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全國中級導游資格考試《漢語言文學知識》考點歸納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6431字
- 2021-06-04 18:03:29
1.2 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一、單項選擇題(4項選1個)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正確的是哪一項?( )[2017年真題]

【答案】A
【解析】

2李斯的《泰山刻石》是漢字史上第一次使用( )的刻石。[2016年真題]
A.小篆
B.楷書
C.隸書
D.草書
【答案】A
【解析】《泰山石刻》是泰山最早的刻石,也是我國最早以小篆為字體的刻石。該刻石分為兩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所刻,后半部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是泰山最早的刻石。
3漢字傳統有“六書”之說,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這六種造字方法。在文字的創造初期,主要是( )。[2014年真題]
A.指事字
B.象形字
C.會意字
D.形聲字
【答案】B
【解析】文字一般源于圖畫,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經歷用實物、結繩、契刻等方式記事和交流,最后發展為用圖畫記錄客觀世界并傳遞信息的過程。象形文字來自于圖畫文字,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圖畫性質減弱,象征性質增強。
4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2013年真題]

【答案】A
【解析】

5我們目前見到的最古老的漢字甲骨文已有( )多年歷史。[2012年真題]
A.3000
B.4000
C.5000
D.6000
【答案】A
【解析】我們目前見到的最古老的漢字是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的發現說明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6根據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漢字的造字方法中用象征性符號表示意義的一種叫( )。[2011年真題]
A.指事
B.象形
C.會意
D.形聲
【答案】A
【解析】漢字的造字方法一般依據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劃分為六種:指事、象形、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A項,指事是用象征性符號表示意義的方法。B項,象形是用簡練的線條描摹事物形狀的一種造字方法。C項,會意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組合起來表示新的意義的造字方法。D項,形聲是用表意的形符和表音的聲符拼合新字的方法。轉注是用意義相近或相同的字互為解釋。假借是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
7下列漢字中屬于指事字的是( )字。[2010年真題]
A.月
B.其
C.休
D.三
【答案】D
【解析】指事是指用象征性符號表示意義的方法,又名“像事”“處事”。指事字表示抽象的概念,是用約定俗成的符號來表達意思。其中運用一些契刻符號來表示數目,比如“一、二、三”。A項,“月”是象形字。B項,“其”是形聲字。C項,“休”是會意字。
8《說文解字》提出了漢字“六書”的學術觀點,該書作者為( )。
A.許慎
B.李斯
C.史游
D.胡毋敬
【答案】A
【解析】《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其作者是東漢許慎。
9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是( )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
A.西漢
B.北宋
C.東漢
D.東晉
【答案】D
【解析】《蘭亭序》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是中國晉代書法成就的代表。
10標志著漢字的成熟的是( )。
A.殷商甲骨文
B.大漢口晚期文化的陶器上的刻符
C.金文
D.篆文
【答案】A
【解析】甲骨文是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相當成熟的漢字材料。
11暴虎馮河的“馮”、博聞強識的“識”、萬頭攢動的“攢”正確讀音是( )。
A.píng、zhì、cuán
B.ping、shí、cuán
C.féng、shí、zǎn
D.féng、zhì、zǎn
【答案】A
【解析】暴虎馮(píng)河,博聞強識(zhì),萬頭攢(cuán)動。
12下列成語中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A.瞠(táng)目結舌
B.怙惡不悛(jùn)
C.高屋建瓴(wǎ)
D.煢煢(qióng)孑立
【答案】D
