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貨幣與貨幣流通量

3.1 復習筆記

一、貨幣的本質和職能

1貨幣的起源

(1)價值形式

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就是價值形式。價值形式是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而發展的,價值形式的發展經歷了簡單的、個別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總和或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最后發展為貨幣形式。

相對價值形式和等價形式是價值形式的兩極,二者之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

相對價值形式表明了價值量的規定性。

等價形式是指一種商品與另一種商品直接交換的形式。等價形式具有三個特征:

a.使用價值成為價值的表現形式。

b.具體勞動成為抽象勞動的表現形式。

c.私人勞動成為直接形式的社會勞動。

(2)簡單的、個別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

簡單的價值形式是指一種商品的價值偶然地表現在另一種商品上的價值形式上。其中,被表現的商品主動地要表現價值,處在相對價值形式的位置,起主動的作用;表現的商品處于等價形式的位置,起被動的作用。相對價值形式和等價形式是對立統一關系。二者的統一表現在:兩者互相依存,少了一方就不能成為價值形式。二者的對立表現在:在同一價值關系表現中,處于等式兩邊的商品不能同時既處于相對價值形式,又處于等價形式。

(3)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

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是指一種商品的價值表現在一系列商品上。在擴大的價值形式上,一種商品的價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現在另一種商品上,而是經常地表現在一系列商品上。這樣,商品的價值本身才真正表現為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凝結。

與簡單價值形式相比較,擴大的價值形式價值表現的范圍擴大,從而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就商品全體來說,其價值仍然沒有一個共同的統一的表現。

(4)一般價值形式

隨著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的進一步發展,公認的一般等價物逐漸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直接的物物交換為以一般等價物作媒介的商品交換所替代,從而使擴大的價值形式發展為一般價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價值都集中地、統一地表現在一種商品上。

從擴大價值形式過渡到一般價值形式是一次質變。在一般價值形式上,一切商品的價值都通過一種分離出來的商品來表現,因此,它們的價值作為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凝結的這種性質便充分地表現出來。

(5)貨幣形式

貨幣形式是指用某種商品(主要是金和銀)固定地擔當一切商品的一般等價物的價值形式。

貨幣形式和一般價值形式所不同的只是金、銀處于固定地充當其他一切商品的等價物的地位,它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單獨表現價值和抽象勞動以及直接代表社會勞動的獨占權。

2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本質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是商品,它和一般商品一樣是實在的商品體,具有一般商品的特性;貨幣又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一切商品共同的價值表現材料,執行一般等價物的職能。

3貨幣的職能

貨幣的職能是由貨幣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本質決定的,是貨幣本質的表現。在發達的商品經濟中,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

(1)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是指貨幣表現商品的價值(質的方面)、衡量商品價值量的大?。康姆矫妫┑某叨?。貨幣能夠充當價值尺度,是因為貨幣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貨幣在執行此職能時,只是觀念的貨幣。

(2)流通手段

貨幣的流通手段是指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時,必須是現實的貨幣,但可以由不具有內在價值的價值符號來執行這一職能。

(3)貯藏手段

貯藏手段是指貨幣退出流通領域當作獨立的價值形式和社會財富貯藏起來的職能。執行貯藏手段職能的貨幣,既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也不能是價值符號,而必須是足值的金屬貨幣。

(4)支付手段

貨幣的支付手段是指貨幣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利息、工資等的職能。支付手段是隨著商品交換過程中賒賬買賣的出現而產生的。貨幣用作償還賒購欠款時,就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

(5)世界貨幣

世界貨幣是指貨幣在世界市場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是在前幾個職能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當商品流通越出國界產生國際貿易關系后,貨幣便在世界經濟關系中發揮作用。

二、貨幣的形式

1貨幣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演化

金屬貨幣向紙幣的演化是由貨幣形式的內在矛盾決定的,與貨幣的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職能也是分不開的。從貨幣的價值尺度的職能來看,商品價值觀念地表現在一個金量上,這個金量則由紙象征地可感覺地體現出來。紙幣只有代表金量,才是價值符號;從貨幣的流通手段的職能來看,在貨幣不斷轉手的過程中,單有貨幣的象征存在就夠了。

2信用貨幣

信用貨幣是指代替金屬貨幣充當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證券。從形式上,信用貨幣也是一種紙質貨幣,包括:

(1)由銀行信用產生的各種信用憑證,如支票、匯票、期票、存款貨幣等。

(2)銀行券。銀行券是信用貨幣的主要形式,它是由發行銀行發行的用以代替商業票據的銀行票據?,F代國家的主要貨幣形式是由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壟斷發行的不能兌現的信用貨幣。

(3)存款貨幣。存款貨幣指能夠發揮貨幣作用的銀行存款。

(4)電子貨幣。電子貨幣是指應用電子計算機進行貯存、轉賬、購買和支付。

(5)其他信用貨幣。

3外匯

(1)外匯的含義

外匯是國際匯兌的簡稱,包括動態和靜態兩種含義:

外匯的動態含義是指將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以便清償國際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活動。

