃時施工。B項,瀝青混合料攤鋪的試驗段長度應為100~200m。C項,攤鋪后緊跟碾壓工序,壓實分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三個階段。D項,碾壓時應將壓路機的驅動輪面向攤鋪機,從外側向中心碾壓,在超高路段和坡道上則由低處向高處碾壓。

7鋪筑高等級道路瀝青混合料時,1臺攤鋪機的鋪筑寬度不宜超過(  )m。

A.6

B.6.5

C.7

D.7.5

【答案】A

【解析】鋪筑高等級道路瀝青混合料時,1臺攤鋪機的鋪筑寬度不宜超過6m,通常采用2臺或多臺攤鋪機前后錯開10~20m呈梯隊方式同步攤鋪,兩幅之間應有30~60mm寬度的搭接,并應避開車道輪跡帶,上下層搭接位置宜錯開200mm以上。

8瀝青混合料的松鋪系數的確定方法是(  )。

A.根據試鋪試壓確定

B.根據以往類似工程施工經驗

C.根據計算確定

D.根據規范或指導書中松鋪系數確定

【答案】A

【解析】瀝青混合料的松鋪系數應根據試鋪試壓確定。應隨時檢查鋪筑層厚度、路拱及橫坡,并輔以使用的瀝青混合料總量與面積校驗平均厚度。松鋪系數的取值可參考表2K311040-1中所給的范圍。

表2K311040-1 瀝青混合料的松鋪系數

9關于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人工攤鋪瀝青混合料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攤鋪時應扣鍬布料,不得揚鍬遠甩

B.攤鋪不得中途停頓,并盡快碾壓

C.邊攤鋪邊整平,嚴防集料離析

D.整幅施工時,路中一側宜預先設置擋板

【答案】D

【解析】瀝青混凝土面層攤鋪瀝青混合料時,在不具備機械攤鋪情況下,可采用人工攤鋪作業。半幅施工時,路中一側宜預先設置擋板;攤鋪時應扣鍬布料,不得揚鍬遠甩;邊攤鋪邊整平,嚴防集料離析;攤鋪不得中途停頓,并盡快碾壓;低溫施工時,卸下的瀝青混合料應覆蓋篷布保溫。

10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鋼筒式壓路機終壓的最大碾壓速度是(  )km/h。

A.1

B.4

C.5

D.8

【答案】C

【解析】碾壓速度做到慢而均勻,壓路機碾壓速度應合規范要求,可參考表2K311040-2。

表2K311040-2 壓路機碾壓速度(km/h)

11瀝青混凝土路面初壓緊跟攤鋪機后進行,宜采用(  )靜壓1~2遍。

A.輪胎壓路機

B.振動壓路機

C.鋼輪壓路機

D.輕型壓路機

【答案】C

【解析】瀝青混凝土路面初壓緊跟攤鋪機后進行,初壓宜采用鋼輪壓路機靜壓1~2遍。碾壓時應將壓路機的驅動輪面向攤鋪機,從外側向中心碾壓,在超高路段和坡道上則由低處向高處碾壓。復壓應緊跟在初壓后開始,不得隨意停頓。碾壓路段總長度不超過80m。

12瀝青路面壓實成型施工,密級配瀝青混合料復壓宜優先采用(  )進行碾壓,以增加密水性。

A.振動壓路機

B.重型輪胎壓路機

C.鋼輪壓路機

D.三輪鋼筒式壓路機

【答案】B

【解析】瀝青路面壓實成型施工時,密級配瀝青混合料復壓宜優先采用重型輪胎壓路機進行碾壓,以增加路面不透水性,其總質量不宜小于25t。相鄰碾壓帶應重疊1/3~1/2輪寬。對粗集料為主的混合料,宜優先采用振動壓路機復壓(厚度宜大于30mm),振動頻率宜為35~50Hz,振幅宜為0.3~0.8mm。

13粗集料為主的熱拌瀝青混合料復壓采用振動壓路機,相鄰碾壓帶宜重疊(  )cm。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答案】A