【解析】A項,瞠(chēng)。B項,悛(quān)。C項,瓴(líng)。
13下列四組漢字中,注音全部正確的是( )。
A.毳(cuì)、甑(zēng)、塤(xūn)
B.瓿(bù)、觳(hū)、觚(gū)
C.簋(guǐ)、輅(lù)、玨(jué)
D.轡(pèi)、圭(guǐ)、廛(chán)
【答案】C
【解析】A項,甑(zèng)。B項,觳(hú)。D項,圭(guī)。
14下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淀(dìn)粉、粳(jīng)米、兢(jīng)兢業業
B.諦(dì)聽、汲(jí)取、怙(hù)惡不悛
C.稼穡(qiáng)、粗獷(guǎng)、相形見拙(chù)
D.耿(gěng)直、枸(kǒu)杞、怙惡不悛(jùn)
【答案】B
【解析】A項,淀(diàn)粉。C項,稼穡(sè)。D項,枸(gǒu)杞、怙惡不悛(quān)。
二、多項選擇題(5項選2~4個)
1根據許慎“六書”說,下列漢字造字為“指事法”的是( )。[2018年真題]
A.天、夫
B.上、下
C.本、未
D.刃、甘
E.羊、眾
【答案】BD
【解析】指事是用象征性符號表示意義的造字方法,又叫“像事”“處事”。A項,“天”是會意字,“夫”是象形字。C項,“本”是指事字,“未”是象形字。E項,“羊”是象形字,“眾”是會意字。
2甲骨文因書寫形式及內容用途又可稱為( )。[2016年真題]
A.貞卜
B.卜辭
C.大篆
D.契文
E.象形文字
【答案】ABD
【解析】從形式上講,甲骨文是刻寫的文字,又可稱契文;從內容上講,甲骨文文字多為占卜記錄,因而被稱作卜辭;從用途上講,甲骨文多于占卜時使用,因此又可稱為貞卜,貞卜即“占卜、卜問”之義。
3著名的“漢隸八大名碑”有4種收藏在山東曲阜碑林,它們是( )。[2014年真題]
A.史晨碑
B.乙瑛碑
C.張遷碑
D.禮器碑
E.孔彪碑
【答案】ABDE
【解析】“漢隸八大名碑”分別是史晨碑、乙瑛碑、禮器碑、孔彪碑、張遷碑、曹全碑、華山廟碑、衡方碑。其中,史晨碑、乙瑛碑、禮器碑、孔彪碑收藏在山東曲阜碑林。C項,張遷碑是東漢重要碑刻,明初出土,1965年遷至泰安岱廟。
4下列常見的難讀易錯漢字的讀音正確的是( )。[2013年真題]
A.嘉量(liáng)
B.駐蹕(bì)
C.?(xī)
D.合(hé)
E.太姥(lǎo)山
【答案】ABD
【解析】C項,?(xīn)。E項,太姥(mǔ)山。
5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經歷了用( )等方式進行記事和交流,最后發展為用圖畫記錄客觀世界。[2012年真題]
A.實物
B.語音
C.結繩
D.契刻
E.色彩
【答案】ACD
【解析】文字一般源于圖畫,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經歷了實物、結繩、契刻等方式記事和交流,最后才發展為用圖畫記錄客觀世界并傳遞信息。
6對于旅游景點中出現的生僻字詞,中級導游員應該( )。[2010年真題]
A.會書寫
B.能識讀
C.能講解
D.會背誦
E.會應用
【答案】BC
【解析】在旅游活動中,漢字是中國旅游景觀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其他景物不能替代的文化功能。了解、掌握一定的漢字知識對做好導游工作尤為重要,中級導游人員應具備識讀、講解各類旅游客體本身帶有的生僻字詞的能力。
7下列漢字由甲骨文演變而來,原甲骨文表示“婚喪養育”“養蠶稼”“征戰討伐”“居室宮觀”的分別是( )。
A.夫、取、好、孝、保
B.祝、祭、牲、燎、埋
C.豐、甫、稻、力、年
D.戈、矢、武、辟
E.宮、享、京、向
【答案】ACDE
【解析】B項,都表示的是“祭祀”。
8小篆的代表字體有( )。
A.瑯琊刻石
B.泰山刻石
C.峰山刻石
D.焦山刻石
E.會稽刻石
【答案】ABCE
【解析】小篆刻石一共有七處,分別是:泰山、瑯琊臺、嶧山、碣石、會稽、芝罘、東觀刻石。D項,焦山刻石種類繁多,以楷書為主。
9秦統一后的文字稱為秦篆,又稱小篆,是在( )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成的,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個偉大功績。
A.大篆
B.金文
C.甲骨文
D.隸書
E.石鼓文
【答案】BE
【解析】小篆是秦始皇推行“書同文”的結果。李斯在秦國原來大篆籀文(主要是金文、石鼓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并取消異體字,所創制的統一文字書寫形式,是中國最早的規范文字。
10下列人名地名中,拼音標注正確的有( )。
A.婺(wù)源
B.奕?(xīn)
C.米芾(fèi)
D.芮(ruì)城
E.日喀(kā)則
【答案】ABDE
【解析】C項,米芾(fú)。
11下列漢字中,注音正確的有( )。
A.蠱(gǔ)
B.芻(zòu)
C.杳(yǎo)
D.翟(qú)
E.圯(yí)
【答案】AC
【解析】B項,芻(chú)。D項,翟(zhái)。E項,圯(yí)。
12下列劃線字與其后括號里的字讀音(包括聲調)一致的是( )。
A.暴殄(舔)天物
B.博聞強識(志)
C.不卑不亢(康)
D.瞠(堂)目結舌
E.垂涎(延)三尺
【答案】AB
【解析】C項,亢(kàng)。D項,瞠(chēng)。E項,涎(xián)。
13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選項是( )。
A.再接再勵、緣木求魚、改弦易撤、遐邇
B.虎視眈眈、專心至志、男才女貌、蓊郁
C.怙惡不悛、自恕自艾、未雨綢繆、紈绔