外匯的靜態含義是指以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外匯的靜態含義是動態含義的抽象和發展。在通常情況下所說的外匯是指它的靜態含義。靜態含義的外匯具有兩個本質特征:第一,是以外幣表示的資產;第二,所表示的資產必須具有可兌換性。

(2)外匯的作用

外匯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

外匯是國際國際購買手段,可以使國與國之間的貨幣流通成為可能,大大擴展了國際商品流通的范圍,促進了國際經濟交往。

外匯是國際支付手段,可避免國際支付中支付黃金,節余交易費用和有利交易安全,從而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外匯是國際儲備資產,可以彌補國際收支逆差。

外匯是調節國際資金余缺的手段,可以促進貨幣信用的國際化。外匯儲備體現一國(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凈出口貿易的調控能力。

(3)匯率的含義

匯率又稱匯價,是指一國貨幣折算成另一國貨幣時的比率,其本質是一種價格。

(4)匯率的分類

根據國際貨幣制度演化的過程,可以將匯率劃分為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固定匯率是指一國貨幣同別國貨幣的兌換比率基本固定不變。它是以貨幣含金量的比例來確定貨幣之間的匯價的,匯價的波動被限制在一定的區間內。固定匯率可以細分為中心匯率和干預匯率。

浮動匯率是指一國貨幣同別國貨幣的兌換比率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發浮動的。浮動匯率可以細分為自由浮動匯率和管理浮動匯率。浮動匯率還可以根據浮動方式的不同劃分為:單獨浮動匯率、盯住單一貨幣匯率、盯住一籃子貨幣匯率和聯合浮動匯率。

(5)影響匯率變動的經濟因素

國際收支狀況。

一國物價水平。

國際利率的差距。

一國的貨幣政策特別是利率政策。

外匯儲備。

財政狀況。

(6)匯率的變動對經濟的影響

當一國的匯率上浮時,進口增加,出口減少,國民收入將會隨之減少。

如果一國的匯率上浮,進口增加,出口減少。這樣,國內生產特別是工業生產的發展必然受阻,從而國內就業量就會減少。

一般而言,匯率上浮的國家,其利率水平偏高;匯率下浮的國家,其利率水平偏低。

若一國匯率上浮,以本幣表示的進口商品價格便會下降,進而帶動國內用進口原料生產的本國商品的價格下跌;而且,以外幣表示的本國出口商品的價格將上升,致使部分出口商品轉為內銷,進一步促使國內的物價下降。

本幣的升值或貶值最終會減少或增加本國的外匯儲備。

匯率變化對國際資本尤其是短期資本流動有很大影響。本幣匯率下跌導致資本外流;反之,本幣匯率上升導致資本流入。

三、貨幣流通量

1貨幣的層次

(1)貨幣層次劃分

隨著信用制度的產生和發展,貨幣范圍不斷擴展,出現了M0、M1、M2、M3、M4…邊界不同的貨幣層次。

M0=現金(紙幣和硬幣)

M1=M0+所有金融機構的活期存款

M2=M1+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機構的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動資產(如國庫券、商業票據、短期公司債券、人壽保單等)

(2)貨幣層次劃分的標準和依據

貨幣層次劃分的標準和依據是貨幣的流動性。在上述的貨幣層次劃分中,隨著貨幣層次的提高,其流動性呈遞減態勢。

(3)狹義貨幣

通常把M0和M1稱為狹義貨幣,或稱為交易貨幣,即主要是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貨幣。狹義貨幣作為現實經濟活動中購買能力或支付能力的載體,體現著貨幣作為交換媒介的作用,直接影響著社會的貨幣供給量,對整個宏觀經濟運行具有很大的影響。

(4)廣義貨幣

通常把M2、M3、M4…稱為廣義貨幣,是對貨幣外延的擴大。廣義貨幣與狹義貨幣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流動性的程度上,隨著貨幣層次的提高,其流動性呈遞減態勢。在一定條件下,廣義貨幣可以轉化為狹義貨幣。

(5)劃分貨幣層次的目的

貨幣層次劃分的目的是為了把握流通中的不同口徑貨幣的特點、性質、運動規律以及它們在整個貨幣體系中的作用。貨幣層次的劃分對于考察市場均衡,進行宏觀調節具有重要意義。

2貨幣乘數

(1)貨幣乘數

貨幣乘數是指在貨幣供給的過程中,中央銀行的初始貨幣供給與最終形成的社會貨幣流通量之間存在著倍數擴張或收縮關系,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乘數效應。

(2)貨幣乘數的公式

貨幣乘數K是貨幣存量D對基礎貨幣存量R的比率,表示貨幣供應量隨基礎貨幣R的變動而變動,它是基礎貨幣轉化為貨幣供應量的倍數。用公式表示為:K=D/R。

(3)決定貨幣乘數的因素

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現金與活期存款(即支票存款)之間的比率。該比率上升,使存款多倍擴張的總體水平下降,貨幣乘數就下降,貨幣供應量隨之下降。

