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湖北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2816字
- 2021-06-10 17:50:36
二、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和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是( )。[真題精選]
A.政治體制改革
B.經濟體制改革
C.人民民主
D.黨的領導
【答案】D
【解析】2014年9月5日,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個嶄新論斷: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這一重大論斷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刻總結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歷史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歷史得出的重要結論,是對社會主義本質認識的深化和發展。
2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障礙是( )。[真題精選]
A.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
B.城鄉人口分布不均衡
C.城鄉二元結構
D.城鄉戶籍管理
【答案】C
【解析】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城鄉二元結構,就是在制度上把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在身份上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社會群體,公共資源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務等向城鎮和城鎮居民傾斜,農村得到的公共資源和農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明顯滯后于城鎮和城鎮居民。
3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開始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標志是( )。[真題精選]
A.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系》
B.中共八大召開
C.毛澤東發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D.中共中央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答案】A
【解析】《論十大關系》以蘇聯經濟建設的經驗教訓為借鑒,總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論述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十大關系,提出了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路線的任務。它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問題的闡述,充滿著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思想,標志著我黨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開始。
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真題精選]
A.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B.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C.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D.國家的繁榮富強,人民的共同富裕
【答案】C
【解析】在舊中國,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阻礙了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因此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的就是要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消滅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改變買辦的封建的生產關系和腐朽的上層建筑,從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故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是( )。[真題精選]
A.社會主義榮辱觀
B.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D.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答案】B
【解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其中,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
6在旅游景點,游客常會對環境衛生流露出不滿的情緒,或抱怨,或隨波逐流,對此現象,某導游友善地對游客說:“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國,你怎么樣,中國就怎么樣;你有光明,中國就不黑暗。”這一觀點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真題精選]
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
B.價值觀對人的行為有導向作用
C.矛盾的普遍性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
D.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
【答案】C
【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兩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矛盾的普遍性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題干中,導游所說的“你”和“中國”就是一種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你”具有特殊性,“中國”具有普遍性。“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國,你怎么樣,中國就怎么樣;你有光明,中國就不黑暗”,即“你”在一定程度代表了“中國”,“中國”通過“你”表現出來,這蘊含的哲學道理是“矛盾的普遍性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
7從古代的“把酒問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號系列對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宮一號”的發射,我們對太空的了解越來越深入,這說明( )。
①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②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是一帆風順的
③實踐鍛煉并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
④實踐決定認識,認識是實踐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正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隨著實踐活動(“神舟”號系列、“天宮一號”對太空的探索)的不斷深入,我們對太空的也會不斷發展,體現了“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實踐鍛煉并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②錯誤,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受技術手段制約,也經歷了曲折的過程。④錯誤,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8“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蘊涵的哲理是( )。
A.對立統一的關系
B.質量互變的關系
C.肯定與否定的關系
D.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
【答案】A
【解析】“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是指湍急的河流下,必有深潭;高高的山嶺下,必有深谷,“激湍”與“深潭”相對,“高丘”和“浚谷”相對,體現的是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關系,即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因此答案選A。
9“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句話說明( )。
A.自然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
B.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都是人的本質屬性
C.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
D.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都不是人的本質屬性
【答案】C
【解析】由“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可知,人是具體的、生活于現實生活中的人,他們的一切行為不可避免地要與周圍所有的人發生各種各樣的關系,如生產關系、性愛關系、親屬關系、同事關系等。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這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就決定了人的本質,形成了人的社會屬性句話體現出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人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一員,有兩種屬性,即人的自然屬性和人的社會屬性。只有社會屬性才是人的本質屬性。因此答案選C。
10毛澤東曾引用《莊子·天下篇》中的“飛鳥之影,未嘗動也”形象地表達了動和靜的辯證關系,即( )。
A.靜中有動,動中有靜
B.物質世界是沒有靜止的絕對運動
C.靜止是無條件的,運動是有條件的
D.運動是必然的,靜止是偶然的
【答案】A
【解析】A項正確,毛澤東在引用《莊子·天下篇》中的“飛鳥之影,未嘗動也”時,曾進一步解釋說,世界上的事物靜中有動,動中有靜。B項錯誤,物質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的,而物質在運動過程中又有某種暫時的靜止,即運動和靜止具有相互依賴、相互滲透和相互包含的辯證關系。C項錯誤,運動是絕對的,其絕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變動性、無條件性;靜止是相對的,其相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穩定性、有條件性。D項錯誤,運動和靜止并不是必然和偶然的關系。
- 2020年陜西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考試(高級)《對外漢語教學理論與語言學》筆記和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備考指導
- 2020年山東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經濟師《房地產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2016)
- 2020年甘肅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歷年真題匯編
- 2020年湖北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四川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黑龍江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陜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吉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通用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江蘇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河南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山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