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逄錦聚《政治經濟學》(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2字
- 2021-06-04 17:49:42
第6章 信用制度與虛擬資本
6.1 復習筆記
一、信用及其功能
1信用的含義
在經濟學中,信用指的是一種借貸行為,是與商品經濟相聯系的范疇,是以還本付息為條件的價值運動的特殊形式。
2信用的產生
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是信用產生的基礎。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及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商品或貨幣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分布出現了不一致。
(1)空間上的不一致表現為商品或貨幣在不同國家、地區、企業及個人之間此余彼缺。
(2)時間分布的不一致表現為商品或貨幣在同一國家、地區、企業及個人的時多時少。
克服這種商品或貨幣在空間和時間上分布不一致的途徑就是賒銷商品,借貸貨幣調劑余缺。債權人賒銷商品或貸出貨幣,債務人則按規定時間支付貸款或償還借款,并支付一定的利息。這樣,便產生了信用。
3信用的形式
(1)商業信用
①含義:商業信用是最早出現的信用形式,是指以賒賬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時買賣雙方之間相互提供的信用。商業信用是基本的信用形式,是銀行信用乃至整個信用體系的基礎。
②商業信用的特點:
a.商業信用是商品生產者之間以商品形態提供的信用,貸出的資本就是待實現的商品資本。
b.商業信用主要是職能資本在商品買賣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商業信用的債權人和債務人都是職能資本。
c.商業信用的發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產和流通的狀況。
③商業信用的工具:商業票據(期票和匯票)是商業信用的工具。
a.期票是債務人向債權人開出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款項的憑證。
b.匯票是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的命令,要求債務人向第三者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項的憑證。
(2)銀行信用
①含義:銀行信用是指銀行以存款、貸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貨幣形式為主的信用。銀行信用是基本的信用形式,在信用體系中居主導地位。
②銀行信用的特點:
a.銀行信用的實質是銀行作為中介使貨幣資本所有者通過銀行和職能資本之間發生的信用關系。
b.銀行信用的對象是貨幣資本。銀行信用對企業來說,屬于間接融資。
c.銀行信用可能突破商業信用的局限性,擴大了信用的規模和范圍。銀行信用不受個別資本數量和周轉及商品流轉方向的限制。
(3)國家信用和企業信用
①國家信用
a.含義:國家信用也稱為政府信用或公共信用,是指國家借助于舉債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的一種信用形式。
b.形式:國家信用在國內的基本形式是國債,它通常以發行公債券和國庫券的形式來實現。
②企業信用
a.含義:企業信用是指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籌集資金形成的一種信用形式。企業信用是資本所有者與企業作為資本的使用者之間建立起的直接融資關系。
b.形式:發行債券、股票。
(4)消費信用
①含義:消費信用是指工商企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提供給消費者用以解決所需生活消費品的信用。
②方式:賒賬、分期付款和發放消費信貸等等。
4信用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的作用
(1)信用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的積極功能
①信用可以增加投資機會、促進資本的自由轉移,改變對資源的分配結構,推動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
②信用可以加速資本的積聚和集中,促進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使大企業得以迅速建立和發展。
③信用可以加快商品流轉的速度、節省流通費用,并使非現金結算得到發展。
④信用可以給居民提供新的投資渠道和金融資產的持有方式,形成合理的消費結構。
⑤信用推動經濟增長,使經濟活動與交易日益信用化,有利于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⑥信用有效地調節著國民經濟運行,通過信用工具及其衍生工具對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進行適時、適度的干預,促使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2)信用加深市場經濟矛盾的消極功能
①信用可能造成虛假繁榮,加深生產與消費的矛盾,觸發生產過剩的危機。
②信用會引發貨幣信用危機。當信用造成生產與消費的矛盾尖銳化并發生生產過剩危機時,會造成貨幣流通和信用的嚴重混亂,發生信用危機。
③信用刺激投機。投機者往往利用信用融通資本的機會,從事投機操作,引起流通秩序混亂,加劇經濟危機。