【解析】層厚較大時宜采用高頻大振幅,厚度較薄時宜采用低振幅,以防止集料破碎。相鄰碾壓帶宜重疊100~200mm。當采用三輪鋼筒式壓路機時,總質量不小于12t,相鄰碾壓帶宜重疊后輪的1/2輪寬,并不應小于200mm。

14為防瀝青混合料粘輪,可對壓路機鋼輪噴淋含量少量表面活性劑的霧狀水,嚴禁刷(  )。

A.柴油

B.隔離劑

C.食用油

D.防粘結劑

【答案】A

【解析】為防止瀝青混合料粘輪,對壓路機鋼輪可涂刷隔離劑或防粘結劑,嚴禁刷柴油;亦可向碾輪噴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劑的霧狀水。

15《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中規定,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攤鋪層自然降溫至表面溫度低于(  )后,方可開放交通。

A.70℃

B.60℃

C.50℃

D.65℃

【答案】C

【解析】《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預驗收規范》CJJ 1—2008規定,瀝青混合料面層不得在雨、雪天氣及環境最高溫度低于5℃時施工;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攤鋪層自然降溫至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

16EVA、PE類聚合物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廢棄溫度為(  )℃。

A.165

B.175

C.185

D.195

【答案】D

【解析】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正常生產溫度范圍(℃)如表2K311040-3所示。

表2K311040-3 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正常生產溫度范圍(℃)

17下列關于改性瀝青混合料拌合時間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根據具體情況經試拌確定

B.以瀝青均勻包裹集料為度

C.每盤的生產周期不宜少于35s

D.拌合時間應適當延長

【答案】C

【解析】瀝青混合料拌合時間根據具體情況經試拌確定,以瀝青均勻包裹集料為度。間歇式拌合機每盤的生產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時間不少于5~10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拌合時間應適當延長。

18關于改性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要求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儲存時間不宜超過24h

B.鋪筑改性瀝青路面時宜采用接觸式平衡梁

C.改性瀝青混合料路面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應不低于90℃

D.在噴灑有粘層油的路面上鋪筑改性瀝青混合料,宜使用履帶式攤鋪機

【答案】B

【解析】改性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時,攤鋪機應采用自動找平方式,中、下面層宜采用鋼絲繩或鋁合金導軌引導的高程控制方式,鋪筑改性瀝青混合料和SMA混合料路面時宜采用非接觸式平衡梁。

19關于改性瀝青混合料施工攤鋪和壓實溫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初始碾壓溫度不低于140℃,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不低于90℃

B.攤鋪溫度不低于150℃,初始碾壓溫度不低于140℃

C.初始碾壓溫度不低于150℃,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不低于80℃

D.攤鋪溫度不低于160℃,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90℃

【答案】D

【解析】改性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應經試驗確定,一般情況下,攤鋪溫度不低于160℃。壓實溫度規定為:初壓開始溫度不低于150℃,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應不低于90℃。

20SMA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時,不得使用(  )。

A.小型壓路機

B.平板夯

C.振動壓路機

D.輪胎壓路機

【答案】D

【解析】改性瀝青混合料路面宜采用振動壓路機或鋼筒式壓路機碾壓,不宜采用輪胎壓路機碾壓。OGFC混合料宜采用12t以上的鋼筒式壓路機碾壓。

21嚴寒地區路面混凝土抗凍等級不宜小于(  )。

A.F100

B.F150

C.F200

D.F250

【答案】D

【解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時,不同攤鋪方式混凝土最佳工作性范圍及最大用水量、混凝土含氣量、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單位水泥用量應符合規范要求,嚴寒地區路面混凝土抗凍等級不宜小于F250,寒冷地區不宜小于F200。

22混凝土配合比參數在必要時可采用(  )進行配合比優選的計算。

A.頭腦風暴法

B.正交試驗法

C.體積法

D.對比法

【答案】B

【解析】混凝土配合比參數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要求:水膠比的確定應按《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 1—2008的規定公式計算,并在滿足彎拉強度計算值和耐久性兩者要求的水膠比中取小值;應根據砂的細度模數和粗集料種類按設計規范查表確定砂率;根據粗集料種類和適宜的坍落度,按規范的經驗公式計算單位用水量,并取計算值和滿足工作性要求的最大單位用水量兩者中的小值;根據水膠比計算確定單位水泥用量,并取計算值與滿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小單位水泥用量中的大值;可按密度法或體積法計算砂石料用量;重要路面應采用正交試驗法進行配合比優選。