D.別出心裁、無緣無故、既往不咎、翩躚
E.兼收并蓄、流離失所、借古諷今、滯留
【答案】ADE
【解析】B項,專心致志。C項,自怨自艾。
三、填空題
1狹義大篆的代表字體有______和______。[2017年真題]
【答案】金文;石鼓文
【解析】狹義的大篆是指金文和以金文為基礎演變而來的石鼓文。
2創造狂草字體的是______代書法家______,他的代表作是______。[2016年真題]
【答案】唐;張旭;《殘千字文》
【解析】狂草據說是唐代書法家張旭創造的字體。它追求通篇氣勢,不講筆畫、字形,只求整體曠達雄放,筆畫連綿不拘,大起大落。狂草的代表性作品有張旭的《殘千字文》與懷素的《自敘帖》等。
3《說文解字》對______這種造字方法的解釋是:“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2014年真題]
【答案】假借
【解析】“假借”是借同音字來表達其意義。
4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鑄的字突出來被視為“陽字”,稱“識”;刻出來的字凹下去被視為“陰字”,稱為“______”。[2013年真題]
【答案】款
【解析】鑄的字突出被認為是“陽字”,又稱“識”;刻出來的字凹下去被視為“陰字”,又稱“款”。
5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的字體是______。[2012年真題]
【答案】隸書
【解析】隸,是指胥吏,即官府中辦文書的小吏,出現于秦代。因當時小篆字體筆畫彎曲,不便書寫,文書小吏便將小篆的圓筆變為易書寫的方折,遂逐漸將其演變成隸書。
6文字一般源于______,經過漫長的發展,逐漸形成了語音、意思、形狀都比較固定的象形文字。[2010年真題]
【答案】圖畫
【解析】文字一般源于圖畫,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經歷了用實物、結繩、契刻等方式記事和交流,最后發展為用圖畫記錄客觀世界并傳遞信息。
7在已出土的15萬片甲骨文字中,整理出的文字有______多個。
【答案】4500
【解析】截至2012年,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
8帶有隸書筆意的草書叫______草,傳世著名的碑帖是______。
【答案】章;《出師頌》
【解析】章草是隸書速寫而成,帶有隸書筆意。《出師頌》是“章草”的著名碑帖。
9李斯的《泰山石刻》是文字中的______體。
【答案】小篆
【解析】《泰山石刻》是泰山最早的刻石,也是我國最早以小篆為字體的刻石。
10我國文字史上首次出現的規范性字體是______。
【答案】小篆
【解析】秦始皇統一全國后,為加強統治,創立統一的文字小篆。小篆是我國文字史上首次出現的規范性字體。
11甲骨文是______時代刻寫在______上的文字。因是刻寫的文字,又可稱______。
【答案】殷商;龜骨和獸骨;契文
【解析】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又稱“契文”。
12泛指鑄或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稱______文,最早出現于______代。
【答案】金;商
【解析】金文是指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又稱鐘鼎文。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早期,下至秦滅六國。
13石鼓文是戰國中期______人作品,唐初在______發現。
【答案】秦;陜西寶雞
【解析】石鼓文內容記述秦國君游獵,又稱“獵碣”。因被棄于陳倉原野,又稱“陳倉十碣”。石原在天興(今陜西寶雞)三畤,唐初被發現。
四、論述題
1漢字經歷了哪些演變?[2018年真題]
答:漢字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變化可以概括為:甲骨文、金文、篆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
(1)甲骨文——殷商時代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出土地區為殷王朝都城的遺址,稱殷墟,故甲骨文又叫殷墟文字;甲骨文是刻寫的文字,又可稱契文;因文字內容多為占卜記錄,故而又叫貞卜、卜辭。涉及祭祀、戰爭、游獵、出行、疾病、生育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有固定字形、語音和意義的系統性文字;一般用刀刻寫,因而筆畫拐彎多為方筆;字形參差不齊、大小不均;單個字呈細瘦狀。
(2)金文——泛指鑄或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
“金文”又稱“鐘鼎文”“吉金文字”“銅器銘文”,鑄的字突出被視為“陽字”稱“識”,刻出來的字凹下去被視為“陰字”叫“款”,金文又被稱作“彝器款識”。商、周、秦、漢都有金文,盛行于西周。字形顯得工整一些,筆畫趨于圓潤,已帶有書法的美感。
(3)篆文——官府使用的文字,流行于春秋戰國和秦代。
①大篆。廣義的大篆指所有的古體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春秋戰國時通行六國的文字)和小篆。狹義大篆的代表字體有籀文和石鼓文,籀文字體方正微長,行款整齊,筆畫勻稱,偏旁結構有定;石鼓文是刻在鼓形石上的文字,字體古樸凝重,筆畫遒勁有度,近小篆而無其拘謹筆法,筆畫圓潤奔放、剛柔相濟。