法定準備金率

若中央銀行提高活期存款的法定準備金率,商業銀行將減少貸款,使存款多倍擴張的倍數下降,從而使貨幣乘數和貨幣供應量下降。反之則上升。

超額準備金率

若商業銀行提高超額準備金率,其貸款減少,亦使存款多倍擴張的倍數下降,使貨幣乘數和貨幣供應量下降。

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率

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準備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一般來說,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定期存款對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貨幣乘數就會變大;反之,貨幣乘數就會變小。

3貨幣流通量及其規律

(1)貨幣流通與商品流通

貨幣流通的含義

貨幣流通是指貨幣表現為一個不斷重復的、不斷地作為購買手段在買者和賣者之間交換位置的運動。

商品流通的含義

商品流通是指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過程。貨幣作為流通手段,起著媒介商品交換的作用。

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的聯系與區別

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的聯系:商品流通是貨幣流通的基礎,貨幣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現;貨幣流通規律即貨幣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適應的規律。

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的區別如表3-1所示。

表3-1 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的區別

(2)貨幣流通規律

貨幣流通規律的基本內容是:流通中的貨幣量必須滿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其數量是由全部商品價格總額和貨幣流通速度兩個因素決定的。用公式表示為:

一定時間內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流通中商品價格總額/同一貨幣單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數)

如果考慮支付手段職能,一方面,貨幣的使用不僅有商品買賣,而且還有清償債務、支付工資以及交納稅款等;另一方面,在商品買賣過程中,不必都動用貨幣,由于隨著商業信用的發展,在不少情況下,商品買賣采取賒購和各當事人債權、債務相抵消的辦法。這樣,貨幣流通量公式應修正為:

一定時間內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流通中商品價格總額-賒銷商品價格總額+到期支付總額-互相抵消支付總額)/同一貨幣單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數)

(3)紙幣流通規律

紙幣流通規律是貨幣流通規律的特殊表現形式,當紙幣代替金屬貨幣時,貨幣流通規律仍然存在并發揮作用,但其實現形式有了變化。貨幣流通規律對紙幣流通的制約作用在于:紙幣的發行只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銀)的實際流通的數量。單位紙幣所能代表的貨幣金屬量是:

單位紙幣所代表的貨幣金屬量=流通中所必要的金屬貨幣量/流通中的紙幣總額

(4)銀行信用貨幣流通規律

銀行信用貨幣流通規律與紙幣流通規律具有等同的意義。但從銀行信用貨幣能夠被信用規模調節的角度看,信用貨幣流通規律與紙幣流通規律又有不同的意義。

信用貨幣提高了貨幣流通的速度,從而節省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原因有:

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產生了商業信用。

貨幣的流通速度,不僅取決于買賣的不斷進行,在支付依次以貨幣進行時,也取決于各種支付的銜接。

由于銀行信用能夠按照交易的需要對銀行券和存款進行調節,因此,當其過多時,就不會像紙幣那樣仍然充斥在流通過程中,導致貶值。

(5)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是指由于貨幣符號發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貨幣現象。

通貨緊縮是一種與通貨膨脹相反的經濟現象,表現為社會需求不足、物價水平疲軟或下跌。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對經濟運行都有很大的危害:a.商品價格水平的不穩定會導致整個經濟的效率降低;b.價格總水平的不穩定還可能造成一個國家的動蕩。因此,在紙幣流通和信用貨幣流通條件下,必須以貨幣流通量規律為基礎,根據流通中商品的數量、商品的價格水平、貨幣的流通速度所決定的貨幣需要量進行投放,防止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以保證國民經濟的順利運行。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與社會制度沒有內在的必然聯系,而是與貨幣相關的經濟現象。只要存在商品經濟、貨幣流通,就存在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發生的可能。

推薦閱讀
  1. 孫桓《機械原理》(第8版)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下冊)
  2. 朱玉賢《現代分子生物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第4版)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821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4. 朱建寧《西方園林史:19世紀之前》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第2版)
  5. 東北財經大學801經濟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視頻講解】
  6. 蔡迎旗《學前教育概論》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7. 武漢大學《分析化學》(第5版)(下冊)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8. 李彬《全球新聞傳播史(公元1500—2000年)》(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9. 同濟大學數學系《工程數學—線性代數》(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10. 陳光中《刑事訴訟法》(第5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1. 徐文虎《保險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12. 馬文蔚《物理學》(第6版)(上冊)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13. 2017年法律碩士聯考考前最后5套題
  14. 2014年經濟師《郵電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2013年真題及詳解】
  15. 鄭超然《外國新聞傳播史》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砚山县| 彝良县| 新乡县| 子洲县| 柳江县| 历史| 临高县| 蛟河市| 汉中市| 长兴县| 武隆县| 大足县| 会东县| 灵宝市| 蒙阴县| 莱西市| 留坝县| 北碚区| 双峰县| 集贤县| 沙河市| 吉木乃县| 绥宁县| 浑源县| 汝城县| 子长县| 利川市| 扶余县| 健康| 石楼县| 鄯善县| 富顺县| 甘洛县| 灯塔市| 罗山县| 贺兰县| 城市| 息烽县| 太谷县| 吉木乃县| 泗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