23采用軌道攤鋪機鋪筑水泥混凝土路面時,最小攤鋪寬度不宜小于(  )m。

A.2.25

B.2.75

C.3.50

D.3.75

【答案】D

【解析】采用軌道攤鋪機鋪筑水泥混凝土路面時,最小攤鋪寬度不宜小于3.75m,并選擇適宜的攤鋪機;同時軌道攤鋪機應配備振搗器組,當面板厚度超過150mm、坍落度小于30mm時,必須插入振搗;軌道攤鋪機應配備振動梁或振動板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振搗和修整,使用振動板振動提漿飾面時,提漿厚度宜控制在(4±1)mm。

24人工攤鋪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時,其移動間距不宜大于(  )。

A.50cm

B.55cm

C.60cm

D.65cm

【答案】A

【解析】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時,不應過振,且振動時間不宜少于30s,移動間距不宜大于50cm。使用平板振動器振搗時應重疊10~20cm,振動器行進速度應均勻一致。

25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晝夜溫差大于10℃以上的地區或日均溫度低于5℃施工的混凝土板應采用(  )。

A.保溫養護措施

B.恒溫養護措施

C.保濕養護措施

D.除濕養護措施

【答案】A

【解析】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及時進行養護,可采取噴灑養護劑或保濕覆蓋等方式;在雨天或養護用水充足的情況下,可采用保濕膜、土工氈、麻袋、草袋、草簾等覆蓋物灑水濕養護方式,不宜使用圍水養護;晝夜溫差大于10℃以上的地區或日均溫度低于5℃施工的混凝土板應采用保溫養護措施。

26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養護時間宜為(  )。

A.14~21d

B.10~14d

C.7~10d

D.3~7d

【答案】A

【解析】養護時間應根據混凝土彎拉強度增長情況而定,不宜小于設計彎拉強度的80%,一般宜為14~21d。應特別注重前7d的保濕(溫)養護。

27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混凝土達到(  )以后,可允許行人通過。

A.設計抗壓強度的30%

B.設計抗壓強度的40%

C.設計彎拉強度的30%

D.設計彎拉強度的40%

【答案】D

【解析】開放交通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彎拉強度40%以后,可允許行人通過。混凝土完全達到設計彎拉強度后,方可開放交通。

28城鎮道路養護中的稀漿封層適用范圍不包括(  )。

A.支路、停車場的罩面

B.次干路以下的罩面,以及新建道路的下封層

C.快速路、主干路的罩面

D.次干路的罩面,以及新建道路的下封層

【答案】C

【解析】稀漿封層及微表處類型、功能及適用范圍應符合表2K311040-4的規定。

表2K311040-4 稀漿封層及微表處類型、功能及適用范圍

29對城鎮道路路面改造時,需采用(  )方法進行病害處理。

A.直接澆筑

B.人工剔除

C.機器剔除

D.壓路機碾壓

【答案】B

【解析】大部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板縫處都有破損,如不進行修補就直接作為道路基層會使瀝青路面產生反射裂縫;需采用人工剔除的辦法,將酥空、空鼓、破損的部分清除、露出堅實部分。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

1關于澆筑水泥混凝土路面木模板架設要求的說法,正確的有(  )。[2011年真題]

A.木模板應具有一定的剛度,質地堅實

B.直線部分板厚不宜小于50mm

C.彎道上的模板宜薄些,以便彎制成型

D.模板底與基層間局部出現間隙用黏土填塞

E.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刨光可不涂隔離劑

【答案】ABC

【解析】混凝土的澆筑宜用鋼模板,鋼模板應直順、平整,每1m設置1處支撐裝置,如采用木模板,應具有一定的剛度,質地堅實,撓度小,無腐朽、扭曲、裂紋,且用前須浸泡;木模板直線部分板厚不宜小于50mm,每0.8~1m設1處支撐裝置;彎道部分板厚宜為15~30mm,以便彎制成型,每0.5~0.8m設1處支撐裝置。木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及頂面應刨光。

