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良榮《新聞學概論》(第6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8091字
- 2021-05-28 12:22:43
5.3 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
一、概念題
1露布(廈大2016年研;電子科大2011年研)
答:露布是一種布告,早期專用來傳播戰爭捷報。南北朝時,“后魏每征戰克捷,欲天下聞知,乃書帛建于漆之上,名為露布。”露布一般是寫著捷報的大幅帛書,高高地懸掛在竹竿上,將士們擎著它,快馬送往京城,沿路民眾都可以看到,是我國比較早的向公眾發布新聞的形式之一。軍事捷報公開張揚,其目的在“欲天下聞知”,鼓舞士氣、民氣,威懾敵軍。
2邸報(人大2017年研;北外2015年研;西安交大2008年研)
答:邸報又名進奏院狀報、朝報、邸狀、邸吏狀、邸吏狀報等,邸報是其通稱,是指在政府中樞部門統一管理下統一發布的正式官報。它發源于唐代的進奏院狀報,在宋代開始被稱為“邸報”,并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邸報是實行高度中央集權制度的封建社會的產物,是維護和鞏固封建統治的工具,內容受到當局嚴格的控制,主要涉及皇帝的詔旨、皇帝的起居、官員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戰報及刑罰等。宋代邸報的讀者主要是政府官員和一般士大夫知識分子。
3懸書(電子科大2015年研)
答:懸書是一種古代傳播方式,出現于戰國時代的鄭國,即鄉人把情況和意見要求寫在縑帛上懸掛出來,其內容既有消息又有議論,多是對當局者的批評和指責。這種傳播方式可能影響很大,遭到以“不廢鄉?!敝Q的子產的明令禁止。懸書后來發展成為“揭帖”,即用毛筆寫在紙上,貼在墻上,供過往行人觀看,多為匿名。揭帖的內容有些是標語、口號,有些則是新聞基礎上加以議論,是一種夾敘夾議的寫法。
4威尼斯手抄小報(川大2018年研)
答:威尼斯手抄小報是發源于意大利境內的威尼斯的一種早期新聞形態。1536年威尼斯已有專門采集消息的機構和販賣手抄小報的人,1566年又出現定名的小報,稱為“手抄新聞”。小報的內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也報道政局變化、戰爭消息和災禍事件。小報不定期,沿街兜售,每份一個銅元。當時的銅幣叫做“格塞塔”(Gazzetta),后來這種小報流傳到羅馬以及歐洲各國,就稱為“威尼斯小報”(Venice Cazzetta)。
5“新聞書”(暨大2016年研)
答:“新聞書”(Newsbook)是指在16世紀末西歐等地以書本形式出現的不定期新聞印刷品,主要報道一些比較重要的事件。這種印刷品與記事性小冊子相比,新聞性明顯增強。新聞書是近代報刊的雛形,16世紀后期,逐漸出現了定期的新聞印刷品,并且有了固定的名稱。在德意志境內有一種半年一期的大事匯編之類的出版物,最早的是1588年奧地利人邁克爾·馮·艾津(Michael Aitzing)出版的《博覽會編年表》,在法蘭克福一年兩度的博覽會上出售。另外在科倫有一種拉丁文出版物,名為《法比信使》,每年一期,發行于1594—1635年,曾行銷到英國等地。此后在奧格斯堡、安特衛普等地又有過一些編年表式的月刊、半月刊,但都不大穩定。與報刊相比,新聞書在形式上,雖有刊名,但出版日期不固定、出版間隔很長;在內容上,新聞遲緩,時效性不高;在受眾方面,沒有固定訂戶,只在市場上像其他書一樣公開出售;在發行方面,出版者多為印刷商,以印刷其他書籍為主,附帶出版自己編寫的新聞書。
6KDKA(川大2018年研)
答:KDKA廣播電臺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無線廣播電臺,也是第一個獲得聯邦政府實驗執照的廣播電臺。它位于美國匹茲堡,于1920年11月由西屋電器公司創辦,開辦當天就播報了哈定和考克斯競選總統的新聞,被認為是美國和世界廣播事業的開端,從此廣播開始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該臺至今仍在播音。但后來紐約的大廣播網已經使得KDKA及其他早期電臺的影響越來越小了。
7《察世俗每月統記傳》(湘潭大學2017年研;清華大學2016年研)
答:《察世俗每月統記傳》是歷史上第一份近代中文報刊,由英國傳教士米憐和馬禮遜1815年在馬六甲創辦,它的創辦揭開了近代中國新聞史的第一頁。該報是一份宗教性質的期刊,絕大部分內容是闡述基督教教義和介紹《圣經》,是西方傳教士在華人聚集區傳教的工具。該報在傳播方式上采用中國本土化策略:一是依附儒學,創造了“孔孟加耶穌”的宣傳模式;二是采用中國書本式雕版印刷,符合中國人閱讀習慣。
8報紙(中南財大2009年研)
答:報紙是以刊登新聞為主的定期連續向大眾發行的印刷品,是以版面空間的形式向讀者展示新聞內容的一種傳統的視覺媒介,是最早的新聞媒體。其傳播手段包括:版面部分(包括標題、欄頁等)、圖片部分和文字部分(包括各種文體)。報紙具有保存性強、選擇性強、適合傳達深度信息等優點,同時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報紙的時效性差,且文字傳播要求讀者有文化,限制了讀者范圍,同時報紙的感染力也較弱。