二、信用制度
1銀行和銀行資本
(1)銀行的產生
①商業信用的發展是銀行產生的基礎:一方面,商業信用工具需要銀行信用工具來替代。另一方面,銀行的產生是克服商業信用局限性的需要。
②銀行的產生與貨幣經營業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當貨幣經營業以貨幣資本的實際貸出者和借入者之間的中介人的身份出現時,貨幣經營業便發展成銀行業。
(2)銀行作為“金融百貨公司”的表現
銀行特別是商業銀行的經營內容和范圍不斷發展,傳統銀行的業務界限被打破,現代商業銀行演變為多功能的綜合性銀行,被稱為“金融百貨公司”。這表現在:
①銀行日益支配工商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②銀行業務的擴大和長期貸款的增加,使銀行與工商企業的命運緊密結合,加速了壟斷組織的形成。
③銀行在通過兼并等手段不斷壯大經營規模、追求銀行經營規模經濟的同時,也不斷擴大自己的經營內容和范圍,致力于銀行經營的范圍經濟。
(3)銀行的分類(按照經濟功能劃分)
①商業銀行:
a.含義:商業銀行是以辦理工商企業存款、貸款為主要業務的銀行。
b.特點:直接與工商業務者發生聯系,吸收客戶存款,辦理貼現和匯兌業務,發行信用流通工具。
c.分類:現代商業銀行按組成形式劃分,可分為單元制、分支制、集團制和連鎖銀行制四類。
d.業務范圍:負債業務、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
②中央銀行:中央銀行是銀行的銀行,是銀行體系中的中心環節,享有發行貨幣的壟斷權,代表國家管理全國銀行,制定執行國家金融政策,管理全國金融市場。
③政策性銀行:政策性銀行是由政府投資設立的、根據政府的決策和意向專門從事政策性金融業務的銀行。目前,我國的政策性銀行有: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④非銀行金融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是指不經營銀行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發行信用貨幣等業務,而吸收社會資金,并以某種方式運用資金獲取利潤的金融機構,主要包括保險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費信用機構、信托投資公司和證券公司等。
(3)銀行資本
①銀行資本及其構成:銀行資本是銀行資本所有者為經營銀行獲取利潤所投入的自有資本和通過各種途徑集中到銀行的貨幣資本。銀行資本由銀行自有資本和銀行借入資本構成。
②銀行資本的特點:
a.銀行資本是在貨幣經營業的基礎上產生的。
b.銀行資本有現金和有價證券兩種存在形式。與借貸資本不同,銀行資本中以有價證券存在的資本是虛擬資本。
c.銀行資本的運動不僅以銀行信用的形式存在,還會以買賣有價證券的形式存在。
d.銀行資本是一種職能資本,與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并存。
③銀行的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
a.銀行的資產業務是指銀行通過發放貸款貸出資金,主要有票據貼現、抵押貸款和信用貸款、投資業務。
b.銀行的負債業務主要是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借入資金。銀行存款的主要來源是職能資本家暫時閑置的貨幣資本、借貸資本或食利者階層為獲取利息而存入銀行的貨幣資本和其他不同階層居民的儲蓄存款等。
④銀行的利潤:銀行利潤由貸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額構成。貸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扣除銀行的業務費用以后,便形成銀行利潤。銀行資本作為職能資本的一種,也有等量資本得到等量利潤的要求,即銀行利潤在量上也要求相當于平均利潤。
2股份公司和股票價格
(1)股份公司
①含義:股份公司是以入股方式籌集社會資本而形成的一種企業資本或財產組織形式。
②股份公司產生的基礎:信用制度。這是因為:
a.信用制度(主要是銀行信用)促進了資本積累。
b.以銀行信用為代表的社會信用關系的普遍建立與發展,是股份公司直接融資得以確立的基礎。
c.信用制度強化了生息資本的效應,使一切資本的增殖都表現為能夠獲得一定的利息,同時使一切貨幣收入都可被視為資本的增殖。
③分類:按照股東所負責任的不同,可分為無限公司、有限公司、兩合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股票
①股票的含義: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股東的借以證明其股份數額并用以取得股息的憑證。它是股份資本所有權的書面憑證,是股份資本分配收益的權利證書。
②股票的特點:不返還性、風險性和流通性。
③股息:股息又稱為股利,是股票持有人(股東)定期從股份公司分取的利潤,股息的分配以股東的股票面額為依據。
④股票價格:股票價格是股票在市場上買賣的價格。股票價格形成的基本因素有兩個:預期股息和銀行利息率。股票價格與預期股息的大小成正比,而與利息率的高低成反比。用公式表示為:
股票價格=預期股息/利息率=股票面額×預期股息率/利息率
三、虛擬資本和虛擬經濟
1虛擬資本與信用
(1)虛擬資本
虛擬資本是指能定期帶來收入的,以有價證券形式表現的資本。虛擬資本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信用形式上的虛擬資本,主要有期票、匯票、銀行券、紙幣、國家債券、各種證券抵押貸款等;另一種是收入資本化形式上產生的虛擬資本,主要由股票、債券構成。
(2)虛擬資本與信用的關系