2瀝青混合料攤鋪機應采用自動找平方式,上面層宜采用(  )方式攤鋪。

A.鋼絲繩引導的高程控制

B.平衡梁引導的高程控制

C.平衡梁并輔以厚度控制

D.滑靴并輔以厚度控制

E.滑靴引導的高程控制

【答案】CD

【解析】熱拌瀝青混合料應采用瀝青攤鋪機攤鋪。攤鋪機的受料斗應涂刷薄層隔離劑或防粘結劑。攤鋪機應采用自動找平方式。下面層宜采用鋼絲繩引導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層宜采用平衡梁或滑靴并輔以厚度控制方式攤鋪。

3瀝青混凝土面層攤鋪后緊跟碾壓工序,壓實分(  )等階段。

A.穩壓

B.初壓

C.復壓

D.終壓

E.追密壓實

【答案】BCD

【解析】瀝青路面施工應配備足夠數量、狀態完好的壓路機,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方式,根據攤鋪完成的瀝青混合料溫度情況嚴格控制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時機。壓實層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mm,各層應符合壓實度及平整度的要求。

4在未碾壓成型并冷卻的瀝青路面上,壓路機不得進行(  )。

A.加水

B.轉向

C.掉頭

D.剎車

E.停留

【答案】ABCE

【解析】壓路機不得在未碾壓成型的路段上轉向、掉頭、加水或停留。在當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種機械設備或車輛,不得散落礦料、油料及雜物。

5關于瀝青混凝土路面接縫的施工要求,說法正確的有(  )。

A.上、下層的縱縫應錯開100mm

B.相鄰兩幅的橫向接縫應錯位1m以上

C.高等級道路的表面層橫向接縫應采用垂直的平接縫

D.采用梯隊作業攤鋪時應選用冷接縫

E.鋪筑新混合料接頭應使接槎軟化

【答案】BCE

【解析】瀝青混凝土路面接縫的施工要求包括:瀝青混合料面層的施工接縫應緊密、平順。上、下層的縱縫應錯開150mm(熱接縫)或300~400mm(冷接縫)以上。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1m以上。采用梯隊作業攤鋪時應選用熱接縫,將已鋪部分留下100~200m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續部分的基準面,然后跨縫壓實。高等級道路的表面層橫向接縫應采用垂直的平接縫,以下各層和其他等級的道路的各層均可采用斜接縫或階梯形接縫,斜接縫的搭接長度與厚度有關,宜為0.4~0.8m;階梯形接縫的臺階經銑刨而成,并灑粘層瀝青,搭接長度不宜小于3m;平接縫宜采用機械切割或人工刨除層厚不足部分,使工作縫成直角連接。清除切割時留下的泥水,干燥后涂刷粘層油,鋪筑新混合料接頭應使接槎軟化,壓路機先進行橫向碾壓,再縱向充分壓實,連接平順。

6改性瀝青及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生產溫度應根據(  )來確定。

A.改性瀝青品種

B.改性瀝青粘度

C.碾壓機械類型

D.氣候條件

E.鋪裝層的厚度

【答案】ABDE

【解析】改性瀝青及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生產溫度應根據改性瀝青品種、粘度、氣候條件、鋪裝層的厚度確定,通常宜較普通瀝青混合料的生產溫度提高10~20℃。

7攤鋪瀝青混合料應達到(  )等要求。

A.均勻

B.連續

C.不間斷

D.多層次

E.緩慢

【答案】ABCE

【解析】攤鋪機必須緩慢、均勻、連續不間斷地攤鋪,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以提高平整度,減少混合料的離析。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攤鋪速度宜放慢至1~3m/min。當發現混合料出現明顯的離析、波浪、裂縫、拖痕時,應分析原因,予以及時排除。

8改性瀝青混合料攤鋪應做到下列(  )要求。

A.SMA混合料施工溫度應試驗確定,一般情況下,攤鋪溫度不低于160℃

B.在噴灑有粘層油的路面上鋪筑改性瀝青混合料時,宜使用輪胎式攤鋪機

C.攤鋪機必須緩慢、均勻、連續不間斷地攤鋪,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

D.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攤鋪速度宜放慢至1~3m/min

E.攤鋪系數應通過試驗段取得,一般情況下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壓實系數在1.5左右