②小篆。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強令使用的文字,是我國文字史上首次出現的規范性字體,代表字體有瑯玡刻石、泰山刻石、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字體大多長圓方正,字形整齊,大小勻稱。
(4)隸書——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的一種字體。
隸書是漢字形體和結構上一次重大的突破,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界,它徹底排除了漢字中的象形符號,把漢字變成由點、橫、撇、捺組成的單純書寫符號。
(5)楷書——由隸書演變而來的一種字體。
楷書產生于漢末,盛行于魏晉并沿用至今,是我國歷史上通用時間最長的標準字體。筆畫沒有波磔,點畫結構的照應、合體字中不同部件的位置和比例都有極嚴格的要求,字形方正,書寫簡便。
(6)行書——介乎楷書、草書之間的字體。
產生于東漢末年,既有楷書的形體、點畫,又有草書的簡易、流暢,筆畫連綿,字字獨立,是楷書疾書的一種形式,代表作品有王羲之的《蘭亭序》、王珣的《伯遠帖》。
(7)草書——廣義上是指快而不工整的字體,狹義上是指某一具體字體的草寫形式。
①章草。帶有隸書筆意,盛行于東漢章帝時期,筆畫雖有連筆,但字體獨立、大小均勻,字體之間絕無連筆。代表作品有《皇象本·急就篇》。
②今草。帶有楷書、行書筆意,產生于東漢末年,這種字體可以字字相連、大小相間、粗細不一、正斜相依。
③狂草。比今草更狂放、更灑脫的草體,盛傳為唐代書法家張旭創造,追求通篇氣勢,不講筆畫、字形,只求整體暢達雄放,筆畫連綿不拘,大起大落。代表性作品有張旭的《殘千字文》、懷素的《自敘帖》。
2漢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
答:漢字結構的文化性和變化的造型特點使它成為旅游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1)我國著名的漢字景觀
①泰山刻石。泰山以篆、隸、楷、行書、草書各種字體(秦篆,漢隸、漢楷,魏體,唐楷、唐隸和行書、草書)的書法名垂史冊。李斯所寫的《泰山刻石》是泰山最早的刻石,也是漢字史上第一次使用的小篆字體。泰山刻石中最大的是《紀泰山銘》,唐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唐玄宗李隆基東封泰山時所寫,字體帶有“唐隸”特點,筆畫粗壯富態,出現“蠶頭燕尾”的形體。
②曲阜碑林。以收藏漢朝碑刻聞名。“漢隸八大名碑”分別是史晨碑、乙瑛碑、禮器碑、孔彪碑、張遷碑、曹全碑、華山廟碑、衡方碑。其中,史晨碑、乙瑛碑、禮器碑、孔彪碑收藏在山東曲阜碑林。《史晨碑》《乙瑛碑》屬于漢隸中秀逸的字體,折角圓和,形態清秀。《禮器碑》屬于隸書中遒勁類,字跡蒼古,捺筆粗壯,字形帶有質樸凝重的韻味。
③西安碑林。以收藏碑刻最早、最多而位居中華之冠。最早的碑刻有秦始皇出游全國時,命李斯寫的《嶧山刻石》,文字為標準的小篆字體。《曹全碑》是“漢隸三大長碑”之一,刻字結構勻稱,字體秀勁俊美,字跡清晰,是“漢隸八大名碑”中的名品。碑林中藏有少見的晉代刻石,如《司馬芳殘碑》,字體兼有篆隸和章草,反映了隸書向真書(楷書)演變的過程。
(2)漢字對旅游景觀的裝飾、評點功能
①漢字在旅游景觀中的裝飾、評點功能是旅游景觀的靈魂,是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旅游價值的直接體現。
②在很多自然山水的游覽中,帶有漢字的景物成為旅游者拍照留念的熱點,因為漢字是這些山水的靈魂性裝飾。
③人文景觀中漢字組成的牌匾、楹聯的作用更為突出。
- 2019年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中級)》過關必做習題集(含歷年真題)【視頻講解】
- 計算機協同學習技術及應用
- 中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實務》歷年真題詳解與考前押題試卷
- 學生心理輔導咨詢案例集
- 經濟基礎知識十年真題精析(中級)(2016版)
- 2019年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輔導教材-全國導游基礎知識
- 2019年山西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新駕考題庫及難題解析
- 房地產經紀人《房地產經紀專業基礎》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2019年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輔導教材-遼寧導游基礎知識
- 化妝師資格考試教程
- 2019年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輔導教材-政策與法律法規
- 注冊消防工程師考試重點、難點和考點三位一體闖關一本通
- 2020年天津市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行政職業能力》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7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通關秘籍.專利法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