二、簡答題
1結合中國新聞史和西方新聞史知識,簡析“全球性市場經濟的發展是推動近代新聞傳播業發展之基本動力。如果沒有現代世界市場和世界交往,近代新聞傳播業是不可想象的”。(人大2018年研)
答:上述觀點是合理的。全球性的市場經濟的發展,是推動現代新聞傳播業發展的基本動力。如果沒有現代世界市場和世界交往,現代新聞傳播業不可想象。
(1)近代新聞事業起源于現代世界市場和世界交往
現代報刊的起源與其說是一個具體的“點”,不如說是一個全球性的歷史發展過程。因為現代報刊從歐洲傳播到全球,歷經數百年,直至全世界主要國家都出現現代報刊,這個起源的過程才結束?,F代報刊的起源表現為四個發展環節:
①15世紀中葉德國印刷術的發明和出現印刷新聞紙。就傳播內容和簡陋的程度而言,印刷新聞紙應看作是中世紀的新聞傳播類型。但是,由于恰好趕上了不久后世界新航路的發現和開通,于是原本屬于中世紀的新聞傳播與未來的現代報刊直接聯系了起來,成為現代報刊起源的第一個環節。
②整個16世紀,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商業民族在全球的經商中,無意中傳播了歐式印刷術和簡單的公報式的報紙,構成了現代報刊起源的第二個環節。
③從17世紀開始,英國作為工業民族逐步替代了西、葡、荷等國,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發展工商業,傳播西方文化,將報刊移植到世界各地。正是在這個時候,新聞傳播才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正如哈貝馬斯所說,“直到17世紀末社會才具備讓大眾知曉信息的條件,才有真正意義上的新聞?!?/p>
④18~19世紀,現代報刊遍及世界各個角落,完成了起源的全過程。
可見,德國中世紀的印刷新聞紙是最初的源頭,16世紀三個歐洲商業民族在全球的貿易是一個不可超越的歷史過渡,最后才發生以英國為主的國家將現代新聞傳播業移植到世界各個角落的文化傳播過程。
(2)近現代新聞事業的發展與世界市場的力量息息相關
①市場經濟是現代新聞傳播事業發展的動力。無論是出現現代新聞傳播的萌芽,還是從歐洲封建社會末期的王權報刊轉變到政黨報刊、從資產階級取得政權后的政黨報刊轉變到大眾化的商業報刊,以及通訊社的建立、廣播電視業的普及、因特網傳播的推進,其基本的動力始終是市場經濟的發展,它頑強地為現代新聞傳播業的發展開辟著道路。
②對新聞信息的需求來自于世界市場經濟。政治斗爭的需要會造就社會對于政治信息的需求,但是不會持久地擁有最廣泛的社會性市場。英、法、德、日等國新聞傳播業發展歷經波折,都是在新聞業全面進入市場經濟以后才最終穩定發展起來。對新聞傳播的社會化需求,只能來自市場經濟,而不可能來自其他經濟形態。
(3)西方報紙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產物
①社會規模的擴大,打破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人們不但需要了解本地的情況,還必須關心世界各地的重大事變。
②社會急劇的變動,各階級之間斗爭的激化,使得社會每日每時涌現出大量新聞,而人們為了適應這種變動的需要,不得不去追逐新聞。
③社會分工的精細,使得每個生產單位只有在首先摸清與它有關的一切企業生產情況的前提下方能生產。處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人們迫切需要大量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④隨著大工業生產的發展,各類學校大量地興辦起來,整個社會的文化水準在提高,客觀上為報紙創造了讀者群。
⑤資本主義的大工業生產使城市化程度迅速提高,城市人口大大增多。這就便利了報刊的新聞采集和發行。
⑥交通、通訊的迅速發展保證了新聞采集、發布的迅速及時。
⑦印刷、紙張等工業的日趨發展,保證了報刊的物資需要。
⑧資本的集中加速,使資本家有可能獨資或合資辦報刊。資本家為推銷商品,需要大量地刊登廣告,報紙從廣告中可以獲得大量利潤,使報紙成為有利可圖的企業。
(4)中國現代新聞事業也產生于被迫加入世界交往體系的過程中
現代新聞事業產生于15世紀世界交往體系的形成過程中。商品經濟要求“用時間去消滅空間”的本性,大大刺激了中國新聞事業的迅速崛起和新聞學的誕生。與西歐國家不同,中國是在大炮的威脅下被迫納入世界交往體系的,中國現代新聞事業并不植根于自身商品經濟的發展中,而是在這個被迫的過程中,借助新文化運動造就的人的內心自由和個性發展的環境而誕生的。
事實上,亞太、非洲、拉美這些曾經成為西歐國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區的現代新聞傳播業,都是在市場經濟向全球推進的過程中產生的。
2為什么說新聞媒介的產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復旦大學2010年研)
答: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新聞傳播工具隨著新聞活動規模的擴大而不斷發展,隨著生產力所能提供的日益增多的物質手段而不斷創新。新聞媒介的產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具體分析如下:
(1)新聞傳播工具的演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類文明的發展。到原始社會末期,人類創造了文字,新聞活動開始了用文字傳遞新聞的新階段。到奴隸社會,已形成了口頭、信號、文字三者并存的新聞傳播媒介。
(2)社會規模的擴大,打破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使得世界各地的任何重大變動都和人們的切身利益發生直接的關系。
社會對信息量的需求在激增,需要信息的人在激增。隨著人類生產力的提高,信息的交流和認知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要有一種廣而告之的媒體起到這個作用。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時期,產生出最早的新聞媒介——報紙。馬克思在談到需要和生產時揭示了一條樸實的真理:“沒有需要,就沒有生產?!辟Y本主義商品經濟不但使新聞媒介的產生有了社會需要,而且為新聞媒介的產生準備了全部物質手段。
(3)報紙要有一定的讀者群,讀者的必要條件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隨著大工業生產的發展,各類學校大量地興辦起來,整個社會的文化水準在提高。客觀上為報紙創造了讀者群。
(4)資產階級還創建了大量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大大增加。這就便利了報刊的新聞采集和報刊發行。
(5)交通、通訊的迅速發展保證了新聞采集、發布的迅速及時。在17世紀,歐洲各國的郵路已連成一片,公路大量地修筑,新聞的傳遞和報刊的發行隨之加速。
(6)印刷、紙張等工業的日趨發展,保證了報刊的物資需要。
(7)資本的原始積累在增加,資本的集中加速,使資本家有可能獨資或合資辦報刊。資本家為推銷商品,需要大量地刊登廣告,報紙從廣告中可以獲得大量利潤,使報業成為有利可圖的行業。
總之,植根于這樣深厚的社會經濟土壤之中,新聞媒介的產生成為歷史的必然,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更是任何人為的外界暴力都不可阻撓的。
3簡述報紙產生發展的三個階段。(西南大學2009年研)
答:報紙是以刊登新聞為主的定期連續向大眾發行的印刷品。16~18世紀,報紙的產生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手抄新聞的出現和盛行時期
手抄新聞是古代社會書信新聞的繼續。手抄新聞最早在意大利的威尼斯興起。14~15世紀,威尼斯逐步產生出一批以專門代客打聽、供應新聞來謀生的人。這批人自己去收集新聞,自己抄寫,自己發行。這些新聞大多是手抄的,俗稱手抄新聞。
由于社會對信息的需求,手抄新聞很快從威尼斯流行到各地。羅馬、巴黎、倫敦等地都有手抄新聞發行,17世紀初葉達到高潮,到17世紀末逐漸消亡。
手抄新聞集編、寫、發行于一人,這些人是名副其實的個體勞動者,但他們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靠新聞為生的職業新聞工作者,是新聞事業的真正開山鼻祖。
(2)第二階段:新聞書的出現
新聞書的發行周期比手抄新聞長,但它沿用了古代印刷書籍的辦法,用鉛字印刷,可以大量地發行。最早的新聞書是在德國法蘭克福發行的。1620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丹開始印刷新聞書。這種新聞書已有刊名,但基本上是不定期的,中間間隔時間很長,新聞遲緩;沒有固定的訂戶,只在市場上像其他書一樣公開出售。早期新聞書的出版者多為印刷商,以印刷其他書本為主,附帶出版自己編寫的新聞書。
(3)第三階段:周刊(周報)、日報的勃興
①由于新聞書的種種缺陷,它在各國并沒有盛行,而很快就出現了新聞周刊。1609年,德國奧格斯堡發行的《德國觀察周刊》,可能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印刷周刊。不久,《法蘭克福郵報》(1616年)、《馬德堡新聞》(1626年)等周刊先后問世。周刊定期出版,由郵局發行,吸引了不少固定訂戶,使得辦報者有了穩定的收入,從而刺激了周刊的勃興。
②1663年,德國萊比錫出版了《萊比錫新聞》,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日報。但它仍采用書本形式。1665年11月16日,英國的《牛津公報》(周報)問世。它在世界上第一個采用單頁兩面印刷。1702年,倫敦《英國每日新聞》創刊,按日出版,四開紙,兩面印刷,成為現代日報的始祖。
報紙產生的三個階段是交叉發展的,并無絕對的時間界限。但就整個發展過程而言,報紙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從模仿到獨創的過程,朝著迅速(出版周期越來越短)、廣泛(發行范圍越來越大)的方向發展。
4簡述近代報紙的誕生。(中傳2018年研)
答:(1)近代報紙誕生的條件
①世界地理大發現使得歐洲的商業和工業從地中海貿易轉向全球貿易,因此造成對新聞傳播的規?;枨?。
②歐洲地理上正在形成連成一片的文明地區,地理上進行貿易的關卡減少,傳遞信息的障礙也隨之減少。