【答案】ACD

【解析】B項,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攤鋪在滿足普通瀝青混合料攤鋪要求外,還應做到:攤鋪在噴灑有粘層油的路面上鋪筑改性瀝青混合料時,宜使用履帶式攤鋪機。E項,攤鋪系數應通過試驗段取得,一般情況下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壓實系數在1.05左右。

9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中,混凝土面板施工模板安裝應符合的要求包括(  )。

A.支模前應核對路面高程、面板分塊、脹縫和構造物位置

B.模板應安裝穩固、順直、平整,無扭曲,相鄰模板連接應緊密平順,不得錯位

C.嚴禁在面層上挖槽嵌入模板

D.使用軌道攤鋪機應采用專用鋼制軌模

E.模板安裝檢驗合格后表面應涂隔離劑,接頭應粘貼膠帶或塑料薄膜等密封

【答案】ABDE

【解析】混凝土面板施工中模板安裝應符合:支模前應核對路面標高、面板分塊、脹縫和構造物位置進行測設;模板應安裝穩固、順直、平整,無扭曲,相鄰模板連接應緊密平順,不得錯位;嚴禁在基層上挖槽嵌入模板;使用軌道攤鋪機應采用專用鋼制軌模;模板安裝完畢,應進行檢驗合格方可使用;模板安裝檢驗合格后表面應涂隔離劑,接頭應粘貼膠帶或塑料薄膜等密封。

10設置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脹縫很重要,它應滿足(  )等要求。

A.應與路面中心線垂直

B.縫寬必須一致

C.縫中不得連漿

D.縫壁必須垂直

E.縫內滿灌填縫料

【答案】ABCD

【解析】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脹縫應設置脹縫補強鋼筋支架、脹縫板和傳力桿。脹縫應與路面中心線垂直;縫壁必須垂直;縫寬必須一致;縫中不得連漿。縫上部灌填縫料,下部安裝脹縫板和傳力桿。

11水泥混凝土面層伸縮縫中的填縫料灌注時,要注意的施工要求有(  )。

A.縫內應干凈,縫壁必須干燥、清潔

B.填縫料必須是瀝青瑪蹄脂

C.常溫施工時縫料宜與板面平

D.冬期施工時縫料稍低于板面

E.填縫料應與混凝土壁粘附緊密,不滲水

【答案】ACDE

【解析】灌填縫料前,清除縫中砂石、凝結的泥漿、雜物等,并將接縫處沖洗干凈。縫壁必須干燥、清潔。縫料充滿度應根據施工季節而定,常溫施工時縫料宜與板面平,冬期施工時縫料應填為凹液面,中心宜低于板面1~2mm。填縫必須飽滿均勻、厚度一致、連續貫通,填縫料不得缺失、開裂、滲水。填縫料養護期間應封閉交通。

12城鎮道路養護中稀漿罩面質量驗收的主控項目有(  )。

A.抗滑性能

B.表觀質量

C.邊線質量

D.滲水系數

E.厚度

【答案】ADE

【解析】鎮道路養護中稀漿罩面質量驗收的主控項目為:抗滑性能、滲水系數、厚度。一般項目為:表觀質量(應平整、密實、均勻,無松散、花白料、輪跡和劃痕)、橫向接縫、縱向接縫和邊線質量。

13城鎮道路舊路大修技術中舊瀝青路面作為基層加鋪瀝青混合料面層的施工要點包括(  )。

A.符合設計強度、基本無損壞的舊瀝青路面經整平后可作底層使用

B.符合設計強度、基本無損壞的舊瀝青路面經整平后可作基層使用

C.填補舊瀝青路面凹坑,應按高程控制、分層攤鋪,每層最大厚度不宜超過200mm

D.舊瀝青路面有明顯的損壞,但強度能達到設計要求的,應對損壞部分進行處理

E.填補舊瀝青路面凹坑,應按高程控制、分層攤鋪,每層最大厚度不宜超過100mm

【答案】BDE

【解析】城鎮道路舊路大修技術中舊瀝青路面作為基層加鋪瀝青混合料面層的施工要點包括:符合設計強度、基本無損壞的舊瀝青路面經整平后可作基層使用。舊瀝青路面有明顯的損壞,但強度能達到設計要求的,應對損壞部分進行處理。填補舊瀝青路面凹坑,應按高程控制、分層攤鋪,每層最大厚度不宜超過100mm。

