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行政職能

3.1 復習筆記

【知識框架】

【考點難點歸納】

考點一:行政職能概述

1行政職能的含義和特點 ★★

(1)行政職能的含義

行政職能是行政機關在管理活動中的基本職責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管什么、怎么管、發揮什么作用的問題。它是國家職能的具體執行和體現,其行使受立法機關的監督;同時,它發揮的程度又制約和影響其他國家職能的實現程度。

(2)行政職能的特點

執行性

從行政與立法的關系看,行政職能是執行性職能。它的行使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它有明顯的代表國家意志的權威性。

多樣性

行政管理職能性質上可分為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職能;范圍上可分為對外和對內職能;具體領域上可分為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基本職能;運行過程上可分為決策、組織、協調、控制等職能;管理層次上又有高、中、低層次行政職能之別等。

動態性

行政職能隨國家社會生活及行政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社會發生變遷,行政職能的范圍、內容、主次關系、作用、對象等也必然發生變化。因此,適應變化和發展的需要,及時調整和轉變行政職能,是搞好行政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2行政職能體系

(1)行政管理的基本職能

政治職能

政治職能是維護國家統治的基本職能,核心是維護和鞏固國家政權,包括:

a.專政職能。表現為政府承擔防范和打擊敵對勢力和反社會分子,保障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職責。

b.民主職能。表現為政府要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和自由,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決策、管理、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使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一步發揮。

經濟職能

經濟職能是指政府管理和組織社會經濟建設的職能。按照黨的十八大的要求,現階段我國政府經濟職能的目標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廣范圍內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具體有兩類:

a.社會經濟管理職能。主要是對社會經濟建設進行統籌規劃、掌握政策、信息引導、組織協調、提供服務和檢查監督。

b.國有資產管理職能。這是社會主義國家政府所特有的管理經濟的一項職能,是與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要求相適應的。

文化職能

文化職能文化職能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對全民思想道德建設以及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等方面的管理。

社會職能

社會職能廣義的社會職能是與政治職能相對應的概念,包括經濟職能和文化職能在內;狹義社會職能則指除經濟職能和文化職能以外,政府對社會生活領域中公共事務的管理職能。

(2)行政管理的運行職能

決策職能

決策職能是行政管理過程的首要職能。無論計劃、組織、領導還是控制,都離不開決策,決策活動貫穿于行政過程的始終。

組織職能

組織職能是指為了有效地實現既定行政管理目標和任務,通過建立行政組織機構,確定職位、職責和職權,協調相互關系,將組織內部的各個要素聯結成有機的整體,使人、財、物得到最合理的使用。

協調職能

協調活動是行政管理過程的重要環節。每項行政管理職能的開展,都要更好地促進協調,組織才能收到“1+1>2”這種協同效應效果。通過協調,理順、溝通各方面的關系,減少、消除不必要的沖突和能量損耗,以建立和諧的分工合作、相互促進的聯系,實現行政管理目標。

控制職能

控制職能是按行政計劃標準來衡量計劃完成情況并糾正計劃執行中的偏差,確保目標實現的管理活動。控制職能的發揮,包括幾個相互關聯的環節,即確立標準、獲取偏差信息、采取調節措施和實行有效監督等。

3行政職能研究的意義 ★

(1)科學地認識和確定行政職能,對建立合理的行政組織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2)科學地認識和確定行政職能,是改革行政組織系統的依據和關鍵。

(3)科學地認識和確定行政職能,對實現行政管理過程的科學化具有重要意義。

考點二:西方國家行政職能的演變 ★★

1前資本主義時期的行政職能

前資本主義時期是指奴隸制和封建制社會時期。這一時期的行政職能體現出兩方面的特點:一是政治統治職能的極端強化;二是社會管理職能的相對微弱。

2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行政職能

自由資本主義時期是資本主義發展的上升階段。這一時期政府采取自由主義的管理方法,以保障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民主權利為目的,通過政治統治職能對新生的資產階級政權的鞏固和發展起著“守夜人”的作用,奉行“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的信條,主要依靠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來調節和引導社會經濟及其他各項事業的發展。

3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行政職能

這一時期干預主義的政府職能論影響較廣,資本主義國家充分運用和強化政府政治統治職能,行政權力擴大,專政職能大大加強,民主職能有所削弱。在經濟領域,強調政府對社會經濟的調節和干預,壟斷代替了自由競爭,壟斷資本和國家政權緊密結合,政府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都有所擴大和加強。

4當代資本主義的行政職能

當代西方國家的行政職能的發展趨勢:

(1)行政職能擴大

“二戰”后,世界政治經濟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拓展。政府奉行“盡可能——市場,必要時——國家”的原則,在充分發揮“無形的手”調節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下,也強調利用“有形的手(政府)”來彌補市場機制的不足,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生活的運行創造條件和提供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