③六個主要的歐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經過文藝復興運動,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標準語言和文字,奠定了規模化新聞傳播的語言文字基礎。
④古登堡印刷術的發明,提供了規模化新聞傳播的新技術條件。
⑤文藝復興后,文化從僧侶階層的壟斷下逐步解放出來,轉向世俗社會,為規?;侣剛鞑ヌ峁┝艘欢ǖ淖x者群。
(2)近代報紙首先出現在德國的原因
①德國是最早發明和采用活字印刷技術的國家。新的印刷手段的運用,使信息的大量復制成為可能,為定期報刊的出現奠定了技術基礎。
②德意志地區的郵政系統比其他國家發達,許多城市可以每日遞送郵件,為報刊的定期發行提供了保障。
③由于國家分裂、長期戰爭和黑暗的專制統治,到16世紀末期,德國已經成為歐洲封建統治勢力最薄弱的國家,報紙首先是在那些中央權力薄弱或統治者比較寬容的地方興盛起來的。
(3)世界近代報紙誕生的過程
①近代報刊產生的標志是定期刊物(至少每周出版一次)的出現。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誕生于德國。1609年,德意志地區出現了兩種周報:沃爾芬比特爾的《通告-報道或新聞報》和斯特拉斯堡的《報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報刊。
②1663年,德國萊比錫出版了《萊比錫新聞》,最初為周刊,旋改為日刊,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日報。
③定期報刊在德國出現之后,1610年到1661年間,瑞士、奧地利、英國、法國、丹麥、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波蘭等國也陸續出現了定期報刊。在定期報刊逐漸增加的基礎上,歐洲以至世界各國先后出現了日報。從17世紀初定期報刊的問世到17、18世紀日報的陸續創辦,是近代新聞事業的初創時期。
(4)中國近代報紙誕生的過程
①中國早在唐朝就開始有古代報紙,明朝出現民辦報房,選錄內閣發布的官文報,公開出版,稱為“京報”,但沒有自己采寫的新聞、評論、廣告、副刊,不同于近代的報刊。
②中國近代形式的報刊誕生于鴉片戰爭前夕。最先用中文出版的近代報紙和最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近代報紙,都是外國人首先辦起來的。19世紀,外國人在中國一共出版了一百多種中外文報刊,占當時中國報刊總數的一半以上。
③外國人創辦的第一份中文報紙是1815年在馬六甲創刊的《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創辦人是英國倫敦布道會傳教士馬禮遜和米憐,月出一冊。
④此后,一些外國人相繼在中國辦報。1827年英商馬地臣和美商伍德創辦《廣州紀錄報》,1833年郭士立創辦《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前者是中國境內出版的第一份英文報紙,后者是中國境內出版的第一份中文報紙,均在廣州出版。
三、論述題
116世紀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出現后,引起了整個世界的深刻變化,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是怎樣描繪這種變化的?這種變化對報紙的產生和發展有什么影響?(南京師大2009年研)
答: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出現以后,引起了整個社會的改變,幾千年來凝固不變的社會秩序一下子被打破了。
(1)《共產黨宣言》描繪出一幅世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生動情景:伴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出現,社會的規模大大地擴大了?!安粩嚅_拓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門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p>
社會的變動大大加速了?!吧a的不斷變革,一切社會關系不停的動蕩,永遠的不安定和變動,這就是資產階級時代不同于過去一切時代的地方?!?/p>
生產的分工大大地精細了,從而各行業、各部門之間互相聯系、互相依賴的程度大大地加強了。資本是集體的產物,它只有通過社會許多成員的共同活動,而且歸根到底只有通過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活動,才能被運用起來。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資產階級、封建階級(包括各種教派)、工人階級彼此之間的斗爭激化了。
(2)資本主義商品經濟不但使新聞事業的產生有了社會必要,而且為新聞事業的產生準備了全部物質手段。