三、案例分析題(請根據背景資料,按要求作答)

(一)

【背景資料】

甲項目部在北方地區承擔N市主干路道路工程施工任務,設計快車道寬12m,輔路寬10m。項目部應業主要求,將原計劃安排在次年4月上旬施工的瀝青混凝土面層,提前到當年10月下旬施工,搶鋪出一條快車道以便于緩解市區的交通擁堵情況。施工圖設計中要求基層采用石灰粉煤灰穩定砂礫,面層采用瀝青混合料施工。

在基層施工過程中的一些情況如下:

(1)通過配合比試驗確定相關的指標;

(2)混合料拌成后的平均堆放時間為31h;

(3)拌成后的混合料的含水量略小于最佳含水量。

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嚴格按《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對其質量進行控制。某段道路的施工正趕上雨期。

問題:

1.瀝青混凝土按礦料最大粒徑可分哪幾種?

2.為保證本次瀝青面層的施工質量應準備幾臺攤鋪機?如何安排施工操作?

3.在臨近冬期施工的低溫情況下,碾壓溫度和碾壓終了溫度各控制在多少度(℃)?

4.道路土路基在雨期施工的質量控制要求有哪些?

【參考答案】

1瀝青混凝土按礦料最大粒徑可分哪幾種?

答:瀝青混凝土按公稱最大粒徑的大小可分為特粗式(公稱最大粒徑37.5mm)、粗粒式(公稱最大粒徑26.5mm或31.5mm)、中粒式(公稱最大粒徑16mm或19mm)、細粒式(公稱最大粒徑9.5mm或13.2mm)、砂粒式(公稱最大粒徑4.75mm)瀝青混合料。

2為保證本次瀝青面層的施工質量應準備幾臺攤鋪機?如何安排施工操作?

答:(1)對城市主干路應采用兩臺或多臺攤鋪機。

(2)采用的兩臺或多臺攤鋪機前后錯開10~20m呈梯隊方式同步攤鋪,兩幅之間應有30~60mm左右寬度的搭接,并應避開車道輪跡帶,上下層搭接位置宜錯開200mm以上。

3在臨近冬期施工的低溫情況下,碾壓溫度和碾壓終了溫度各控制在多少度(℃)?

答:改性瀝青混合料除執行普通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成型要求外,還應做到:初壓開始溫度不低于150℃,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應不低于90℃。

4道路土路基在雨期施工的質量控制要求有哪些?

答:道路土路基在雨期施工的質量控制要求有:

(1)對于土路基施工:要有計劃地集中力量,組織快速施工,分段流水,切忌全線展開。

(2)挖方地段要留好橫坡,做好截水溝。堅持當天挖完、填完、壓完,不留后患。因雨翻漿地段,堅決換料重做。

(3)填方地段施工,應留2%~3%的橫坡整平壓實,以防積水。

(二)

【背景資料】

某公司承建城市道路改擴建工程,工程內容包括:在原有道路兩側各增設隔離帶、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在北側非機動車道下新增一條長800m直徑為DN500mm的雨水主管道,雨水口連接支管直徑為DN300mm,管材均采用HDPE雙壁波紋管,膠圈柔性接口:主管道兩端接入現狀檢查井,管底埋深為4m,雨水口連接管位于道路基層內;在原有機動車道上加鋪厚50mm改性瀝青混凝土上面層。道路橫斷面布置如圖2K311040-1所示。

施工范圍內土質以硬塑粉質黏土為主,土質均勻,無地下水。

項目部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將工程項目劃分為三個施工階段:第一階段為雨水主管道施工;第二階段為兩側隔離帶、非機動車道、人行道施工;第三階段為原機動車道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同時編制了各施工階段的施工技術方案,內容有:

(1)為確保道路正常通行及文明施工要求,根據三個施工階段的施工特點,在圖2K311040-1中A、B、C、D、E、F所示的6個節點上分別設置各施工階段的施工圍擋。

(2)主管道溝槽開挖由東向西按井段逐段進行,擬定的槽底寬度為1600mm、南北兩側的邊坡坡度分別為1∶0.50和1∶0.67,采用機械挖土,人工清底;回用土存放在溝槽北側,南側設置管材存放區,棄土運至指定存土場地。

(3)原機動車道加鋪改性瀝青路面施工,安排在兩側非機動車道施工完成并導入社會交通后,整幅分段施工,加鋪前對舊機動車道面層進行銑刨、裂縫處理、井蓋高度提升、清掃、噴灑(刷)粘層油等準備工作。[2016年真題]

圖2K311040-1 道路橫斷面布置示意圖(單位:m)

問題:

1.本工程雨水口連接支管施工應有哪些技術要求?

2.用圖2K311040-1所示中的節點代號,分別指出各個施工階段設置圍擋的區間。

3.寫出確定主管道溝槽開挖寬度及兩側槽壁放坡坡度的依據。

4.現場土方存放與運輸時應采取哪些環保措施?

5.加鋪改性瀝青面層施工時,應在哪些部位噴灑(刷)粘層油?

【參考答案】

1本工程雨水口連接支管施工應有哪些技術要求?

答:(1)雨水口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歪扭;井圈與井墻吻合,允許偏差應為±10mm;井圈與道路邊線相鄰的距離應相等,其允許偏差為10mm;雨水支管的管口應與井墻平齊。

(2)支管要找坡,支管和主管要有坡率,支管安裝應該自下游往上游施工。

(3)支管必須要加固或管頂上方覆土500mm。

2用圖2K311040-1所示中的節點代號,分別指出各個施工階段設置圍擋的區間。

答:各個施工階段應設置圍擋的區間如下:

(1)第一個階段,雨水管道施工時,應當在A、B節點設置施工圍擋。

(2)第二個階段,兩側隔離帶、非機動車道、人行道施工時,應當在A、C節點和E、F節點設置施工圍擋。

(3)第三個階段,原機動車道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時,在B、E節點設置施工圍擋。

3寫出確定主管道溝槽開挖寬度及兩側槽壁放坡坡度的依據。

答:(1)確定溝槽開挖寬度的主要依據有管道外徑、管道一側的工作面寬度、管道一側的支撐厚度。

(2)確定溝槽放坡坡度的主要依據有土體的類別、基坑深度、支撐情況、地下水位及坡頂荷載情況等。

4現場土方存放與運輸時應采取哪些環保措施?

答:現場土方存放與運輸時應采取的環保措施包括:

(1)施工現場應根據風力和大氣濕度的具體情況,進行土方回填、轉運作業;沿線安排灑水車,灑水降塵;現場堆放的土方應當覆蓋,防止揚塵。

(2)從事土方、渣土、砂石、灰漿和施工垃圾等散裝流體物料運輸的車輛應采用密閉或覆蓋措施,并按規定線路行駛;現場出入口處應采取保證車輛清潔的措施;并設專人清掃社會交通路線。

5加鋪改性瀝青面層施工時,應在哪些部位噴灑(刷)粘層油?

答:加鋪改性瀝青面層施工時,應當在既有結構、路緣石和檢查井等構筑物與瀝青混合料面層連接面噴灑粘層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市| 淄博市| 托克托县| 卓尼县| 阳信县| 休宁县| 阿勒泰市| 晴隆县| 临朐县| 和田县| 应城市| 安平县| 久治县| 兴安县| 枞阳县| 千阳县| 双鸭山市| 宽甸| 周口市| 乐安县| 仁寿县| 抚远县| 长兴县| 昌乐县| 呼伦贝尔市| 炎陵县| 青神县| 衡南县| 北碚区| 城固县| 冕宁县| 读书| 土默特右旗| 宜丰县| 龙山县| 年辖:市辖区| 包头市| 时尚| 永平县| 莱州市| 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