(2)政治職能中的暴力職能相對減弱,保持社會穩定的調節職能趨于加強

政府通過與各種利益集團、社會力量之間的妥協來達到平衡。

吸收人民群眾參與管理等,以緩和勞資矛盾、改善勞資關系。

通過對上層建筑和生產關系的調整與改革來適應經濟基礎及生產力的發展,保持現實和未來發展平衡等。

(3)政府宏觀調控、綜合協調職能的強化與行政職能的社會化同步進行

為確保行政管理活動順利進行和經濟活動相對穩定發展,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在行政改革中把加強政府宏觀調控、綜合協調職能放在優先地位。同時,推行大規模民營化計劃,把原由政府管理的企業和公共服務事業推向市場與社會,以縮小政府規模,減輕財政負擔。

此外,近年來,西方國家政府社會組織廣泛興起,是社會管理職能社會化趨勢的重要反映。政府通過宏觀協調,將一部分職能交還給社會,由社會組織替代政府直接管理,實現社會職能社會化,這是政府職能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向。

考點三:轉軌時期我國行政職能的轉變

1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必然性、必要性 ★★

(1)行政職能轉變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國原有行政職能存在職能越位、職能錯位、職能缺位和職能交叉的問題,影響了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的充分發揮,也影響政府職能的正常發揮。因此,必須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切實推進行政職能轉變,使政府正確履行職責和發揮應有的功能、作用。

(2)行政職能轉變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需要

當代經濟全球化趨勢愈益增強,世情、國情發生了深刻變化。這對政府職能轉變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政府應弱化某些職能;政府應強化某些職能;政府需要增添新的職能。

(3)行政職能轉變是機構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行政職能是政府機構設置和改革的依據。政府機構改革不是簡單的撤減、合并,而是要轉變政府職能,在理順政府職能關系、明確政府機構職能、合理劃分部門職責權限的基礎上,將該整合撤銷的整合撤銷、該增設加強的增設加強。

2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重點 ★★★

現階段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重點在于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政府與社會關系、中央與地方關系、政府部門之間關系。

(1)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與市場關系的總原則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市場機制能解決的,讓市場解決,政府只管市場做不好和做不了的事,政府引導市場,市場調節企業。具體措施有:

減少投資項目審批,最大限度地縮小審批、核準、備案范圍,切實落實企業和個人投資自主權。

減少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按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和產品物品的許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各類機構及其活動的認定等非許可審批。

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對不符合行政許可法規定的,一律予以取消;按規定需要對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進行水平評價的,政府依法制定職業標準或評價規范,由有關行業協會、學會具體認定。

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降低收費標準,建立健全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制度。

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放寬工商登記條件。

(2)理順政府與社會關系,更好發揮社會力量在管理社會事務中的作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改變政府管理范圍、模式和方法,實現政社分開,把過去屬于政府的權力轉給社會組織行使。為此,要求政府社會管理要實現三大轉變:管理范圍由政府包辦一切社會事務的做法轉變為向社會提供“公共物品”;管理模式從“大政府、小社會”轉變為“小政府、大社會”;在管理方法上,從以行政方法為主轉為以法律方法為主。具體措施有:

逐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引入競爭機制,探索一業多會的做法,以改變行業協會商會行政化傾向,增強其自主性和活力。

重點培育、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

建立健全統一登記、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分級負責、依法監管的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推動社會組織完善內部治理結構,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3)理順中央與地方關系,充分發揮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

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實質上是權力配置關系、利益關系,也是一種法律關系。理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必須在合理劃分事權、財權的基礎上,明確中央與地方的職能關系,并用法律形式明確下來。具體舉措有:下放投資審批事項;下放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減少專項轉移支付。

(4)理順政府部門之間關系,健全部門職責體系

理順政府部門之間關系要進行科學的職能分解和分析,嚴格按權責一致、分工明確的原則,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建立嚴格的工作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具體措施有:

按照同一件事由一個部門負責的原則,將房屋登記、林地登記、草原登記、土地登記的職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職責,分別整合由一個部門承擔。

整合業務相同或相近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解決這些機構過于分散、活力不強的問題。

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門管理的資源。

推薦閱讀
  1.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基礎日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2. 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335出版綜合素質與能力[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3.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436資產評估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含復試)及詳解
  4. 葛洪義《法理學》(人大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5. 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聯考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408)計算機網絡考點歸納與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6. 2020年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經典教材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7. 2020年英語專業考研基礎英語詞匯語法高分特訓1300題
  8. 杭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839教育管理學(二)[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9. 戴國強《商業銀行經營學》(第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0. 2014年國際商務師《國際商務理論與實務》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11. 羅森《財政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第8版)
  12. 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616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13. 冒從虎《歐洲哲學通史(下卷)》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14.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436資產評估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含復試)及詳解
  15. 薛求知、劉子馨《國際商務管理》(第2版)課后習題詳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顺县| 东辽县| 响水县| 周口市| 井研县| 周口市| 五寨县| 桑植县| 阜城县| 茂名市| 临邑县| 黔西| 黄浦区| 清水河县| 枞阳县| 皋兰县| 台南县| 河津市| 新安县| 开封县| 黎平县| 阿拉善盟| 阳城县| 吴江市| 望城县| 松滋市| 泰来县| 长汀县| 德安县| 永寿县| 凌源市| 房产| 佛冈县| 体育| 晴隆县| 中江县| 汨罗市| 陆良县| 那坡县| 永胜县|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