①報紙要有一定的讀者群,讀者的必要條件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隨著大工業生產的發展,各類學校大量地興辦起來,整個社會的文化水準在提高。這就客觀上為報紙創造了讀者群。
②資產階級還創建了大量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更快地增長。這就便利了報刊的新聞采集和報刊發行。城鎮大量興起,人口驟增,使新聞采訪比較容易,報刊發行既集中又方便,保證了報刊的銷路。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報紙是城市化的產物。
③交通、通訊的迅速發展保證了新聞采集、發布的迅速及時。交通、通訊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輸血管。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交通、通訊的發展特別迅猛。在17世紀,歐洲各國的郵路已連成一片,公路大量地修筑,新聞的傳遞和報刊的發行隨之加速。
④印刷、紙張等工業的日趨發展,保證了報刊的物資需要。
⑤資本的原始積累在增加,資本的集中加速,使資本家有可能獨資或合資辦報刊。資本家為推銷商品,需要大量地刊登廣告,報紙從廣告中可以獲得大量利潤,使報業成為有利可圖的行業。
植根于這樣深厚的社會經濟土壤之中,報刊的產生成為歷史的必然。
2試論中國古代邸報在維護政府統治中的作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08年研)
答: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報紙的國家,最先出現的是官報,即邸報。邸報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名稱,比如“狀”“狀報”“報”“邸吏報”“朝報”“邸抄”等。自唐代起,“邸報”這一古代報紙開始出現并不斷發展。它作為封建王朝傳播新聞信息的主要手段,直至清王朝覆滅后才退出歷史舞臺。邸報在維護政府統治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有:
(1)作為一種傳播媒介,邸報的主要社會功能是傳播人需要的信息,而這些信息主要是政治方面的。為了加強“邸報”傳報活動的管理,使有關限制傳報的禁令得到貫徹,在宋代還實行過“定本”制度?!岸ū尽笔侵父鶕M奏官采集來的各種發報材料,經本院監官編好,送請樞密院或當權的宰相們審查通過后產生的“邸報”樣本。進奏官們必須根據這一樣本進行發報?!佰蟆蹦軌蚋玫刎瀼鼗实酆彤敊嗯稍纵o們的意圖。由此,邸報在維護封建統治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2)邸報被歷代封建王朝用作宣揚王權、頒施恩德、獎寵官員、推行政策的工具,是封建統治者進行意識形態控制,維護統治地位的重要手段。封建王朝的最高當局在邸報上發布許多任免獎罰官吏的圣旨,恩威并施,驅使各級官吏為君主效忠。通過邸報上刊登的歌頌皇恩浩蕩的大臣奏折,宣傳君臣之道;通過邸報發布各種法令,使全國悉從君令;通過邸報來選登一些對封建王朝有利的材料,封鎖一些消息。
(3)邸報還成為躋身仕途的封建知識分子的必讀教本,為封建官僚體系的平穩運行發揮著紐帶作用。
(4)歷代封建王朝都將邸報作為修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 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244二外德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640土地資源管理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中山大學考博英語歷年真題及詳解
- 2020年考研數學(二)考試大綱解析
- 湖南大學846經濟學基礎(含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歷年考研真題(含部分答案)
- 丁志國《金融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765公共管理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9年外貿業務員《外貿業務基礎理論(含英語)》過關必做習題集(含歷年真題)
- 程恩富《現代政治經濟學新編》配套模擬試題及詳解
- 2015年法律碩士聯考考前最后5套題(非法學)
- 戴國強《貨幣金融學》(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馬文蔚《物理學》(第6版)(上冊)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華東理工大學821管理學原理歷年真題及詳解
- 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708基礎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楊世銘《傳熱學》(第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