①信用對虛擬資本產生的作用:虛擬資本是信用制度發展的結果;借貸資本信用關系是虛擬資本產生的根據;社會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虛擬資本產生的基礎。
②虛擬資本對信用的影響:銀行資本本身的虛擬化、虛擬資本導致大量金融衍生品的產生和發展。
2虛擬資本與實體資本的關系
(1)虛擬資本與實體資本的統一性
①實體資本的基礎作用
a.實體資本的運動狀況決定虛擬資本的運行狀況,證券發行者的生產經營狀況決定著證券投資者的收益。
b.實體資本運用的規模影響著虛擬資本的發行規模,社會再生產規模決定著證券投資規模。
c.實體資本的循環周期影響著虛擬資本的周期波動。
②虛擬資本對實體資本的制約作用
a.虛擬資本與現實貨幣資本都是實體資本循環運動的起點,從而影響實體資本運用的過程和規模。
b.虛擬資本的流向影響著實體資本的分配比例和結構。
c.虛擬資本擴大了實體資本的活動范圍。
(2)虛擬資本與實體資本的矛盾性
從矛盾性來看,虛擬資本雖然是實體資本的價值表現和紙制副本,但其價格卻不是由實體資本價值決定的,而是由預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決定的。于是,虛擬資本的價格變動可能與實體資本價值變動相背離,其價格不隨實體資本價值變動而變動,呈現出相對獨立的運動。
(3)虛擬資本價格運動的特點
①虛擬資本價格與預期收益大小和預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
②在預期收益率一定的情況下,利息率按相反方向調節虛擬資本價格;
③虛擬資本價格的漲跌與證券市場的供求狀況有著密切的聯系。
(4)虛擬資本對經濟的影響
①虛擬資本的存在和發展使經濟發展中的資本約束被緩解。虛擬資本的存在拓寬了公眾的投資渠道,也支持了相關行業和企業的發展。
②虛擬資本導致財富虛擬化,加快了整個經濟的虛擬化進程。
3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
(1)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即農業、工業、交通運輸、商貿物流、建筑業、服務業等提供實實在在的產品和服務的經濟活動。
(2)虛擬經濟
①含義:虛擬經濟是市場經濟中由信用制度與資本證券化產生的,源于實體經濟又相對獨立于實體經濟的虛擬資本中的活動。
②虛擬經濟與虛擬資本的區別:虛擬資本是信用制度和資本證券化的產物,但各種信用工具和證券化的資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虛擬經濟。
(3)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對立統一的關系
①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的基礎。
②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具有越來越明顯的反作用。
(4)虛擬經濟的正效應
①虛擬經濟的發展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效的融資工具。
②虛擬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實體經濟存量的重組和結構調整。
③虛擬經濟的發展可以降低實體經濟中的投資風險。
④由于虛擬經濟的金融資產在企業和居民的資產組合中會占越來越大的比重,虛擬經濟的市場狀況會產生明顯的財富效應。
(5)虛擬經濟的負效應
虛擬經濟的負效應集中表現在投機過度引發泡沫經濟和金融危機。
(6)防止泡沫經濟的措施
①建立完善的市場制度和信用關系。
②培育理性的市場主體,是防止泡沫經濟的微觀基礎。
③防止泡沫經濟,需要建立嚴格的虛擬經濟發展法規和政策。
- 費梅蘋《社會保障概論》(第4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語學院770基礎朝鮮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薩爾瓦多《國際經濟學》(第11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833英語語言文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周友梅《資產評估學基礎》(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英語專業英美文學考研真題詳解
- 何曼君《高分子物理》(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孫桓《機械原理》(第7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上冊)
- 吉登斯《社會學》(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朱瀅《實驗心理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喻國明《傳媒經濟學教程》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華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870英語語言文學綜合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朱軍《遺傳學》(第3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湯子瀛《計算機操作系統》(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范里安《微觀經濟學(高級教程)》(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